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字數:935   加入書籤

A+A-




    南北朝時期,諸國征伐,民不聊生,百姓戰戰兢兢,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隻得建廟膜拜天兵天將,希望能夠護得一時平安。”

    侯老感歎起來,王觀也若有所思的點頭。貌似在南北朝時期,好像是中國宗教最盛行的時刻,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都在這個時期蓬勃發展,為以後成為國教奠定了基礎。

    尤其是佛教,由東漢東傳中國,一直處於小打小鬧的狀況,被本土宗教壓得喘不過氣來。然後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宗教理論得到上層統治階級的認可,一下子就鹹魚大翻身,晉級成為中國有數的大宗教之一。

    不得不說,時勢造就英雄啊。不管是佛教,還是天主教,或者伊斯蘭教,在創教之初,貌似都是十分艱難,有的時候還是統治階級打壓的對象。但是人家知道創新,不斷的完善或修改宗教發展路線,積極迎合主流思想,最終獲得了成功。

    單單是這一點,讓人不得不表示佩服。或許現在的人隻顧看見世界幾大宗教風光得意的模樣了,卻沒有意識到人家是經過了多少沉淪、磨難、掙紮,然後才緊緊抓住一點機遇拚命的往上爬,最終才得以脫穎而出。

    當然,但凡宗教,都有一個唯我獨尊的毛病。弱勢的時候,肯定沒有這個念頭,一但壯大以後,就開始排除異己了。相對來說,還是中國的情況較好,佛道兩家實力相當,可以相互牽製。但是在西方世界就比較慘淡,一家獨大的結果就有了所謂的黑暗中世紀。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南北朝時期,各路毛神十分活躍,相互鬥法,伐山破廟的情況也沒少發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龍虎山的張天師了,經過了一番征伐之後,才有了天師道的輝煌。

    或許就是基於這個原因,所以在這座塑像之下,才安裝有尖刀機關。算是一種保護吧,如果有誰敢亂砸塑像,就要受到尖刀的刺傷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