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消息曝光

字數:13558   加入書籤

A+A-


    坐在裝修富麗堂皇的私人會所包間中,喝酒唱k……

    這種前世常常出沒的娛樂場合,卻是隋波近幾年來,幾乎從未有過的場景!

    他不由矯情的想,

    人生還真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啊……

    功成名就的同時,也會失去很多普通人的樂趣。

    像什麽擼串、唱k、蹦迪、泡妞……

    這些同年齡段大多數男人的樂趣,他幾乎都完全沒有,還遠沒有金城的“大少”秦盛,活的瀟灑自在!

    難怪老馬退休之後,

    生活豐富多彩,唱歌、演電影、唱戲,開酒吧……

    就連阿裏的高管都戲稱:“我們也找不到馬總,大家幫忙,去全國酒吧找找!”

    看來就算成為“華人首富”了,

    有時候也要放下工作,休閑娛樂一下嘛!

    就像周董的歌寫的:

    “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讓自己快樂快樂這才叫做意義”。

    他倒是很想應景唱一唱。

    不過可惜,就連這首《稻香》,現在都還沒出現呢……

    本來隋波還覺得,已經2005年了,前世他喜歡的很多歌,應該都出現了吧。

    畢竟作為一個70後、80初,喜歡的大多是世紀初的老歌。

    結果一翻歌單,

    才發現,他前世在ktv裏的必點曲目中,

    老李的《給自己的歌》、《山丘》;

    eason的《陀飛輪》、《白玫瑰》、《最佳損友》……等等歌曲都還沒有。

    最讓他哭笑不得的是,

    那首《野子》居然歌單上有!

    而且“mv”配的畫麵,居然還是他當年在易趣年會上的錄像……

    左清泉也好笑的提醒他:

    “這首歌當初太合麥田發行之後,還給了你一筆版權費呢……”

    好吧,隋波聽了隻能聳聳肩,這點小事他哪記得啊!

    不過,他也由此想到,

    當初沒太當回事,提前唱了這首歌,有點欠考慮了。

    蘇運瑩這種獨立音樂唱作人,創作一首好歌不容易……

    將來等她出道了,倒是可以通過旗下的文化板塊資源,捧一捧她,作為彌補吧。

    還好,老李的其他歌,隋波會唱的也不少。

    和張軒、王強一起吼了首《真心英雄》、和小左合唱了一首《當愛已成往事》;

    隋波興致上來,

    更是撕心裂肺的來了首,easen今年新出的《浮誇》……

    讓所有人都驚了!

    “波波,也沒見你什麽時候聽過這歌啊?”

    小左和王強兩個,幾乎是24小時跟在他身邊,很清楚他除了在車裏的一點空閑外,幾乎沒有時間聽歌。

    隋波哈哈一笑:“忘了在哪兒偶爾聽過一次,味道挺不錯啊,就記下來了……”

    尼瑪,這就是隋波這個“天才”,恐怖的記憶力嗎?

    大家都有點傻……

    隋波連忙點了別的老歌,給糊弄過去了。

    不過在唱《鬼迷心竅》的那句“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時,

    他又不覺想起了此刻正在香港的林馨……

    忙完這邊的事情,也該過去看看她了。

    …………

    放鬆了一下,過了過癮之後。

    會所的主人葉誌堅,中間過來敬酒。

    對於隋波能夠來他這裏休閑,老葉還挺驚訝的……,“蓬蓽生輝”啊!

    說的誇張一點,

    這個消息傳出去,在整個廣東商界,也是個震撼性的大新聞!

    不過作為商場老江湖,他還是非常注意。

    聽張軒說,隋波隻是想放鬆一下,自己人休閑。

    所以,特意等到他們先唱了大約1個多小時以後,才出現。

    “隋總,歡迎您能蒞臨……,招待不周了!”

    隋波對葉誌堅非常客氣,當下微笑著和他幹了一杯,也表示了感謝。

    還讓左清泉把音響聲音調小,好好和葉誌堅聊了起來。

    葉誌堅是土生土長的東莞人,麵相很“憨厚”。

    一點都不像潮汕出身的老黃那樣“精明外露”。

    老葉經曆非常豐富……

    1968年,他初中畢業就上山下鄉當知青,種過田,養過鴨子,也當過民辦老師。1972年,被國家招工,進了縣食品公司。

    到了90年代初,他已經是一家糖酒公司的總經理。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前供銷社式的經營模式無法跟上時代的潮流,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

    葉誌堅及其團隊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

    參考國外先進的連鎖經營,建立本土化的連鎖超市!

    1990年,他帶領團隊創辦了美佳超市(美宜佳前身),並在東莞虎門開了第一家超市。

    幾年時間,美佳超市就擁有四五十家門店,覆蓋了東莞的大部分繁華區域。

    然而,東莞零售業格局很快發生了轉變……

    外資零售巨頭沃爾瑪、家樂福相繼進入廣東攻城略地,在加上本土商場的大量出現,競爭達到了白日化。

    葉誌堅覺得,

    要麽像沃爾瑪做大,或者像日本7-eleven便利店那樣做小,他選擇了後者,開始做出轉型。

    1997年,在美佳超市的基礎上,葉誌堅創辦了以特許加盟模式發展的連鎖便利店係統——美宜佳便利店;

    2002年,又創辦自己的物流體係——時捷物流。

    現在美宜佳已經開始走出東莞,在廣東各地進行加盟招商,門店數量超過500家……

    葉誌堅現在的目標,是將美宜佳打造成廣東第一零售品牌!

    在隋波感興趣的谘詢下,

    葉誌堅將美宜佳的成長曆程和發展理念都介紹了一遍,隋波也聽得津津有味。

    末了,隋波說道:

    “葉總,我非常欣賞您和美宜佳的經營理念。

    你也知道,現在是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已經逐漸深入到人們生活方式中,也改變了很多傳統的產業。包括和零售業,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交集。

    我們易趣之前,已經在電器連鎖零售領域有了一些嚐試。

    比如線上銷售家電產品,投資永樂電器等等……,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不瞞你說,

    我認為未來電子商務覆蓋的領域,會越來越廣。

    除了家電賣場之外,像超市、便利店,這些和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零售渠道。

    也是可以利用互聯網,來進一步提升效率。

    並通過數字化係統和多樣化的模式創新,實現產業轉型和管理升級。

    而且,超市和便利店一般都在居民社區、工業區附近,是到用戶的最後一公裏!

    這個價值,是非常大的……

    我認為,易趣的電子商務平台在技術和資源上的優勢,是可以幫助美宜佳進行賦能的。

    雙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比如說溝通效率的提升,

    線上線下結合購物體驗,未來將會是年輕消費群體的一個主要的購物方式;

    又比如物流效率、選擇效率,品牌效應、支付方式多樣化等等。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電子商務可以對美宜佳的“貨架”進行延伸……

    一般來說,一個門店承受多也就是1500款商品,但是通過網站,就可以將美宜佳總倉裏的商品都展現出來。

    這樣,顧客可以在網上訂購鄰近門店沒有的商品,第二天便可到指定的鄰近門店去取貨。

    這樣一來,麵積僅十幾二十平米的分店可以‘裝’下更多的貨架和商品。

    這就等於說,每個門店其實都是一個大超市,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商品選擇……

    另外,據我所知,

    美宜佳近期正在進行快速擴張,不知道需不需要資金?

    我對投資美宜佳,很有興趣!”

    隋波的話,讓葉誌堅很驚訝。

    目前美宜佳已經實現了統一采購、配送、pos係統,極大的改善之前加盟店管理混亂的局麵。

    但是隨著業務擴張到全省。

    一方麵,需要在采購、供貨、物流、管理上下大功夫;

    另一方麵,在現金流方麵,美宜佳現在的確也是非常緊張。

    加盟連鎖的模式,相比自營店,好處是開店成本低,還能收加盟費。

    但是,葉誌堅為了和國外的便利店連鎖巨頭競爭,一開始在降低了加盟門檻。

    和7-11高昂的加盟費與“階梯式抽成”不同,

    美宜佳從一開始,就決定走特許加盟形式擴張,隻需一次性投入最高20萬元的開店成本和人工,即可開店當老板。

    而美宜佳則將自己,定位於零售商+批發商的雙重角色:

    一邊對接供應商,另一邊為加盟門店提供供貨服務。

    美宜佳利用大批量采購優勢,使門店供貨價得以與市場持平,同時賺取加盟費。

    同時,除了供貨之外,在物流、倉儲、配送等環節,也為加盟商提供支持。

    不過,這樣一來,相比不算太高的加盟費和商品利潤……

    物流和倉庫都是重資產投入!

    隨著加盟店業務版圖的擴大,這方麵的投入也會越來越大……

    像超市、便利店這種零售連鎖企業,無論什麽時候,資金缺口都很大!

    而同時,

    美宜佳這樣的便利連鎖企業,卻在資本市場上並不受歡迎……

    原因很簡單:

    首先,最主要原因在於,便利店開店模式帶來的成本損耗居高不下:

    你要給員工上五險一金,理論上要簽正式的房租租約,這背後帶來大量合規方麵的損耗。

    而且,直營模式下職業經理人做的決策行為;加盟模式下夫妻店、個體工商戶的商業決策,在選址、經營各方麵的效率都有先天的、不可逾越的損耗。

    而這種效率損耗,在對接資本市場的時候,就會進一步放大!

    其次,便利店連鎖企業大部分都是區域性品牌。

    一個成熟市場、一個區域的連鎖,隻有有限的幾百家店,其實對資本來說,價值非常有限。

    第三,便利店連鎖企業自身綜合能力也欠缺。

    以單店日銷售來看:國內連鎖企業的生產效率是5870元平均日銷售額,台灣達到了1.5萬元,日本達到了4.2萬元,差距非常大……

    這也是為什麽像家電連鎖的國美、蘇寧,甚至永樂,都在拚命全國擴張,同時還要上市募集資金。

    而像美宜佳、全家、好鄰居等便利店連鎖,卻一直都在資本市場上,鮮有表現,無人問津。

    事實上,

    隻有等到便利店連鎖的商業模式,由銷售代理型零售業者向社會服務型零售業轉變,便利店的價值才被真正激發出來。

    比如將傳統快消品、餐飲、虛擬服務疊加在便利店上,讓其成為社區生活的一個端點。

    隋波看好的,

    也正是等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最後一公裏,便利店是“新零售”戰略真正的末梢神經,能夠帶來巨大的網絡協同效應!

    就好像阿裏、京東和蘇寧,後來都在搞“阿裏小店”、“京東小店”、“蘇寧小店”……

    就是因為,便利店是最接近消費者的地方,自帶流量。

    就算是最基礎的便利店1.0,也能滿足消費者基本的生活需求,是高頻購物場景。

    而場景,正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各大巨頭競爭的主戰場!

    支付入口、購物場景、數據終端、o2o模式、全渠道融合(大數據+物流)……

    這些都是便利點連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價值所在!

    既然今天機緣巧合,和葉誌堅見麵了,

    隋波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提前落子布局。

    雖然現在隻是一個閑子,

    但從長遠來看,卻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葉誌堅對隋波這樣一個身家“數千億”的超級大佬,居然會對美宜佳這樣的小生意感興趣,也很興奮。

    如果有隋波的投資進來,對於美宜佳的快速擴張,無疑是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美宜佳的控股公司東莞糖酒集團是國企。

    不過2002年的時候,美宜佳進行了一次股權改製,糖酒集團工會委員會成為大股東,按照改製計劃,未來十年裏管理層持股將逐漸增加,並最終達到50%以上。

    葉誌堅表示,

    如果隋波想全資收購的話,可能有些複雜,畢竟是國企性質……

    但如果隻是投資,就簡單很多,葉誌堅個人和管理團隊都表示歡迎!

    其實說實話,

    以隋波現在的身份,他就算想收購美宜佳,估計東莞的官方也會非常歡迎……

    隋波的名字,至少就值上百億!

    不過,隋波也不著急。

    沒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便利店的主要作用,還發揮不出來。

    而且美宜佳現在還很弱小,還是先投資一部分,占個坑,動靜也小一點。

    等美宜佳快速擴張起來,到了合適的時機,再全資收購。

    他們兩個談的時候,

    左清泉、張軒、王強等人就在旁邊靜靜聽著。

    等葉誌堅離開後,

    左清泉才嗔道:“好啊,還說是專門來唱歌休息的,結果還是談事情!”

    張軒倒是有點領悟:

    “波總,將來我們是不是要上線商超的日用品了?

    便利店還可以作為物流的存放點,等於多了個自提點……,嘿,這一點我之前怎麽沒想到!”

    王強難得的也露出笑容:“你要是都想到了,你也能當大老板了。”

    隋波哈哈一笑,

    摟著左清泉,拿起話筒:“好了好了,不說公事了,我們繼續唱歌……”

    …………

    美宜佳的事隻是個小插曲,

    後續的投資談判,就由易趣戰投部和張軒的華南分公司,共同去談。

    張奕已經從美國趕回來,正在香港。

    他在與港交所和一些私人朋友提前會晤的同時,等待隋波的決定。

    隋波經過一番考察後,

    還是認為,最好的策略,是把oppo和酷派一起收購了。

    oppo的管理團隊、營銷和市場、渠道資源都是非常不錯的。

    而酷派就更令他心動了,

    其擁有的高達數百人的研發團隊,擁有的數百項手機專利,在智能手機方麵的技術、人才積累,是目前國內極為少有的優質資產!

    在華為、中興都很難拿下的時候,酷派就是最佳的選擇了!

    不過,oppo也就罷了。

    想要收購酷派,必須要經過證監會和港交所的審批,這也是張奕提前到香港的原因。

    隋波要和郭德英談完之後,

    才能決定,到底是直接收購老郭的股份;

    還是發動“惡意收購”,直接強行並購酷派,然後將酷派直接私有化……

    ………………

    10月8日,郭德英從日本返回深圳。

    當日下午,隋波帶隊前往酷派總部,和老郭以及酷派管理團隊展開會談。

    對於隋波提出的打造國產智能手機產業鏈,在芯片、操作係統、智能手機整體發力,將酷派發展成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的目標。

    老郭和酷派的主要管理團隊的反應,非常複雜……

    一方麵,他們也很受振奮。

    隋波的實力和布局,讓他們的確看到了未來無限的可能性和希望。

    但同時,利益才是核心!

    酷派雖然上市了,但實際上還是一家“家族企業”。

    老郭和楊曉夫婦持有上市公司高達56%的權益,而且兩人現在都是酷派董事會的董事。

    其中老郭是董事長、執行董事,楊曉是非執行董事,但是“老板娘”在公司裏權勢極盛,人事、財務、行政等部門都是她一手掌管。

    而且老郭比較“扣”。

    主要的核心高管持有的股份非常少,更沒有什麽全員持股的說法(所謂的持股計劃,隻涉及到很少的人)。

    這個時候,酷派還沒有真正崛起。

    雖然酷派在智能手機上有所突破,但智能機現在並不是市場主流。

    酷派就是一家非常普通的手機公司。

    市場上的知名國產手機品牌,還是前兩年紅透半邊天的波導、科健、tcl之流。

    雖然這兩年,這些國產手機品牌被外資廠商打的落花流水,但銷量依然遠遠高於酷派。

    這時隋波這個“華人首富”要來收購,這無疑對酷派來說,是一劑強心劑。

    團隊很振奮,但老郭很猶豫……

    很簡單,如果按照隋波的規劃,酷派崛起的可能性很大。

    他希望還能保留大量的股份,至少也不能低於34%,做個二股東的同時,能夠擁有一票否決權。

    可是隋波怎麽可能將這麽重要的權利留給他呢?

    這將會是個極大的隱患!

    隋波的條件是,必須全資收購。

    甚至不惜提出了高達15億港元的“天價”,來收購他們夫婦所持有的股份!

    也就是說,

    以現在老郭手裏酷派股份的市值3.2億港元計算,收購溢價將會接近5倍!

    同時,為了保證酷派的核心骨幹團隊不離職。

    隋波還在收購條件中,增加了一項高達15%股份的股權激勵計劃。

    按照該計劃,

    酷派主要核心高管和骨幹研發人員的持股數,將會接近10%!

    這一舉措,極大的分化了酷派內部。

    老郭不太想全賣,但是楊曉對這個價格還比較滿意。

    可是她很貪心,希望隋波把收購價格提高到30億港元,10倍的溢價……

    而高管團隊普遍都希望隋波能夠達成收購。

    一來酷派公司能夠獲得充足的研發和發展資金,另一方麵,團隊自身的利益也能有很大的提升。

    就在酷派內部爭論不休,遲遲沒有達成結論的時候。

    這一消息被媒體報道了出來……

    頓時,在國內的手機行業內,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隋波又要進軍手機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