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工”與“挖角”
字數:10699 加入書籤
經過對魔都芯片產業的一番摸底,隋波的心情也是百味雜陳。
不得不承認,
這個時候,國內無論是芯片企業,還是國內高校。
對於芯片研發方麵,都還處於“學習”和“追趕”的階段。
最重要的,還是在心態和思路上。
限於時代製約,國內現在對整個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大多數人都並沒有清晰的認知。
甚至,交大還積極邀請他,投資“漢芯科技”……
艾瑪,這個大坑,隋波躲都來不及呢!
明年初,“漢芯”造假事件就要被曝光。
這將是國內半導體發展曆史上,最“慘痛”的教訓……,直接導致之後幾年裏,國內關於芯片研發的經費停止審批。
也讓國內半導體產業,在之後的接近10年裏,在自主芯片研發領域,發展幾近停滯!
這種事,就算隋波提前知道。
但後麵牽扯了太多學術界的內幕,他絕不適合牽涉太深!
無論如何,看了一圈後,他終於明白。
目前國內在芯片領域的落後,是真真切切的,也是全方位的!
不過,在考察的過程中,經過和多方業內人士的交流。
隋波也漸漸梳理清晰了,接下來在芯片領域的布局策略:
既然國內在技術研發上差距這麽大,要想彎道超車,就必須兩條腿走路!
從中芯和中微的經驗來看,
要搞芯片公司……
核心團隊一定要從英特爾、a、摩托羅拉這些國際巨頭公司裏,去挖那些頂尖的華人工程師:
他們擁有對全球最先進技術的認識和積累,對產業前沿趨勢非常了解。
同時,也具備商業化的市場思維,有著豐富的產業鏈人脈資源和經驗。
可以快速完成公司初期的業務雛形構建,節省大量起步階段的時間!
至於國內的人才方麵,還是把目光放長遠些……
先以和一些頂尖大學進行項目合作的方式,從那些碩士、博士研究生入手。
用傳幫帶的方式,培養未來的小牛。
這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團隊。
這些新一代的80後中國科學家們,再過10年,正好是出成績的時候。
等到那時候,他們才能真正頂上來!
而且,隋波也發現自己還是犯了一個錯誤……
那就是太心急了。
作為一個文科生,對於技術領域他畢竟是門外漢。
在互聯網領域還好。
產品、市場、用戶這些方麵,他都能懂一些,對時代趨勢和發展方向也了然於胸。
這樣按部就班的發展起來。
一連串的成功,也讓他有點過於自信了。
沒有充分考慮到涉入一個全新的產業,尤其是國外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的成熟產業,更是觸及到國家級戰略競爭的核心科技領域時,會麵臨的各種困難。
要想從互聯網應用層麵,切入到信息產業鏈上遊的芯片和操作係統層麵。
無論是從人才、技術、專利等方麵,都必須經曆一個長期的投入和時間的積累。
科技創新是有它的客觀規律的……
他現在最重要的工作,
就是先熟悉產業鏈各方麵的具體情況,然後再“定戰略、搭班子,建團隊”。
真正以重頭開始創業的心態,一點點的把根基打好。
再在適合的時機,比如08年金融危機、09年智能手機爆發的機會。
先以移動操作係統為突破口,帶動手機和移動芯片業務,用不斷迭代的方式,來實現對國外巨頭的趕超……
再通過自主研發、收購的方式,來解決一部分專利問題。
將來無論是向高通買授權,還是交叉授權,可以騰挪的餘地就大多了。
隋波也仔細分析了,目前自己布局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優劣勢:
他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了解未來移動互聯網時代,需要什麽樣的技術和產品。
這在科技研發領域裏,已經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了!
方向、標準、產品趨勢、市場需求……,其實是最困擾那些科技研發人員的。
一旦研發方向錯了……
再牛的巨頭公司,也會完蛋!
諾基亞、摩托羅拉這樣的手機巨頭、ibm、英特爾這樣的芯片巨頭……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都押錯了注。
投入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之後,最後依然不得不退出了移動芯片和智能手機業務!
<101nove.coa上的核心專利,以及在移動芯片上不斷的推陳出新。
近乎躺著就賺了近十年的巨額利潤!
隋波的另一個優勢,就是他手裏的資金充裕。
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中國半導體產業在今後幾年發展遲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研發經費的投入不足。
芯片是資本密集型產業。
研發投入成本高,投資、並購也都是動輒數以億計美元的量級。
沒錢是絕對玩不轉的……
而隋波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現在互聯網方麵的布局已經基本完成。
易迅、百度、易趣三家旗艦公司,接下來幾年都是發展高峰期……
易迅的遊戲、百度的搜索廣告、易趣的巨額交易沉澱資金,也都是吸金利器。
接下來的幾年裏,隋波旗下的星河係各公司,現金流都很充裕。
而且這三家公司都已經上市,融資渠道暢通。
無論是拋售股票套現,還是增發、發債,籌集資金方式多樣化。
這也能夠為隋波在移動互聯網的布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可以說,目前國內的民營公司中。
除了華為,
也就隻有隋波的星河係,有這個實力,投資芯片領域了……
最後一個優勢,則是隋波“allin”移動互聯網的決心!
不要小看這個優勢,這是信念層麵的,有時候反而是一家公司領導人,在進入新行業時最重要的品質。
敢不敢“賭”?
敢不敢投入所有資源去“賭”?
他發展芯片業務的初心和理想、支持甚至堅持的決心、資源投入的力度和規模……
這些都會是打動業內那些真正的超級大牛,最有力的一點!
從這個角度來看。
無論任何行業,創業初期都是一樣的!
隻有創始人和領導人先確定了這家公司的使命、價值觀、願景。
才能找到真正“誌同道合”的人才。
…………
隋波的策略確定之後。
接下來就是一段全國,乃至全球範圍的大規模“人才挖掘”行程。
魔都-錢塘-金陵-江城-蓉城-長安……
隋波一反之前低調不露麵的行事風格,馬不停蹄的在各地奔波。
他接連拜訪了複旦、上交大、同濟、浙大、南大、東大、電子科技大、西交大、西電科大……等一批頂尖高校。
當然,作為自己“根據地”的帝都,像帝大、水木、中科大等也是重點。
在倪院士的引薦下。
隋波和各高校在微電子、集成電路領域進行研究的許多教授,都進行了交流。
一方麵是進行調研,進一步了解國內芯片研發的進展和現狀;
另一方麵也是希望,能夠和這些大學在一些項目研究課題上進行合作。
同時也趁機尋找一些可用的人才……
收獲也不錯。
像隋波拜訪了浙大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兼任複旦“專用集成電路與係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的嚴曉浪教授。
他同時也是“中天微係統有限公司”的創始人。
而中天微,就是後來阿裏“平頭哥”的起源(阿裏收購中天微後成立)。
其擁有來自摩托羅拉的po合作推出的一種cpu架構,是和x86、arm都不同的一種嵌入式微處理器架構。
不過90年代中期,po的競爭中失敗,市場占有率很低。
在ar的陣營,基本不是主流技術了……
但中天微卻一直在這個架構上,進行著自主cpu的研發。
後來也因此,號稱是中國大陸唯一大規模量產的自主嵌入式cpuipcore公司,還宣稱指令集和cpu是自主研發、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雖然老嚴作為“漢芯造假”事件的專家評審組組長,有點“黑曆史”。
但其在國內芯片領域業內和學術界的地位卻很高。
隋波也沒必要“求全責備”。
有利用和合作價值就好!
無論是浙大還是複旦的芯片研發人才,還要靠老嚴來挖掘……
此外,還有一些國內半導體學術界的領軍人物:
如東大王誌功教授、西電科大的郝躍教授、帝大王陽元教授、水木的王誌華教授等等。
經過這樣一番拜訪後,
隋波首先在國內半導體學術界內,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華人首富”準備進軍芯片產業!
這無疑是一個令業內振奮的好消息……
…………
2005年4月28日。
一家名為“帝都天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京成立,注冊資金1億rmb。
這家低調成立的公司,卻有著豪華的管理團隊:<101nove.comeo周傑。
董事還包括宋健、周楓、小馬哥、龐勇等(非執行董事);
以及倪光南、張汝京、尹誌堯、嚴曉浪、王陽元等半導體學術界、產業界大佬(外部董事)。
易趣、百度、易迅等星河係公司,都是“天工”公司的股東。
初期投資規模就高達5億美元!
其中,隋波個人通過流波資本投資2億,易趣等公司各投資1億。
隋波將公司名字定為“科技有限公司”,而不是“半導體有限公司”。
已經表明了他的野心……
這家名為“天工”的公司,將作為旗艦公司,承擔他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所有布局!
就像他對周傑說的:
“天工要麵向未來,再造一個全新的星河係!”
在天工科技之下,
隋波還注冊了“紫薇半導體有限公司”(芯片)、“飛天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智能手機)兩家子公司,都是由天工科技100%控股。
“紫薇”是天庭的別稱。
隋波準備今後推出的芯片芯片,都以“天庭”的星宿來命名;
像什麽青龍芯片、朱雀芯片、玄武芯片……,聽著也挺帶感的!
“飛天”一方麵取意於隋波故鄉的敦煌壁畫;
另一方麵也有浪漫、神話色彩。
可以學華為,搶先把那些中國傳統神話裏一些好聽的名字商標注冊下來,像什麽昆侖、青丘、鯤鵬……之類的,也挺有意思。
把這幾個公司的架子搭起來之後。
就需要“搭班子”了!
“天工”的管理團隊,隋波讓周傑先進行內部挖掘和外部邀約。
最後他再來拍板。<101nove.comeo,從一開始就能夠樹立起團隊裏的權威……
<101nove.comeo,調到初創公司,從頭起步。
就算從全局來看,“天工”可能未來的發展空間和重要性也很大,但周傑還是犧牲不小的……
隋波還是要考慮周傑本人的情緒的。
他自己則坐著私人飛機,開始了全球“人才挖掘”之旅!
第一站就是矽穀。
這次隋波的目的非常明確:
作為移動互聯網布局的核心,“紫薇半導體”必須找到一個非常資深的芯片行業頂尖高手!
而他“挖角”的首要目標,
就是現任ibm半導體研發中心副總裁,蘇姿豐(lisasu)。
在前世,蘇姿豐被業內稱為“蘇媽”,是amd曆史上的首位女性ceo!
不過那是十年之後的事了……
這時的蘇姿豐,還隻是ibm裏一個中層的研發管理人員,不顯山不露水。
如果按照前世的軌跡:
她將會在07年加入飛思卡爾半導體,任cto;2012年加入amd任coo,並於2014年正式接任ceo。
隋波看重她是兩個原因:
第一,她是矽穀少有的華裔女性工程師,又是ww人,從小就移民美國。
在芯片這個敏感的業務上,蘇姿豐的這個身份,無疑在很多時候,能消除不少麻煩;
第二,前世無論是在ibd的工作履曆中,蘇姿豐都保持非常良好的口碑和記錄。
懂技術、懂管理,能力極強。
隋波相信,任何一個能夠在如此競爭激烈的行業內,做到巔峰的人,都是萬中無一的人才!
<101nove.comeo的位置,這已經不僅是能力問題了……
還代表著這個人,對行業趨勢的洞察和遠見、對市場的敏銳反應、麵對複雜的競爭局麵和大型公司內部複雜問題的處理能力!
隋波把現在和“未來”,能夠在芯片領域走到巔峰的華人或者華裔。
全都梳理了一圈後。
最後發現,蘇姿豐,就是“紫薇半導體”ceo最適合的人選!
當然,此外,矽穀那些芯片巨頭公司裏的華人還很多。
其中也不乏一些頂尖的技術人才:
像現任英特爾技術總監,去年被授予英特爾公司技術領域最高榮譽‘英特爾院士’的李序武博士(密歇根大學)。
他將來回國,將會是中芯國際的技術副總裁;
英特爾技術與製造集團邏輯技術開發高級設計總監,張曉強博士(水木、杜克大學);
將來他會以英特爾副總、首位“英特爾院士”的身份,被台積電挖角,擔任設計暨技術平台副總裁;
<101nove.comorporation)技術總監,江習承(jerryjiang)博士(中科大、加大洛杉磯分校)……
這些人中,
有些是他前世聽說過的,有些則是國內那些專家推薦的得意弟子。
隋波準備以這些人為核心團隊。
從一開始就把“紫薇半導體”,打造一個“全球頂尖”的芯片團隊!
隻有這樣,
他才有把握在3-5年的時間,在移動芯片方麵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