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準備發動!

字數:13731   加入書籤

A+A-


    與中國不同,

    在資本主義製度國家,絕大部分的商業銀行,都是由私人控股的(家族或企業)。

    甚至於,像英國的央行英格蘭銀行、美國的央行美聯儲。

    從某種程度上看,也屬於是“私人”控股的(與政府國有控股區別)……

    一般而言,

    除了在金融監管等方麵,會受到政府主管機構的管製;

    在經營中,必須遵守所在國貨幣政策和法律規範之外。

    類似渣打銀行的這種股權收購,甚至銀行間的大規模並購,在國外都是非常常見的。

    香港也是如此,

    自從1970年代後期,隨著香港經濟起飛,百業繁榮,股市蓬勃發展。

    香港政府采取了一係列金融自由化政策:

    包括解除外匯及黃金管製、“解凍”銀行牌照、取消存款利息稅等。

    使得外資銀行及跨國金融機構,大舉湧入香港。

    香港也因此,成為了亞太區的國際金融中心。

    而在早年間,

    除了匯豐、渣打、花旗等外資銀行外,

    香港大部分的商業銀行,都是老牌華人富豪家族創辦的。

    由最早的銀號,轉型成為銀行。

    比如:恒生銀行(195年成立的恒隆銀號)、遠東銀行(1958年成立的遠東錢莊)……等等。

    當然,還有1918年就創建的,香港最大的華資銀行東亞銀行。

    最高峰時,

    在彈丸之地的香港,就有數十家華資銀行。

    隻是這些華資銀行,大多都是中小型銀行,資本規模小。

    在香港60年代的銀行擠兌危機、80年代初的房地產崩盤和股災引發的銀行擠兌破產潮、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三次大風波衝擊,以及被國際大銀行的擠壓下。

    大多數華資銀行因為資本規模小,經不起風險衝擊。

    紛紛破產、清算、倒閉。或者被大銀行收購。

    恒生銀行就是在1965年那次銀行擠兌危機中,被迫被匯豐收購了51%的股權。

    從此成為了匯豐集團旗下的附屬銀行……

    不過即使如此,

    像東亞銀行(李氏家族)、永隆銀行(伍氏家族)、永亨銀行(馮氏家族)等,現在依然是香港本土的著名家族銀行。

    可以說,在香港商界曆史上,

    各種圍繞著銀行的收購、入股等“大戲”,也上演過無數次了!

    那麽,隋波現在就產生了疑惑:

    既然在香港的這種資本市場環境中,擁有一家銀行並不困難……

    為什麽那些香港豪門的超級富豪們,這次對渣打銀行的股份,沒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要知道,銀行素有“百業之母”的稱號。

    這些超級富豪旗下的生意眾多,資金的需求和調用非常頻繁且數額巨大。

    擁有一家銀行,肯定會方便很多!

    好吧,就算那些中小型的華資商業銀行資本規模太小,他們看不上眼……

    可是,像渣打銀行股權這種優質資產,為什麽他們也不出手競購?

    另外,國內的大銀行,如中行、工行等。

    這次也沒有流露出競購的意向……

    渣打可是香港三大發鈔行之一,這一點的意義有多重要?!

    這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

    這些問題搞不清楚,隋波可不敢輕舉妄動!

    張婉琳雖然也在香港待了一段時間。

    借著隋波的名頭,她和香港多方麵的人士都有交集,信息渠道也算廣泛。

    但畢竟隋波起家太快,根基淺了些。

    她能接觸到的,也不是香港真正頂層的圈子,所了解到的都是坊間流傳的一些消息:

    比如,坊間流傳: -

    李嘉誠不開銀行,是因為他起家就與匯豐銀行淵源極深。

    所以長實、和記黃埔在香港的資金業務,基本上都是和匯豐深入合作;

    而且,相比投資其他生意,銀行風險大,利潤低。

    比它賺錢的生意多了,老李沒必要投資銀行…… -

    鄭裕彤的“周大福”當年起家時,得到了恒生銀行董事局主席何善衡的幫助。

    所以鄭氏家族的新世界集團,和恒生銀行淵源極深,合作密切。鄭裕彤本人也是恒生董事; -

    “四叔”李兆基,則主要和東亞銀行合作。

    他持有東亞銀行2.5%的股份,從1987年加入東亞銀行董事會,到現在已經擔任了近20年東亞銀行董事; -

    郭氏家族旗下,有自己的新鴻基金融集團,主營證券經紀、消費金融和財富管理。

    所以,四大家族各自都有自己的金融布局。

    對渣打的股份沒興趣,也能理解。

    但隋波卻不這麽認為。

    這些不過是外界的猜測和表象而已。

    到了像他和老李等人,這種超級富豪的層麵,考慮問題,肯定是多個方麵的。

    怎麽可能僅僅因為有了一個銀行的合作夥伴,

    就會放棄持有像渣打這樣頂尖銀行股份,成為單一大股東的機會?

    他猜測,有幾個可能:

    第一,這些香港富豪早已將產業開始逐步外移。

    在全球,尤其是歐洲和英國,進行了大量的產業布局和投資,所以,有所顧慮渣打的英資背景。

    或者說,他們不願意為了渣打銀行,這區區11.55%的股份。

    和英國政府、新加坡淡馬錫、花旗、大摩、巴克萊銀行等,全球範圍的合作夥伴,產生競爭。

    第二,又或者是,他們已經掌握了香港絕大部分民生。

    衣食住行、通訊、能源、水電……無所不包。

    已經不需要再深入介入到,渣打這種相對比較敏感銀行中……

    太過高調,得不償失。

    近些年裏,這些富豪家族隱藏資產,轉移資產的動作加快,平時已經刻意低調了很多。

    當然,這也表明,

    收購渣打銀行的股份,的確是件很敏感的事!

    而且,如果隋波想入局……,他的競爭對手將會是淡馬錫控股。

    這可是新加坡“國家隊”啊!

    正常來講,

    和淡馬錫控股同級別的對手,應該是國內的政府投資基金,或者四大行才對啊……

    可是一來,國內並沒有類似淡馬錫這樣的政府投資公司;

    二來,這次國內四大行,也並沒有傳出參與競購的消息。

    這後麵,是不是也是牽扯到……一些複雜的因素呢?

    隋波沉吟了片刻,這才一拍大腿。

    嗨,自己既沒有足夠的信息參考,又不懂這些金融機構背後,博弈的關鍵。

    還在這裏瞎琢磨什麽呢?

    專業的問題,還是要請教專業的人士……

    隋波腦子裏過了一圈,

    想了想集團智庫裏的那些教授們,有誰是對國際金融領域研究比較深的……

    最後,他還是拿出手機來,給吳誌攀教授撥了個電話。

    唉,關鍵時候,

    還是自己老師最靠譜,也最值得信任……

    吳教授現在雖然已經脫離教學,擔任了校常務副,但是在金融和銀行領域,還是造詣很深的。

    “吳老師,您在忙嗎?最近身體還好吧?

    對,我現在在香港……,

    是有點小動作,嗬嗬,不算什麽大事。

    我最近正準備收購永樂電器,希望把電商渠道和線下家電連鎖零售渠道打通。

    嚐試在互聯網和傳統零售結合方麵,進行一些新的模式嚐試……

    對,對,您放心,我會的。

    吳老師,有一件事,我覺得挺重要的,也是個機會。

    但是有點拿不準,想請您幫忙把把關……

    是這樣的,最近渣打銀行的大股東,邱德拔家族,準備出售持有的渣打11.55%的股份。

    我對渣打銀行的這部分股權,挺感興趣的……

    對,現在主要的競爭對手,是新加坡淡馬錫控股。

    您也知道,渣打是香港的三大發鈔行之一,也是全球一流的商業銀行。

    我感覺,這個股份的競購,背後牽扯的方麵太多。

    有點理不清楚頭緒,想向您請教一下……

    嗯,一個問題是,為什麽國內的四大行不參與這次競購呢?

    渣打銀行作為發鈔行,對香港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另一個就是,您覺得,如果我以個人名義去收購這部分股份,有沒有什麽問題?

    對,我是說在政策上的問題,還有,就是監管方麵的審批問題……”

    隋波拿著電話,起身在寬闊的辦公室裏,慢慢的來回踱步。

    時而點頭應是,時而解釋幾句。

    張婉琳靜靜的坐在沙發上,看著這位“小師弟”和老師通話。

    心裏也頗為感觸。

    她怎麽就沒想到,提前請教一下老師呢?

    這樣剛才隋波問起的時候,也能準備的更充分些……

    看來,同樣是帝大畢業,同樣是老師教出來的……,差距就在這裏啊!

    在利用資源,和人情世故上,她需要學的,還很多呢!

    這通電話打了半個多小時,隋波才恭謹的道謝,掛了電話。

    隨後,按照吳教授的推薦,

    他又分別給曹遠征、隆國強、韓文秀、李楊四位教授打了電話。

    他們都是曾在帝大光華任教,現為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金融領域的智庫、專家。

    在電話裏,隋波虛心向這些專家請教。

    了解了不少與收購渣打股份相關的,國際上在銀行股權收購的慣例和細節、國內監管審批要求、近期的國際金融局勢……等各方麵的情況。

    這些電話打完之後。

    隋波沉思了片刻,沒有急著和張婉琳討論。

    而是回身走到辦公桌前,打開雪茄盒,又拿出一支雪茄點上。

    然後走到落地窗前,

    從69層的高樓,看著下方維港的景色。

    維多利亞灣的海麵上,不時有白色的遊艇疾馳,劃出一道道水線,又有小輪緩緩駛入腳下的中環渡輪碼頭。

    港灣對麵,則是天星碼頭、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和海港城……

    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的繁華都市,有著屬於它獨特的魅力,和鮮活的生機。

    隋波長長的籲了口氣,心中下了決定。

    轉過身來,他對張婉琳道:

    “kathy,你記一下:

    1、這次我們以swh為收購主體,準備和郭氏家族信托托管人接觸,洽談收購渣打11.55%股份。

    你和bn團隊負責具體接洽談判,joe忙完收購永樂的事,會協助你;

    2、幫我約渣打董事會主席戴維斯(mervyndavies)和行政總裁冼博德(peteands)。

    我希望在本周內,能夠在香港和他們見麵;

    3、幫我約中銀香港的和總,看他什麽時間有空,我們見麵聊聊。……私下的。

    你準備一下swh的資產清單。

    這次收購,我準備通過中銀香港貸款完成,就以部分星河股權做抵押;

    <101nove.coartin(行政總裁韋奕禮)。

    看什麽時間方便,我專程去拜訪;

    5、看看能通過什麽途徑,瑞銀還是德銀……

    聘請一家倫敦有影響力的遊說團體,幫我們遊說英國財政部和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ial色rvieautho日ty——fsa),讓他們能夠批準這次渣打股份的收購計劃;

    6、我記得英國法通保險(legal&general)也是百度的十大投資機構之一吧?

    他們現在持有渣打5.7%的股份,是第二大股東,在渣打董事會裏有一票。

    你和百度的jennifer(李昕晢)溝通一下,讓她和法通那邊談談,能夠在渣打董事會上支持我們。

    條件方麵……隻要合理,都可以接受。”

    他不停歇的連續下了幾個命令。

    張婉琳非常職業,快速的記錄了下來。

    臉上的神情,也隨著隋波的話語,開始顯得激動起來。

    其實今天張婉琳向隋波匯報工作時,渣打的事情,也隻是順口一提。

    她隻是覺得這個機會的確難得,應該告訴隋波。

    但是隋波是否會感興趣,在此之前,她也不知道……

    畢竟,渣打可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

    而是一家有著150多年曆史,年營收86.2億美元,利潤8.8億美元。

    在全球擁有超過3萬名員工、600多分支機構(分行、支行及其他分設機構)的國際頂尖銀行!

    最關鍵的是,渣打銀行還擁有亞洲多個國家的發鈔權……

    這個潛在的影響力,無疑是極其巨大的!

    如果這次,隋波家族信托能夠順利收購邱氏家族持有的股份……

    隋波將會成為渣打銀行的單一大股東,並接手邱家在渣打董事會中的三個席位。

    這也將會在未來的多個方麵,

    對隋波在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產業布局,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張婉琳記錄下了隋波的所有安排後,想了一下,說道:

    “渣打中國區總裁kathe日sang(曾璟璿)身份比較特殊,在渣打內部話語權也很大。

    是不是……,可以先和她溝通一下?”

    隋波微怔,這個名字……,還真是比較特殊啊!

    “煲呔曾”曾生的妹妹。

    “kathy,她和你的英文名一樣啊,你們熟嗎?”

    “還好,經常在電梯裏遇到,有時候會約著喝個下午茶……”

    “好,那你先和她聊聊,也可以她那裏聽聽,渣打內部對我們進入的觀感和反應。”

    張婉琳看到自己的提議被老板接納了,也很高興。

    利落的起身,笑道:“波ss,沒其他事,我去工作了。”

    隋波點頭笑笑。

    抬手示意了一下,手中捏著的雪茄:“謝謝你的雪茄。”

    “您滿意,就是對我最大的獎勵。”

    看著張婉琳走出辦公室,

    隋波臉上笑容慢慢收斂。

    雖然聽了吳老師等專家的建議,他已經充分考慮好了收購渣打的利弊。

    也理清楚了這次收購的核心利益方和監管……

    分別為:渣打管理層、董事會;國內銀監會、香港金管局;英國政府和金融服務局。

    以及背後是中方、英方以及新方在金融領域一次博弈的背景。

    但要真是下決心,還是有難度的啊……

    畢竟這還是隋波有史以來,最大一次規模的收購,40億美元,還是自己出!

    就算他現在,已經不把錢當錢了……,可還是有點肉疼。

    不過,這的確是個難得的,進入銀行領域的機會。

    雖然等到金融危機的時候,全球銀行業都會暴跌。

    但這種核心銀行的股份,想要收購也是非常難的。

    而且渣打在金融危機裏,借助亞洲和香港的潛力,很抗打,基本沒有太大的業績下滑……

    此外,經過吳教授等人的分析,

    隋波也發現,這次機會對於他,仿佛是“量身定做”一般!

    渣打管理層和董事會,對於中方銀行入股是比較反感的,主要是擔心獨立性的問題。

    英方則希望繼續保持對渣打的影響力,但邱家又不願意賣給英國巴克萊銀行……

    所以,前世在多方博弈後,

    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就成了多方最後的選擇了。

    而這一世,

    隋波橫插一杠的話,局麵就有趣了。

    隋波的家族信托是注冊在bvi的,嚴格來說不算中資,這可以讓英國方麵不那麽敏感;

    而隋波本人又是中國人,更是“華人首富”,對於邱家而言是最佳選擇;

    同時,隋波以個人家族信托入股,對於渣打管理層和董事會而言,這個影響就小多了。

    不會擔心隋波插手渣打具體的業務運營和管理問題。

    隋波所有的產業都在國內,又是中國新一代創業者和企業家的代表,也能獲得中方的認可。

    這樣一番梳理下來,

    隋波竟然是最符合相關各方麵利益,拿下邱家持有渣打股份的最佳人選!

    所以,在得到了吳老師的鼓勵,以及中銀的資金支持可能性後,

    隋波終於下了決心,收購渣打股份!

    ……………………

    隋波正坐在椅上,看著窗外。

    細細回想,是否還有什麽地方,考慮的不夠周詳時。

    桌上的手機響起。

    他拿起一看,是張奕。

    “喂,joe,怎麽了?”

    “波總,剛剛接到陳曉的電話,他提議在這周末,在香港召開董事會,討論出售永樂的事!”

    隋波樂了。

    好嘛,要來就一起來了……

    也好,那就準備發動吧!

    “好,joe,和其他機構談的怎麽樣?

    易趣那邊準備好了嗎?資金調配上有沒有問題?”

    張奕在電話中顯得很輕鬆:

    “除了大摩我刻意沒有提前接觸之外,

    其他香港持有永樂股票的主要幾大機構,我都溝通過。

    等到收購開始時,我們可以在三天內,確保拿到不低於26%的股份。

    易趣這邊也已經準備好了……

    老宋和吳敏會在明天飛來香港。

    中銀香港和花旗香港這邊的賬戶,已經準備了10億美元的收購資金,大約78億港元左右。

    現在永樂的市值隻有46億港元,總股本也並不多。

    嗬嗬,就算國美加入進來,想和我們在市場上搶貨……,也沒問題的。”

    隋波誇了他一句:

    “joe,有你在,我放心!

    嗬嗬,有個驚喜的消息,我要告訴你……

    永樂這一仗隻是熱熱身,接下來你還有個大生意上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