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互聯網“信仰者”與“堅守者”

字數:12435   加入書籤

A+A-


    這天下午,在中關村水木科技園,易趣大廈的頂層會議室中,<101nove.comeo隋波,接受了十家國內媒體的聯合采訪。

    這十家媒體分別是:央視財經、中青報、中國經營報、帝都晚報、帝都青年報、新民晚報、羊城晚報、南方周末、互聯網周刊、計算機世界。

    會議室裏擺放著鮮花、各式的下午茶點。

    記者們進來被請進來之後,第一感覺就是,這次似乎並不像一次正式的采訪,反而頗有點茶話會的意思。

    沒等多久,隋波在已經被眾多媒體記者所熟悉的易趣集團ceo助理左清泉、公共關係總監崔倩兩人的陪同下,麵帶微笑走進來。

    他笑容和藹,語氣輕鬆:

    “今天請大家來,也沒什麽特別的事情宣布,就是和媒體朋友們一起聊聊天。

    大家別客氣,咱們都隨意點,邊喝東西,邊聊。”

    隋波雖然很少接受采訪,但是在媒體圈裏,普遍口碑都還不錯。

    一來他雖然為人低調,但每次采訪都會有幹貨吐露,新聞點多,猛料也多。

    二來,隋波有著帝大名校背景,年輕有為,卻不張狂桀驁。

    他平時很少拋頭露麵,埋頭發展公司。

    大一在校創業,短短兩三年就取得了這麽一番成就。

    即使這些媒體記者見多識廣,也認識很多大人物。

    但對隋波這個年輕人,還是比較佩服的。

    他身上,也實在沒什麽黑料可詬病的……

    話題,自然是從最近,最受媒體關注的納斯達克股市暴跌聊起。

    對於這個話題,隋波的反應,比媒體記者想象中要輕鬆的多。

    他似乎並沒有太過擔心,易趣已經腰斬一半的股價。

    遠沒有同樣上市,股價暴跌的新浪老王、搜狐老張、網易老丁他們,那麽愁眉苦臉。

    說起納斯達克的股市暴跌。

    隋波輕笑道:“是的,對於納斯達克的暴跌,我一點也不意外……

    客觀的來看,這是非常正常的事啊!”

    他解釋道:

    “1991年時,納斯達克指數才點,用了7年的時間。

    從年,短短2年時間裏,納斯達克就從1000點快速漲到了5000點……

    這期間,納斯達克的市盈率從25上升到了107。

    這個爆漲的幅度和速度,很明顯是一種非正常的狀態。

    舉了例子,1999年的時候,華爾街給了亞馬遜300億美元的估值。

    要是按照這個估值,世界上的每一本書都要由亞馬遜來買賣,才合理。

    再比如,中華網的最高股價曾到達220美元,市值超過60億美元。

    大家都清楚中華網的一些數據,我就不展開了……

    瘋狂嗎?

    顯然是!

    這個股價和市值,客觀反映出公司價值了嗎?

    顯然沒有。

    這就是一種概念的炒作而已。

    還有,在3月份股指最高點時,納斯達克的市值是6.71萬億美元,接近美國%。

    要知道,納斯達克實質上隻是一個創業板!

    這樣巨大的市值,無疑與它的市場定位是不匹配的。

    也意味著,後續資金的拐點已經接近。

    因為已經不可能有更大的資金量,去支持這樣大的基數上漲……

    很顯然,這就是一種非理性的,瘋狂的泡沫!

    一個由於資本市場的貪婪,借助著互聯網技術這一世界上新出現的創新事物,而吹起的資本和財富泡沫!

    所以,納斯達克的指數必然在某個時間點會下跌的。

    不是3月,也可能是之後的任何一天……

    當然,微軟壟斷案和barron’s的那篇文章,隻是催化劑,加速了這一過程。

    其實,我反倒認為,這是好事!

    泡沫破裂,才會顯露出真實的世界。

    一個健康的,能夠持續發展的產業,不需要泡沫和炒作,隻需要按部就班的良性發展就好。

    這對互聯網產業而言,或許是一次契機和轉折點。

    能夠讓所有從業者,放棄浮躁和炒作。

    重新回歸到關注用戶、產品、技術創新的本質上來,踏踏實實做好業務。”

    有記者聽到隋波這麽說,問道:

    “隋總,你的意思是,依然對互聯網行業有信心?

    據我們了解,在這次美國以科技股和互聯網股為代表的股市暴跌中,很多投資者已經對互聯網失去了信心。

    他們都認為,互聯網隻是一個概念。

    現在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並沒有產生實際的價值,幾乎都不盈利。”

    隋波搖頭,他語氣堅定的道:“我不認同這個觀點。

    現在的美國股市暴跌,隻能證明一件事,那就是資本市場貪婪的另一麵,他們的恐懼!

    這是急劇膨脹的財富化為泡影後的人性體現。

    因為貪婪而起,因為恐懼而終。

    就這麽簡單!

    互聯網公司的泡沫吹的這麽大,並不僅僅是互聯網公司本身的因素。

    這是華爾街,投資者、媒體,所有人一起參與的一場狂歡,誰也不是無辜的。

    至於對互聯網的信心?

    當然,我從始至終都滿懷信心。

    不,不應該說是信心……

    更準確的說法,互聯網是我的信仰!”

    說到這裏,隋波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怎麽措辭。

    “不知道你們是否還記得,第一次接觸到互聯網時的感受?

    我至今猶然記得非常清楚,那種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大門的驚喜和激動!

    毫無疑問,互聯網是人類曆史上迄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也是人類迄今正在進行著的最重要的創新。

    這一點對於我們中國而言,更是非常重要。

    因為在互聯網上,中國是與世界同步的。

    所以,中國通過互聯網,可以爭取到世界創新角色的同等待遇。”

    又有記者問道:

    “那麽,你對現在互聯網公司普遍不盈利,沒有好的商業模式的情況,怎麽看?”

    隋波笑道:“互聯網的問題,其實非常簡單……

    明明是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解決問題,很多底層的基礎問題還未解決。

    很多人卻好像***時代一樣,希望一年就把這些問題解決掉……

    可能嗎?

    這不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啊!

    任何一個新事物的誕生都是曲折的,互聯網也是一樣。

    我相信很多人對互聯網都有太多的不理解、迷茫、不知所措。

    畢竟互聯網從1969年誕生,到今天也隻有30年。

    從94年,互聯網進入中國,到今天也才剛6年!

    與已經有著幾百年發展曆史的工業、金融業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年輕的互聯網產業到現在,還都是在一邊摸索一邊前進。

    我認為,這時候需要的,是所有的互聯網從業者,都應該建立起對互聯網的信仰。

    並堅持這種信仰,指引方向。

    就像有人信仰金錢,有人信仰權利,有人信仰領袖……

    我的信仰,就是互聯網!

    因為我始終堅信,互聯網將會是未來時代的大趨勢,必將會改變世界。”

    有記者問到:“隋總,你能詳細解釋一下互聯網的信仰是什麽嗎?”

    隋波想了想:“這個一下子,還挺難總結的……

    可能,互聯網的信仰就是:

    一種相信世界會因為互聯網而變得更好的理念;

    一種堅持開放、自由、協作、分享的精神;

    相信互聯網能夠實現、塑造、驗證你想要的事情,並勇於嚐試的去行動和努力。”

    他的這番話,讓這些第一線經常報道互聯網的記者們,都不禁陷入了沉思。

    也很受觸動。

    他們已經聽多了那些互聯網公司的創業者們的高談闊論,

    卻從來沒有人從信仰、理念、精神……

    這種根本性的、精神層麵的創業出發點,去談互聯網。

    很多人所謂的創業夢想和互聯網夢想,都比較虛幻。

    隋波的思想高度,遠遠超過了那些xx公司的ceo們……

    也給了他們很多對互聯網本身,全新的感悟。

    房間裏一時間有點安靜。

    最後,還是一個記者打破了這種靜謐,他問道:

    “隋總,談一談易趣剛剛發布的一季度財報吧,從財報看,易趣的各項指標都有了非常高的增長率,營收規模也創出新高。

    但是,納斯達克似乎對易趣交出的這份漂亮的財報並不感興趣。

    易趣公司的股價今天再次下跌,已經比最高時腰斬了一大半。

    對於這方麵,你有什麽想說的嗎?”

    隋波笑笑,道:“其實我一直不太關心財務數據。

    我一直都在說,易趣還沒有到賺錢的時候。

    我們現在做的一切,都是在配合國家的信息化進程,在為未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打基礎。

    就像養孩子一樣,

    總要把孩子養大,再讓他賺錢養家吧?

    相比而言,我更看重一些用戶指標。

    我比較關心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是否解決了用戶的需求。

    尤其是很多新接觸互聯網的用戶,我們有沒有讓他們通過使用易趣的產品,感受到互聯網的便捷和有趣。

    這一點很重要。

    我們通過電子商務,讓人們能夠足不出戶,方便的買到他想要的商品;

    我們通過上網服務,讓更多從未接觸過電腦和互聯網的中國用戶,開始熟悉網絡生活;

    我們通過校內網,豐富了大學生的校園生活。

    我覺得能夠做到這些,我就比較滿意了。”

    隋波不喜歡談財務數據這一點,在座的很多媒體記者也都聽說過。

    據說上市路演的時候,他也是從來不講數據。

    隋波的目光,似乎總是看向未來……

    或許這也是易趣公司,區別於其他互聯網公司的一個特點吧。

    一個具備深遠戰略眼光的領袖,和一群具備超強執行力的團隊,共同構成了易趣這家與很多互聯網公司氣質完全不同的企業。

    這名記者提醒道:“您還沒有談對易趣股價下跌的看法……”

    隋波笑笑:“”別急,我接下來就說……”

    他看看在座的記者,說出一番令眾人瞠目結舌的話來:

    “前段時間,易趣剛上市,很多人都在說什麽隋波成首富了。

    我其實很煩這件事!

    現在好了,股價一跌,大家都不在提這一點了……

    我還挺高興的。”

    他隨意開了個玩笑,才繼續道:

    “就像我剛才說的,納斯達克之前的上漲是非理性的。

    同樣,現在的下跌也是非理性的。

    在這種特殊時刻,股價本身,已經脫離了公司的實際價值,而受到市場大環境的影響。

    別說易趣了,微軟、思科、甲骨文……,這些it領域的巨頭公司,誰也不會幸免。

    不瞞你們說,我覺得現在寒冬才剛剛開始!

    我估計,這個“冬天”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可能是一年,可能是兩年,也可能更長……

    這種大環境下,股價下跌在所難免。

    我估計啊,還要再跌好一陣子呢!

    別說跌一半了,跌去90%都有可能!

    有時候市場會矯枉過正,擠掉泡沫的同時,也會傷及一些真正有價值的公司。

    不過我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遲早有一天,市場會回歸到價值導向的評估體係。

    這段期間,保持好心態,做好公司的業務和產品,才是根本。

    就像我剛才說的,在這場寒冬裏,

    隻有那些真正有著互聯網信仰的人,才能在這片蕭瑟中活下去。

    而那些隻是想借著“.”概念,圈一把錢。

    為了上市而這個目標而存在的互聯網公司,很快就會死掉一批。

    最直接原因,就是現金流斷裂。

    而背後的實質,是他們沒有真正具備互聯網的信仰、理念、精神和思維。

    這會是一個非常殘酷的,大浪淘沙的過程。”

    雖然很驚訝隋波的話,很殘酷,也很現實。

    尤其是他對股價的預判,簡直已經到了低無可低的地步了……

    跌去90%是什麽概念?

    按易趣最高151美元的股價,那就是15美元,這並非不可能啊……

    但沒有人覺得隋波在危言聳聽。事實上,市場上已經有很多公司顯出了頹勢。

    新浪等新上市公司的股價,現在都已經下跌了近30%了。

    又有一個女記者提問:

    “隋總,現在資本市場的寒冬,也讓國內很多互聯網創業公司舉步維艱。

    你對他們有什麽建議嗎?”

    這個問題,讓隋波又沉默了片刻。

    他緩聲道:“要保持信念,充滿希望,相信未來!

    我們不要受外界的影響,要看到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1995年,全球互聯網網民不到4000人;到2000年,網民數量達到3.61億。

    97年易趣剛剛創業的時候,中國網民才62萬。

    今年初,網民數量就已經超過1000萬了,今年底預計會突破2000萬。

    就像我去年在財富論壇上說的,

    之後幾年,中國會逐漸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互聯網國家。

    這個巨大的潛在市場,是客觀存在的!

    不會因為美國那些財經評論家和投資人的否定而改變。

    國家推動信息化發展的決策也不會變,上網資費在下降,帶寬在提升,電腦用戶在不斷增長……

    中國經濟發展的步伐和互聯網發展的步伐,不會因為美國資本市場的泡沫破裂而停止!

    他們還沒那麽大的影響力……”

    隋波這番話很提氣,記者們都想鼓掌了。

    “如果說,讓我對其他互聯網創業的夥伴們說點什麽……

    我希望國內的互聯網創業者們,大家一起努力,繼續探索。

    新的世紀,是機遇也是挑戰。

    互聯網的理念在於創新,要避免同質化競爭,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和商業模式。

    另外,一定要控製好現金流。

    現在繼續燒錢,一定是死路一條。

    堅持,活下去,活下去才有未來。

    千萬不要死在明天晚上,見不到後天的太陽。”

    隋波停了一下,又道:

    “其實,我們仔細回顧年的這段互聯網熱潮,會發現,盡管從資本市場上來看,是泡沫破裂了,形成了所謂的寒冬。

    但是從國內的互聯網發展角度看,

    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做了非常有價值的推動工作。

    正是這段時間的“燒錢”和推廣,開始逐漸催生了全社會的互聯網意識。

    利用國外風險資本花錢、市場花錢,而不是政府掏錢的完全市場化方式,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不斷炒作的宣傳。

    向中國的用戶,進行了一次互聯網知識、技術和網絡消費的大普及、大教育。

    也吸引了整個中國各階層,麵向高科技,麵向世界前沿的全新視線。

    通過滿大街.的廣告,都市裏很多普通人都已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正在發生變化。

    甚至雜貨店老板也在討論,“現在已經有網上購物了……”

    互聯網已經開始潛移默化的進入了人們的生活。

    此外,互聯網的這次熱潮也催化了傳統產業升級。

    有一大批傳統企業通過這次熱潮,認識到互聯網的價值,從而主動改造其原有的企業模式,並開始學會把眼光放到全球市場上,關注高科技,關注新經濟。

    這就是改變!

    這就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基礎!”

    他的這番看法,角度很新奇。

    也讓媒體記者們瞬間產生了很多新的想法,這些都是新聞素材啊!

    ……

    次日,這些在國內具有非常巨大發行量和影響力的主流媒體,都刊登了對隋波的采訪報道。

    其中,這些媒體采用的最多的一個標題是:

    隋波,互聯網的“信仰者”和“堅守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