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聖殿騎士團

字數:4968   加入書籤

A+A-


                      “布蘭,進入騎士團有文職路跟武職路,財務,法律,外交等都算文職。

    訓練,治安,護衛,遠征打異端等是武職,你有推薦信可以免去第一輪考試,若能資助更好,直接入學。”

    兩大騎士團經過發展,算是“國中之國”的特殊存在,它也接受捐獻,且極為歡迎。

    布蘭表明願意資助,同時自備所有裝備,用“捐獻生”入團,身份極為自由,想走便走。

    此身份團裏“不發薪,可提成”,每出一次任務成功,依照功勳分配。

    相比數年前,布蘭闊了不少,自然不會按前計劃去走。

    “大人,您可以說說嗎。”布蘭道。

    “武職的話,半年訓練完,耶路撒冷,西奈半島,突尼斯,一共三處主要地區可以選,當然也有其他地區的據點,但人少,隻是如同驛站那樣的據點。

    去突尼斯(阿非利加公國)危險最小,對手主要是南方黑色土著,但都是些使用石製武器的部落居多,或者沒掃清的流竄異端,武力不強。

    可去那發展不大,聖殿騎士團才在那剛設下據點。”法康道。

    “對了”,法康想起什麽,“現在當地守護的柴蘇大公,忌憚我們聖殿騎士團,去哪的話,想得到領主賞賜封邑基本不可能。”

    西奈半島跟北非的光明教勢力一盤散沙。

    那裏的光明領主,互相敵視,反而跟外邦人合得來(利益),騎士團在那的人員,常死在自己人手中,內鬥激烈。

    布蘭態度誠懇,每一個問題都問的非常詳細。

    法康也沒不耐煩,對虛心之人,他樂於幫助。

    他收了布蘭的馬跟禮物,又見布蘭捨醫院騎士團,來聖殿騎士團,更加熱情。

    “那文職?”

    “文職,可以去的地方多些,隻會說一種本地語言的貴族太多,你精通多語,神學,幾個伯國,公國,甚至王國宮廷,跟我們騎士團都有淵源,可以推薦布你就職,也許你還會被公主看上。”法康笑道。

    最後布蘭決定文武皆修,這種就是留在羅馬城區,作為親信骨幹考察培養,哪怕是捐獻生也可以。

    推薦這麽一位人才,皮爾遜這次總算出了把風頭,加上布蘭借錢度急,債務問題舒緩的皮爾遜胃口大開。

    兩日後,布蘭由法康帶領,前去拜會聖殿騎士團團長。

    盧約二世幾年前聽到天主恩音後。

    他的東方征伐計劃,如火如荼進行著,港口還有多條戰船正在趕工,一片片產自北方林場的木材被組合拚裝,皮革,鐵器,用著輪車輸送過來。

    再過不了多久,正式命令一下,教廷便會運輸一位位十字軍勇士前往東境。

    也因此聖殿團長還留在羅馬待命,直至教宗命令下達再作他計。

    聖殿團長住的地方,有頭“雪馬”,布蘭來到時,發現應當是上次那頭,難道那“黑貴族”跟騎士團長有關?

    猜想同時,被引到團長麵前,布蘭禮貌一敬。

    聖殿團長的相貌很平常,還帶著手套,看上去沒什麽異常,但實際上,他雙手拇指都被斬斷,很難再握劍殺敵。

    這是他還沒成為團長時,一場戰鬥被俘,交不齊贖金後,被異端敵人故意砍下。

    失去兩拇指,使他殺敵時,便在手掌跟劍柄間用繩子綁緊,使揮劍不會鬆動。

    天主關了你的門,便會另開一扇窗。

    後他因傷調回羅馬,陪在教宗盧約二世身邊,拱衛上帝之手。

    盧約二世權力日益增長同時,他也升為“騎士團總管”。

    慢慢積累功勳,小心應對同伴跟上司,等到所有比他厲害的人,都離職或者老去。

    先成為第二高位“司鐸長”,並在一年半前成為“團長”。

    當年他落難失去拇指時,富蘭克林曾經開解過他,所以拿著信件的布蘭,得到團長親自主持入團典禮。

    時間定在二月一日,正是布蘭十五歲的生日。

    人生十五年,彈指而過。

    ……

    前一日晚。

    布蘭穿上一套“紅十字白長袍”,準備一把完全沒用過的嶄新長劍。

    終於成為騎士團一員,布蘭心情平靜,沒有像其他新成員成為騎士團成員那樣興奮。

    他可是要當領主的人。上陣殺敵,這種事能免則免。

    他先在月色之下,受皎潔月光,洗滌身軀,默念騎士團守則跟格言。

    “天主祝福,貧苦不屈,予吾光榮,尊奉您名……”

    最窮苦時,聖殿騎士團成員隻剩九人,馬隻四匹,雙人同馬,一人步行,每日隻用一餐,所以是貧苦不屈。

    轉折點在“第一次十字軍”時期。

    各地貴族的大量捐獻,讓他們從低穀爬起後,本騎士團開始有自己的宮殿,封地,人民。

    富裕之後,幾經擴張,眼下打出之口號為“行天主意”。

    布蘭曬月光的地方,是騎士團總部外的空地,十分空曠且安靜。

    有十七種紋章旗緩緩飄揚。這是騎士團在各地城堡據點的紋章附屬旗。

    兩位同樣裝扮,年紀比布蘭大些的騎士,一旁看著布蘭背誦。

    站到早上,腿酸口幹,身上難受的布蘭受初陽照身後。

    聖殿團長才穿著盔甲出來,手持曆代騎士團團長傳下的寶劍,替布蘭行劍禮祝福。

    此前,布蘭已將騎士團編製跟幾位上司的臉記下。

    團長最高,此為“終生職”,且“直接對教宗負責,不受國王和各地主教控製”。

    “天使見證,受您賜勳,必盡心回報……”

    入團者皆需發誓對團長效忠,布蘭單膝跪地。

    團規戒律甚嚴,奪回聖地後,又重新修訂,目前將近一百二十條。

    最初的一至十五條,是關於神學跟教廷之間。

    從十六至二十六條,寫有團長權限及規範,他需住在聖地耶路撒冷,可與各地諸主進行外交。

    可“獨立決定”是否參與一場人數在“兩千之下”的戰役,超過這數字,可以先打,但事後必須記錄經過,交由其他高層判斷有無必要性。

    出征時,身邊永遠陪著隨行神父,總管,秘書,隨從,輕重騎兵,盾手,仆人,雜工,馬童及單獨替其料理的廚師,至少十八人,排場堪比王侯。

    司鐸長一人,固定留在羅馬,因團長期不在,要有人代理首位,應對來羅馬朝聖的各國使節跟上司教廷的要求。

    副團長一人,留在耶路撒冷統領軍隊,團長每年十月末便會回羅馬,至二月初返程。這段時間,代理耶路撒冷軍務。

    聖地監察長一人,來自教廷任命,管轄團內在東方土地任職的修士跟神父。

    總秘書官一人,管理資金跟貿易路線。

    騎士總管兩人,指揮騎士隊列衝鋒,作為副團長助手,羅馬跟耶路撒冷各設一人。

    內政官一人,各據點治安管理,法律修訂,

    掌旗官一人,管理武器發放,團內服飾製作及手工業者。

    這七人加上團長,屬騎士團高階軍官。

    團長由司鐸長跟副團長擇一選出

    此七人下設數位“方隊長(中高階軍官,員額不定)”,專行上司各種要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