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商議

字數:4552   加入書籤

A+A-


                      “很多國外電子巨頭,對vd的評估很高一次巨大市場變革的開始。”吳景秀想起史密斯跟她說起—ube公司調研市場得出的結論。

    “它們預測,95年是vd技術走向成熟並孕育巨大變化的一年。”吳景秀看著低頭翻看的林義,補充了一句“根據他們的統計與評估,95年國內vd市場會迎來井噴,保守估計20萬台的銷售量,多則突破50萬台。”

    對這話,林義沒有多少意外,要不是看好國內vd市場,日韓等外國電子巨頭就不會選擇95年紛紛進入國內。

    有些事情隻有林義知道95年不僅是井噴的一年,更是爆發的一年。

    單單這一年,國內會爆發出60萬台的市場容量。而96年更是達到驚人的600萬台,而97年這一數字卻擴大到了不敢置信地1000萬台。

    不過曆史軌跡裏,95年的市場就沒國內玩家什麽事,94的市場份額被老外拿走了。

    雖然96年國內市場被新崛起的愛多、熊貓、新科等企業占據。但vd的價格和95年比,降了一半不止,而97年開始的價格戰,更是有千元機或更低的價格出現。

    超級暴利到微利隻經過短短的兩年。

    林義前世在步步高上班的時候,曾翻看過一些曆史資料,95年的5到8月被稱為vd市場的“黃金三月”。

    這個“黃金三月”不僅體現在vd機上4000元—5000元的超高單價上,也體現在vd光碟的火爆市場。

    據說隻要經曆過這三月的瘋狂暴利,大部分初創公司都能完成原始積累。而可惜的是,國內vd生產企業都沒搭上這班車。

    可能九十年代的東西就具備有九十年代的特征,vd市場和保健品市場一樣,輝煌都隻有短暫幾年。

    不過兩者的結局並不一樣,一個從涼涼中苟且。一個在微利中新生,從97年開始,vd市場徹底成熟並帶動電子行業的高速發展,不論在技術積累還是對人才培養,都前途無量。

    這也是林義為什麽要vd自產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在這條科技路上走的更遠。

    吳景秀的資料很詳細,也很具有啟發性。林義相信,要是國內其他電子企業看到這份資料,不亞於看到了一座金山。

    比如vd技術的成熟度報告,包括對硬件和軟件的羅列、分布;前景預測等。

    其中更讓林義驚歎的是吳景秀自己的前瞻性想法vd會在未來成為家庭影院的中心,搭檔傳統d機和組合音響的改造會成為進入家庭市場的突破口,在其他競爭者沒有反應過來之際,形成航空母艦。

    “這是你的想法?”內心有點撿到寶的感覺的林義,不動聲色地抬起頭調侃“你的建設性報告裏,還希望公司生產組合音響和光碟,可是我們vd市場都還沒獲利呢。”

    “我覺得你組建步步高電子的時候,就應該有設想到vd市場,不然哪來的魄力。”吳景秀繼續吞雲吐霧,架起個女士二郎腿,悠悠地看著林義道

    “所以,家庭影院這個設想,是很有潛力的,你肯定也會看到其巨大的優越性。”

    “你還真看得起我。”林義笑著含糊,算是默認,卻也攤攤手“我的身家不夠用。”

    “要是什麽都夠用了,就不需要創業了。”吳景秀真的是一如既往的不客氣,然後把話題轉移到了光碟上。

    她建議,公司立即上馬光碟生產線,因為根據一個星期的調查,特區的光碟標價在90到120元,而成本隻有15。

    “你知道嗎,就是這麽個高價,竟然還很難買到貨。”吳景秀覺得這就是一個大金庫,投入低、周期短、產出高、資金回收快。足夠解決林義說的資金短缺問題。

    對於這個價,要是後世人,肯定會嗤之以鼻。但林義知道,現在就是有這麽誇張、原始、荒唐和不敢想象。

    就好比八十年代安裝座機要花費那年頭的幾千元一樣,在沒有經曆過的人看來,太過離經叛道了。

    但,這就是高科技在時代裏的魅力。

    而且還不止這些,在廣州一張碟片普遍上百。而在京城、滬市有的高達兩百多,單價普遍也是一百五以上。

    不過這殺豬價也隻能維係兩三個月,然後被紛紛湧入的企業以及盜版商生生掐斷,價格成斷崖式崩潰,正版普遍二三十元,盜版就更不用說了。

    “買不到貨才是正常現象,現在開始做光碟的,基本都是以前d技術轉行的,外人基本還沒進入呢。”林義若有所思,猶豫了會才問她“要做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時間太倉促,我怕錯過最佳時機。”

    林義所說的最佳時機指的是“黃金三月”,錯過這三個月,就沒有做的必要了。

    “你看看這份報告。”吳景秀又把幾張紙遞給林義“這是我們一個星期內對特區市場的初步了解。”

    報告上不僅對vd和光碟的市場價、存在的生產企業、分布的地區都有籠統的記載,還有很多記述是對技術工的偷偷摸底。

    林義一看,就知道這幾人這幾天是花了大功夫的。

    “你真的有這麽大把握?”林義翻看完,問一臉期待的吳景秀。

    “當然,”吳景秀點點頭,然後把煙放一邊很認真地說“老板要是信得過我,就把這個項目交給我,不出兩個月,絕對交出成績單。”

    吳景秀雖然特立獨行,但她自己知道自家事,要是不做一翻成績,以後肯定會被這個年輕人穿小鞋,那這麽逍遙的日子就一去不複返了。

    而且,她內心很渴望自己做一翻事業,實現自己的價值,得到他人的認同。

    “需要多少資金?”已經打算做的林義,還是思考了會才問。

    “20萬。”看著林義爽利地答應,吳景秀也是一愣,緊接著內心一陣小激動,接著又抽出一份文件“這是我的策劃書,還有要購買生產線的清單。”

    “嗬,你今天這文件可是一套套的啊。”林義接過這幾張紙,又打量了下女人手肘下壓著的那一疊,笑到“都給我吧,後麵可真沒錢了。”

    “咯咯,你先看完手裏的,後麵這些不整你要錢了。”吳景秀也是被逗笑了,很自然地又點了一根煙。

    花十來分鍾,很快看完資料,林義說“我需要去一線走走,才做決定。雖然相信你,但20萬也不是小數目。”

    林義其實是相信光碟市場的,但他沒把握確定兩個月內是否可以技術成熟,進而大批量生產。

    說起來也是以前疏忽,沒注意到這一塊,畢竟這東西猶如曇花一現,輝煌期太短暫。

    後世很多廠家剛進場,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盜版商打垮了,所以林義是真的沒想起來。

    不過,現在他又有了點新想法,碟片的輝煌期過後。林義打算用半贈送的附帶方式,來推銷vd機子,這樣對提高市場競爭力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而且自己生產的話,也不怕人家有樣學樣附帶式推銷,畢竟自己大批量生產相比買而言,成本要低的多,這就是所說的成本優勢和競爭力優勢。

    “好,”吳景秀覺得林義不急著談資金,反而這個認真的態度,讓她心裏更高興幾分。

    後麵兩人又討論了很多,話題不僅在討論技術,還商討了明天要開的會議重心。

    就這樣一直到淩晨過,實在熬不住的林義才把她趕走,打著哈欠關門時說“你沒點眼力見,我都困成這樣了。”

    “咯咯,要不吸根煙。”踏到門外的吳景秀也不以為意,反而把左手的煙盒示意了下。

    “行了,你也少吸點。”砰地一聲,林義在困覺的語氣裏,把門關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