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城會議-1群英薈萃

字數:12426   加入書籤

A+A-


    1月9日,上午9:00,長城腳下的公社,手提箱廳。

    這座由香港設計師張智強設計,外形酷似一隻手提箱的建築,已經被酒店工作人員布置成了會議廳。

    347平的空曠內部空間,不大不小,正適合容納接近50人的易趣係高管開會。

    兩側通透的落地窗,白色的紗簾低垂,隱約能看到窗外的群山和樹木,綠意盎然。

    一張拚接起來的超長會議桌,足足有近20米,足夠讓所有高管全部都圍桌而坐。

    桌上已經鋪上了深色的厚桌布,中間擺放著鮮花、礦泉水瓶、茶杯、咖啡等飲品。

    罩著白色椅套的座椅在桌子兩側,依次排開。

    居中上首的,是全場唯一的一把黑色真皮大班椅,也彰顯了坐在那裏的人,獨特的身份……

    會議桌周圍擺放著多塊白板,正前方則是一塊投影幕布,以備會議中,可以隨時起身在白板上書寫,進行討論,以及現場演示文件。

    在餐廳吃過早飯後,眾人魚貫走進會議室。

    2005年易趣生態體係戰略會“長城會議”,正式開始!

    ………………

    隋波坐在上首。

    他斜靠在大班椅上,手中隨意的轉動著簽字筆,麵帶微笑,神態從容。

    畢竟這次戰略會,並不是因為公司現在存在問題或者危機而舉辦。

    而是在公司快速膨脹成長的時候,進行一次回顧和梳理,整理、沉澱、消化吸收,同時,為未來確定新的戰略方向和規劃。

    這是一個公司發展節奏的調整間隙,也是未來易趣係成就霸業的新起點!

    沒必要搞的那麽嚴肅。

    事實上,

    在座的所有高管們,也都是有說有笑的,神情都非常輕鬆。

    落座後,很多人還在交頭接耳,繼續討論著剛才在餐廳時私下交流的話題。

    這些人都是一方諸侯。

    尤其是易趣拆分後,各自負責一攤。

    除了合夥人們還能經常聚在一起開會,像那些不同公司的高級副總裁、總裁,cxo們,平時都忙於自己公司的事務,除了業務上的協調外,很少有像這樣私下聚會交流的機會。

    隋波也不急著停止他們的這種交流。

    團隊的融洽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有時候,閑聊反而比談正事,更容易拉近感情。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座的眾人:

    這次會議的座位排列也頗具心思,並不是按照公司來劃分,而是按照p、線,坐在第一個座位的是張奕。

    張奕今天穿著的非常正式,挺括的深藍色三件套西服,白色襯衫,藍白色條紋領帶,胸口的方巾與領帶同色,露出的袖口處,銀色的方形袖扣,寶璣heritage傳承係列手表……

    自從開始重新負責整個集團的投資業務後,張奕倒是恢複了幾分投行時期的風格。

    <101nove.comso,易迅董事、百度董事、易付寶董事長、新浪董事長……,張奕一直以來,隱隱都是易趣係的“二把手”。

    他伴隨著隋波從一路走來,算是最了解他戰略思路的。

    多年以來,張奕似乎對隋波的戰略眼光有種異乎尋常的信賴,無論是他做的任何決策,張奕都大力支持,這一點上,也贏得了隋波的信任。

    此刻感受到隋波的目光,抬頭看向隋波,微微一笑,點頭示意。

    自他而下,是同樣著正裝的宋健。

    宋健是第一個加盟易趣的職業經理人,也是易趣總裁,電商業務的掌門人,他和李欣、黃海構成了隋波電商布局的三叉戟。

    這些年裏,宋健算是兢兢業業,和李欣一起打造了b2c業務供應鏈和物流體係。

    此刻他正和坐在旁邊的李欣、黃海低聲說著什麽,估計是在商量一會開會時的匯報內容。

    這三人之後,就是張勇。

    張勇可以說是易趣係內,提升最快的高管之一了……

    03年6月加入易付寶,直接就是擔任coo兼cfo。一年後,04年7月,就因在易趣大促中表現出色晉升易付寶ceo(m10)!

    這個“火箭”晉升的速度,還超過了之前一直在集團內部,被戲稱為“簡在帝心”的百度高級副總裁俞軍……

    要知道,俞軍從被隋波親自麵試加入百度,從產品經理(9),也用了5年時間!

    也正是因為隋波的看重,委以重任。<101nove.comeo之後,工作極其認真努力,他是魔都人,來帝都工作,連房子都沒買,直接在翠宮飯店包了一個房間,每天除了回去睡覺,全身心都撲在工作上。

    易付寶目前實名注冊用戶超過5000萬,每天交易訂單量達到近百萬筆,合作銀行突破50家,目前除易趣和淘寶外,支持使用易付寶交易服務的商家已經超過5萬家;涵蓋了虛擬遊戲、數碼通訊、商業服務、機票等行業。

    可以說,這些成績中,是包含了張勇很大的心血的。

    當然,雖然如此。

    安排他做在這個位置,也並不是說他比後麵的周楓、王川、小馬哥等人位次更高。

    僅僅是因為支付和電商業務關聯太緊密,方便開會時討論……

    張勇旁邊就是周楓、王川、周傑、小馬哥等等各公司的業務管理層,基本上是按照公司安排的座位,王川、陸奇、朱洪波、俞軍坐在一起,周傑、小馬哥、劉熾平、張小龍、任宇昕等人坐在一起。

    此外,這次戰略會中,新浪的曹國偉、陳彤也參加了,這也是新浪進一步融入易趣係的象征。

    除了這些常見的麵孔外,各公司近期新提拔或者因收購空降的副總裁人數也很多。

    像易趣負責物流業務的副總裁王國輝、負責市場的副總裁徐雷;

    百度負責“鳳巢”廣告業務副總裁朱海龍,負責“網盟”的渠道負責人沈皓瑜……

    這些都是這兩年隨著業務的擴展,內部提拔和獵頭挖來“空降”的一些高管。

    還有起點的吳文輝、浩方的李立均、千千靜聽的鄭南嶺……

    除了邊鋒四少在賣了公司直接撤出,邊鋒並入遊戲大廳之外,那些被收購公司的負責人都以副總裁的職位入職,各自依然負責現有業務。

    m線這邊固然是人才濟濟,大多數都是隋波前世“久聞大名”的牛人。

    p線這邊也毫不遜色……

    坐在第一個位置的,自然是隋波的老搭檔,易趣技術體係的奠基人之一,龐勇。

    <101nove.comto兼易趣雲(原大中台群)ceo外,還是易迅和百度兩家公司技術委員會的主席,在業務上對易迅cto張誌東、百度cto王海峰都有指導的權力。

    同時,他也在幫助兩家公司籌建自有的係統平台,並配合百度研究院進行係統平台的自主研發和“去ioe”工作。

    可以說,龐勇就是易趣係在技術領域的第一人!

    當然,這不是說他的技術實力,真的能比易趣係現有的近1萬名工程師都要強……

    而是他的資曆,足以讓他有足夠的底氣去調動集團資源,協調各方利益。

    作為曾經的帝大計算機協會會長,龐勇除了技術之外,在管理上也是非常有一套的。

    坐在第二位的,就是百度研究院院長,王堅博士。

    他也是易趣係中,除了龐勇之外,唯一的一個p10級專家,可見隋波對他的厚望之深。

    現在他除了領導百度研究院進行大數據和底層架構係統的技術研發外,還擔任了易趣雲的首席架構師,和龐勇組成了搭檔。

    這位心理學的博士生導師,有著非常強大的宏觀控製能力和對技術趨勢的洞察力,盡管他寫代碼的能力不行,但每當龐勇和他溝通之後,總會忍不住和隋波說:“王堅博士太牛了”。

    這也讓隋波很欣慰。

    他可是知道前世時,王堅博士在阿裏受到了多少非議和責難。

    “王堅的眼淚”曾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業內話題,人們唏噓之餘,也有更多堅守自己理念的人為之受到鼓舞……

    不過現在有了隋波的全力支持,技術口又有龐勇的信任,或許王堅博士在易趣裏能夠過的舒心一些。

    隋波之所以一開始把王堅博士放在百度研究院,就是因為研究機構不用背負太多的業績壓力,麵對來自市場團隊的不理解會少一點……

    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王堅之後,則是易趣技術副總張文傑、淘寶技術副總劉琦;易迅cto張誌東、技術副總徐誌剛、胡琛;百度cto王海峰、技術副總趙勇剛;易付寶技術副總陳斌……

    p線相比m線,就比較有趣了。

    空降的技術高管很少,絕大部分都是易趣從創業初期的團隊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帝大、水木、人大、複旦、同濟、交大等當年易趣最早的一批“裝機員”,在易趣不斷的發展壯大過程中,逐漸分散到各公司中擔任了技術管理職位。

    不少人,都是當時各地分公司的技術團隊上調到集團……

    說白了,正是因為從一開始,隋波就是多條業務線一起做開發。

    現在的電商、搜索、社交平台,都是這幫人一點一點的,從最初的第一行代碼寫出來的,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易趣係的技術係統到底是怎麽回事!

    隋波平時都沒有太注意,這樣一看才發現:

    好嘛,感情自己的根基,那些老夥計,原來都在p線裏啊!

    也好,互聯網公司畢竟是技術公司,這個基本麵紮實啊……

    環顧在座的眾人,隋波也不禁心生感慨。

    在座的這些,說是人才濟濟,都有點說小了……

    這是良將如潮,群英薈萃啊!

    最讓隋波滿意的是,

    除了張奕、宋健等他專門找來的職業經理人、龔宇、小馬哥等收購來的未來大牛外。

    易趣係成長到今天,絕大部分管理層和核心骨幹,都是自己培養起來的!

    不僅周楓、王川這些前世的小牛順利成長,還發展到了比前世更高的高度。

    還有更多他前世沒有聽說過的人,從大學時懵懂的創業團隊,跟隨著他一起,一步步的成長起來了……

    這其中固然有平台的原因,時代的機遇。

    同時也跟他們本是都是頂級大學出身,基礎深厚,本身素質過硬,同時也能在工作中和易趣的各種培訓下,不斷學習和提高有關。

    事實證明,隻要有好的文化和價值觀,注重人才梯隊的培養和組織建設,即使不依靠前世的記憶去找那些“牛人”,易趣係也具備了自我培養人才的平台和機製!

    這一點令隋波非常開心。

    抬起手看了看時間,他向坐在旁邊的左清泉點了點頭。

    她是集團負責行政的高級副總裁,這次的戰略會的組織人,也是會議主持人。

    左清泉嫣然一笑。

    起身朗聲道:“好了,大家靜一靜,我們正式開會了!”

    眾人聞言,紛紛停止了討論閑談,坐直了身子,目光看向隋波。

    房間裏立刻安靜了下來,多了幾分肅穆氣氛。

    ……………………

    隋波微微一笑:

    “這次把大家都召集到一起,開這個戰略會,是因為,我們現在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上,必須要聚在一起,探討一下,接下來要怎麽辦了!

    昨天發的會議流程,大家已經都看到了吧?

    那就按照流程,

    先讓joe給大家談談,數字經濟時代的基本經濟規律。joe最近一直在負責生態戰略投資,對互聯網最前沿的趨勢和市場,研究的比較透。”……

    開好一場戰略會,其實並不容易。

    有三個關鍵:

    一是會議準備,二是會議參與人,三是會議需要聚焦的問題。

    會議準備,就是議題的確定、會議流程的完善、各部門會議資料和數據的準備等。

    <101nove.comeo(能拍板)和核心高管(戰略思考),最好能有接近一線的管理層(如總監、經理等,聽到炮火的人)。

    會議聚焦的問題,就是議題的細節(問題、解決方案)。

    可以說,這三點支撐了一場完整戰略會的形成。

    而這次,因為隋波身為“重生者”的特殊性,再加上易趣係現在太龐大了,如果加上總監級,那人就太多了……

    沒那個必要。

    副總裁級以上就足夠了。

    其實所謂戰略會,就是幫助企業看清“未來”的會議。

    從這個角度來看,

    隋波作為重生者,可以說是全世界對“未來”看的最清楚的人……

    他的戰略遠見,是無人能及的!

    這也是這些年來,易趣能夠走到今天最重要的“源動力”。

    但是戰略是“虛”的,執行是“實”的……

    隋波還必須要讓公司裏的所有人,都“看清”並且“相信”,才能夠真正把戰略落地,推動下去。

    那麽,怎麽才能讓所有人都“看清”和“相信”,並且保證執行力呢?

    這就需要組織的力量。

    一個好的組織,

    是通過使命價值觀,來找到“誌同道合”、“正確的人”;

    通過對大勢的判斷來確定“未來”、“戰略方向”、“正確的事”;

    並通過組織架構、人事調整、管理考核製度來“搭班子”、“帶隊伍”。

    最終完成“戰略”的執行落地!

    換句話說,

    一切組織、人事,甚至公司文化,都是為了公司的戰略服務的……

    互聯網公司是一個精英匯聚的組織。

    尤其是像易趣係這樣的業內領頭羊、巨頭公司,裏麵全都是一些聰明人和能力出眾的人。

    越是聰明人,想法越多;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自信,越桀驁、越難管理……

    這就更需要隋波這個“領袖”,

    不僅要使命價值觀、文化、人才、團隊等軟性管理上,給他們確定“誌”和“道”是什麽;

    還需要在戰略、業務、方向上,給他們指出“勢”和“術”。

    這就是所謂的:正心、取勢、明道、優術。

    這才是真正的企業一把手,“領袖”的職責……

    所以,隋波召開戰略會,其實心思還是比較深的:

    一方麵是為了從實際需要,梳理和確定公司下一步的業務發展和未來的戰略方向;

    另一方麵,這其實也是隋波的一種管理方式。

    他可以通過開會的方式,進一步將自己的意誌和理念傳遞給這些高管;

    通過更加前瞻性的、與眾不同的判斷,以這種堪稱“恐怖”的戰略思考能力,進一步折服這些頂尖人才,讓他們能夠更加信服的聚攏在自己周圍……

    也許這些人在很多方麵的能力,都比隋波還要強。

    但是就“戰略”這一點上,隋波可以碾壓所有人!

    當然,

    這一層隱藏的心思,

    就連左清泉這樣,最熟悉他的枕邊人,也是猜不到的……

    ……………………

    戰略會,顧名思義,重點是“未來”,而不是“現在”。

    所以並不同於業務會,戰略會是關於大的發展戰略規劃的討論,不糾結於業務細節。

    而所謂戰略,

    其實就是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核心其實是取舍!

    但是,應該怎麽做這樣的取舍,怎麽才知道什麽是你該做的呢?

    三個方麵:想做;可做;能做。

    “想做”,就是公司的目標和願景是什麽?

    “可做”,這一點是戰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點,什麽東西是最有價值的?

    這個其實是對市場機會的一個判斷,對勢的判斷。

    這一點很難,考究的是企業領導人的遠見……

    再落到一個更具體的詞,就是對產業的“終局判斷”是什麽,這一點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生死!

    “能做”,也就是說你的能力到底能支撐什麽樣的發展?

    能力是需要培養的……,沒有一個企業在開始就具備所有的能力,都是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逐步把能力培養起來的。

    這中間最大的挑戰,就是一個企業的戰略方向和能力……

    通過這三者的思考後,中間的交集,就是你該做的!

    當剛開始考慮問題和戰略方向的時候,選擇似乎很多。

    但是如果真正把這三個維度都想清楚以後,就會發現,那個交集其實很小很小……

    為什麽隋波認為這次的戰略會特別重要呢?

    就是因為,

    在剛剛過去的2004年,易趣係剛剛經曆了一連串的快速發展和擴張。

    易迅和百度先後上市,易趣也開始向產業鏈的上下遊擴張;

    收購了多家公司,一批新的高級管理人員加入體係;

    再加上整個的互聯網市場大環境,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新的業務形態、競爭對手不斷出現……

    無可避免的,大家都會對未來感到迷茫。

    每個人根據自身的經驗和思考,對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方向,都會有著不同的判斷和想法……

    再加上易趣係的業務體係太龐大,各公司又都有著自身的業務特點和需求。

    彼此之間的協同中,難免會出現為了各自公司的利益,發生一些激烈的爭論和摩擦。

    所以,在表麵繁榮之下,

    其實易趣係內部,已經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雜音。

    如何把隋波早已知道的“未來”,結合現在的時代和市場發展新趨勢,和自身的發展現狀,形成足夠說服所有人的“戰略”?

    如何把係統整體與係統內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協調起來?

    這就需要隋波為首的高層,協調並且規劃好相關方的利益與潛在生態係統的協調方式、貢獻模式,以及它們可能相互影響的途徑……

    總之,這次戰略會,隋波是寄予厚望。

    他打算一攬子解決掉易趣係現在存在的各種隱患,並打開未來全新的發展空間。

    這也是一場“戰鬥”!

    並不比外麵的市場競爭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