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大才槃槃

字數:7790   加入書籤

A+A-


    張奕卻沒有先講他所設想的管理製度細節。

    而是用充滿感情的語氣說了一段開場白:

    “從開始考慮是否加入易趣的那天起,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

    易趣到底是一家什麽樣的公司?

    你們年輕,充滿激情,有夢想,有凝聚力,工作努力……,這些都是易趣團隊的優點。

    也是我認為易趣公司最有價值,也最吸引我的地方。

    因為一家公司的風格和靈魂,是由裏麵的所有人,所共同塑造的。

    我認為,互聯網公司與傳統企業不同,最有價值的,其實並不是具體的產品和業務,而是人。

    因為互聯網是一個極度依靠人才,依靠創新的行業。

    一家能夠充分重視人才,能夠調動和發揮出人才主觀能動性和聰明才智的公司,必然具備強大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可以說,在互聯網公司裏,資金、技術,人才三個要素。

    人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資源。

    那麽,再看看什麽是公司管理呢?

    如果忽略那些學院派關於企業管理的高深理論……

    歸根結底,所謂公司管理,就是將一個公司裏性格各異,特長不同的人,用一種共同的理念和奮鬥目標凝聚在一起,並且保證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充滿激情、快樂的工作。

    這樣的一種製度保障措施。

    這也是在談管理前,我先請大家總結出公司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的原因。

    因為這些內容就是管理的源頭!

    換句話說,公司的一切管理製度,都是為了這些內容而存在,服務的!”

    他的這段話,其他人聽的有些迷芒,以他們短暫職場生涯,還不太理解這種關聯性。

    隋波卻是深有感觸,頻頻點頭。

    前世曾經多次創業,有著很深經驗教訓的他,更明白張奕這段話中的意思。

    其實,這已經非常接近互聯網公司的本質了。

    互聯網產業的競爭核心,歸根結底,就是不斷的創新和顛覆,這一切都需要人才。

    好的管理製度,並不是通過嚴格甚至死板的規章製度,去限製和約束人才;

    反而應該是通過製度,能夠令真正的人才,脫穎而出。

    他更期待張奕能提出怎樣的管理製度了……

    張奕繼續道:

    “那麽,我們再對照價值觀,來看看我們到底需要什麽樣的管理製度?

    才能夠切實的保證這些價值觀、使命和願景,不至於變成一句空喊的口號。

    讓它們能夠順利落地,變成可執行、可考核的公司管理措施。”

    張奕說了這麽一長段開場白,到現在,才真正進入主題。

    包括隋波在內,大家都聚精會神的聽著。

    “一個公司的管理製度,基本上都會分為幾大類,

    比如建立健全組織架構、用人和招聘製度、財務製度、行政製度、薪酬製度、競爭製度、獎懲製度等等。

    首先來看我們的組織製度……

    實話實說,在我看來,現在這種虛母公司,實子公司的架構模式,實際上是不利於我們的價值觀的傳遞和執行的。

    因為層級太多,既不利於團隊協作,客觀上也阻隔了上下交流的有效渠道。

    同時,違背了‘簡單’這一價值觀!

    所以,我的建議是,實母公司,虛子公司。

    要把易趣控股這個母公司,變成所有人心目中,真正有歸屬感的家園!

    在職級上,我建議改變之前子公司cxo這種職稱。

    改為兩條線:p線(profession)專業技術崗,和anagement)管理崗,無論母公司還是子公司,統一采用崗位職稱。

    這樣做的好處,

    一來,是讓員工有了明確的晉升通道;

    二來,也可以打通各子公司之間的無形隔閡,公司內部形成協同。”

    張奕的第一個建議,就讓在座眾人為之一驚。

    這是要直接改變隋波之前,剛剛定下的公司組織架構啊!

    大家不由將目光都投向了隋波。

    隋波表情卻很平靜。

    他輕輕的用手指敲著桌麵,飛快的思索著。

    腦中想著前世時bat那些巨頭們的職級製度,也大多類似於此。

    實際上,這種線性崗位的劃分,是公司發展到較大的規模之後,必然的選擇。

    隋波之前也曾想過,但當時覺得公司還小,暫時用不到這些……

    張奕提出後,他反應過來了。

    現在這種層巒疊嶂的堆砌公司的架構模式,的確不利於易趣作為公司整體品牌,在員工心中的凝聚力。

    以後就不覺間,變成我是易趣人、校內人、百度人……之類的說法了。

    確實也不利於團隊的協作,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當下點點頭:“這一點,我沒意見。

    joe你按照這個思路,和人事部擬定一個方案吧。

    ……你接著說。”

    他的話,讓大家都鬆了口氣。

    張奕也是精神一振。

    正是隋波身上具備的這種大度的企業家氣魄,才讓他最終下定決心,加入易趣。

    現在看來,自己的確沒有看錯人!

    隋波的確是個願意聽取好的意見,善於納諫,胸懷廣闊的優秀領導人!

    他的聲音也不覺間激昂了起來:“好,再看其他幾條價值觀,激情、團結、創新。

    這些都是公司員工目前具備的優秀品質,我們應該用製度,來進一步保障它們可以得到持續。

    想要保持員工工作的激情,團結精神、創新的動力,就需要從完善的業績目標、獎懲製度、晉升通道,激勵政策等方麵,進行促動和管理。

    像公司之前施行的股權激勵措施,就是其中一項。

    但我認為,不能這樣隨意性和非常態,而是形成成體係的製度。

    比如業績考核(kpi),我們要結合價值觀和業績目標,對員工進行考核。

    價值觀最終怎麽落地?

    就是通過考核來確認的。

    沒有kpi,沒有結果導向,沒有效率意識,沒有組織意識,一切都是空話。

    管理學裏關於績效考核,有一個著名的smart原則,也就是:(speifi):具體。績效具體化,不能模糊不清;

    easurable):量化。績效指標必須量化,可以用數據體現;

    a(attainable):可達到。績效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必須在員工能力範圍內;

    r(relevant):現實性。績效的指標現實存在,可以被證實和觀察;

    t(time bound):績效必須限定時間,進行階段性的目標考核。

    根據smart原則來製定業績指標,進行kpi考核,我們就能找到那些優秀的員工,也能發現值得培養但有一定缺點需要提高的員工,當然,最後就是發現那些不適合我們組織的員工。

    我覺得可以按照2:7:1的原則,來劃分人才。

    20%是優秀員工,70%是普通員工,10%是不合格員工。

    對優秀的員工,我們要晉升,給他更大的發揮空間;

    對達到要求的普通員工,我們要幫助,通過培訓和學習來提升;

    對不合格的員工,要做評估,是否真的適合易趣?

    如果無論是價值觀還是個人能力,都的確不適合,就要盡快淘汰。

    流水不蠹,一個沒有庸員淘汰和新血加入的組織,是不健康的。

    通用電氣的“活力曲線”(vitality curve)製度,也就是末位淘汰製,被企業界公認為是保持通用公司無限活力的法寶之一。

    當然,kpi考核也有它的弊端,很容易使得公司的考核變得機械、呆板和僵化。

    這就需要我們輔助以其他的製度,來進行靈活的操作。

    比如單獨進行價值觀考核;團隊內部上下級的評估、轉崗製度等等。”

    在座的眾人中,像龐勇、周楓、王川、左清泉等人,在聽到要實行業績考核kpi製度,淘汰落後員工時,臉色都有些不好看。

    畢竟他們沒有真正經曆過職場,還沒有體驗過公司管理殘酷的一麵。

    總覺得團隊裏每一個人,都是和自己並肩戰鬥的兄弟,不可或缺。

    反倒是隋波、宋健、李欣、陳永紅等人,一臉的淡然。

    kpi考核幾乎是所有公司的標配製度,像他們這種久曆職場的人,早已習以為常。

    張奕看著眾人的反應,笑了笑,繼續道:“kpi考核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證公司的階段性業績目標,以及保障公司核心價值觀的落地執行。

    當然,就像我剛才說的,管理的意義,在於讓公司能夠更好的發展,充分調動員工的激情和創新。

    所以,我們需要在激勵製度、福利製度、愉快的工作氛圍的營造等方麵多下功夫。

    要讓員工帶著幸福感工作,快樂的工作。

    同時,也要製定完善的培訓製度,幫助員工不斷學習和提高。”

    這幾句話讓龐勇等人的臉色緩和了不少。

    他們都是聰明人,猛一聽kpi考核,覺得心理上接受不了。

    但一回味,也都明白,這是公司管理上不得不做的。

    他們作為公司的管理層,不僅不應該反對,反而應該主動推動。

    隻要是為了公司好,大家的核心利益是一致的。

    接著認真聽了下去。

    張奕繼續講道:“從公司管理的角度,我認為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給每一個層級進行管理賦能,把公司的管理和價值觀,貫徹到第一線。

    基層管理,就是一線團隊主管、項目經理,他們是基層管理者,負責具體的工作,推動公司各項業務的落地執行,

    要給他們明確的目標結果,要會帶團隊,懂得招聘和解雇;

    中層管理,就是各業務線和部門總監,他們負責將公司戰略轉化為執行。

    對他們的要求,首先要懂戰略,要理解這麽做的意義,領會公司高層的戰略意圖;要懂得配置資源,做好上傳下達,保證信息的有效傳遞;能幫助基層團隊做好資源協調。

    高層管理團隊,也就是在座的我們,需要為公司建立完善的體係,定方向,做決斷。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建立起一整套上下相通,團結協作,目標一致,貫徹了公司價值觀的管理體係!”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隋波率先鼓起掌來!

    思路清晰,正中要害。

    雖然還沒有聽到他所說的各項管理製度的細節。

    但僅僅是聽了他思考的這些大方向上的原則,基本上已經涵蓋了易趣公司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發展中,需要麵對和解決的管理問題了。

    大才槃槃啊!

    像張奕這樣,從公司使命和價值觀的大局入手。

    先確定管理原則,充分考慮公司發展的實際情況,來製定符合公司發展需求的管理體係。

    要遠比簡單拿出一大堆刻板的管理製度條款文件,要高明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