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小呀小山村
字數:8430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 】為您提供最快更新!
6月22日,早上六點。
方年背著包匆匆趕到集合點人民廣場。
幾乎是掐著點到的。
陸薇語比他早到,也背著個小包。
像是幼兒園小朋友背的那種書包,拉鎖上掛了隻娃娃。
比起來,方年昨晚臨時買的小包就很龐然。
嘴巴鼓鼓的正在吃早餐,見到方年後,陸薇語小聲問了句“你吃過了嗎?”
“用不用給你留兩個。”
方年眨了下眼睛“吃過了,哪像你這麽急急忙忙的。”
定的是六點出發,不過有些人來得稍晚。
最後是六點十五才正式出發。
一輛大巴裝下了所有人以及小件貨物。
方年理所當然的跟陸薇語坐在一起。
“我有點暈長途客車。”陸薇語小聲說道。
說話時眉宇間有些雀躍,因為她占到了前排的位置。
方年咂咂嘴“咦惹,居然暈車,那你剛吃的早餐不會吐我身上吧?”
陸薇語愣了下,接著扁扁嘴“哼!”
心裏有點生氣,我又不是神,暈車怎麽了?全世界又不是隻有我一個人暈車!
你一臉嫌棄是什麽意思呀!
就很氣好的嗎!
想著,陸薇語扭過頭去,索性望向窗外,就給方年看個跳動的馬尾。
方年麵露有趣的笑容。
沒吱聲。
他清楚的記得,自己曾經的青春裏有過一個形象模糊的馬尾姑娘,有他所有的幻想。
而現在,那個關於青春時代所有幻想的姑娘跟陸薇語的形象重合了。
再一次人生,方年還是很喜歡陸薇語。
在她眉眼眨動。
在她認真時。
在她嘟嘴生氣裏。
在她馬尾上下跳躍中,一點一點把自己陷進去,不願拔出來。
不過方年還是隻會適當參與進陸薇語的人生,頂多是不讓她受苦,未來會怎樣,交給時間。
想著這些,方年起身從行李架上的小包中取了件物品,漫不經心的咂咂嘴“也不知道包裏怎麽多了暈車藥。”
小馬尾跳了下。
沒做聲。
於是方年便輕輕搖晃了藥瓶,發出碰撞的聲響。
陸薇語輕哼了聲“我隻是稍微有點暈,用不著!”
“好吧。”方年無所謂的道。
這點方年倒是一清二楚。
陸薇語開車很穩當,不存在暈車的現象。
她隻是暈旅遊大巴這種車,尤其是內設空調,窗戶鎖死的這種車。
按理說,方年不會知道這樣的小事。
因為方年認識陸薇語時,她25歲事業有成,有房有車。
雖然房子是貸款的,但車是全款。
兩人的朋友關係不會有一起報團去旅遊的可能。
是個很偶然的機會,趕時間跨城出行去客戶現場,當時最快的方式是大巴,也就這麽一回。
方年之所以會買暈車藥,還真不是記起來了,純粹是多一手準備,他是在陸薇語剛剛跟他說了之後才想起來的……
時間非常早,很快車上的說話聲音就小了下去。
一些人用完了早餐,開始發呆或者打盹。
方年也不例外。
坐長途車是最無聊的事情,尤其是這種大巴,且現在手機的可玩性還不高。
…………
不知道多久之後,吳淑芬的大嗓門驚醒了車上瞌睡的眾人。
“大家醒醒,我們已經到了!”
方年也不例外。
習慣性的抬起右手時,有感到壓力。
低頭乜了眼,陸薇語腦袋縮在他的手臂上,睡得正香。
方年才發現原來這個時候的陸薇語睡著後是這樣的安靜,削微缺乏安全感。
這是方年第一次見到陸薇語睡覺的樣子。
這麽近的距離下看,陸薇語的皮膚真好,白皙的臉上甚至能看到細微的絨毛,光滑潔淨。
見陸薇語睫毛眨動,方年趕緊閉上了眼睛。
“啊~”
陸薇語醒來後,小聲驚呼一聲,接著偷偷望向方年。
見方年還沒醒來,鬆了口氣。
接著清了清嗓子,用手推了下方年,嘴上喊道“方年,到了!”
“到哪了?”方年故意下意識的問道。
陸薇語重複道“到了!趕緊起來下車!”
方年哦了聲,揉著眼睛起身拿東西。
那遲緩的動作與朦朧醒來的下意識反應,不給個奧斯卡影帝,多少也有點說不過去。
…………
一行人下車後才發現大巴停在了一段泥土路上。
周圍視野開闊,房屋錯亂無序。
與申城的繁華相比,仿若天上與地下。
方年看了看時間,快九點,將近三小時的車程,少說也離有一百五十公裏以上。
吳淑芬拍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後道“前麵大巴車不好進去,還有一裏地的樣子。”
“帶過來的課本、文具等東西得辛苦大家一起搬過去。”
“提前跟大家說一下,今天的事情會比較多,大家做好準備。”
“大家記得穿馬甲,戴好卡牌證。”
“……”
除了馬甲以外,這次誌願者們每人要戴上一個寫著‘誌願者’三個字的卡牌證。
除了十九個誌願者,同旅遊大巴的還有分會員工、少量媒體記者。
方年和陸薇語一組,抬著一筐文具隨著隊伍沿著泥土路向前行。
路上,陸薇語小聲問道“方年,你們老家的農村也是這樣嗎?”
聞言,方年望了望四周。
這個不知道名字的村莊,比起茅壩來說幾無區別。
多數現在能看到的房屋外表有瓷磚。
也有少數房屋破敗。
時間點還早,有翠煙嫋嫋升起。
田野間村民們正在勞作,這個季節臨近豐收,路旁田裏的稻穀垂下腰肢,等待收割。
根據水稻的成色能明顯分辨出田裏種有兩季稻和一季稻。
偶有在勞作的村民打望著他們一行人。
也能看到有小孩在打鬧。
如果不是來助學,方年會覺得這是跟茅壩一樣,好一派田園風光。
接著回答了陸薇語的問題“一樣,也是種水稻,多數時間在田地勞作,有翠煙嫋嫋,空氣新鮮。”
“也同樣有貧窮的地方,因為村民們沒有多少謀生技能。”
陸薇語點了點頭“我聽我爸媽說,我爺爺那代生活在農村,家裏都窮,後來我們家才搬去的城裏。”
“這是我第一次來農村,真的會有野狗、追著人跑的大鵝嗎?”
方年心想,再過幾年,管你在沒在農村生活過,你都能通過網絡視頻看到農村的風貌。
也能看到被大白鵝追著跑的少年們。
他知道陸薇語的基礎家庭情況。
其實是爺爺那輩就搬了出來,打小生活在小城市裏,若是從方年老家坐車南下去羊城、鵬城,幾乎必然經過的城市,韶州。
如果要硬扯緣分的話,方年去世的爺爺80年代也曾去韶州挖煤打拚,隻不過方年爺爺是掙了錢後回老家了。
“待會你應該能見到。”方年神秘一笑。
其時,大家都聽到了狗叫聲。
陸薇語也聽到了,腳步都頓了下,才繼續往前走。
心裏琢磨著有這麽多的人,有什麽好怕的……
……不知道是村長還是村支書的幹部帶著幾個村民迎了過來。
“歡迎你們歡迎你們。”
領頭的中老年男人笑嗬嗬的道。
帶著比較有地方特色的口音。
倒是說大家都能聽得懂。
“來這麽早,你們還沒吃飯吧?”
分會的某個員工笑著回答“都吃過了的。”
接著他跟領頭的男人簡單交涉了幾句。
中老年漢子便道“大家快給這些城裏來的誌願者們幫忙抬東西。”
“……”
吳淑芬則帶著誌願者們繼續搬東西。
隨著大巴過來的捐贈物品可不少。
越是往裏走,路越窄,房子也多了起來,人也多了起來,也見到了狗。
不過是家養的。
犬吠時,會被主人訓斥住。
這讓陸薇語安心不少。
她倒也不是怕狗,但不怕的是寵物狗。
方年邊走邊目測,這樣大的村落一所小學六個年級在加上幼兒園,可能不止三百個學生。
譬如方年上小學時,一開始是每年級一個班三十來個人,後來幾個小學合並,每個年級起碼就有兩個班,一個小學七八百人。
也存在過因此而失學的特例。
這個‘幫助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活動雖然聽起來好像聲勢浩大,但實際上隻是針對了這個村落。
或許是一個村,或許是多個村。
“前麵就到我們的學校了。”
姑且稱之為村長的中老年男人道。
順著村長的手指方向,眾人看到了前麵的建築物。
沒有看到校門,也沒有如同在城裏常見的小學那樣,有圍牆,二層樓高,不新不舊,談不上破敗。
“這裏就是操場,麻煩大家把東西先放在教室門口。”村長指揮道。
操場的地麵沒有硬化,隻有一個籃球架,有兩個乒乓球台。
村長簡單解釋了幾句“我們這是小學合並了,就這個學校條件比較好,所以都合了過來,什麽都缺,是準備在旁邊再蓋幾弄教室……”
“……”
總之,正如方年猜測的那樣。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老師不夠,學生稀少等情況,幾個小學被合並,但校舍不夠,造成了一批孩子的失學。
而這個村長心思活泛,想到了求助於相關慈善機構。
慈善分會幫了這個忙。
盡管國家規定已經免除了義務教育學雜費,但失學的狀況依舊是存在的……
眾人打量著眼前的場景,接著人群中傳來小聲的驚呼。
陸薇語也在驚訝“他們的黑板怎麽還是木頭做的,掛在牆上啊。”
“不是單人課桌嗎。”
“……”
說著,陸薇語不好意思的輕咳了兩聲,望向方年。
“咳咳,方年,你怎麽一點都不好奇啊?”
方年就笑“可能是見多了,不怎麽好奇。”
“我老家的小學差不多都這樣。”
陸薇語“……”
至少,從現在來看,這裏的狀況還是比較好的,有缺的東西,不過學校還在正常運轉……手機用戶請瀏覽1b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