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眾望所歸!

字數:10212   加入書籤

A+A-


    “電腦管家”,這也是隋波早就備好的後手之一……

    早在03年以後,流氓軟件開始泛濫的時候。

    隋波就讓易趣的安全團隊,開始研發相關的安全軟件。

    星河係旗下,

    無論是電商平台,還是社交、遊戲平台,都涉及到大量的用戶個人信息,尤其是資金賬戶信息。

    對網絡安全的需求,無疑是重中之重!

    網絡安全是個非常廣泛的概念。

    其中包括操作係統安全、軟件安全、網絡傳輸安全、數據庫安全等諸多方麵。

    主要分為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兩大類:

    像一般常說的網絡安全,主要是針對企業。

    保證係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絡服務不中斷,係統數據庫中的信息,不因偶然的或惡意的行為而遭到破壞、更改或泄露。

    從防護手段上,更注重網絡層麵。

    比如通過部署防火牆、入侵監測等設施,來保證企業的網絡鏈路層麵和後台係統的安全防護。

    而信息安全的範圍,則更大一點。

    除了包括對企業的係統核心數據庫信息安全防護外,

    主要針對個人用戶,

    在電腦係統和軟件應用層麵,避免木馬、流氓軟件等惡意程序、黑客惡意入侵等造成個人隱私信息泄露,財產遭受損失。

    最常見的,就是各種殺毒軟件。

    用戶耳熟能詳的著名殺毒軟件,有國外的卡巴斯基、諾頓,國內的瑞星、江民、金山……

    但實際上,在業內眾所周知的是,

    國內最富盛名的“白帽子”和安全高手,其實大部分現在都在星河係!

    原因很簡單,

    這個時代,星河係是當之無愧的國內互聯網公司“no1”!

    早在99年時,

    隋波就高度重視公司後台係統的安全問題。

    並挖來了國內頂級黑客“yuange(袁哥)”老袁,組建了易趣最早的“大中台”安全部門。

    在經過了國內外黑客多次針對易趣的大規模“黑客攻擊”、“傳奇”遊戲服務器的“黑客攻防戰”、百度上市前的“黑客drdos攻擊”等“著名”戰役之後,

    老袁帶領的易趣安全團隊,在小圈子裏一時聲名鵲起!

    隨後,很多國內頂尖的“白帽子”都被挖角或吸引,紛紛加入了易趣安全團隊。

    如於暘(tbkeeper,tk教主)、董誌強(killer)、吳石、方興(fshsky)、王偉(alert7)、黃鑫(gcier ,木馬冰河)、楊勇(coolc)、吳瀚清(au011)、潘劍鋒(pjf)……

    頂尖白帽子的圈子很小,來一個就能拉來一串!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

    目前星河係旗下,擁有“東半球最強白帽子”軍團!

    而星河係擁有的無數領域的技術高手,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研究,也讓這些白帽子們發現了新的天地。

    星河係擁有數以十萬計的服務器群和數據中心、優越的帶寬資源,龐大的底層數據,對於這些頂尖的白帽子而言,就相當於是“劍客”遇到了絕世神兵!

    優厚的薪資福利、寬鬆的研究環境、強大的硬件設施……

    這些都讓這些技術高手們對待在星河係工作,非常滿意。

    這些頂尖安全高手的研究方向,也各有不同。

    有專門研究操作係統漏洞的,有專門研究木馬病毒的,有專門研究ddos攻防的,有專注web端安全的……

    正是在他們的努力下,

    <101nove.com端設備安全);數據中心安全(企業核心業務數據庫安全);係統安全:(平台係統,oa、crm 等辦公係統安全);web 安全(企業對外服務網絡安全)……等多個方麵。

    形成了星河係龐大的業務生態體係背後,不為人知的強悍安全防護能力!

    在這些年裏,

    無論是em和qq的盜號、網絡欺詐;還是易趣和淘寶的交易安全,支付安全;百度的數據庫、瀏覽器攻擊……

    星河係之所以都安然度過,全都有賴於這隻隱藏於幕後的“大中台”安全團隊!

    隨著星河係的不斷壯大和拆分,

    原來的“大中台”事業群安全團隊,也開始分散到了各個公司中:

    易趣雲安全實驗室,主要負責“大中台”,尤其是電商和支付平台的係統安全;

    易迅的安全實驗室,主要負責社交和遊戲平台係統安全、盜號木馬查殺、眾多應用軟件的漏洞安全;

    百度的安全實驗室,則主要側重防禦黑客攻擊和數據庫安全。

    所以,

    針對“流氓軟件”的安全軟件開發項目,就放在了易迅安全實驗室進行研發。

    隋波盯上的,就是國內1.4億互聯網用戶的電腦安全市場!

    千萬不要小瞧,這個看似沒有多大盈利空間的市場……

    前世老周靠著“免費”一招絕殺,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殺毒軟件行業,得罪了那麽多人,幾乎被全網“封殺”,天下皆敵!

    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老周那麽精明的人會做?

    他的目標,就是占領數億用戶的電腦桌麵……

    在互聯網時代,用戶規模代表一切!

    em和qq為什麽能那麽強?

    就是因為,全中國的網民幾乎每個人的電腦上,都裝了em或者qq。

    易迅靠em和qq收費嗎?

    不靠,下載軟件聊天都是免費的。易迅靠著這些龐大的用戶,通過衍生的增值服務和產品來盈利!

    老周瞄準的,就是這一點!

    如果隋波沒有提前布局的話,

    從現在的發展形勢看,將會和前世的曆史一樣……

    老周的抵製和行業一片罵聲中,卻受到用戶的歡迎,下載量迅速擴張。

    3個月就超過了行業第一的瑞星;

    短短一年,就占有70%以上的市場份額,用戶量突破了1億!

    到了“3q大戰”的時候,

    億,是僅次於qq的第二大客戶端軟件!

    如果還讓360像前世那樣發展……

    這個威脅就太大了!

    要知道,像360安全衛士、qq電腦管家這類的安全軟件,有一個堪稱bug的強悍功能。

    那就是可以將一些認為有“風險”的軟件,標注為“危險軟件”,建議用戶刪除!

    雖然一般而言,

    除非深仇大恨,利益衝突,不會輕易采用這種手段來競爭。

    但這種將自家產品命運放在別人手中的風險,隋波不能冒!

    萬一有一天,老周腦子抽了,想和星河係開戰。

    他可以在安全衛士裏,直接標出qq或者隨便那個產品是“危險軟件”,甚至可以通過隱藏的功能,在用戶清理電腦時,直接一鍵清除!

    這樣一來,

    隋波用腳想都知道,將來必然會重演“3q大戰”的一幕。

    到時候就變成了“3e大戰”了……

    與其這樣,

    還不如直接從一開始,就把360安全衛士扼殺在搖籃裏!

    反正這個時候,老周或許也感覺到了安全市場是個機會,但還沒有想的太透,對整體的商業模式和市場規模的判斷,應該還不清晰。

    更多的因素,還是想“洗白”自己身上“流氓軟件之父”的罵名。

    前世時,

    “3q大戰”的起因,正是騰訊在2010年推出了qq醫生,之後又升級為qq電腦管家,直接威脅到360在安全領域的市場地位。

    之所以爆發戰爭,是因為那時的360早已是安全市場的老大。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而現在,如果在360剛剛起步的時候,就推出電腦管家。

    憑借著易迅的用戶規模,360根本不可能成長起來……

    不過風險就是,

    殺毒行業的反彈,星河係可能要承擔一部分。

    好在現在還有老周在前麵抗刀……

    隻要這件事繼續發酵,等到全社會開始重點關注和反思的時候。

    易迅在合適的時機推出“電腦管家”,說不定還能收割一大批媒體和用戶的好感。

    推出的時機很重要,切入的方式也必須設計巧妙……

    隋波的計劃是:

    可以先和殺毒軟件公司合作,將殺毒這塊的業務分享出去。

    先重點從反流氓軟件和惡意入侵入手,同時靠著“管理電腦”的功能來獲得用戶喜愛。

    等到老周按奈不住,再次在殺毒上下手,引發行業巨變,塵埃落地之後。

    易迅再悄悄跟上……

    反正對於普通用戶,尤其是大多數不精通電腦的用戶而言,殺毒並不是剛需。

    事實上,window係統還是很強大的。

    能夠通過不斷打補丁的方式,來防禦大多數的病毒……

    而電腦管家最受用戶喜愛的一點,

    就是“傻瓜式”的一鍵清理垃圾、電腦加速、電腦體檢這些貼心功能。

    換言之,

    電腦的“管理”功能,比起“殺毒”功效。

    從用戶角度,感受反而會更清晰明白……

    ………………

    不提隋波這邊正在悄悄針對安全市場進行部署……

    “雙虎之爭”所引發的“反流氓軟件大戰”也開始愈演愈烈!

    在奇虎和雅虎互相封殺,訴諸公堂,“口水仗”暫時告一段落之後。

    江湖中的“反流氓軟件”浪潮不僅沒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又進入了新的階段:

    先是出現了一個由“網友”組建的“中國反流氓軟件聯盟”的組織。

    開始在全國範圍起訴那些“流氓軟件”公司:

    在帝都法院起訴中搜、在全國八個城市同時起訴千橡互動……

    隨後,必應、一淘、google等眾多知名公司,

    也都陷入了被指為“流氓軟件”的聲討中!

    必應的“必應搜霸”、一淘在和淘寶競爭時為了推廣曾捆綁多個軟件、google捆綁winzip、realpy等軟件……

    在前兩年互聯網快速發展過程中,幾乎絕大多數公司,都采用過捆綁插件的方式推廣。

    這樣一算,真是“洪洞縣裏無好人”啊!

    媒體統計了一圈,才發現:

    好像隻有星河係旗下的公司,還有網易,兩家沒有過捆綁插件的推廣行為……

    尤其是星河係,

    不僅在火狐瀏覽器上,專門有禁止插件主動安裝的功能;

    在收購了一些軟件,如千千靜聽、暴風影音等工具類軟件後,還將原本這些軟件的插件捆綁全部都取消了!

    堪稱是業內的一股清流啊!

    到了7月,殺毒軟件公司終於有反應了……

    江民在新推出的殺毒軟件kv2007中,除了計算機反病毒傳統“三反”(反病毒、反木馬、反黑客)外。

    新增了如“流氓軟件”卸載、係統漏洞檢查、安全助手、網銀網遊密碼保護、係統安全診斷、文件粉碎、反網絡釣魚、反垃圾郵件等多種安全功能。

    開始代表殺毒正規軍,正式向“流氓軟件”宣戰。

    但緊接著,雅虎中國3721又將殺毒軟件公司安博士告上法院。

    稱安博士旗下一款反間諜軟件專殺工具判定其“絡實名”為間諜軟件(流氓軟件的別稱),這一做法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影響了其在中國的業務。

    博士也感到冤枉……

    業界絕大多數殺毒軟件都能識別3721軟件,為什麽單單告安博士?

    3721這是挑了個“軟柿子”捏呢?

    隨著一連串的訴訟發生後,

    人們才逐漸意識到,

    反流氓軟件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國內對互聯網相關法律缺失和滯後的問題。

    到底該怎麽判斷,什麽樣的軟件才是“流氓軟件”?

    這個標準誰來定?

    在民間的呼聲越來越高之後,官方終於開始介入了!

    由信產部牽頭,公安部、文化部、司法部等部委參與其中。

    邀請了眾多互聯網公司、專家學者和研究機構舉行座談會和研討會,進行調研和討論。

    希望能就“流氓軟件”具體的規範、技術特征進行確定,以作為判定“流氓軟件”的技術標準。

    不過,因為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不願意承認自己具有“流氓”性質。

    即使是被起訴的“雅虎助手”,都明確表態自己是反“流氓”的……

    單靠座談會,根本無法達成具體的決議。

    之後,在信產部指導下,中國互聯網協會正式成立了“反惡意軟件協調工作組“,將“流氓軟件”更名為“惡意軟件”。

    以行業自律的方式,團結廣大企業共同抵製惡意軟件的傳播,為我國互聯網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並成立了中國互聯網協會“反惡意軟件認定委員會”。

    由該委員會對“惡意軟件”進行技術判定。

    對於這個擁有“惡意軟件”判定權的委員會,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爭取委員名額。

    但最後出台的委員會主席人選,卻是沒人有一絲異議——星河集團董事長,隋波。

    不過有趣的是,隋波卻推辭不就。<101nove.comeo王川、易迅ceo小馬哥等人,代表各自公司擔任26名委員之一。

    並幫他傳話說:

    “相信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沒有主觀惡意的行為。

    捆綁插件,是互聯網發展曆史中,草莽時期的產物,是成長的劇痛。

    有錯則改之,大家的目光要向前看。

    在發展業務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用戶使用體驗,保護用戶信息安全,這也是所有互聯網公司的責任!”

    這番話傳出去,也引起了上至官方,下至用戶的一片讚許。

    隋波哪有這個閑工夫去扯這些皮?

    都是些狗屁倒灶的破事!

    趕快幹點正事才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