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恰同學少年

字數:8784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 】為您提供最快更新!

    11月19日,周四。

    方年鍛煉完走到陽台上,忽然發現外麵飄起了小雪粒。1

    2009年申城首場雪飄毫無預兆的降臨。

    方年立馬摸出手機拍了張照片,然後給陸薇語發了條彩信。

    幾乎是在彩信才發出的時候,彈出來消息。

    喂魚“下雪了~”

    方年“對,下了點小雪粒,剛拍了照給你發完彩信。”

    喂魚“收到了。”

    方年“我們這叫心有靈犀嗎?”

    喂魚“肉麻,去上學的時候別騎車了,多穿點。”

    方年“嗯,你也是,多穿點,別美麗凍人。”

    喂魚“[/撇嘴表情]我才不會。”

    今年申城的冬天來得格外早一些,在小雪粒中還夾雜著雨絲。

    一晃,方年就在申城待了小半年了……

    …………

    周五,天才蒙蒙黑,整座城市的路燈、照明燈、霓虹燈便都亮了起來。

    給人的感覺仿佛一下就過度到了浮華的城市夜生活。

    方年剛走到家,就接到了李安南打過來的電話。

    “老方,周末有空嗎。”

    方年嗯了聲“白天有,晚上沒有,你要來市區玩嗎?”

    李安南哦了聲,然後用商量的口吻道“我是想問你要不要來鬆江這邊走一走,我們學校旁邊不遠就是佘山,一起去爬爬山什麽的。”

    佘山距離東華大學鬆江校區確實不遠,車程六公裏左右。

    佘山雖然不高,但已經是申城境內第二高峰了。

    而且一向被譽為申城的後花園。

    且是申城唯一的自然森林境地。

    19號的小雪粒飄過之後,申城的天氣稍微回暖了些,出門走走倒也不錯。

    方年稍加思索,道“也行,我問問劉惜跟林語淙有沒有空,趁這個機會,我們幾個聚一下怎麽樣?”

    李安南連忙道“那可太行了,說起來我到申城這麽久,一次都沒見過她們呢。”

    “八中可就我們四個在申城上大學。”

    方年也知道這一點。

    或許應該說,近五年來,棠梨八中都隻有方年他們四個人在申城上大學的人。

    因為棠梨八中的教學質量是顯而易見的不好。

    而申城高校的招生門檻比較高,兩相比較下,就算分數線達到了申城一些公立學校的標準,也不會選擇申城。

    …………

    接下來方年先後聯係了劉惜跟林語淙。

    好在明天是周六,兩人都沒課,時間上也沒問題。

    確定好行程後,最後方年給溫葉撥了個電話。

    “溫秘,得麻煩你一趟,今天晚上把車停到我住的小區樓下。”

    那邊廂溫葉連忙應了下來“好的。”

    接著感慨了一句“方總您的電話真及時,我剛巧下樓都還沒離開公司,省了坐公交車的時間。”

    方年略有意外“今天下班這麽晚。”

    “剛好有點事情還沒處理完,因為秋計劃第三個周期馬上也要結束了。”溫葉簡單解釋了一句。

    身為方年的專職秘書,且在某種程度上代表方年的人,溫葉平時在公司裏也是有工作的。

    這很正常,畢竟很多事情她需要做到心中有數,才可以在方年問起的時候回答上來。

    也僅僅隻是基本工作要求而已。

    二十分鍾後,方年下樓從溫葉手上拿了鑰匙。

    接著跟陸薇語發了消息。

    “明天周末,我跟高中同學去郊遊,到時候我會拍點照片發發說說什麽的。”

    喂魚“[/再見表情]”

    方年“這麽早就睡了嗎?”

    喂魚“你就是故意的,哼~”

    方年“工作別太累了,周末適當休息休息,抽空出去走走,別忘了下周末過來請我吃飯。”

    喂魚“忘不了。”

    末了又補充發了條消息“路上小心點。”

    從陸薇語下了決定後,就再也沒跟方年談過工作上的事情。

    方年也沒主動問起,更沒有主動做些什麽。

    有句話怎麽說來著萬事開頭難。

    所以在最開始的這個時間段裏,方年什麽都不做,才是對陸薇語最大的支持與肯定。

    …………

    …………

    11月21日,周六。

    結束早上的日常鍛煉,吃了早餐,時間剛剛好是早上8點。

    方年收拾收拾,下樓開車出門,繞道先去複旦正門。

    遠遠的看到站在校門旁低著頭形單影隻的劉惜。

    方年彈下副駕駛位的車窗,緩緩將車停在劉惜的腳邊,她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拉開車門上車。

    “啊,我沒注意。”

    上車後,劉惜聲音清弱的解釋了一句。

    方年笑了下表示沒事,接著道“你右手邊有安全帶,係一下。”

    雖然這可能是劉惜第一次坐小車——在棠梨時沒可能坐小車,在申城就算要出門,她也不可能坐出租車。

    但她依舊很好的係上了安全帶。

    不像方年上輩子第一次坐前排,被要求係安全帶時,是從咯吱窩下穿過的。

    當時方年也不是沒坐過小車,隻是從來沒坐過前排,也就從來沒係過安全帶;

    偏偏當天是任職公司的副總開車,要去參加技術會,他還遲到了,等他趕到的時候,副總在車上等十分鍾了,所以他著急忙慌的上車,結果一上車就被要求係安全帶,然後就係錯了……

    一路從複旦直接去了佘山森林公園——

    距離很近的李安南跟林語淙各自搭了公交車過去。

    …………

    在東佘山停車場停了車。

    方年跟劉惜去了約定好的公園南大門,也沒幾步路。

    很快就看到了李安南跟林語淙。

    李安南穿著上變化還挺大,穿了修身款的薄款外套,多少有點要風度不要溫度的意思。

    要知道今天才10c。

    反而林語淙隻穿了簡單的棉服外套,不像在八中時期那麽的洋氣,且鶴立雞群。

    碰上頭後,李安南當先笑著喳喳道“大一第一學期都過了大半,我們幾個在申城上學的,才第一次聚齊。”

    方年附和一句“確實,有空多聚聚。”

    林語淙挑著眉,裝作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這就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有空了。”

    就算是李安南也聽得出林語淙這是針對方年的。

    他才不會在這個時候插嘴。

    方年笑著打了個哈哈“提前約,應該能湊上大家都有空的時間吧。”

    說起來還真談不上有空沒空。

    而是方年壓根沒想過這事情。

    李安南找方年玩時,方年沒想過要找林語淙跟劉惜,在複旦門口偶遇林語淙時,方年沒想過要喊李安南。

    得有個四五十公裏的距離,要聚一起真還就比較折騰。

    除非說是郊遊什麽的。

    要不然方年也不喜歡當車夫。

    李安南適時插嘴,轉過話頭“先在東園還是西園。”

    方年率先道“我都行。”

    林語淙跟著表示“我沒意見。”

    最後是低著頭的劉惜,小聲道“我也沒。”

    終於輪到自己做決定的李安南不多猶豫,大手一揮,直接定下從南大門進東佘山。

    “……”

    東佘山海拔隻有七十來米,爬起來並不累。

    秋冬季節,也有它的風味。

    路上,方年主動挑起話題“大學第一個學期眨眼就過了一大半,上大學感覺怎麽樣?”

    李安南趕緊接過話頭“高中時老師們說得都有一定道理,大學學習很寬鬆,多數時候都沒課,比如我周四就隻有一節課。

    我有個室友課程更少,隻有一三五有課,周二周四的課程他都是逃掉的。

    講師也不點名,蠻舒服的。”

    聞言,方年斜乜了眼李安南“你逃課嗎?”

    李安南有些撓頭的回答道“少,沒有學分的我打算下期不選修了。”

    末了又補充了一句“主要是我選的課太多了……”

    他也屬於那種覺得自己牛逼的,什麽課看課程名字覺得好像蠻有意思的,就立馬去選了。

    而且又是讀的軟件工程,容易懵逼。

    這隻是第一點,另外的原因是,李安南還在學習怎麽寫‘自製力’三個字。

    “小林同學。”方年看向林語淙,調侃道,“你呢,有沒有後悔選擇了法學專業。”

    林語淙會選擇法學,是方年一直不大理解的。

    就算是選醫學,方年都能理解是為了自己的奶奶。

    但法學……

    說真的,方年曾經懷疑過,林語淙家裏是不是有親戚在法律界。

    林語淙丟給方年一個白眼,不過還是解釋道“一開始在高中時我其實不大確定自己要讀什麽專業,後來看了那麽多專業後,覺得還是法學更適合我。”

    頓了頓,林語淙挑著眉望向方年,朗聲道“所以你給我小心著點,將來別落我手上,我一定告到你破產!”

    接著談了談自己在大學的情況。

    出於對法學的興趣,即便是大一階段,林語淙也有在很用心的學。

    最後輪到劉惜時,她隻小聲說了句“還,還好。”

    林間,幾個年輕的少年步履從容,大氣清脆聲不時響起,裏麵夾著偶爾響起的獨特清弱聲。

    不同大學雖然分割了空間上的距離,但來自同一所高中,同一片出生土地所衍生的情感並沒有被分割。

    從東佘山走到西佘山,最後登頂佘山之巔。

    李安南莫名就生出了萬丈豪氣,忽然就有了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的意味。

    “老方,我跟你說,現在我可懂電腦了,將來我肯定會是牛逼的編程大師,分分鍾就能寫個軟件……”

    話還沒說完,就被方年給故意打斷了“會用d敲命令了?”

    李安南揮揮手“你先聽我說完,你都不懂編程,我現在會的可多了……”

    方年微笑打斷“匯編?”

    李安南“我……”

    方年繼續問“還是c、c++、c、python?”

    李安南懵懂的問道“c煞p是什麽?派森又是什麽?”

    方年沒回答,又問“操作係統壞了會修嗎?”

    李安南眨了下眼睛“……”

    方年拍了拍李安南的肩膀,平靜道“咱們這些剛上大學的,其實連菜鳥都算不上,領袖說得好,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呐。”

    聽著方年的話,李安南冷靜了下來。

    他也就學了個大學計算機基礎,懂得真不多,連匯編都不太懂。

    他也明白方年表達的意思,用老話講說是別沒學會走就先去學跑。

    意識到方年意思的李安南很光棍,嘿嘿一笑“我就是想吹個牛,沒吹起來。”

    “少打遊戲少看片,多學習。”方年一本正經道。

    李安南老臉一紅“我……我就。”

    接著才反應過來,歎息道“唉……服,我服。”

    其實方年是特地三連問打擊李安南的,因為他也有過這樣的時候。

    當初方年去培訓機構,才剛開始學也覺得自己什麽都懂,其實就會用幾個快捷鍵。

    想好好的敲個‘hllo,world’都得費勁。

    要不是自己半工半讀,心裏調整快,估計最後啥也沒學會。

    因為學習這件事情,其實很簡單,就跟碼字一樣,今天碼了,明天還得碼!

    1氣象記載,2009年11月19日早上,申城多地飄了小雪粒。手機用戶請瀏覽1b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