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裏紅妝
字數:3095 加入書籤
人多力量大,原本需要三個月才能完成的院落卻隻用了兩個月完全建好了。東方閱讀網%77%77%77%2e%6c%6e%77%6f%77%2e%6e%65%74
在宅院修建的過程,整個院子的麵積也擴大了不止一倍,也幸好是因為曦瑤的身份特殊,再加白子陽這個地方官的影響力,否則還真是有些麻煩。
至於說道宅院為什麽擴大了這麽多,當然是因為曦瑤了,一會兒要開辟個地方種花草,一會兒又想要一個池塘種蓮養魚,還心血來潮的想要一片竹林一片桃園,所以這裏加一點,那裏添一筆,造成了今天的這個局麵,不過看著落成的新家,曦瑤和百裏的心還是很滿足的。
宅院落成,是一件喜事,想當初白家的院落建成的時候可是請了不少人來吃酒,這一次曦瑤也決定這麽幹,早前想著要和村子裏的人熟悉熟悉,這不一直沒有機會,所以這一次曦瑤和百裏特地選了一個好日子,設了酒宴,村子裏麵的每戶人家都接到了邀請。
至於錢財方麵曦瑤倒是不心疼,左右不過是些小錢罷了。安陽候那裏有白天幫襯著,倒也不覺得有必要做這些,於是都跑到曦瑤這裏來幫忙。
入鄉隨俗,看著曾經綾羅綢緞加身的安陽候和一眾人穿著普通的棉布衣服,曦瑤隻覺得有趣,不過這些人身的氣質可不是一般人能夠相的,像人常說的,皇帝披乞丐服那也是皇帝。
“爹娘,你們來了,”曦瑤穿著粉色的紗裙,飛一般的跑到真娘和安陽侯她們麵前,親昵的挽著她們的胳膊,清秀的臉龐還有那如同好的白脂玉一般的光滑細膩的皮膚,真是美極了。今天來的人不少,曦瑤很自然的將他們帶進屋裏,因為害怕地方有限,除了院子房間內曦瑤也是擺了幾桌。
“今天的人較多,你也不用管我們,我們自己看看好,”真娘笑著說,麵前這樣熱鬧的場景,她們真的是很久沒有見到了,說起來還真的是又幾分懷念。
“好的,你們想吃什麽讓他們給你們拿,”曦瑤說著指了指站在一旁的婢女,這些人都是百裏親自挑選的,有些人還會些武藝,不過現在她們呆在這裏也隻能做些雜活,至於武功應該也荒廢了不少。
“你快忙去吧,”安陽侯夫人一臉麵嫌棄,心卻十分開心。
等到曦瑤走了之後,才對安陽侯說道,“如今兒她們的宅院也建成了,咱們也應該商量一下,為這兩個人舉辦婚禮了。”
“是呀,這眼看著過年了,等過了年,瑤瑤可是又長了一歲,也該是時候把這婚事辦了。”安陽侯點頭應道,說起這婚事,自從百裏求取之後,她們一直在操心這件事情,夫人和真娘甚至還特意去廟裏高僧,為兒和瑤瑤合了八字。
“嗯,還記得當初見到瑤瑤的時候,還是一個五歲的粉妝玉砌的小女孩,沒有想到一轉眼已經長這麽大了,”真娘感慨到,最近她不知道怎麽了每次見到曦瑤,總會不自覺地想起她小的時候,小小的人,確實村裏的孩子都聰明,討人喜歡。
想到天哥,想到陽陽,再想想自己,若是他們當初沒有執意留下曦瑤,今天他們肯定不會過得這麽舒服。
“既然咱們已經把成親的日子定下來了,那是不是也應該告訴他們一聲?”婚期他們已經選好了,在來年三月初三,隻是未曾跟她們提起。
“這個確實要跟他們說一聲,算算日子似乎離現在也並不是很長,瑤瑤的嫁妝也要好好的置辦一下。”他的女兒出嫁可不能太過草率。
“是呀,我們也要好好的準備一下,”真娘應道,‘良田千畝,十裏紅妝,’前者曦瑤已經有了,而後者,她相信憑借他們白家和安陽侯夫婦的實力必然也不是問題,她的女兒,自然要風風光光的出嫁。
前院招呼客人的兩個人,怎麽也想不到這幾個父母已經在他們不知曉的情況下商議起她們成親的事情。
“恭喜恭喜,”一個年齡頗大的老者還未曾走到曦瑤她們麵前,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了,老者的身邊還跟著一堆年輕人。
“厲掌櫃,歡迎歡迎,”曦瑤看著厲掌櫃還有身邊的兩個人,“這兩個是您兒子和媳婦吧?”
“是呀,”厲掌櫃點點頭,然後將自己的兒子拉到跟前,看著曦瑤說道,“南盛,這個是我經常跟你提起的丫頭。”
“厲大哥好,”曦瑤看著麵前的青年,從臉型來看確實很像厲掌櫃,帶著生意人特有的精明,可是又不會讓人覺得十分的討厭,而裏南盛的身旁緊跟著的夫人十分的和善,靜靜的站在男子的身後,也不言語,“厲大哥和嫂子可能還未曾來過這裏,正好我這裏別的沒有是風景不錯,你可以帶著嫂子到處轉轉。”
“嗯,”男子點頭應道,厲掌櫃跟曦瑤說了幾句話,便自己尋了位置坐下。
鄉下人的賀禮,並不是很貴重,通常是幾個雞蛋或者一塊不大的料子,今日怎麽說也是喜事,曦瑤並沒有什麽要求,即便是有幾個空手而來的,也不會拒絕,左右不過是一頓飯,不過即便是如此,宴會還是發生了一點不愉快的事情。
曦瑤走過去的時候,發現幾個孩童圍著兩個全身髒兮兮的乞丐,向他們丟石子和垃圾。
“怎麽會是?”曦瑤皺著眉頭看著麵前的這一幕,旁邊的下人聽到曦瑤詢問連忙走出來解釋。
“也不知道是從那裏來的乞丐,竟然溜到廚房,將裏麵的東西禍害了一番,我們剛把他們丟出來,結果居然和孩子搶吃的,這不被這些孩子打了,”下人無奈的說到,若是這兩個人隻是找吃的她們或許還不會這麽反感,隻可惜,這兩個人真的太可惡了。
“好了,給他們點吃的趕走是了,”別小看孩子,他們打起人來可不會在乎輕重,這兩個人既然已經得了教訓。
本書來自
本書來源東方閱讀網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