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另一條道路

字數:11462   加入書籤

A+A-


    在去珠海的路上,隋波一直在思考國內零售連鎖行業的現狀。<101nove.com業務而言,

    除了起家的it和圖書等主要經營的品類外,接下來重點發展的品類,就是手機和家電(大家電及白色家電)。<101nove.com中最核心的it品類(電腦、外設、軟硬件),已經發展到一個瓶頸期。

    這是受到目前國內it產業發展規模所限製的。

    隻能是跟著互聯網用戶的增長,保持平穩增長趨勢……

    而且這還牽扯到,和各it廠商原有經銷渠道的博弈。

    以當前的中國用戶消費習慣,電商的市場份額,目前隻能占到零售市場總量的5%左右……

    所以,易趣想要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就必須要繼續擴充品類。<101nove.com產品分為大家電、數碼通信、it。

    it市場規模接近1000億:

    其中電腦市場624億;顯示器,多功能一體機,刻錄機以及外部磁盤存儲係統等外設市場規模剛剛過百億。

    數碼通信市場規模更小,接近200億:

    其中數碼相機市場29.1.4億;mp3播放器市場15.55億;pda市場58.56億元,閃存盤市場10.73億;移動硬盤市場19億……

    手機通訊市場當然是另一個重點品類,市場規模高達1200億!

    但是,大家電的體量依然是最大的……

    一年的總盤子有接近2000億!

    畢竟家電是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而且隨著中國房地產進入“黃金十年”的發展期,家電產品也是用戶的剛需!

    至於其他品類:

    圖書整個市場體量太小,百貨品類價格低……

    所以,隋波在完成了易趣在全國的物流中心的初步布局後,就決定進入家電領域!

    就像之前他曾計算過的:

    如果能夠搶在國美、蘇寧等零售連鎖巨頭,還沒有形成氣候的時候。

    搶先(同步?)進入家電領域,“以打促和”,就可以在前期形成一個比較平衡的局麵,和這些零售巨頭們,進行線上和線下的勢力範圍劃分。

    京東在前世進軍家電品類時,被零售連鎖巨頭們“圍毆”,打得那麽辛苦……

    歸根結底,就是當時京東弱,蘇寧和國美實力強!

    要不是互聯網是時代的大趨勢。

    要是按照正常的商業競爭,還真不好說,京東能不能突圍出來……

    從1999年起,國美走出帝都,開始布局全國,中國家電市場,可謂諸侯混戰,群雄爭霸。

    其中,在帝都,除了國美電器,還有大中電器;

    在金陵,有蘇寧電器、五星電器和金太陽;在魔都,有永樂電器;在泉城,有三聯商社……

    其他各個省市的零售連鎖巨頭們也是山頭林立,各自為戰。

    到了2004年。

    經過了幾年在全國範圍內,快速開店的跑馬圈地後,在家電零售領域,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國美、蘇寧、永樂、五星、大中五強爭霸的局麵。

    國美排第一,銷售額230億,門店197家;

    蘇寧第二,銷售額91億,門店123家;永樂第三,銷售額82.67億,門店108家;五星第四,銷售額73億,門店120家;大中第五,銷售額64億,門店70家。

    其中國美無疑是一騎絕塵,氣勢極盛!

    現在這個時間點,也非常特殊。

    正值國美借殼上市,老黃套現出了大量資金,即將開啟瘋狂並購之路的前夕。

    正是他接連收購永樂、大中,從而引發了行業大洗牌,並最終形成“美蘇爭霸”兩大零售連鎖巨頭競爭的格局。

    也開啟了連鎖零售行業的“黃金十年”!

    舉個例子:

    在2005年,蘇寧將擁有門店224家,營收159..51億;

    到了2012年,蘇寧擁有門店1705家,營收98億!

    國美的發展速度雖然慢一點……

    但那是因為老黃在08年進去了,不然,國美在中國商界這個江湖中,也絕對是一方霸主!

    隋波估算了一下:

    現在易趣的營收在80億左右,利潤現金儲備差不多有60億。

    此外,自己隨時可以抽調的資金也有50億……

    想殺入家電市場,資金上是沒有問題的。

    要知道,電商平台沒有門店租金和促銷員人力成本,成本本來就低。

    而且家電是新品類,不是易趣的主業。

    就算真打價格戰,也不會影響到易趣的基本盤,損失不大……

    不過,現在有兩個核心的問題:

    第一,就像it類產品一樣。

    現在受限於國內的網購用戶規模,和中國老百姓多年形成的消費習慣。

    就算易趣全力主攻家電市場,也不可能真正拿下太大的市場份額。

    充其量就是搶下一小塊的線上市場……

    當然,這也足以支撐易趣的營收和利潤,有一個較大的增長幅度了。

    第二,除了“價格戰”,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戰略之外。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布局呢?

    這就要重新從易趣的整體大戰略來思考了!

    那就是,電商平台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麽?

    曾在隋波前世時,

    老馬提出的“新零售”概念,被炒得火熱。

    按官方的解釋:

    新零售是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並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商品的生產、流通、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聽著挺複雜的……

    但說白了,

    就是:有線下店,通過線上買東西(更快的)送到家,就是新零售!

    為此,阿裏耗資5億元入股蘇寧雲商;21.5億元收購三江購物億元;耗資224億港元收購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成為大潤發最大股東;和百聯集團(由原魔都第一百貨集團、華聯集團、友誼集團、物資集團合並重組的大型國有商貿流通產業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老馬大手筆的豪拋700億!來布局線下的連鎖、商超、百貨等傳統零售渠道。

    目的就是為了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通道。

    這是因為,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場景變得極為重要。

    線下渠道在阿裏的生態中,不僅可以擴展原有的電商業務,進行落地;也可以通過線下門店,為本地生活服務、支付金融業務等提供更豐富的場景。

    還有一層隱藏的目的:

    就是加強阿裏電商平台對上遊廠商等製造企業的影響力,加強對產業鏈的掌控力!

    其背後的根本原因,是隨著電商平台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已經開始顯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

    比如:互聯網增速放緩,流量紅利不再,獲客和留存愈發昂貴;

    線上購物缺乏人際交互與溫情,無法試穿試用,生鮮冷鏈成本高昂損耗巨大,各品類滲透率不斷放緩;

    成本、配送速度和sku的豐富性相互衝突,無法三全其美;

    隨著大家購物習慣和認知的成熟,線上玩兒法和體驗的各種弊端,在不斷凸顯……

    阿裏為了尋找更大的空間出口,這才主動推動了所謂的“新零售”浪潮!

    這條路對不對呢?

    對於像阿裏這樣的巨頭而言,當然是對的。

    阿裏由此推動了線下獲客、線上導流。

    比如線下購物,但是需要下載app付款,並且之後在app上下單打折,快速送貨,讓客戶形成依賴性。

    以前是人去找貨(線下購物),或者貨去找人(電商),是一種單向流量。

    這種服務體驗形成之後,使得過去b2c電商進一步分流、升級,突破了成本的極致形成了一種新的流量方式——雙向流量。

    同時,還極大的加強了在國內零售市場的份額,以及對產業鏈甚至用戶的影響力。

    進一步鞏固了自己作為互聯網時代“零售巨頭”的地位

    是的,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阿裏已經不再是“電商巨頭”了。

    它的觸角早已蔓延到中國實體、零售經濟的各個角落……

    但這種純粹的收購後,達成的效果有多大?

    至少在隋波重生時,並沒有看到新零售,帶來了多少實際意義上在商業零售層麵的突破……

    後來阿裏又開始搞“新基建”去了。

    …………

    但從“新零售”這個未來的概念,隋波也想到了另外一條道路!

    易趣能不能從現在這個時候,就開始涉足線下呢?

    這是一個不存在於前世的全新選項!

    前世的2003年,

    東哥的京東剛剛觸網;

    老馬的阿裏才剛剛把戰略從101nove.com,從國外轉回國內,淘寶正在ebay易趣龐大的陰影下,猥瑣發育。

    而當時的國美,則因為老黃借殼上市,即將榮登首富寶座,風光無限!

    兩邊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選手。

    電商也還是個中國零售江湖中,偏居角落中的小角色……

    而這一世,現在的隋波和易趣,卻已經具有極高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

    隋波和易趣有足夠的實力,可以介入國內零售連鎖行業即將到來的並購大戰!

    那麽問題來了,

    易趣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有這個必要涉足線下嗎?

    仔細想想,還真有!

    <101nove.com這樣的自營電商,其實還是傳統零售行業的那一套東西。

    隻不過把渠道從線下門店搬到了網上。

    利用網站來取代門店,降低成本;通過技術優勢實現效率提升而已!

    而現階段的中國,零售市場狀況和用戶的消費習慣,線下門店依然是主流。

    像國美、蘇寧這樣的大渠道商,幾乎握著所有廠商的命門,誰也不敢得罪。

    江湖傳言:沒有哪家家電廠家敢跟國美說半個不“字”!

    老黃有句非常有名的話:“你若拿我黃光裕平衡我的對手,我就有辦法去平衡你的對手。”

    一句話讓當時在座的各大廠商的大佬們,鴉雀無聲……

    霸氣側漏!

    這也從另一方麵反應出了現階段,線下的零售連鎖渠道商對廠商有著怎樣的控製力。

    “渠道為王”可不是說著玩的。

    而易趣作為國內電商業務的老大,雖然目前已經取得了很高的營收和銷量,但在和廠商直接合作時,地位上還是不高。

    畢竟人家不靠線上的這點銷量……

    很多時候為了拿下廠商的直接供貨權,易趣的采購人員還要再三低聲下氣的做工作。

    這種情況,也會影響易趣接下來在采購和促銷等方麵的主動權。

    如果能夠並購或者投資一些大的零售連鎖企業,就可以借助線下渠道的資源來為易趣提供充足的貨源。

    而對於一些麵臨整個零售行業大洗牌的殘酷競爭,在資金方麵有缺口,或者在全國布局上慢了一步的零售連鎖企業而言。

    和易趣的合作,也是另一個突破困境的方法。

    畢竟現在的易趣有資金。

    而且已經在全國進行了大量的倉庫、物流布局,消費群體也遍布全國。

    當然,這種跨行業的並購和投資,中間麵臨的問題,會遠比並購互聯網公司大的多,也複雜的多。

    但也不失為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

    易趣本來就是一個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怪物”,隋波這個身家高達350億的“首富”更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bug”!

    而線下渠道對於電商而言,也不算是“不務正業”。

    國美可以搞“國美電器網上商城”,收購庫巴網;蘇寧可以搞“蘇寧易購”。

    易趣為什麽不能搞線下連鎖?

    至於互聯網和傳統渠道怎麽整合的問題……

    很簡單,那就不整合好了!

    易趣隻是提供資金和線上渠道,支持收購的零售連鎖企業繼續發展。

    隻要有連鎖企業有合適的掌門人,也不是不能搞!

    比如,

    眼下就有一個現成的合適目標:永樂,陳曉!

    永樂電器創立於1996年,現在是家電連鎖行業內僅次於國美和蘇寧的老三。

    與國美、蘇寧很早就在全國擴張搶占市場不同,永樂電器重點在魔都發展,在魔都的市場占有率達到60%,擁有門店的數量超過其他連鎖品牌的總和。

    在進入今年後,

    國美與蘇寧全國性跑馬圈地的步伐日益加快,雙雙提出每年新增100家連鎖店計劃,這給永樂電器施加壓力。

    如果永樂不能跟上步伐,市場差距就會越來越被拉大。

    但是跑馬圈地的能力取決於各自的財力……

    相比而言,

    國美在香港借殼上市,老黃一舉套現了88億;而蘇寧也即將在深交所上市,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獲取了有效的融資通道。

    而永樂電器則在資金供給上存在先天性不足。

    按照前世的曆史,

    陳曉為了為了配合市場擴張計劃,開始尋求私募基金的支持。

    並於2005年1月,獲得摩根士丹利及鼎暉的5000萬美元的聯合投資。

    其中摩根士丹利投資4%;鼎暉投資700萬美元,占股%。

    不過這裏麵最慘的是,陳曉簽署了一個“對賭協議”……

    對賭協議這個東西,玩好了自然皆大歡喜,玩砸了就徹底歇菜。

    陳曉過於樂觀,忽視了接下來幾年裏,零售連鎖行業將進入殘酷的市場競爭和大洗牌階段,盈利目標定的太高了,幾乎不可能完成……

    這也為之後永樂被國美收購,埋下了禍根。

    隋波如果想涉足線下零售,尤其是家電連鎖企業,國美和蘇寧是不可能的……

    剩下的三家裏,

    <101nove.com,在家電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又轉向了it產品,對易趣價值有限。

    五星專注二三線城市,而且隻在蘇皖市場,後來逐漸沒落,可見管理層的經營能力有限。

    隻有永樂是最好的選擇!

    一方麵,永樂的管理團隊經營能力極強。

    陳曉擅長“精細運營”,永樂02年-04年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的綜合年均增長率為86%和182%。

    另一方麵,陳曉善於通過“合資經營”的方式,聯盟各地實力最強的企業,曲線借力擴張,有實力和國美、蘇寧在全國競爭。

    最重要的就是,現在永樂缺擴張資金!

    而錢,隋波有!

    至於陳曉的人品……

    在“國美黃陳之爭”後,陳曉被世人所鄙夷,認為他是背主小人、白眼狼,有違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觀,甚至有“做人不能太陳曉”的說法。

    不過隋波對此,倒也不太在意。

    首先,無論收購與否,隋波都不會讓陳曉進入易趣體係的核心層。

    隻是外圍收購或者投資的公司負責人而已。

    其次,就算投資或者未來收購永樂,他看重的也是在線下渠道的布局。

    利用陳曉“精耕細作”的經營能力,來擴張電商業務的供應鏈渠道。

    用人之道,存乎一心。

    隻要他有可用之處……

    既然隋波已經有心防備之下,他也翻不出什麽大的浪花來……

    …………

    當隋波走下車,和已經在樓下等候的格力董小姐等人握手寒暄之時。

    誰也不知道,

    這位年僅25歲,在互聯網領域已經稱霸一方的年輕人,已經下定決心,要在傳統零售連鎖行業中,掀起一番新的風雨了!

    老黃這個對手,或許是隋波這一世中,所挑選的最強對手之一……

    老馬、拉裏佩奇、老黃……

    隋波重生這一回,過得的確是精彩刺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