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支線--巡西北
字數:3921 加入書籤
入了秋的深宮有些蕭瑟,主要可能還是因為這裏少了靈魂。
朱允炆擺了聖駕,要離開北京去陝甘巡視黃河,順道看看西北鐵路的修建工作以及在河西走廊典閱西北戰區以及三部漠庭的軍容。
別管這些年朱允炆這位皇帝多麽沒有存在感,但沒有了朱允炆的皇宮乃及整個朝廷和北京城,都在聖駕離開的那一刻,恍若失去了主心骨一般,尤其是剛剛正位的太子朱文奎。
他理所當然的獲得了曾經夢寐以求的‘監國’權力。
內閣諸事不決取與太子。
這一刻,朱文奎成為了短暫的,大明實質意義上的一號領導人。
即使是內閣首輔的許不忌,也需要在一眾大事上,先向朱文奎進行匯報,內閣的所有決議必須報到朱文奎的案前由後者進行審閱。
但朱文奎的內心還是很慌,還是沒底。
曾經做夢才敢想像的日子等終於來到的時候,朱文奎才發現,現實永遠沒有想象的那般更令人癡迷沉醉。
這個國家太大了,大到超出了朱文奎的認知。
青史上那些空泛的文字記載下的曆朝曆代與今日之大明根本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終開元盛世一代,大唐一朝已不及閩浙兩省。”
如果不是坐進了文華殿,不是看到了通政司抄錄下的各部會要,朱文奎從沒有想過他的大明朝,已經強大到了如此地步。
自家老爹給他留下的這個王朝,在經曆了長達二十多年的改革後,已經繁榮富庶到了這般田地。
四個五年計劃,硬生生讓大明這個國家創造了奇跡。
明聯數之不盡的恐怖資源和充沛人力,更是將大明一國喂的膘肥體壯。
老大帝國和超級強國。
該如何接手自己父皇離京後留下的國家政務,如何以獨裁掌權者的目光來審視這國家乃至整個天地世界,成為眼下朱文奎最大的困難。
後者便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朱允炆給他準備的新的考驗。
但在北京往西安的高速路上,在那架十二匹馬拉動的天子駕輅內,朱允炆卻麵色極差。
極寬敞奢華的內車廂中,隻有他一個人,身旁二十多年形影不離伺候著他的雙喜回了老家,操持父母遷墳一事去了。
在主仆兩人分別的時候,雙喜一句話紮進了朱允炆的心窩。
“皇爺這麽做,是不是太殘忍了。”
這普天之下,雙喜不提,隻剩下一個許不忌還願意堅定不移的支持自己這個皇帝了。
於謙或許算一個,但於謙還太年輕,有很多事尚無法說與他知道。
真正的孤家寡人。
撩開車簾,看著閃過的這青山景色,錦繡河山,朱允炆麵色稍霽,總算是勉強擠出了幾絲笑來。
還好,有這個國家陪著他。
“你們會忠於朕嗎?”
走出內車廂,外車廂內八名負責保衛的大漢將軍剛把目光投向朱允炆,就聽到了這一問,下意識的挺直了脊梁。
昂首大喊“為君父而死,是每一名大明子民生命之最高榮耀!”
“朕相信你們。”朱允炆推開車門走出,看著駕輅外,裏三層外三層的數萬名錦衣衛、中央戍備集團軍的將士,扶著護欄,翹首觀天。
“但朕不喜歡這句話,你們不應該隻知道為誰而死,更應該知道該為了誰而活著。朕的命是命,你們的命亦然,天下每一個大明子民的命,都與朕同命相連,與這個國家相連。”
守在駕輅外兩側騎馬的是中軍主官,也都是年歲不過三十左右的年輕將領,聞言無不感動出聲謝恩。
“可惜,總有那麽些人,弄不懂這個國家到底屬於誰。”
朱允炆歎了口氣“自古而來,凡是將國家視為一家一姓之國家的朝代都滅亡了,從贏秦到劉漢,到楊隋、李唐、趙宋,而今輪到朕的朱明了,若是一家一姓之天下,爺爺與朕不就成了無恥竊賊了嗎。
因為天下不是一家的,屬於天穹下共同呼吸所有人民的,是人民呼求爺爺帶領他們推翻暴元,是人民呼求朕要做一個有為的好皇帝,所以才有了今日的大明。
凡是無視人民呼求,與人民走上對立麵的,都將會被曆史釘在恥辱柱上,他們是可恥的國家與民族的罪人。”
周遭的將軍無不緘口,皇帝的話太過於深遠,他們不敢隨意接口。
但隻有耿瑄,這個連續在禦前司做了十幾年的主帥,跟隨過朱允炆在九江抗災的前日月華章獲得者耿炳文的小兒子敢開口。
“臣等不懂君父之意,但臣隻知道,凡是與君父做對的,都是臣等的敵人,誓當誅其根腳,趕盡殺絕絕不姑息。”
“你的殺氣太重,這樣不好。”
朱允炆有些失笑,搖搖頭“如果殺戮可以解決天底下所有問題的話,那麽朕就不至於愁到離京散心了,破壞容易建設難啊,朕可以為了痛快己心將那些礙眼的東西全部除掉,但是如果後續沒法更弦易張的話,那麽殺戮就毫無意義了。”
教誨了耿瑄一通之後,朱允炆自己又改了口,複言道“不過有的時候,所謂不破不立,朕老了,不想萬事動武,但對於一些頑固不化的東西,或許隻有子彈能讓他們清醒。”
“願為君父鷹犬,蕩盡不臣!”
幾名將領皆肅聲一喝,聲音傳開,數萬名大軍雖不知緣由,亦齊聲回應。
“願為君父鷹犬,蕩盡不臣!”
車輅之上,扶著欄杆的朱允炆笑了起來。
這天下終究還是他朱允炆的天下,軍心、民心,連同整個江山社稷、山河日月都係在他一個人的身上。
隻是這十幾年,朱允炆已經不再複初登大寶時那般鋒銳,不再殺氣騰騰罷了。
人老了,到了傷春悲秋的歲數,更喜歡用平和的手段去接人待物,去解決問題。
風起了,空曠的高速路有些涼。
朱允炆緊了緊係在脖頸處的絨氅,但無處不在的秋風還是順著袖口、襟口往裏灌。
沒柰何,隻好折身回車廂。
“傳令,典閱三軍的地點改到西安,河西走廊朕就不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