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河北新政
字數:3189 加入書籤
啪!
楊杲合上奏折,重重地拍在桌案上。
弓高民變,多虧王安石和楊士奇做事嚴謹,從逃出來的縣吏和衙役口中詢問出了馮春等人倒賣賑濟糧的罪行,這才將整件事情弄得水落石出。
“傳旨,召令嶽飛速速出兵平定弓高民變,隻誅首惡,從者隻要放下兵器皆不計較前罪!”
河北剛剛安定,絕不能再出現大規模的民變,必須要把造反的勢頭扼殺在萌芽當中。
“傳旨,弓高縣縣令、縣丞即其他參與貪汙倒賣糧食的官吏士紳商人還有衙役,一律斬首,抄沒家產充公,子孫三代不許科舉,不許出仕。河北各縣凡有貪汙賑濟糧者一律按此處理!”
亂世需用重典,曆史上官逼民反的例子比比皆是,為了河北的安定,楊杲毫不猶豫地效仿曆史上朱元璋治貪的手段,貪汙六十兩銀子以上的官員格殺勿論,罪大惡極者采取“剝皮揎草”的酷刑,用以震懾官員。推行大誥,允許民間百姓上訪。
不得不說,朱元璋在治理貪腐問題上的力度和決心是極其嚴厲和堅決的,這給了楊杲不少借鑒的經驗。
此外,楊杲又效仿武則天設立銅匭,任何人都可根據意願將文字投入其中匭中,申冤舉報皆可。
這兩條的舉措都是為了鼓勵民告官民申冤,朝廷的政令明明已經下達,可弓高縣卻從未放糧賑濟難民,難民們求告無門才釀成了嚴重後果。
當然了,除了增加百姓上陳的渠道外,加強教育建設也是極其重要的。很多底層百姓即使朝廷頒布了律令,他們也不懂利用律令維護自己的權益,最終走上暴力對抗朝廷的道路。
楊杲以河北為實驗點建立學政司,鼓勵翰林院內的士子下基層推廣普化教育。為了打壓翰林院內空談誤國的虛化現象,楊杲隨機頒布硬性規定,五年內未科舉入仕又不願下基層的士子,朝廷將取消他在翰林院的一切待遇。國家的稅收不是用來供養空談誤國的蛀蟲的。
弓高縣的事情也讓楊杲意識到縣令的權利太大,根據王安石和楊士奇的報告,弓高縣令前前後後貪汙了近五千石糧食,全縣上下的官吏幾乎人盡皆知,可全都懾於他的淫威無人敢阻。
為了防止這種一手遮天的現象再次發生,楊杲決定逐步削減縣令的職權,提高縣尉、縣丞的地位與縣令相抗衡。
最後一條是賈詡提出來的,允許副職官員舉報正職官員,核查舉報為實,副職官員直接升正職接替前任。
這一條不僅是讓官員之間互相舉報,更重要的是離間官員。像這一次弓高縣貪汙一事,縣令和縣丞互相勾結,三七分賬,整個縣衙內就更沒人敢發聲了。
而賈詡此計就是為了在縣令和縣丞或者縣尉之間埋下一顆猜忌的種子,害怕被頂替職位的縣令就隻會努力勤政,以防被副手抓到彈劾的機會,更別說勾結起來一起貪贓枉法。
當然了,為了防止類似明朝晚年官員黨政誣告造謠的現象,楊杲同樣規定一旦查證乃是誣告,那這位副職官員就要罷官去職,視情節輕重量刑。
“傳旨,自下個月起,各級官員的俸祿各翻一倍。”
朱元璋治理貪腐的力度是值得學習的,但他同時也給明朝官員製定了曆史上最低的俸祿。這一點就值得楊杲引以為鑒了,畢竟官員也是需要養家糊口的,他們為朝廷做事朝廷自然也得讓他們免除後顧之憂。此外,楊杲又仿效雍正創建養廉銀製度。
一條條政令在楊杲的旨意下在河北官場雷厲風行地推行起來,河北官場迎來了一次洗滌,不少貪官汙吏紛紛曝光,被刑部下獄論罪或是提前預感大事不妙逃亡關中。
之前楊杲為了盡快發兵幽州應戰突厥女真,對河北官場並沒有進行過大的清洗,隻是命令吏部調動候補官員頂了河北官場的缺口。大部分尤其是基層的縣令都是從朱元璋治下甚至是更早期沿用下來。
河北經曆多年戰亂,很多郡縣官員失去了朝廷的監督,貪汙腐化成風。
朱元璋雖然有心整頓吏治,但是南有隋軍虎視眈眈,北有突厥女真胡虜進犯幽州,他更多的重心仍舊是在軍隊上,縣吏的現象沒有得到多少遏止。
現在隨著北方局麵穩定,楊杲借著弓高縣的事情為切入口,對河北官場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考察與清洗。
弓高縣的民變很快就得到了平息,但是由此引發的河北官場風暴卻是久久未息。在錦衣衛和禦史台監察下,順藤摸瓜,尋根溯源,兩個郡守,九名縣令,四十多名官衙吏員,超過一百戶的地方豪強,二十多個世家大族被揪了出來按律論罪。
盡管官場風雲跌宕,但是河北民生卻是逐步恢複,從江南運來的糧食源源不斷,因為戰亂無家可歸的難民們在新上任的官吏帶領下重建家園。
。。。。。。。。。。
薩水,這裏是無數隋軍將士心中的痛。隋大業八年六月,楊廣命宇文述率領三十萬大軍渡遼水越過高麗諸城與水軍協攻平壤,為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所敗。
乙支文德命人築壩蓄水,當隋軍橫渡薩水到達河中央的時候,乙支文德下令開閘放水,大批隋軍因此被水淹死。隨後乙支文德帶領早已埋伏好的高句麗軍隊對隋軍發起猛攻,三十萬大軍等到返回遼東城時,僅剩兩千七百人。
而如今,薩水兩岸再一次響起了戰鼓之聲。南岸駐紮的是高句麗軍隊,北岸則是完顏阿骨打率領的女真精銳。
原本曹操趁著完顏阿骨打的主力被隋軍牽製在幽州,率領高句麗大軍征討遼東,一路勢如破竹。
可隨著完顏阿骨打率領女真主力回師之後,情況瞬間大變。曹操的軍事指揮能力並不弱,甚至還勝過完顏阿骨打,奈何他手底下的高句麗士卒實在太不爭氣,幾次大戰都有中層將領臨陣而逃,影響全局致使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