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宮闈不修帝後反目 學士遭遣謫戍西域
字數:16521 加入書籤
乾隆一怔,問道:“哪個娘娘?”
“皇後娘娘!”
“這是接見外臣的地方,到這裏做什麽?”
“回……回皇上,奴才不敢問。”
“你跟她說,朕正在用早膳,膳罷還要見人辦事。”乾隆說道,臉上已沒了笑容,“有什麽事,晚間朕到坤寧宮說話。”
王廉哭喪著臉癟著嘴,哈腰用手指窗外道:“遲了……那不是娘娘已經進來了!”乾隆轉臉看看,窗玻璃外頭果見那拉氏帶著七八名女官進來,已經繞過琉璃照壁,似乎吩咐了句什麽,女官們便垂手站定,滿院宮女太監幾十名,連守護石殿門口的幾個三等侍衛都齊齊跪了相迎。他無奈地放下箸,要了毛巾揩著手臉,見皇後已經進內殿,便坐直了身子,勉強笑道:“你用膳了麽?想是剛從老佛爺處下來,汪氏的好粥,隨便用一點吧?”又覷了覷,“怎麽氣色不好?”
皇後果然是氣色不好,蒼白的麵孔上掛著淚痕,顯然是正在盛怒之時,極端正的五官都有點獰歪,半蒼的鬢邊還垂著一絲亂發。她也不看乾隆臉色,悻悻地就坐了炕邊椅上,說道:“有人欺負我,皇上你得給我做主!”
“誰?哪個?”
“劉墉——劉羅鍋子!”
“劉墉?”
“他帶刑部的人到內務府,點名拿我身邊的人,說要問話,把章氏奶媽子傳去了。我叫人去問他,他說是關乎於敏中的案子,查明了再給我回話!章氏跟了我幾十年,我還不知道是好人歹人?有什麽話不能我來問?於敏中犯什麽王法我不管,內務府就是我管著,也沒個聖旨,大天白日的就拿我的人,這不是欺侮人麽?”
乾隆也似乎意外,一時想不明白,皺眉問道:“章氏是於敏中的什麽人?”“看看,你也不知道不是?”那拉氏淚眼模糊,拍膝打掌說道,“查案子有查案子的規矩,宮裏拿問人是多大的事,就是個拴驢橛子還要釘根樁呢!他這麽著,別說我這皇後,祖宗家法也繞不過去。這撒野的劉羅鍋子,我怎樣待他來著?直就是個曹操,白臉兒奸臣!”乾隆剛還說於敏中是曹操,不料轉眼間皇後便原封奉還了劉墉,又好氣又好笑,說道:“這麽著不好,殿裏殿外多少人瞧著的不像,體麵尊榮要緊。劉墉確實是我讓他查問於敏中的事,你不高興隻合和我說。劉墉是忠臣,他爺們跟我也幾十年了,你別犯渾。”
“我犯渾!”那拉氏見乾隆也不肯給自己做主,氣得渾身發抖,口角也有點歪扭,大聲道,“我忍了多少日子了!你口口聲聲說我是六宮之主,其實我這皇後連前頭皇後一根汗毛也不值!南巡時候你要殺王義,又饒王義,後來又拿王八恥、**、王禮、王廉,也不說個原由,也不知會我!這不知哪個叭兒狗溜勾子舔屁股的角兒攛一把野火,索性叫外官進來拿人——章氏礙了誰什麽好事了?就於敏中我看也不是壞人!”
她這一番發作,早已激得乾隆怒火萬丈,“咣”地一捶飯桌,霍然站起,殘盤剩菜,碟兒碗兒飯箸都跳起老高。暖閣外殿侍候的太監宮女也有幾十個,早已被突然變得潑婦似的皇後鬧得目瞪口呆,見乾隆暴怒突然發作,像驟然被雷電嚇傻了的孩子,癱在地下渾身瑟縮顫抖,不知哪個太監有心疾,眼一黑“撲通”一聲栽倒在地昏暈過去。
“你懂規矩?你懂祖宗家法?”乾隆眼中閃著可怕的光,“打太祖皇帝算起五代,後妃一百餘人,有你這樣的?這就是你的母儀天下風範?”他惡狠狠地說著,“市井跳腳罵街潑婦”就要脫口,乾隆畢竟不是馬上皇帝,尊貴的血統身份優良的宮廷家教,已經融進他的肌膚血肉心智神魂之中,盡自暴怒,心神中自有的這點靈光仍舊不泯,隻是口氣變得刁狠犀利,句句出口如刀似劍:“宮裏規矩亂得一塌糊塗,太監宮女奸宿穢亂,有些宮嬪也不幹淨,先皇後富察氏就為這個驚嚇致死,連葉天士這樣的神醫都束手無策。你都放任了!我把頂尖兒的都處置出去,不事張揚,是瞧著老佛爺的臉,成全一些人的體麵。我倒想知道,這麽做礙了什麽人的好事!於敏中是好人,你在深宮怎麽知道的?可見劉墉這麽辦,觸了你什麽疼處?前頭處分紀昀李侍堯,你怎麽不說話?”
他連連質問,逼視著那拉氏。不料那拉氏卻毫不驚惶,偏臉兒一哂說道:“我懶得說!他們與我不相幹,我心裏沒病,也不曉得給你貢獻幾個爛女人玩兒。不得你的意兒,我知道,有什麽罪我都領著,這裏空房子冷宮多著呢!”
“你妒忌!”
“我不妒忌!我是堂堂正正明媒正娶冊封的,不是偷漢子老婆,也不是別人獻的戰俘!”
“你幹政!”
“我不幹政!是劉墉拿我的人,我才來問你的。”
“劉墉沒有進大內,他是內大臣,到內務府按名查人,奉的我的旨意。”
“就為你寵縱,他才敢這麽大膽!”
她一遞一句與乾隆鬥口,“偷漢子”指了棠兒,“戰俘”又直斥了和珅劉墉,這是幾十年的陳年老賬,老醋新醋壇子齊翻,句句都像刀子直紮乾隆心窩兒。乾隆渾身亂顫,看著不依不饒的那拉氏,向前搶了一步,卻被飯桌擋了一下,順勢一腳踢翻了桌子,好好一個養心殿暖閣裏頓時狼藉不堪,盤碗杯匙菜餅饅頭滿地都是,幾個食盒子也都碰翻了打滾兒,稀粥黏糊糊濺得四處不能插腳……指定了那拉氏道:“好……你頂得好……你還記得你是‘冊封’的……我既然能冊封你,大約撤掉這冊封也不難!”那拉氏立即反唇相譏道:“那是,你本來金口玉言,我本來就是一棵草罷了。”
“叫劉墉進來,叫阿桂和珅進來,叫禮部的人進來!”乾隆怒吼著,嘶啞的聲音震動殿宇,“叫大理寺的人來……撞景陽鍾召集百官到太和殿候命!”他已氣得神誌有些昏亂,立在當地攘臂咆哮。臉色漲得緋紅,項間青筋繃得老高,瞠目一道一道下著旨意,王廉幾個太監嚇得魂不附體,不敢接旨又不敢不應,麵麵相覷著唯唯答應。王廉是這裏為首的,早已著人飛報太後知道,隻好磨蹭著囁嚅道:“劉墉來了一會子了,就在院裏跪著……”說著,便見劉墉俯伏爬跪而入,也顧不得滿地肮髒,至乾隆麵前,雙手抱定他的雙膝,啜泣哀懇道:“皇上……皇上暫息雷霆之怒,聽臣一言……父母不和子侄難過。皇上是天娘娘是地……天地不和天下不樂。事由臣起臣當其罪,千罪萬罪罪臣一人。是臣不懂規矩,是臣有罪當殺,臣萬死不能塞責……願皇上娘娘敦睦和好如初,是天下人之大福……”說到後來已全然難抑激越心情,號啕大哭著泥首叩頭,又向那拉氏叩頭,顫栗哭泣道:“萬歲已經年逾耳順,娘娘也望五十的人了……臣不過芥微書生一個,何必為臣生分,隻管處分罪臣就是了……”
那拉氏起身擰項扭身的仰臉不睬,倒被劉墉一哭哭醒了,眼見養心殿中沸反盈天人人慌張,乾隆怒不可遏一手扶著窗台喘息不定,此刻才意識到闖了大禍,委屈憤懣恐懼慌亂一齊襲上心頭,一溜身軟坐了地下放聲大哭:“老佛爺菩薩……我這是做了什麽孽這般命苦的……兩胎兒子都養不住……到了這個身份還要受小人的氣……我那早走的皇姐姐呀!你在天有靈,知道我的心,隻有吃齋念佛小心敬上的分兒,幾曾敢越法非禮來著?如今混到了這分兒上,說起來是皇後,沒人理沒人疼,三天兩頭還給我臉色瞧……姐姐呀……有多少苦水我向誰去訴?啊……”
她哭得幽咽慘慟悲悽哀絕,呐喃陳訴,多少難言之隱卻在痛啼中揮泄,已沒了憤怒,隻是哀怨不止。乾隆也從極度的亢奮激怒中漸漸醒過來,想想這個人十三歲就跟了自己,弘時三哥千裏追殺自己,逾月不通音信,她竟許了“禁口齋”絕食祈福。年輕美貌時自己也並不嫌她拈酸吃醋,原覺她另有一份嫵媚可愛的。再看現在這光景,貌老色衰之後壓根沒有房中之幸,三胎兒子死了兩個,隻有一個顒璂也是病秧兒,眼見骨肉支離命如懸絲。她本來就是暴性子,寵慣了的掌上珠忘憂草,立她當皇後,其實是失寵之後乾隆自己心裏不安,給她的安慰“名號”……此時反躬自省,乾隆也良知愧恧,追思富察氏在時夫婦敦睦,慈儉恭和六宮熙然,她若尚在人間,哪用自己為後宮的事這般煩惱?思及富察皇後種種好處,又想到那拉氏受自己冷落且是孤立無援膝下荒涼,哪禁得那拉氏一口一聲“皇姐姐”哀哀慟哭?轉念自己古稀不遠,國事家事日見不寧,一陣悲酸湧上心頭,乾隆悶聲深長歎息,已是熱淚雙流……一腔拉雜邪火都被這淚澆熄。這裏頭隻難為了劉墉——知道皇後來見皇帝已知撞了黴頭,趕來解說,又正遇夫婦大動肝火,不能像太監那樣緘默,又無法據理深勸解釋,見他們二人火氣消了,心下這才放寬,想及皇後方才盛氣、皇帝盛怒皆由自己而起,痛定思驚反覺恐懼,撫一撫碰得青紫的額頭,正要再加慰勸,聽外頭秦媚媚高喊一聲:“太後老佛爺駕到!”心頭又是一悸。便見兩個太監夾扶著太後顫巍巍進來。乾隆忙拭淚賠笑,叫了聲“母親”便雙膝跪下。那拉氏也就跪了,手帕子捂著臉隻是啜泣。
“都起來吧!”太後看了看亂七八糟的暖閣,無聲歎一口氣,沒有進來,王廉忙搬了椅子放在正殿禦座旁邊請她坐了,見乾隆那拉氏皺眉出來,劉墉跪在一邊尷尬,太後又道:“給皇帝皇後設個座兒。劉墉爺們跟老了我們的,跟自己家人一樣的,就坐那邊杌子上。”此時劉墉已知自己陷進了皇帝家務之中,硬要辭出反而更見形跡,忍著疼痛又磕頭道:“太後老佛爺,今個的禍是臣惹起來的。方才在暖閣裏臣就想,畢竟外臣不宜插手宮務太深。若是事前請旨,由皇上交皇後娘娘拘核章氏盤問案由,哪來這場風波?若是不動聲色,直接著刑部戶部核查蘇淞糧道,待案子有了眉目,牽連有據時再奏皇上,也不至有這場事。左思右想這是好大的誤會,就從宮中提人到內務府問,臣雖然沒有越權,但章月娥如果硬著不肯認承,既不能用刑,又不好羈押逼問,皇後疑臣擅權也不是事出無因。事情是從臣那裏起,還該從臣這裏息。皇上英明娘娘賢德淑懋,隻求查臣之心,不求諒臣之過,臣就萬死而無憾的了。”乾隆卻道:“老劉統勳是累死在轎裏的,劉墉原也是體貌周正,辦差熬夜幾十年累成了駝背。他一門良實朝野都知道,奸臣太監最怕的就是他,你怎麽好一口一個‘劉羅鍋子’,又說是‘白臉奸臣’?”劉墉一個勁地謝罪,說道:“劉羅鍋子是實話,茶館裏說書的也都這麽叫,娘娘叫得不差。不過臣是個黑麻子臉,因為臉黑,麻子都看不清了,哪來的‘白臉’呢?”這麽一個解頤調侃,太後乾隆便都笑了,正在垂泣的那拉氏也是一個破涕。
這一來把話題從宮掖家務上拉到了案子上。乾隆便問:“事情牽到了章攀桂,他在蘇淞糧道上,和於敏中什麽幹連?”劉墉這才定住了驚魂,說道:“是高雲從送來了當日建造於府山子野[1]
監工名單,裏頭花園一節注有‘章攀桂營造’幾個字。章攀桂是章月娥的弟弟,章月娥曾是已故阿哥顒琪的奶媽子,已經退休了。臣也不知道她尚在娘娘宮裏當差。於敏中在宮中和外府宗室裏耳目極廣,恐有串供通消息的事,所以匆匆忙忙就傳來問話了。”太後問道:“於敏中是狀元啊!你總說他學問好,在上書房有些政務他也管的,後來進軍機,也說他能幹,怎麽一下子就拿了?”
“於敏中沒有拿,是待罪勘察。”乾隆看那拉氏哭得形容憔悴,可憐楚楚望著自己,也覺灰心的,不該發那麽大火,賠笑對母親道,“他買了太監偷聽兒子的壁腳,鑽刺打探兒子讀什麽書,外頭臣子和他私相交通避開軍機處的也不少。並沒有人告訐他,是兒子每讀一本書,說話說出來他就能對上來,引了兒子疑心:他的學問比紀昀還大?今兒臨時送他兩張字,難倒了他,也就露了馬腳。”太後點頭歎道:“君子少小人多,先帝爺在世也常歎息的。究竟他信任的田文鏡我也看不過眼,後來查出來也說假話糊弄。皇後這些日子身上有病、性子躁,打當丫頭算起,是從小跟著你的,你還不知道她?人急了說話沒遮攔,她是個女人,你不能認真計較。你若計較,連你也就見小了不是?今兒這事我說話抹回牌兒了。天也就向晚,劉墉該辦辦你的事去。我拿你當自己人,你斷不至出去張揚的。晚膳到慈寧宮我那兒用去,我給你們好生和息解釋。”
劉墉聽了鬆一口氣,心裏已是寬亮,行了禮長跪道:“這就好比父母小有不合,子侄輩豈有張揚的理?不但臣自己,臣還要召集太監,誰敢借端妄傳謠言,立刻大棍打死勿論!”
“劉墉這比方有意思,這麽處置也是。”太後笑著起身來,乾隆和皇後忙過來一邊一個攙了去了。劉墉目送他們出了養心殿天井才站起身,一口氣鬆下來,身上腿膝一軟,幾乎癱倒下去,忙掙紮著提勁邁著方步出了養心殿……
紫禁城裏勾心鬥角,人們還在議論紀昀,紀昀對這些事卻一毫也不知道。他是謫戍到新疆的,雖然也帶著兵部勘合,上頭卻寫的是“奉旨遣流犯官紀昀一名,允帶四名家人至迪化大營效力,沿途各守官卡哨不得留難,等因奉此”這樣的話頭。這樣的身份,沿途驛站是例不接待的。途經直隸、河南、陝西還好,中原他的門生故吏多,這些官員們信息兒也靈通,知道內情的,料想他還有起複的日子,那份熱情直比他在任監視還要來得,有的不明內幕不曉事理的,看他年過半百遠戍萬裏,看準了“壯士一去不複還”,誰肯顧念昔日師生恩誼僚屬情份蹭黴氣沾黑包?稱病不見的,打發二兩銀子“送瘟神”的,裝兩口子生氣杜門拒客的,當著家人麵發作“恨棒打人”的……種種世情百態醜樣翻新。紀昀是讀飽書的人,也見過些世態炎涼,但實地閱曆卻是頭一遭。有時強顏歡笑,有時知趣規避,逢場作戲逐一應付,心中那份歎息卻感受異樣真切,就這樣,忽然遇“熱浪”相迎,倏爾遭“冷風”突襲,百味不一間主仆帶著那條叫“四兒”的狗逶迤西行,時而住華堂官廨,時而又趁雞毛小店打尖。跟來的四個家人為首的叫玉保,是他外書房侍候的小廝,其餘雲安、馬四、宋保柱都是家生奴才秧子,原都是分戶另居在外生意的,因年輕力壯挑選了跟他遠行的。既沒經過事,也沒有吃過苦。此時紀昀失勢,既不能狐假虎威,也沒了外快可撈,都是滿心的不情願,好時節還有一副笑臉,待遇見淒涼難堪,住村店宿破廟,自己攤草造鋪,撿柴打火,汲井作炊種種行路瑣碎煩難,先就不情願,嘰嘰噥噥嘟嘟囔囔怨天恨地,怪臉擰勁的百不順當。紀昀素來不理家,在朝也沒有管領統轄過人,也不會威嚇嗬斥下人,隻是一味容讓求安,心裏想的同舟共濟渡越時艱,但各人一把鐵算盤忍苦勉從,誰肯與他“共濟”?他心裏不暢時撫狗讀書,月夜曉風吟詩**而已,四人看破他“不過如此而已”越發放肆,裝聾作啞的更不成體統。紀昀心中隻索自認晦氣,能不使喚他們就不張口,一路走來主仆五人日漸生分,已是個同途不同心的格局。
紀昀離京時已是季春天氣,關內沿途豆麥連陌綠浪搖漾,春花凋落紛墜如雪,中原風不鳴條雨不破塊是一派盎然生機。待至陝北,地高氣寥,便覺與平原大異其趣,廣袤無垠的黃土高原上草樹寂寞,反轉又複荒寒,極目所盡處溝坎坡堖千丘萬壑,或白楊叢林孤樹峭拔而立,或荊棘荒草連崗起伏,綿綿無際遙接地平處都極少見村落房舍,隻一片片的草灘、春小麥等,燕麥新綠帶黃,瘌痢頭似的橫亙在原野上。罡風掠原而過,卷起幹燥的沙土,去年的枯草敗葉打起旋兒溜地盤旋追逐嬉戲,撲在身上仍舊帶著早春寒意,放牛放羊的老漢村童打著赤膊,卻披著老羊皮襖子,吆天呼地地唱著信天遊,更顯著野曠遼闊天廓氣清。沿河西走廊再行,過甘肅入青海,愈走愈是荒涼。
沿祁連山北麓越蒙古大漠,在蒼蒼之天茫茫之野中過疏勒河,入哈密、進吐魯番再向西北五百裏便至烏魯木齊。看盡了穹宇高遠雁陣北飛白雲碧草,時而羌笛胡笳蒼山連亙,轉又風沙漫野石走沙飛,灼熱時焦悶欲死,寒冷時又徹心透髓。此種西域風情的體味中原絕無,倘不西出陽關,就讀一萬首“春風不度玉門關”也領略不得。在中原時,因紀昀久在相位,盡自有炎涼之態,官員們和尚不親帽兒親,多少還有幾分人間煙火氣。待由延安再過榆林,寧夏一帶剿過回民起事,官兵不分良莠大刀闊斧平排砍去,殺得路斷人稀,百姓生業凋蔽不堪,西路此刻正在用兵,所過城池滿都是運糧運餉的丘八爺。這些“爺”們誰知道他“紀某人”?都不把他放在眼裏,住店爭柴爭灶爭水爭鍋,一說話就想翻臉,動不動就紅著眼要“揍狗日的貪官”,有時睡到半夜敲門打戶的衝進來叫“你他媽的當官的也有今個?給爺騰騰地方——馬圈裏睡去!”紀昀戴罪的人,又秀才遇兵,哪裏還能為仆人做主分爭,人在矮簷下隻索忍了任人敲詐。待到烏魯木齊,那匹“日走六百”的健騾送了大爺“軍事征用”,四頭毛驢也隻留了一頭又瘦又小的給他馱行李,紀昀黑大個子也瘦了一圈兒,好歹總算平安抵達。
“烏魯木齊”按維吾爾語原是“美好的草場”的意思,隻有一處清真寺,幾間破房子,集鎮貿易時也倒好生熱鬧的,平時與尋常草原甸子並無二致。自康熙年間用兵準噶爾,這裏又是運兵運糧草集轉地,漸漸建起石屋磚房,其實住的都是兵,算是一座城,卻名不符實的隻能算個“兵城”,隨赫德的“天山大營”行轅就設在此地,紀昀就近在行轅衙門尋了一家小店住下,便命玉保到行轅呈獻文憑勘合,他自己胡亂喝一碗奶酪,蘿卜幹熟羊肉菜,又吃一塊饃也就飽了,便踱出店散步遣懷。
城裏沒有什麽看頭,一色都是營房庫房,都用石砌基礎幹打壘牆,也有用草節和泥糊起來的,都是三合土封的平頂兒,近看粗陋不堪,遠觀去像列隊兵士齊整站立,也還不算難看。沿著土巷往西約有兩箭之地就是城牆,也是土築,城牆城垛上都用草皮貼護,滿牆都是青草萋萋,像一條綠龍蜿蜒曲屈矗在草甸子上,有點“城春草木深”的味道。其時剛過午牌,城裏的兵在換班吃飯,守城的兵也有點懶散,說了幾句好話也就許他登城眺望。
城外景致果然是大有異趣,站在草城環顧,天色湛青一碧纖埃絕塵,一絲雲也沒有的穹窿上斜陽炎炎灑落下來,東邊一望,平展草地如氈接著巍巍的博格達山,雲橫山巒嵐氣接峰,千年雪峰直插青天,南邊烏肯山、西南額哈布特山和西邊的婆羅可奴山也都是千年白頭,像三個驕傲的蒼首老人倨坐,在爭執一個永恒的神秘話題,高高在上睥視著腳下的烏魯木齊。斜落的陽光從他們頭頂肩膊間透下來,籠著一團團一圈明豔瑰奇的聖光彩暈。冰雪、青鬆、草樹、綿綿而下直接大草地,淌下的雪水匯成無數條小河縱橫屈畫,平攤在城北無垠的大草原上,或成渠或聚塘或連綴成片、成沼澤,藍瑩瑩光閃閃鑲嵌在氈絨樣的草原上。大約受這雪山水源的滋潤,這一帶草原也格外豐盈旺盛,高的可掩馬腰,低的也有尺多高,春風漫漫一蕩,綠浪搖曳中,黃的花紅的花紫的花……還有許多看不清顏色的花若隱若現綻露芳姿,青草氣息裏透著這般許多鬱馥幽淡的花香,舒臂一為呼吸,清沁入腹,但覺神歸魂與心傾色授,人間許多俗務煩惱,世情沉浮榮辱寵侮都可一風吹至烏何有鄉。一路上艱難跋涉擾攘煩惡心緒,都在一聲深長歎息中消弭無形。此刻轉思京師得罪一日三驚,冠蓋炎涼如影隨形,念及潞河長亭一別,劉保琪曹錫寶等寥寥十數門生灑淚郊送,都恍在昨日,而已暌隔關河千重,雲山萬裏,不覺情因中發感懷難已,曼口吟道:
迢遞隔山川,音書盼時眷。
感此金石心,不逐升沉變。
深情何所酬?贈以勤無倦。
鼎彝登廟廊,追溯工師煉。
他年因子傳,已荷榮施萬。
努力副所期,何必時相見。
還欲再尋章覓句,聽見身後城下有人喊:“紀老爺……老爺!”轉身一看卻是玉保從街上小跑著過來,想來是已經從將軍行轅回來,便沿城內土梯階款步下來,問道:“見著隨軍門了麽?”
“隨軍門奉旨調了奉天提督,新來的將軍叫濟度,海蘭察軍門谘文請他去了昌吉。”玉保一臉苦笑,顯得有些沮喪,兩手一攤說道,“軍流處的人說,昌吉城牆炸坍了,所有軍流過來效力的人都要過去修城牆。說這是兆惠軍門的令,迪化原駐防人馬都開過去了。咱爺們咋的就這門晦氣!”又道,“他們來了個書辦,正在店裏頭等您呢。”說著前走,帶紀昀回店。
紀昀驀地覺得心裏一陣空落。隨赫德他認識,而且帶著一封阿桂寫給他的信,此人威武有力,是個粗豪人,往昔相處也還融洽,但濟度卻是陌生人,聽說是個“儒將”。自己是個“儒”,——與人打一輩子交往,最怕的就是文官心機——和這個高高在上的儒將怎麽打交道?兆惠在黑水河、海蘭察在金雞堡——這樣落魄,還逢上了“投親不著”!想到又要遣送昌吉去修城,抬土扛包當苦力,這把子年紀由人嗬斥形同奴隸,心裏又一陣悲苦,但看玉保陰沉個臉,梗脖子擰筋的衝衝而行,仿佛一張口就想拌嘴吵架的那副橫勁,他無聲抽動一下鼻息,什麽也沒說。
將軍行轅的軍流處書辦等在店裏。這是個三十多歲的精幹漢子,拐孤臉又白又淨,留著兩綹修飾得蝌蚪樣的八字髭須,耷著單泡眼蹺足坐石桌旁嗑瓜子兒,盤子裏放的靈寶紅棗,碗裏泡的是龍井茶——一路沒舍得用的物件,都被奴才們拿出來孝敬了這位管事爺——見紀昀步履蹇遲進來,這書辦隻抬眼看了看,屁股也沒動,便問:“你是紀昀?”
“是,”紀昀微一哈腰,說道,“犯官紀昀。”那書辦麻利地左右腿交換了,仍舊是二郎腿,吐著瓜子皮一笑道:“有緣分呐!我十二歲進學,也吃過幾回冷豬頭肉的。不合和人爭風水地兒出人命,配到這兒個遠惡軍州。你呢?人家也說,是十二歲進學,連登黃甲官運騰達占盡桂枝風流,不合一個蹭蹬,也流到這塊從軍效力。這可真是天上地下都來迪化[2]
——這可不是緣分麽?”紀昀這才知道他也是犯罪發落過來的囚徒,大約識幾個字,就在軍中調劑出來個未入流。聽著語帶譏諷滿口得誌小人腔,心裏上火,卻知管大於官命懸此人之手,隻好忍氣笑道:“天上地下都來迪化不差,我流你配緣分爽昧有罪——承先生賜教。敢問貴姓台甫,也好上下稱呼。”
那書辦“嗬”的一聲,一拍大腿手指紀昀笑道:“真還有你的!說話都是對子,滿合轍押韻的——喂,你天天跟皇上,也就這麽著?怪不得的,巴結得不錯嘛!我姓羅,行二的,你就叫我羅二爺得?了吧!”這家夥中午喝了酒,也是乘興出來尋開心,因離得近,滿口酒屁臭味,死蔥爛蒜夾著羊肉騷膻直衝人鼻,紀昀見他拍胸搭肩上頭上臉地往上湊,心裏厭惡,也耐不得那股味兒,閃著身子往後退了退,雙手扶膝端坐了凳子上,啜了口茶,問道:“羅二爺,我已經投讞報到,就請軍流處長官稟知濟度軍門,我還想請見一下兆軍門海軍門,這都是我的朋友,京裏還有書信帶給他們。”
所有無賴小人無不厭棄端莊,紀昀一旦肅然正容,羅二爺便覺無趣,卻覺得紀昀還端著官架子跟自己充大頭,因板了臉,茶碗蹾放了桌上,說道:“濟度大軍門去了昌吉,本城要運過去十萬石糧食支應兆軍門軍用。紀大人,你既犯罪到了這一畝三分地上,少不得把你的官氣收斂收斂。什麽兆軍門海軍門?來的犯官多了,都是拿這一套嚇唬人,羅二爺不認這壺酒錢——連關內各地戍來的囚犯,單是迪化就有六千,糧食要運,城要修,都和濟軍門海軍門這些人是親戚,我們的差使怎麽辦?”他站起身向北指指,“——城北清真寺西是關帝廟,廟北是新修的城隍廟。你們立地準備,挪進城隍廟去住,那裏編的二百人一隊,明天天不亮就背糧食到昌吉,每人五十斤軍糧,許帶十斤幹糧,運到昌吉領條子回來再運。就這麽個差使,收拾行李去吧,我在城隍廟等你!”說罷哼了一聲抬腳便走了。
他意帶不善悻悻而去,四個長隨不禁麵麵相覷:剛踏進“一畝三分地”就把地頭蛇得罪了。雲安就抱怨:“老爺也真是的!他上頭上臉的,是在這裏管犯人多了,都是求他的,沒有他求人的。咱爺們落到這地步,還和這種人充的哪門子大蠟呢?”宋保柱說道:“眼見是來要錢的,我們就是抱著葫蘆不開瓢!這可倒好,四百裏路到昌吉,五十斤糧扛上還要自帶幹糧。”馬四道:“這都怪玉保,報到的時候孝敬銀子一遞,又方便又好看。看這鬧的什麽事兒呢?”玉保一腔的沒好氣,冷笑道:“就你能!敢情的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過了西安,哪一路山神土地跟前不燒香?隻剩了二百多兩,都送出去,我們喝西北風兒?我給他封了五兩的包兒,他打量我們老爺是做大官的,嫌少,是勒脖子訛我們來了!”
“我早說在西安把銀子兌成銀票的,”馬四說道,“咣裏咣啷的兩千多,跟抬著個錢莊子走道兒似的,誰見了不剝克我們?”
“兌成銀票?這裏沒有錢莊,一堆廢紙好揩屁股麽?”玉保瞪著眼道。
“嗐!真他娘的命裏八字不照……還不知哪一天才能回去。”馬四嗐聲歎氣說道。
“回去?放到這兒的十個有八個回不去。”宋保柱咧著嘴像笑又像哭,“別瞧那些老爺們送行說的天花亂墜石頭轉,逢場作戲賣人緣兒。老爺給他們騰出了個軍機大臣位兒,巴不得咱們這把骨頭撂到沙漠瀚海裏頭呢!”
“也許皇上有一天想著我們老爺好處呢……”
“皇上?皇上要真心疼老爺,怎麽發到這鬼不生蛋的地方兒?”
“這話是!還不是小人攛弄得皇上不待見了?有那個日鬼精和珅在皇上跟前沒個好兒。”
“還有臭魚(於敏中)爛蝦。”
…………
七嘴八舌連議論帶爭執夾著怨天恨地說個不了。紀昀被他們鬧得心煩意亂,有些話也覺不無道理,發遣出去的官員皇帝“忘了”的也有的是,蒙赦放歸的除非他親自想起來或有人舉薦“提醒”。他自己的情勢自己有數,恩赦回京是十有八九的事,但也實在擔心和珅弄鬼,對於敏中更是有幾分恐懼——趁著這時機再查出幾件自己的“事”,磨道裏找驢蹄印兒再容易不過了。以曾子之賢、母子相知之深,三言“殺人”,其母逾牆而逃,自己比得曾子?乾隆愛重比得曾母?而且更深一層的隱憂他不敢想,乾隆已是六十六歲的耳順老人,曾祖順治二十四歲晏駕,祖父康熙六十九歲賓天,父親雍正五十八歲大行……一時有個失閃兩短三長出來,一朝天子一朝臣,萬一出了那種事,也許真就把自己斷送這裏了。幾個奴才不願侍候自己陪殉,也自有他們的苦衷。他不善理俗事家務,也不會訓斥人,雖然聽出怨尤自己,反倒替下人著想,思量著皺眉說道:“說這些有什麽用處?我是奉旨謫遣到這裏的,他敢怎樣我?我哪裏也不去,就在這等著濟度回來,看他是如何發落?”
“爺犯書呆子脾氣了不是?”玉保笑道,“得想辦法——一是再趕著去送點銀子,二是我看這裏馬多,五五二百五十斤,一匹馬就馱了,再買頭小毛驢兒您騎,我們四個空手跟您走,到了昌吉無論見著哪位軍門,好歹一個爐裏燒過香的,總會有點照應的……”紀昀心中氣苦,憤聲說道:“買馬!我發遣到這兒也是給皇上效力,沒錢送這無賴!”
玉保和保柱買馬去了,紀昀討水洗了洗腳,和衣倒在氈鋪上,一手曲肱枕著,一手把一本《楚辭》默讀。他原本是豪爽書生,能吃能睡能熬打的,自經喪亂少睡眠,已有了失眠症候,眼皮困得滯澀,卻隻矇矇矓矓睡不著,一時在養心殿和乾隆說詩詞,一時又和劉墉一同去祿慶堂看戲,一時又見於敏中帶著文卷不言聲從自己麵前過去,一轉臉卻是和珅那副永遠笑眯眯的神情在看自己,恍恍惚惚胡夢顛倒間又見那個“羅二爺”提著馬鞭子氣勢洶洶走來,一臉凶相,馬鞭子杆“砰砰”撾得桌麵山響,擰歪著臉喝叫:
“起來起來!什麽老爺?到這裏都是罪囚!”
紀昀渾身一個驚乍醒過來,居然真的是羅二爺來了,還帶了十幾個囚徒,都是滿臉汙垢衣裳襤褸站在門外,羅二爺手裏倒沒有拿馬鞭子,是兩枚烏黑發亮的鐵膽,敲砸在門框上,還在喊:“叫他起來!”他見紀昀揉著惺忪的眼起來,一叉腰仰臉道:“紀昀,誰讓你睡覺的?”紀昀一怔,說道:“我出過房錢。”
“我讓你到城隍廟,你沒聽見?”
“我沒留神。”
“你聾啦?”
紀昀身上的血一下子湧上來,一旦鳳凰落架,真的連雞不如!這個“什麽也不是”的刀筆小吏,一輩子下場不得第的坐紅板凳扔貨,囚籠裏巴結出來的末等無賴,要嚐嚐“奴役軍機大臣”的滋味了!他的臉漲得通紅,眼中幽幽閃射著怒火,一眼看見玉保牽著馬進了天井,手一擺,憤怒地喝道:“把馬牽到廄裏。我是奉旨要見兆惠海蘭察的,不見著他們,我哪裏也不去!”他這一發怒,玉保幾個人也頓時硬氣起來,馬四便道:“姓羅的,你鴟張什麽?別說你,就是天山將軍見我們老爺,他也不敢挺腰子!”保柱接口便道:“兩個山字疊起,你給我出去!”雲安也道:“和他說什麽?見他們管帶去——見他們管帶去!”四兒臥著,也狺地一聲齜牙咧嘴站起身來。
“喲嗬?”羅二爺起初被眾人突然發作驚了一跳,倒退一步,警覺地看看主仆五個,移時,咧嘴一笑,流裏流氣說道,“我還以為來了什麽硬撐腰子的呢!原來充大人吃瓜,跟我鬧虛頭!你說你奉旨的要見兆軍門,好哇,旨意拿出來給爺們瞧瞧。”紀昀硬硬地頂了一句,說道:“那是麵諭,有旨意也輪不到你來接。”“這裏隻有羊骨頭牛肉幹糠蘿卜糙米,沒有麺(麵)沒有魚(諭)。”羅二爺嘿嘿嬉笑,一擺下頷命那十幾個囚徒:“綁起來押送城隍廟——馬牽上,驢牽上,書箱裏頭有銀子,小心侍候著了!”
一眾囚犯聽見“有銀子”,興奮得嗷嗷大叫,一窩蜂排門而入,卻顧不得捆人,先奔炕上去,有的拽行李被褥,有的就砸鎖開箱子,“咣啷”一聲連底兒翻轉過來,二十幾錠大銀,幾十兩小銀角子小銀錁子,筆墨紙硯連同書籍頓時散落得滿炕都是。眾人高興得歡呼大叫,揣著銀子,揀著能吃的就往嘴裏塞,嗚嚕不清喊:“這他娘的很夠爺們打牙祭的了!”有的叫:“大銀子給二爺,大銀子給二爺!”還有的嚷嚷:“老子要那方硯,那是端硯!”玉保四個人也都撲上去撕扯著保那銀子,也趁機往自己腰裏塞。小小的炕上十七八個人來回擠壓廝打,有的幾個人同時滾成一團摔在地下。紀昀氣得渾身發抖站在一旁,咬著牙不言聲,羅二爺手托下巴隻是陰笑。四兒是隻哈巴兒,見主人受欺,隻嗚嗚哀傷著吠叫,無助地滿地打轉兒焦急,卻不會咬人,不防被人踩了一腳,又膽怯地伏到紀昀腳下縮頭狺叫。屋裏一時亂哄哄烏煙瘴氣呼喝喊罵攪成一團,早驚動了店中人,那住客都是外地出差來的軍官,站在天井剔牙說閑話看熱鬧。店主是本地人,滿麵賠笑拉著羅二爺,嗚裏哇啦不知是蒙古語還是回族語,勸說的什麽也不知道。紀昀已氣怔了。
正亂著,店門外有人老聲老氣說道:“這店裏起反了麽?怎麽這麽攪鬧?”接著一個老者腳步橐橐有聲進來。眾人看時,是個七十歲上下的胖老頭,四開氣灰府綢夾袍上套團萬字黑綢褂子,腳下蹬著起明襇千層底鞋,一頭雪白的皓發壓著六合一統瓜皮帽,濃重的掃帚眉也已全白,卻是紅光滿麵精神矍鑠,說話聲音洪鍾也似,問道:“這裏誰是店主?嗯?”他這身行頭打扮,怎麽看都像個販茶老掌櫃的。又一身風塵灰土,都料他是趕宿頭的。店老板要出來應候,又擔心這群人偷店裏東西。羅二爺見眾人發愣,喝道:“賣什麽呆?別理這老貨——趕緊帶上人走!”外頭看熱鬧的軍官似乎有人認出這老人,嘀咕著竊竊私語幾步便退到了遠處瞧熱鬧。
“我說,怎麽沒人答話?”老人見沒人理自己,有些發怒,一手指定了羅二爺,“你——我說你呢,你看什麽?是你帶囚犯來搶這店的?這迪化是個沒王法地兒麽?”
羅二爺相了相他,終於出來了,他卻擔心是哪個大營裏的文案師爺,賠著小心問道:“老人家,迪化就這麽大塊地方兒,眼生得很。您是哪個營的,還是內地來做茶馬生意?”老人道:“我是賣茶磚來的。你們這是幹什麽?半條街都轟動了,又是搶又是奪的,是土匪還是兵?”聽是茶商,羅二爺又抖起了精神,回身說道:“別理他,捆人!是個賣茶磚的糟老頭子。”
“你說什麽?”老人有點重聽的樣子,偏手捂著耳朵問道,“你叫什麽名字?是營裏的?”羅二爺道:“我就是天山大營軍流處的羅二爺,我這是辦差,叫你別管閑事。”老人也就不重聽了,放下手笑道:“我也是給天山大營辦差的,這鬧成一路人了。你叫羅二爺,一生下來就叫這名兒?你爹,你爺爺也都喊你‘二爺’?”
羅二爺怪怪地看著老人,一笑罵道:“這老不死的敢情裝耳朵背!敢砢磣我!”老人道:“子曰老而不死乃為賊——少陵有語‘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軍流處的堂官怎麽收留你這王八羔子,這城裏就敢橫行霸道!”羅二爺咬牙笑聽他“子曰詩雲”,冷不防一個撲身上前就來一手黑虎掏心,口裏叫著:“揍你個老秀才爬燈台——來這裏賣文!”
“媽拉個巴子的!你敢動手打我老人家?”老人突然放了粗,眼盯著他到身前,不等拳頭挨身,隻一掌劈揍過去,身子一閃順手一帶,兜屁股又是一腳,打得極是麻利。羅二爺壓根收不住腳,一個馬趴摔出去六七尺遠,頭撞在店門口門樞石頭上,碰了個發昏。他揉著鼓起的大包發愣,老人猶自在說:“君子可欺以方,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他一時粗魯得像個殺豬的,一時文縐縐像個教書的,逗得遠處一群軍校都笑。紀昀從沒見過這色人物,老而勁健又文又渾,說滑稽又一本正經,要笑又覺他可愛,又擔心他吃虧,枯著眉頭出來正要說話,羅二爺一跳老高指著老人道:“這老家夥是白蓮教,會邪術,給我拿了請賞啊!”
屋裏一群犯人原見羅二爺吃虧,老人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塌了他,正愣著看,聽他下令,捋胳膊挽袖子便都踴了出去。那老人見他們圍上來,雙腳跨出丁字步盯著他們走近。未及動手,外頭一個青年軍官氣喘籲籲跑進來,雙手一攔喝道:“這是天山將軍濟大軍門,你們誰敢!濟軍門,您瞧您,各軍管帶都在轅門外頭等著您呢!我問跟您的人,說您撒尿去了,怎麽跑這兒來了?”
這就是天山將軍濟度。滿院囚徒,連羅二爺都嚇傻了,木雕泥塑般站著發呆。
“媽拉個巴子,掃老子的興!”濟度拍拍手,又彈彈袍子角上的灰土,板起臉來訓斥那青年軍官,意興闌珊地回身,指著眾人道:“孺子不可教也——統統給我拿下,他娘的——投畀豺虎!”
“喳!”
那青年一個叩千答應,起身一個手勢,店門外三十多個戈什哈奪門而入,馬刺佩劍碰得叮當山響。濟度既說“統統拿下”,這群人也就不分好歹見人就捉,紀昀眼見兩個校尉撲向自己也要動手,真的急了,大叫一聲:“濟度,我是紀昀!”
“紀——昀?”濟度一腳前一腳後站住了。
“紀曉嵐——你沒有讓勒三爺要過我的字?”
“噢——噢噢!”濟度恍然間醒悟過來,一個轉身揮退戈什哈,已堆得滿臉是笑,快步過來,一頭走一頭笑道:“我說今早‘柴門鳥雀噪’呢!原來紀師傅千裏昭昭(迢迢)來了……三天頭海大壞還說,你估約就到了,隨赫德交印時候也說過,你怎麽就不告訴中軍一聲呢?”
紀昀倒不料他這般熱情禮遇的,懸著一顆心登時放下,見他還要深揖行禮,忙一把扶住了,笑道:“論年紀你也是老前輩,這斷斷使不得!大約他們隻記得我的字叫曉嵐,本名兒沒人知道,就鬧了誤會——這正在尋我的事呢!”羅二爺一群人見這陣仗,早已唬得麵無人色,爬在地下觳觫顫栗,見紀昀說到自己,忙磕頭道:“紀大人、紀老爺超生……小人們在這過得苦寒,窮極無聊窮昏了頭,涮著爺們玩兒訛幾個酒錢……”
“娘的個屄的,窮極無聊就敢涮紀老爺?窮昏了頭就敢搶劫?”濟度瞪著眼道,“你這會子不過是小人畏刑,後悔也遲了——把他們拖到轅門外頭正法!”眼見戈什哈們上去拖人,一眾人搗蒜價磕頭乞命,紀昀是君子不近庖廚畏聞牛羊哀鳴的人,不禁軟了心,倒為他們乞情道:“紀昀剛到,也是有罪之身,是我命中該有此劫,天假小人之手,所以禍君子而福君子。不然,我也不得與軍門這裏邂逅相逢。前方戰事方彌,多少大事需將軍料理,軍門不必過分計較他們吧。叫他們把我的書籍盤纏還出來就是了。”濟度笑道:“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與中人可以語上,老兄太仁慈了。既這麽說,死罪饒了,每人四十軍棍,在轅門外枷號三日,罰到昌吉修城拉?倒吧!”說著將手一讓,“到我中軍去,兆惠海大壞今晚都來會議,你也湊上一份,有新鮮蔬菜呢!——把我的馬牽來給曉嵐公坐!”
[1]
山子野,擅長建築園亭的大工匠,有類於今日所雲“工程師”。
[2]
烏魯木齊清代地方官稱“迪化府”。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