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皇後有孕
字數:3069 加入書籤
這邊還有好些人等著看皇後娘娘和惠妃淑妃的熱鬧,沒想到,幾日之後,竟傳出了皇後懷孕的消息。
得到消息的劉貴人實在是目瞪口呆,她當場就把手裏正在給皇上繡的寢衣撇下,瞪大了眼睛,反複地問貼身的宮女:“你可聽清楚了?有沒有弄錯?”
“奴婢不敢信口開河”,那宮女見她不信,心裏也有些急了,哭喪著臉道:“是皇後娘娘身邊的大宮女冬青姐姐親口說的,奴婢聽得一清二楚,自然不會有錯。好像……好像坤寧宮那邊已經報告了皇上,說是想去大慈恩寺還願呢!”
“皇後娘娘多年都未能誕下一兒半女,怎麽……怎麽突然間就懷上了呢?”劉貴人苦笑道,“本以為周家那兩位小姐入了宮,後宮會鬥個你死我活的,誰想到,皇後運氣這麽好,竟然這個時候有了身孕,隻怕以後周家那兩位小姐就算再怎麽厲害,也不敢明著得罪皇後了……”
說著,又長長地歎了口氣,道:“好在我進來沒有去惠妃和淑妃那裏走動。隻是苦了皇兒了,本以為大皇子蠢笨不中用,皇兒或許能被立為太子,誰知道現在皇後有孕,若是生下個男孩兒,皇上自然不會放著嫡子不立,而去立庶子的!”
“貴人莫急這說這樣的話,事情怎麽進展可還不一定呢”,那貼身宮女溫聲安慰著劉貴人,道:“這才剛剛懷上嗎?生男生女還不一定呢。再說了,咱們二皇子聰慧,最得皇上心意,即便皇後娘娘生下龍子,若是個不成氣候的,隻怕皇上也不會立嫡不立賢啊!”
言下之意是,隻要二皇子能一直這麽得皇上喜歡,在議儲之事上,還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劉貴人緊緊鎖著眉頭,隻差沒怕手裏的鵝黃色絲帕絞爛了。
“皇家本就最忌諱嫡庶不分。更何況皇後娘家什麽樣?我娘家什麽樣?你又不是不清楚,隻要韓大將軍在,他就斷斷不會看著皇上立其他嬪妃的兒子做儲君。你瞧瞧韓將軍如今那個樣子,可謂煊赫,我們拿什麽同韓家抗衡呢?更何況,皇後娘娘出身名門,她生出來的兒子定會親自教養,這樣的母親教出來的孩子能差到哪裏去?”說著,她心裏的火不由得燒得更旺了。
貼身宮女最熟悉她的性子,如今看她變顏變色,忙柔聲勸慰:“您何必著急。常言說的好,母憑子貴。在後宮自然也是一樣。即便二皇子不能做太子,可皇上看在往日父子情分上,必然不會虧待了他,您也就不怕無人依靠。眼下最著急的不該是咱們,而應該是那些沒有孩子的妃嬪才是!”
話雖這樣說,可劉貴人怎麽能就輕易地放下此事,忙帶著宮女去找靜嬪。
一見到靜嬪,還沒坐穩,她便沉不住氣了,急急地道:“靜嬪姐姐可聽說了,皇後娘娘似是有了身孕!”
靜嬪本是皇後身邊說得上話的人,這麽大的事,自然不會不知道。可她有些看不慣這劉貴人急躁的樣子,淡淡地道:“妹妹這話說得好生奇怪,皇後娘娘若是有孕,自當曉諭六宮,好讓咱們姐妹們一起跟著沾沾喜氣兒才對,怎麽會隻告訴妹妹一人?”
見靜嬪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劉貴人隻得尷尬地道:“啊,想來皇後娘娘還沒來得及曉諭六宮,妹妹也是適才走在路上,聽到幾個宮女在議論,這才想過來問問姐姐……”
“哦?”,靜嬪微微挑眉,做出一副驚愕的樣子,道:“若此事是真的,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啊!皇上和太後日日盼著能再添幾個皇子公主呢,如今皇後有孕,不知道太後娘娘得開心成什麽樣兒呢!”
這話說的,就有幾分意思了……好端端地把太後提出來,說罷還給劉貴人使了個眼色。
劉貴人把靜嬪的話在腦子裏打了幾個轉,又回味了一下那個眼神的含義,這才明白過來,道:“是啊是啊!現下隻怕慈寧宮那邊也正坐不住呢!多謝姐姐指點!”
難怪皇後和皇上有什麽話都願意跟靜嬪姐姐說呢,自己得了消息隻會幹著急,可經靜嬪姐姐這麽一提點,有些事就看得更清楚了。
靜嬪此刻早就不耐煩了,見她一副欣喜感激的樣子,忙笑道:“妹妹謝我做什麽,倒叫姐姐摸不著頭腦呢!”
***
慈寧宮裏。
太後娘娘長歎了口氣,道:“這早不懷上晚不懷上,偏偏這個時候有了身孕。”
坐在一旁的子櫻和子楓相視一眼,俱是無言。
一旁的嬤嬤便道:“皇上把長樂公主寵得跟什麽似的,可見是最愛女兒的,若是皇後娘娘此次誕下皇女,定然頗能得皇上歡心呢!”
子櫻不由地翻了個白眼。那嬤嬤的言下之意,不就是希望皇後生個女孩兒嘛,還說得這樣委婉,真是沒意思。
太後聽了也不置可否,撥弄起手裏的佛珠來,半晌才道:“子櫻子楓,你們兩個雖然剛入宮,可畢竟也已是皇上的妃子了,也要想著早點為皇上生兒育女才是!”
兩個人聞言,紅著臉點了點頭。
太後娘娘見兩人仍是小女兒情態,搖著頭嗔怪道:“這有什麽不好意思的,如今也已經是大人了,你瞧著皇後在後宮一手遮天的那個樣子,若是誕下皇子,權勢自然更勝,日後你們兩個還想有好日子過?”
這樣的話,打從進宮起太後娘娘就天天絮叨,雖說是善意地提醒姐妹兩個後宮深似海,要小心應對,可聽得多了,難免有些厭煩。
太後哪裏看不出兩人的心思,歎了口氣,道:“哀家不過說了幾句,你們便嫌煩不願意聽了?原不想和你們說這些,可咱們女人,在家時有父親兄長的庇佑,才能這樣順順利利地長大成人、許個好人家,那你們說說,嫁了人,是不是也得記得父兄的恩德?”
姐妹倆忙道:“姨母教訓的是,幼時受妻族庇佑,嫁為人婦,自然也不敢忘了妻族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