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親事定下

字數:2910   加入書籤

A+A-




    宴飲過半,大家開始說起晴薇和那鎮南侯府少爺的事。

    “因著大家子兒孫眾多,哥兒姐兒若是混在一起排次序,一來是不好叫,二來呢也容易叫錯。因此哥兒姐兒都是分開排次序的,這十三表弟也就是這一輩的第十三個哥兒了。說是排行十三,可前頭又兩個哥哥夭折了,又有四個哥哥在蘇州府任職,三個哥哥在鎮江府任職,還有兩個遠在雲南任職,因此還留在家裏的也就隻有老五、老十和老十三了,老五和老十都已經成了親,娶得都是江南一帶的名門女子,想來雖說不上雍容大方、氣質高華,可也不至於為了姑嫂妯娌的這點兒事成天鬧騰。晴薇若真的嫁過去,也是不會受委屈的”,林輕鴻認真地道。

    李治歌有些不以為然。永寧侯府的老爺夫人舉案齊眉恩愛非常,因此林輕鴻難免對這後宅之事想得太過理想化了,可李治歌不同,他自幼長在深宮,什麽樣的勾心鬥角沒有見過。莫說是為了雞毛蒜皮的消失折騰不休,更陰險的事也是見過聽過的。

    “宮裏的那些妃嬪貴人們,哪一個不是高門大戶教養出來的大家閨秀,可後宮裏那些破事也不少”,李治歌淡淡地道。

    林輕鴻聽著這話就有些尷尬,忙道:“你這話說得就有些不地道了,後宮女子守著個寂寞空庭,又都一同一個男子為夫君,自然少不了那些醃臢事。可咱們尋常男子哪裏比得上皇上那樣三宮六院,夫人們也不必想破了腦袋來爭寵了!”

    說罷,還對著蘇雲錦甜甜地笑了一下,補充道:“你像我,莫說是出去勾三搭四,就連姨娘也一個都不會要的,一輩子有雲錦一個也就夠了。”

    看著他們兩個你儂我儂的樣子,雨薇就掩袖輕笑,道:“世子和夫人真是一對神仙眷侶”,心中卻道:明明在說那鎮南侯府的十三少爺,怎麽說著說著又說到你們這兒來了。

    李治歌很看不慣林輕鴻那副不加遮掩的寵妻模樣,輕咳了一聲,道:“你何時學的這樣油膩了?還是快說說你那十三表弟的人品才學如何吧。”

    林輕鴻正色道:“我這十三表弟倒是一直乖乖地在族學裏跟著先生念書,可論聰慧,自然是比不上你家小姨子的。再加上他的幾個哥哥也都成了才,他年紀最小,一向受長輩寵溺,家裏倒也不指望他考什麽功名,隻要能老老實實的,不要做些什麽有辱門風的事便也知足了。”

    身為世家子弟,無須像普通人一樣削尖了腦袋去考取功名立足於朝堂之上,所謂習得文武藝、買與帝王家,高門子弟本就一輩子衣食無憂,家中又有兄長們支應門庭,小兒子不上進也是常有之事。

    “隻要是個踏實穩重的好孩子,我們也不計較他有沒有什麽功名。可說到底,男子總得有個立足於家族的本事,現在有父母長輩庇佑那還好說,可以後父母去了,到了兄長承爵的時候,若還是隻知道悶在家裏混吃混喝,即便兄長嫂嫂明麵上不說什麽,可心裏總歸是看不起這樣的幼弟的。若連弟弟在家中都沒有什麽話語權,那就更遑論弟媳婦了!”李治歌苦笑一聲,喝了一杯酒,悶悶地道。

    雨薇心中一動,他這話裏話外的,難道是在暗暗自嘲嗎?

    林輕鴻哪裏會不知道李治歌的心思,忙解釋道:“歌兒,你可不能亂想啊,那有些事外人不知道,我還能不知道嗎?在我跟前說這樣的話,可就太沒必要了。你是什麽樣的人,我清楚著呢”,頓了頓,又道:“說起來我這十三表弟雖讀書沒什麽長進,可對田產、生意卻是很有一套,小小的年紀便能幫著母親打理家中的庶務了嗎,也算難得。”

    世家的公子哥兒去打理家中的田產和生意,雖比不得入朝為官那樣的受人尊敬,可好歹也是為家族出力,這日後在家裏也是能說得上話的。

    雨薇暗自點了點頭。鎮南侯府嫡出的公子哥兒,聽林輕鴻的意思,人品也是端正的,又有一點兒本事,將來在家中也會有一席之地,這樣的男子配晴薇,倒也很不錯。

    可林輕鴻總歸是鎮南侯的親眷,雨薇雖相信他不會故意瞎說,可也難免會因為情感偏向,把很多細節都給略去了,再者說,他們一個在長安,一個在杭州府,相隔千裏,也不見得了解得那麽清楚,因此還是得等父親的朋友傳回書信,再做打算。

    ***

    很快,杭州府那邊傳來了書信,說是鎮南侯府十三公子人品端正,孝親敬長,素有賢名。

    既然如此,這門親事也不必要在推脫了。

    鎮南侯府請了永寧侯府人保媒,交換了兩個孩子的庚帖,那十三少爺的母親——鎮南侯府四夫人還打了一個赤金項圈,一副金絲鑲紅寶石頭麵,又從自己的首飾盒裏拿了一對羊脂玉手鐲,一對金鑲玉的手鐲、一枚刻著牡丹的戒指,一枚刻著蓮花的戒指,一支赤金朝鳳步搖以及一對上好的明珠耳環做為小定之物。

    永寧侯府人也從自己的首飾盒中拿出了一對鐲子、一支精致的珠花簪子、一個紅珊瑚手串作為禮物送給了晴薇。

    兩家商量著,待晴薇及笄後再定婚期。

    事情進展得很順利,讓慕府和鎮南侯兩家人都十分滿意。

    雨薇不由地就感慨,道:“晴薇再過幾年就要嫁到杭州府去了,這山高水長的,隻怕母親會很舍不得。”

    露兒一邊給她梳頭,一邊安慰道:“隻要二小姐在夫家過得順心順意,夫人即便見不到,心裏也是歡喜的。管他山再高水再長,他鎮南侯府年年也都得派人來長安給皇上述職,每年都把咱們二小姐帶上,那便年年都可以相見了。”

    那十三公子沒有功名在身,又要幫著忙活家裏的田產生意,應當是不能年年都跟著來京城的,晴薇將來嫁做人婦,哪裏有把夫君拋下,自己一個人跟著回京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