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屬於自己的路!

字數:7805   加入書籤

A+A-


    各種獎項陸續揭曉……

    年度最受歡迎男演員:劉德華;年度最具影響力導演:馮小剛;

    年度人文歌手:許巍;年度經典原創網絡歌曲:丁香花;年度潮流圖書:《狼圖騰》;年度質感電視劇:《天龍八部》(古裝)、《中國式離婚》(現代);

    年度最具拚搏精神運動員:中國女排、劉翔……

    隋波坐在台下,看著這些頗具時代意義的人和事,頗為感慨。

    這也是他曾經經曆過的“青春”和“記憶”啊!

    這時候的華仔看著還很年輕;

    許巍剛剛發表了第四章個人專輯《每一個都是嶄新的》。

    一首《曾經的你》,讓多少“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的人心生共鳴;

    劉翔剛剛在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奪得了110米欄金牌。

    成為中國田徑項目上的第一個男子奧運冠軍,也創造了中國人在男子110米欄項目上的神話,舉國歡騰……

    國家的強盛,不僅僅在於經濟、軍事、科技的強大。

    文化對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也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文化是形象和軟實力;對於一個民族而言,文化是靈魂和旗幟。

    曆史也反複證明:

    一個國家的發展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

    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不可能強盛,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遙想中國曆史上最輝煌、最燦爛的時代——唐朝。

    與之相伴隨的,是精神、智力和才氣的迸發,是文化的空前繁榮。

    “中國文化的鼎盛時代”,“氣吞山河、包容寰宇的氣概”……

    就世界文明史而言,中華文明是始終沒有中斷、延續發展至今的文明。

    其關鍵就在於,中國人的獨特價值體係和精神世界,形成一種融化在民族血液中的,強大而具有韌性的精神力量,和不可摧毀的自信!

    近些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尤其是中國加入世貿後,在文化領域也逐漸放開。

    國外好萊塢大片和日韓偶像文化的入侵,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對這一代年輕人有著非常深的影響。

    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大力弘揚中國文化,建立新一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其實是個非常大的課題。

    作為一個典型的70後、80初。

    隋波骨子裏,還是個有著非常傳統老派思想的中國男人。

    他想,或許可以通過布局文化產業,利用資本推動,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比如對“國漫”的投資和推廣;

    從音樂、漢服等方麵,對“國風文化”的推廣;

    對德雲社相聲、《詩詞大會》之類傳統文化綜藝的推動等等。

    雖然他個人的力量有限……

    但隻要肯砸錢,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些效果的!

    最重要的是,這種積極配合國家文化產業戰略的態度,也會給高層留下較好的印象……

    頒獎典禮結束後。

    隋波作為大老板也去了後台,還是要代表主辦方,感謝一下各方參與。

    一些明星這時就過來,希望能和隋波合影。

    隋波也沒有端什麽架子。

    合影之後,他和華仔握手笑稱自己從小就是他的粉絲;叮囑傅彪要好好保重身體;對許巍的《曾經的你》讚不絕口,稱是他的歌迷;對李宗盛感歎了句“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曲中人”……

    他和善的態度,也給這些明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和他們平時接觸的,那些趾高氣昂的所謂“大老板”相比。

    隋波這位身家超過千億的“超級富豪”的做派,才是真正的大佬氣度啊!

    而那些女明星們,看著言笑盈盈、亭亭玉立在隋波身邊,雍容華貴、珠光寶氣的左清泉,心裏又羨又嫉。

    年紀輕輕,就能佩戴價值220萬美元的世界著名的“傳奇”珍寶項鏈,擁有上億美元的股票身家!

    哼,不就是跟了個好老板嗎?

    他倆要是沒一腿,鬼才信呢!

    隋波和女明星合影,就非常注意了。

    中間都刻意空出一些距離。

    他可不想像老馬一樣,和趙.巴菲特.薇之類的,傳出什麽緋聞來……

    最後,隋波還和王中軍等人約定,後續會讓張奕來跟進戰略投資的事宜。

    不出意外的話,華誼、光線兩家公司的投資,應該是沒什麽問題了。

    中影方麵,隋波和韓三平探討了先不涉及股權投資,在電影投資和院線收購兩個方麵,進行合作的意向。

    他也和黎叔談了,先和魔都文廣在節目的網絡版權采購上合作。

    等將來製播分離的體製改革後,再做一些新方向的股權合作。

    總之,即使是休閑時間,來參加一場頒獎典禮。

    隋波還是把機會利用到了極致……

    ………………

    年前,除了公司內部的調整外。

    隋波的事情,大多都是類似的社會性事務……

    這次回國後。

    他明顯發現了“華人首富”這個名頭,遠比之前的“中國首富”,產生的影響更深遠。

    要知道,香港的老李已經占據這個位置很多年了。

    這次隋波在全球財富榜上對老李的超越,所帶來的“政治意義”,是非比尋常的……

    這從某種意義上,

    反映出了內地這些年的經濟發展成果,已經超過了長期以來代表著“資本主義”製度的香港!

    什麽叫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

    這就是!

    而相比老李以地產、能源這些傳統的資源性商業作為核心產業發家。

    隋波的崛起,所代表的高新科技、數字經濟和互聯網產業,自然是更具想象空間,也更朝陽。

    之前在國外的時候,還感覺不明顯。

    回國之後,隋波才慢慢的體味到了,這其中的微妙之處……

    有很多之前沒有打過交道的官方機構,也開始聯係他。

    邀請他出席活動、參加座談或者峰會論壇,加強交流和合作。

    比如發改委、商務部、外交部、港澳辦公室……等等。

    顯然是隋波現在,越來越多的開始在國內和全球範圍的投資並購,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

    而他在香港成立了公益基金會。

    如果想要進行內地的慈善公益活動,肯定是要對接國內的慈善機構的。

    一些半官方的公益機構也開始聯係他,希望進行一些項目上的合作。

    類似的這些社會活動,很多都是他無法推辭和拒絕的……

    這種時候,

    帝大深厚的人脈資源和小左同學對府院內人事的了解,就幫了他很大的忙。

    有學校老師和她的指點,隋波和各方的接觸,都還算順利。

    今時不同往日了。

    畢竟現在隋波雖然年輕,但作為“華人首富”,已經在全球範圍都有了很大的知名度。

    很多部門的主要領導,在和隋波的交流過程中,對他也非常客氣。

    而隋波表現出的謙遜和積極配合的態度,也換來了官方的善意。

    2005年2月28日,

    在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的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增補委員名單中,隋波赫然在列。

    因此,他將作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在3月參加今年的兩會……

    此外,在年底各大機構召開的會議中,隋波連續被推選帝都青聯副主席、帝都工商聯副主席、帝都科協副主席……

    這些也都是屬於官方和業內對他的認可,並給予的榮譽。

    總而言之,

    隋波現在已經不再是個“商界新星”了……

    他已經完成了在中國主流社會眼中,形象的“蛻變”。

    真正成長為了一名“優秀民營企業家”!

    隋波對於政府關係這方麵,心裏一直有著清醒的認識。

    隻要做到未來大大所提的,“親”、“清”型政商關係。

    以“星河係”現在的規模和體量,官方一定是會大力支持的。

    所謂“親”,就是積極主動和政府部門多溝通,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國家發展;

    所謂“清”,就是要潔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

    要看到,

    盡管中國的快速發展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但整體上來看,絕大部分的政界人士,都是中國最頂尖的一群精英,他們非常清楚什麽是對國家有利的,是對人民有利的!

    如果沒有這個對國家和政府的信心,隋波也別搞什麽創業了!

    再慢慢適應著現在他新的“身份”的同時。

    隋波的心態也在不知覺間發生著變化……

    他忽然發現,

    前世自己是個小老百姓的時候,出於對權力和財富的天然仰慕和畏懼心理交雜,對於國內高層政治、經濟生活的很多想象,都偏黑暗了……

    正是因為不了解,所以才會在臆想中,無限放大一些對“惡”的猜測。

    現在自己身處到這個階層,才發現,其實大部分掌權者,還都是有著強烈的報國心和使命感的。

    隻要隋波自己的胸懷夠大,奮鬥目標和信念,是和國家、政府的發展目標一致的。

    就不用太擔心,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政府關係是一方麵,商界又是一方麵。

    隋波本來對“混圈子”,還挺有興趣的。

    覺得是“頂級圈子”是一個可以和很多商業思維和智慧都很強的人,一起交流學習的地方,比如像企業家俱樂部、華夏同學會之類的。

    可沒想到,他自己的成長速度太快。

    這些所謂的圈子還沒組建起來,他已經是“華人首富”了……

    這也就罷了,

    最重要的是,經過多年的思考,尤其是在矽穀遊學後。

    通過兼容並包的研究矽穀公司發展壯大的內核,並結合前世的產業發展曆史的實際情況。

    隋波已經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思維方式。

    換句話說,他已經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

    這種時候,他覺得,沒必要混什麽圈子了……

    用網絡上的一句話:

    猛獸從來獨行,牛羊才會成群!

    就像華為的老任一樣,

    用公司文化和使命、理念武裝自己和團隊,埋頭發展自己的企業,做好自己的事,就足夠了。

    總有一天,現在的一切布局和努力,會展露出震驚世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