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章 佛道辯論(一)

字數:439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東晉烽火 !
    所謂木有本,水有源,生命其來有自,並不要神明創造,也不要上天給予,那是自然的循環、自然的業報。所以我們在世間,隻要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行善做功德,就算這些不是真實的,但是會影響我們的主人翁阿賴耶識去受報,因此人生的幸與不幸,就看自己的業報了。
    我們生生世世輪回中,我們所看的書,所作的事,我們的思考等等,都被熏成種子,收藏於阿賴耶識。這就是震旦文明的底蘊。震旦有句話叫做“書到今生讀已遲”,這裏有個典故:
    黃庭堅,字山穀,江西省修水縣人,其詩書畫號稱“三絕”,與當時蘇東坡齊名,人稱“蘇黃”,黃山穀不止有文名,秉性也至孝,他常親自為母洗滌溺器,就是後來做了官,也不改其孝行。
    黃山穀在中進士後,被朝廷任命為蕪湖地方的知州,就任時他才二十六歲。
    有一天,當他正在午寐時,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走出州衙大門,直來到某處村莊,看見一個老婆婆站在其門外的供案前,手持清香,口中喃喃自語,類似呼喊某人的姓名,黃山穀趨前一看,看見供桌上擺著一碗煮好的芹菜麵,香味飄溢,黃山穀不自覺的端起來便吃,吃完後就走回衙府,等一覺醒來,夢境仍甚為清晰,尤其奇怪的是,嘴裏還留有芹菜的香味,他心中雖然納悶,但並不以為意,隻覺得是做了一場夢。
    等到次日午寐時,夢境又和昨日完全相似,而且齒頰還留有芹菜的香味,黃山穀不禁甚感訝異,於是他遂起身步出衙門,循著夢中記憶的道路行去,令他詫異的是,一路行來,道路的景致竟然和夢中的情景完全一樣,最後終於來到一處人家門前,但門扉緊閉,黃山穀便前去叩門,一位白發的老婆婆出來應門,黃山穀問她,這兩天是否有人在門外喊人吃麵之事。
    老婆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因為她生前非常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每年在她忌日時,我都會供奉一碗芹菜麵,呼喊她來食用!”
    黃山穀問:“奶女兒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回答說:“已經二十六年了!”
    黃山穀心想,自己不也正是二十六歲嗎?而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於是更進一步問這婆婆,有關她女兒在生時的種種情形。
    老婆婆說:“我隻有這麽一個女兒,女兒在生時非常喜歡讀書,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順,但就是不肯嫁人,後來在二十六歲時,生了一場病死了,當死的時候,還告訴我說一定會回來看我!”
    等黃山穀進到屋裏,老婆婆指著一個大木櫃告訴他說,她女兒平生所看的書全鎖在裏頭,隻是不知鎖匙放到那裏去了,所以一直無法打開。
    奇怪的是,黃山穀那時突然記起了放鎖匙的位置,依記憶果然找出鎖匙,等打開木櫃,在裏麵發現了許多文稿,黃山穀細閱之下,大吃一驚,原來他每次參加考試所寫的文章,竟然全在這些文稿裏,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黃山穀心中已完全明了,這老婆婆就是他前生的母親,於是將
    老婆婆迎回州衙,奉養餘年。
    文學家袁枚,在聽聞這個故事後,不禁發出:“書到今生讀已遲”的感歎。意思是說像黃山穀這樣的大文學家,詩書畫三絕的人,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前世已讀了很多書了。黃山穀體會了轉世的道理。
    為什麽猶太人這麽聰明?大概也是因為他們的文化傳承一直沒有斷絕。
    現在襄陽迎來了不少的旅客,旅店全部爆滿,襄陽和樊城的大街上人來人往,從來沒有這麽熱鬧,擺攤的,賣小吃的,賣書的,賣報紙的……襄陽的新鮮玩意兒不少,有人第一次吃到了火鍋,炒菜、香腸、板鴨。因為這是第三個年頭,大家的年貨都儲備充足,現在來了這麽多的有錢人,大買特買,讓大家賺了個缽滿盆滿。襄陽工商局乘機搞了一個《襄陽商品展示交易會》,把襄陽的一些拳頭商品全部展示出來,讓前來的土豪和商家大呼過癮。
    襄陽府和刺史府前來拜訪的人也不少,特別是襄陽府,桓宣的那些老戰友,同僚都來拜訪他,問問他襄陽新政是不是他弄出來的?他究竟是怎麽想的?桓宣也不多說,每人贈送一本《為百姓服務》,算是自己的回答。
    劉岩和劉正也接待前來拜訪的各地知名人士,和他們商談荊州的建設,這讓劉岩和劉正暈乎乎的,咱現在也是個名人了?和他們平起平坐了?當然一些士族還是瞧不起劉家,這就是一個暴發戶而已,所以根本就不上門。而且這劉家對於士族滿滿的敵意,可不是個好東西。
    石勒也派使者前來洽談兩家聯手結盟的事情,咱們都信奉佛教,應該有很多合作的地方。現在劉曜最強,咱們最好搞一個軍事同盟共同對付劉曜。劉岩隻是一味地談經濟合作--咱們襄陽對於牛羊、馬匹、羊毛需求量大,收購價很高,這方麵我們要好好合作。至於軍事同盟,現在襄陽地窄人少,守護襄陽還嫌不夠,哪有兵力外境作戰?再說咱們和劉曜的生意也不錯,大家一起坐下來賺錢多好,何必打打殺殺呢?
    在熱鬧聲中辯論會時間終於到了,會場也布置完畢,會場外佛道兩家的旗幡迎風飄揚,會場內裁判坐中間,左右兩排是辯論雙方,後麵是各自的智囊團,坐在裁判對麵的是吃瓜群眾。劉丹化妝為一個中年儒生,穿著一件破舊的長褂儒衫,和法和一起坐在智囊團的第一排。對麵王羲之和郭璞也坐在智囊團第一排,看來王羲之在天師道的地位不低。
    主持人劉毅身穿一件黑色散袖口式西洋法官長袍,黑色代表莊重和嚴肅;紅色前襟配有裝飾性金黃色領扣,與鳳凰旗的配色一致,體現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西方國家頭戴假發、身披法袍的法官形象明顯渲染著一種類似於神職人員的神聖色彩和“法權神授”的權威感。身披法官袍的法官可以給人一種超然於世俗的距離感和神秘感,而這種必要的距離感和神秘感顯然有助於強化司法審判權的獨特性、權威性和神聖性。因而,法官袍其實並不是一種單純的司法符號,更像是一種內涵豐富的司法隱喻。
    劉丹把西洋法官的這一套
    行頭拿出來,就是要體現法律的神聖和威嚴,把律法提高到和禮法平起平坐的高度,法官的這套行頭能很好地詮釋這一點,當然,假發和帽子就不用了,咱們沒有禿頭。
    劉毅身前一個小桌子,上麵有一個法槌,法槌的材質選用花梨木,由民間雕刻家手工精雕而成;槌體的上端刻一個獨角獸頭,乃是古代陶治獄所用“性知人有罪,助獄為驗”的神獸。會場周圍還布置有法警維持秩序,劉丹有意把辯論現場布置成一個法庭,這是想讓大家先體會法庭的氣氛,同時也是宣告這場辯論的裁判有法律的權威。
    辯論會開始,首先劉毅宣讀辯論規則,會場紀律。辯論會的第一階段,論辯雙方各自闡述自己宗門的觀點。
    首先是天師道主辯手許邁發言,述說老子(太上老君)即是“道”的化身,是天地萬物中至高的存在,後來老子開天化出三清和諸大天神,教化三皇五帝等曆代帝王,最後西出化胡,為釋迦佛。所以道教為第一,佛教第二。
    其次佛教主辯手法常發言,法常首先介紹了釋迦佛在天竺的迦毗羅衛城藍毗尼園出生,他父親淨飯王希望他繼承王位,多方培育教養,延請老師教給婆羅門四吠陀、奧義書等多種古典文獻,騎術射箭搏鬥拳擊等諸般武藝。他膂力過人,在各種競賽比試中,都勝過他人,無與倫比。又為他陳設彈唱歌舞等各種娛樂,陪他歡娛快樂,讓他流連忘返。可是目睹人類無法擺脫生老病死,王子立下宏願,為人類擺脫一切眾苦而尋求解脫之道。
    王子在結婚生子以後,悄悄窬出城門,成為棄絕者,來到尼連禪河邊叢林中參訪修道的人,求請學道,過一天隻吃一粒粟米一顆芝麻的苦行生活。經過六年,形體瘦弱,幾乎不能支持。幡然覺知苦行不是道理,要另尋途徑。卻遇河邊一牧牛女,送給他一杯牛奶,他飲了後,體力稍好,走到無憂樹下,結跏跌坐,發誓不證得道,不起此座。經三天三夜,在最後一天清晨,東方明星出現時,恍然悟得宇宙人生的徹底究竟永恒真理。
    為了救度終生,王子毫無保留地將自己證悟的無上解脫之道宣揚開來,最後由天竺的僧人曆經艱險把佛教的教義傳到東土。
    雙方陳述結束,辯論會進入辯論階段,首先由法常向許邁詰難:“你們的道經上說:道者萬化之父母,自然之極尊。於此幽玄微妙之中而生空洞,空洞者真一也。真一之氣化生之後,曆九十九萬億九十九萬歲,乃化生上三氣。三氣相去九十九萬億九十九萬歲,三合成德共生無上,乃虛皇天尊。又曆如上歲數,乃生中三氣,三合成德乃生玄老,即元始天尊也。又曆如上歲數,乃生下三氣,三合成德共生太上,即太上道君也。自後又一氣複生三氣,每氣相去八十一萬億八十一萬歲,三合成德共生李老君。隨四聖相次各不相因,謂之獨化。老君生後乃生五運,謂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
    你們的道經還說老君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故能分布清濁開辟乾坤。你們認為這經中所說是真是偽?”
    許邁回答:“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