第一卷 人間 第八十二章 本心之道

字數:5641   加入書籤

A+A-




    “世間萬事萬物皆分陰陽兩麵,道也同樣如此。”

    張昊旻聽的很是認真,但是也因此感到非常疑惑。

    他記得道德經中有這麽一句極為流傳的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所以,他想不明白,為什麽欒華成會直接就將道給分為了陰陽兩麵,這豈不是就是直接跳過了一,讓道生了二?

    “誠如我剛剛所言,道為本心,本心即為道。

    你們可能會對此感到非常困惑,為什麽本心是道?如果本心是道的話,那麽按照本心行事便是,為什麽還要在這兒花費大量的時間去修煉呢?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既然本心是道,那按照本心去行惡豈不也是在順應道嗎?為什麽在下堂的學習過程中,先生卻還要不停地教導你們,說行惡便是逆道而行呢?”

    欒華成頗有深意的看著眾人,不過迎接他的卻是一雙雙迷茫的眼睛。

    “先前王笑講過,道乃世間一切事物運行法則的集合,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所以道也決定著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軌跡。

    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所做的每一次選擇,所擁有的每一個想法,都是由我們每個人的心所控製的,所以本心即為道。”

    “欒先生,可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按照自己的本心行事,我們往往都是不得不做某事。”

    “你為什麽會感到不得不呢?正是因為你所要做的事情你本身不喜歡,但是你的心中強行抑製住這份不喜,從而逼迫自己去做。

    本心並不是指你的天性,而是指你的天性加上後天的教化及環境。

    無論是你自己還是他人,逼迫你去做一些你不願意做的事情,或者被動的承受一些你不想去承受的事情,這些都是你的本心使然。”

    張昊旻的眉頭緊蹙,他覺得欒華成講的不對,於是出言問道。

    “欒先生,如果有個人想要殺我,然後我被他殺死了,那也是我的本心使然嗎?”

    “這件事並不是因為你的本心所致,而是因為對方的本心所致。正因為對方想要殺你,所以造成了這件事情的發生,致使你被殺死。”

    “可是您說本心即為道,他因為所謂的本心想要殺死我,那他是按照他的道來行事,可是,他的道為什麽卻作用在了我的身上,致使我被殺死了,那他的道對於我而言又是什麽?”

    “很好,你能想到這一點,證明你確實很認真的思考了這件事。

    我們每個人的本心都是道,但是在我們個人的道之上,還有一個更為高深的道,我們將這個道稱為天道。

    天道將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串在了一起,在天道的影響下,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道會相互碰撞,相互影響,從而產生了劫數。

    而在他殺死你的這件事情中,對你而言,他要殺你,這便是你的劫數,而你的死,便是你麵對劫數的結果。

    至於劫數這個問題,在我們之後的教學中會著重講到,就不在這兒講了。”

    欒華成的講述,仿佛給張昊旻打開了一扇門,讓他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之前,他一直認為劫數就是所謂的天劫,渡劫就是渡過天雷,從而獲得新生。

    但是按照欒華成的解釋,渡劫卻變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兩個人的本心相互碰撞,就會產生劫數,而努力的去戰勝對方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惡,就是在渡劫。

    那也就是說,人生中出現的所有困難,所有磨礪,所有磨難都是一場又一場的劫數,而每次企圖戰勝困難的我們,便就是在渡劫。

    “下麵,我們來講一下,行惡為什麽不是順道而是逆道。

    先前我有講過,道分陰陽兩麵,按照善惡之分,可以分為正道與邪道。顧名思義,做善事便是行正道,做惡事便是行邪道。

    正道是道,邪道亦是道,所以說,行惡從本質上講也是在行道。但是你們要注意一點,我們在這裏所說的道,是指人本心的道。

    最初,這個道沒有正邪之分,人也沒有善惡之別,之所以會有這些,是因為我們個人的道是在天道束縛之下的。

    順應天道便是正道,便是行善之道,而違背天道便是邪道,便是行惡之道。因此,才有了如今的正邪之分,善惡之別。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說,行惡便是逆道而行,它所逆的並不是本心之道,它逆的是天道。”

    “欒先生,您之前說道分陰陽兩麵,那天道是不是也是如此?那天道的陰陽兩麵又是什麽樣子呢?”

    “這個問題我現在還不能給你們答複,等到你們進入上堂時,將會由上堂的教習先生來為你們講解什麽是天道,天道的陰陽兩麵又是什麽。”

    三堂中雖然都講道史,但是三堂的道史內容卻又各不相同。上堂講授天道,中堂則講授每個人的本心之道,至於最基礎的下堂,隻是寬泛的講解一個大概的道。

    這是因為學生所處的境界不同,對道的理解自然也不同,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如果一上來便跟他們講解高深的道論,恐怕沒有人能聽懂,即便是聽了也隻是記住了字,並不能了解其中的理。

    “為了給你們更加直觀的體會本心之道,我特地從內院借來了仙碑。”

    邊說著,欒華成邊站起身來,從子母戒中取出一個一人高的石碑,石碑極為普通,所用的石料也都是常見的。

    而唯一不普通的是,在石碑的中央位置,寫著一個大字,道。

    隨著欒華成輕輕的拍了一下石碑,一股威壓瞬間襲來,當然這份威壓是在欒華成的控製之中的,他隻是想讓大家體會一下其中道心的威力。

    因為有道果的存在,張昊旻根本感受不到其中的半點威壓,所以他也無法體會到眾人的驚訝。

    而唯一讓他覺得有趣的,便是欒華成的子母戒。

    能放的下如此之大的石碑,那說明他子母戒的品質也是相當的不錯,不過相比於自己的子母扳指來說,還是差的遠呢,不然他也不需要抱著那一遝成績單了。

    “這仙碑便是當年創立聖華宗的第一任宗主證道後,所留下的,其中蘊含著他的本心之道,機會難得,你們可要好好的感受一下。”

    證道?這意思不就是說第一任宗主成仙了嘛,那這件東西豈不就是所謂的仙人留物?於是,張昊旻狐疑的用胳膊肘頂了頂一旁的陳開宇,問道。

    “開宇,這個東西是不是就是你所說的仙人留物?”

    陳開宇的心中那叫一個氣啊,能如此近距離的感受仙人的氣息,這種機會是多麽難得的,即便是身為皇子的他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張昊旻竟然還找他聊天。

    而且,因為他和南棠棣境界高,所以欒華成特地照顧了一下他倆,他們正在承受的威壓也是極大的,哪有那個閑心跟張昊旻聊天呢,於是沒好氣的應道。

    “嗯。”

    “原來這就是仙人留物啊,可是看起來也挺普通的,並沒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咦,你怎麽流汗了?”

    陳開宇沒工夫搭理他,而是專心致誌的感受其中的本心之道,並且竭盡全力的抵抗著這股威壓。

    而處於仙碑旁的欒華成,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左顧右盼的張昊旻,心中不禁很是鬱悶。

    他雖說看在張昊旻神魂受傷的份上,並沒有過多的施加威壓,但是看張昊旻那個樣子,完全像是什麽也沒感受到似的。

    不過他並不準備再給張昊旻增加壓力,畢竟張昊旻的神魂受傷,誰也說不準他能承受多大的威壓。

    而且張昊旻可是仙門之後,當初所釋放的那一劍,便是因為嶽師叔不斷地施壓造成的。結果呢,嶽師叔至今還被關在千仞崖裏麵壁思過。

    更何況,張昊旻既然能釋放仙人留物,那他肯定感受過仙人留下的道心,而且他還可是葉師叔祖的徒弟,今後肯定不差這些東西。

    “好了,我準備收了。”

    隨著欒華成的話落,這股威壓才被緩緩的撤銷掉,眾人這才從中釋放出來,頓覺渾身一輕,不禁舒服的鬆了一口氣。

    “你剛剛不好好感受,老找我說話幹嘛?”

    張昊旻麵對陳開宇的質問,十分茫然的問道。

    “感受?感受什麽?”

    “感受仙人留下的道心啊。”

    一聽陳開宇說這話,張昊旻仿佛被人告知自己錯過了幾百萬似的,腦門上滿是問號,難以置信的問道。

    “嗯?仙人留下的道心?我怎麽沒有感受到?”

    陳開宇歪頭看了一眼坐在他右邊的南棠棣,見他的額上也有些細密的汗珠,於是從子母戒中取出一塊方巾,邊擦著額頭上的汗水,邊對張昊旻說道。

    “你沒有感受到?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們都感受到了。”

    “真是太不公平了!”

    欒華成拍了拍手,示意大家都不要議論了。見大家都安靜下來,這才問道。

    “你們都從中感受到本心之道了嗎?有哪位能說說他所感受到的是什麽樣子的。”

    蕭瀚積極的舉起手來,躍躍欲試。

    “那蕭瀚,你來說一下吧。”

    “剛剛我從這仙碑上感受到了一股無上的霸氣,一種不服輸的……”

    張昊旻越聽越感到抑鬱,憑什麽大家都能感受到,就自己跟個異類似的,啥也沒有感受到,真是讓人感到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