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目標:中芯

字數:8835   加入書籤

A+A-


    其實易迅這段時間密集的動作,還真不是隋波推動的。

    《魔獸世界》上線是早就計劃好的,完成遊戲的漢化後開始公測是順理成章。

    “開心農場”這個遊戲是易迅開放平台中,一個第三方合作夥伴的小遊戲公司開發的,在內部評審中被小馬哥看中,這才放在海內網上主推;

    “星辰”視頻和影業這塊,隋波倒是和龔宇之前詳談過。

    “影視劇版權”和“用戶原創內容”是他強調的兩點。

    但具體的網站怎麽設計,業務怎麽規劃,他都放手給龔宇團隊去做。

    現在太細的業務,隋波已經沒有精力去親自抓了……

    星河係內部現在人才輩出。

    隋波定好了戰略方向,完成了人員調整。<101nove.com互聯網方麵的具體業務層麵,就幾乎完全放手了。

    小馬哥一定能搞定微軟msn;周楓的實力也足以和必應老李抗衡;

    電商就更不用說了……<101nove.com業務一騎絕塵;c2c雖然有阿裏虎視眈眈,但黃海和張勇這個組合也不弱。

    再說了,

    這些業務上,如果真的出現什麽大的意外,隋波也可以隨時插手接管!

    所以,他現在就是每天看看郵件匯報,每周參加一下例會,每個月開一次合夥人會議。決策一些大的戰略方向問題、人事問題……<101nove.comeo做ceo的事,董事長做董事長的事。

    這是最基本的團隊分工。

    隋波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已經放在了麵向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戰略布局上!

    現在已經是2005年了。

    2月15日至18日,3gsworldgress)在法國戛納舉行。

    本屆g與明天接觸“,將本來已經被炒得炙手可熱的3g,又一次推向高潮。

    國內的3g發展速度也在加速。<101nove.coa的中國標準呼聲越來越高,已初具規模。

    就在全球通信界和手機行業,都在歡欣鼓舞於3g時代的即將到來時……

    他們不會想到,

    以絡和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將會怎樣顛覆現在的世界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還有兩年,蘋果老喬就要推出“再一次改變世界”的iphone了……

    要在兩年時間裏,

    完成在手機操作係統、智能手機、移動芯片三個領域裏的布局。

    對於隋波而言,時間已經變得非常緊了!

    ………………

    就在概念開始逐漸火熱,

    外界還在猜測隋波下一步,又會推出什麽新業務的時候。

    隋波的後續舉動,卻讓很多人有點看不懂了……

    4月初,隋波現身魔都。

    對外公開的信息是:

    隋波以星河集團董事長的身份,代表星河集團和魔都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雙方將在智能化物流中心、大數據中心、文化創意產業、互聯網創新創業孵化、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麵開展合作。

    星河集團還將在張江高科技園區,投資50億rmb,興建總規劃麵積4平方公裏(一期1.3平方公裏),可建建築麵積達170.8萬平方米的星河科技產業園。

    屆時,星河集團旗下各公司的華東總部、易趣雲大數據中心、百度研究院(魔都)、易迅遊戲研發中心等機構,及相關生態企業,都將入駐該園區。

    在外界看來,作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集團。

    星河集團在魔都,做麵向華東市場的產業布局,倒也不足為奇。

    但實際上,

    隋波真正的目的,是魔都的芯片產業!

    現在這個時期,

    國家在芯片領域雖然一直都高度重視,但是由於各種客觀原因,投資的力度有限。

    除了一些頂尖大學實驗室裏,靠著政府研究經費繼續進行芯片方麵的研發之外,

    在產業方麵,隻有魔都最為重視。

    90年代初,魔都在開發張江時,就將集成電路作為重點聚焦產業,打造了張江微電子港、軟件園等科技園區。

    這些年裏,在中芯國際、華虹幾家大廠的帶動下。

    不僅此前分布在魔都漕河涇、徐家匯、青浦等各處的集成電路公司陸續搬到張江;

    “芯片熱”也傳至大洋彼岸,許多在90年代出國留學、畢業後在國外大型芯片企業工作的半導體工程師受到感召,陸續回國創業。

    短短幾年,張江便聚集了200多家芯片企業。

    可以說,這裏就是現在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相對最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園。

    隋波想要布局芯片業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魔都的張江。

    …………

    在和市政府簽署完戰略合作協議,出席了晚宴後。

    第二天,隋波在江上舟的陪同下,低調的拜訪了中芯國際。

    現在的中芯國際,正處於發展曆史中的最大低穀期……

    2004年,就在中芯國際籌備上市的時候。<101nove.com)在美國起訴中芯,指控中芯侵犯專利權及竊取營業秘密。

    受到訴訟影響,2004年3月,中芯在香港和美國兩地上市。

    首個交易日就破發,下跌9%,開局不利。

    此後更是因為這個隱患,受到了資本市場的冷落。

    今年1月,

    中芯和台積電終於取得了階段性和解,中芯同意在接下來的6年時間內,向台積電支付1.75億美元。

    但這時,中芯股價已經跌去了超過50%……,從25美元跌到了10美元左右。

    不提和台積電之間的訴訟隱患。

    從大環境來看,半導體行業全球景氣度也開始進入下行空間。

    半導體產業是在2004年中期出現下滑跡象的,英特爾、德州儀器都發出了銷售增長放慢的警告,因為個人電腦和手機製造商急於清空存貨。

    相比之前芯片行業每年接近40%的增速,今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速才個位數。

    中芯國際也因此降低了2005年的產量目標。

    計劃每月產量為14萬到15.5萬個晶片,而原來的目標是18.5萬個。最高降幅達到了四分之一。

    而且隋波知道,這種局麵還要延續幾年……

    直到金融危機後,

    09年全球智能手機開始普及,中國“4萬億”投放、家電下鄉、3g牌照發放,芯片的需求高速增長。

    半導體行業才重新開始複蘇,開始了一輪長達十年的全球芯片產業“爆發期”。

    不過可惜,

    當時的中芯,又遇到了人事動蕩,股權變更,沒有能夠抓住時代的發展機遇……

    從06年開始到08年。

    中芯因為規模性擴張,始終處於資金短缺的狀態。

    在融資過程中,又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股價一路跌到了0.36美元。

    最後大唐電信以1.76億美元獲得中芯16.6%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可以說撿了個大便宜。

    不過後來在張汝京離開後,中芯的內部鬥爭不斷,又耽誤了幾年寶貴的發展時間……

    正是因為各方麵的原因,

    本來在全球芯片製造,代工領域處於全球前列的中芯,錯失了近十年的發展黃金時期!

    和台積電的技術代差,也從當初的一代,擴大到了四代……

    在隋波前世重生時,

    由製裁華為而引發的中美貿易戰,核心焦點最後落在了芯片製造上。

    人們才發現,

    國內唯一能夠指望的中芯,已經跟不上最前沿的芯片製造技術了……

    當台積電已經布局5n量產。

    回想中芯的發展曆史,不禁令人為之扼腕歎息。

    如果沒有那“錯失的十年”,中芯絕不會比台積電差太多!

    在2005年的現在,

    <101nove.coiductor,成為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製造商,僅落後於台積電和聯華電子,年銷售額接近10億美元。

    在芯片製造技術上,

    現在全球最先進的技術是英特爾采用的65nm技術。

    而台積電04年才實現90n產品。

    中芯則在近日通過和英飛淩合作,也獲得了90n溝槽技術。

    比台積電,在技術上就晚了1年的時間!

    要不是感受到了中芯帶來的切切實實的威脅,

    張忠謀又怎麽會這麽不依不饒的,一定要搞垮中芯呢?

    雖然麻煩重重,但不得不說,

    這個時候的中芯,依然處於芯片製造代工的第一梯隊,並沒有落後太多。

    而且在芯片人才、技術研發實力上,都處於最好的時期!

    隋波一直在思考,移動互聯網時代,真正要抓的核心是什麽?

    操作係統?

    這個當然重要,不過收購了andriod之後,他也算占了些許先手。

    雖然andriod想要發展到前世google控製時的水平,還需要在專利、開發生態、硬件廠商聯盟方麵做很多的努力。

    但隋波既然已經有了成熟的思路,通過收購和聯盟去實現,路徑是很清晰的。

    智能手機?

    這個自然也重要,但手機的硬件設計本來就不是多複雜的事,國內的手機產業鏈發展已經非常完善了。

    智能手機裏最核心的,就是芯片!

    所以,抓問題要抓關鍵點。

    移動互聯網時代,最核心,產業鏈最上遊的,不是軟件應用層,不是硬件。

    而是裏麵的那顆“芯”!

    關於芯片方麵,隋波和倪光南院士曾詳細聊過。

    倪院士告訴他,如果想做智能手機,最重要的就是係統芯片,尤其是微處理器。

    而現在全球移動設備中采用最多的微處理器,就是arm處理器。

    從2001年開始,針對處理器架構相關的投資和成本巨大,而大多數公司又缺乏自行構架微處理器的能力的情況,arm推出了微處理器的ip許可證模式。

    從而逐漸被應用在更多的係統芯片中,成為了事實上的工業標準。

    如果想自主研發微處理器的底層架構和微內核。

    難度會比較大,時間也很長。

    而如果拿到ar內核的芯片設計的話,就比較簡單了。

    國內這方麵的芯片設計人才和能力都沒問題。

    隋波當然希望自主研發了!

    可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時間……

    還有2-3年的時間,智能手機時代就開始了!

    所以他也隻能是兩手準備,一邊自主研發,一邊去和arm談ip授權。

    解決了芯片設計的問題,緊接著就是芯片製造了。

    本來其實芯片製造投資大,時間長,又和星河係的主業關聯度不高。

    隋波沒必要這麽著急布局。

    但是,他想到中芯發展的曆史,實在有點“意難平”……

    重生前,一場中美貿易戰,讓“中國芯”變成了所有中國人心裏的痛。

    現在明明看著中芯是有機會崛起的,卻因為各種原因而沉淪多年。

    隋波就想做點什麽……

    還真不是為了賺錢投資,投資芯片製造這種“燒錢”的項目,賠錢的可能性更大……

    純粹是身為“重生者”的使命感吧。

    不過,做事還是要理性一點,隋波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他打算:現在先投資一點,入局占個先手。

    熬過這兩年的行業下行期,順便挖掘一些芯片方麵的人才。

    等到08年,在中芯最低穀時,再大手筆增持,一躍成為大股東!

    這樣一方麵,避免了因為大唐電信入股,而導致的後來的“中芯內訌”;

    另一方麵,到那時,完全可以靠著自己生態體係的智能手機訂單,拉中芯一把。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隋波也很希望像蘋果一樣,從芯片到係統,到應用。

    搞一個全部都由自己控製產業鏈的“閉環”生態!

    憑啥錢都讓你蘋果賺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