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遠哥回臨床 上
字數:5089 加入書籤
周一。
每個星期的周一,都是科室早交班,也是開會的時間。
雖然一切從簡,但是護士長一般會把外科周會上麵的重要內容進行傳達。
外科周會,基本上沒什麽可聽的,反正一切加強就對了。
但是這個星期,卻還有重要的一條。
護士長劉萍特別強調“如今還差幾天就到了九月,今年即將接近尾聲,院長上周五在院周會上強調,一定要加強科室醫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近期如果各位老師已經有科研成果、新技術的申報和論文發表等,”
“要及時登錄醫院的相關係統進行登記。”
“醫院會在年終根據各位老師的科研成果,進行相應的獎勵。也是給各位老師辛苦一年的回報。”
所謂的回報,當然就是指rb的回饋了。
幾乎每個醫院,都會給本年度,隻要是通訊地址是本院的發表文章的通訊作者,根據發表文章的影響因子進行相應的獎勵。
湘大二醫院的標準是,分以下的si,統一獎勵一萬。
分以上分以下,分予以一萬的獎勵。
分以上,則是以分-萬rb的獎勵,特別以鼓勵科研的發展,來提高醫院的綜合影響力。
護士長講話之後,就是等著科室主任也就是閔教授講話了。
基於昨天才討論的問題。
閔教授坐在護士長的對麵,雙手捧著,大概放在下巴下麵“我們外科醫生,會做手術,是最重要的。但是除了做手術外,也還是要重視科研的。”
“不然就總隻能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麵。”
“很多醫生都覺得做科研是多此一舉,特別是外科醫生。”
“但是真是這樣嗎?”
“我們不能別人說什麽就信什麽。”
“科研是研究新問題,回顧總結等等一係列的能力的培養過程,如果做醫生連這個思維都沒有,那怎麽才能夠成長起來呢?”
“現在又到了醫院一年一度考核大家的時候了,考得好的人,當然收獲滿滿,但是,考得不好的人就要接受批評了。”
說到這裏,閔教授頓了一下。
“正好今天的手術也不多,更不大,應該可以下個早班。”
“我們來討論一下,今年我們科室,都有哪些人發了si的?”
閔教授環顧一圈,卻沒人主動說話。
現在是閔教授說話時間,即便發了的,也不好就這麽突兀地說出來。
場麵很安靜。
閔教授直接點名道“陳丁?”
陳丁道“閔教授,我現在在做總住院,之前也是在為總住院做準備,很久沒有做實驗了。”
沒有做實驗,就沒有文章,這是潛台詞。
閔教授也沒有怪,陳丁是科室的總住院,統管病區的一切事務,沒時間也能理解,而即便做了實驗,成果也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出來的。
又不是所有人都像林尤一樣。兩頭都可以抓,而且還能給抓的好。
“文章可不僅僅局限於實驗室啊,就咱們的小成,不就是在科室裏麵,搞了不少新的idea嘛。”
“陳丁你以前讀博士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啊。”
“工作很忙是一部分,但是如果有什麽好的點子的話,大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商量和討論。”
“好的閔教授,我以後努力。”陳丁一副自我檢討的語氣。
“我們的大雀哥了?”閔教授適可而止地轉移了話題。
“閔教授,這個我不太會,倒是看了不少文章,想把科室裏一些數據利用起來,寫一寫ase和臨床研究這些,找到了幾個點,但是都暫時還沒有找到比較好的病例。”朱雀光搖了搖頭。
文章哪裏那麽好寫,基本上你想到的點子,都被寫過了。
雖然也能夠再炒向飯,但畢竟,向飯還是不香的啊。
況且,在他讀研究生和博士的時候,對這方麵的重視度不是這麽高,隻要把臨床學好了,就一切萬事大吉。
“嗯,科室裏的很多數據,是要利用起來,我最近就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他們說,髖關節置換術後,放置引流管和不放置引流管對術後的疼痛、功能與並發症的幾率,都相差不大。”
“這就是對科室裏數據的收集和利用,也是我們平時很常見的事情。”
“我覺得這篇文章就很好,注意到了我們平時沒有在意,隻是按照指南進行的事情,稍作轉變,就成了一篇很好的文章,甚至還有可能成為指南。”
閔教授說完看過的文章後,又看向了進修醫生鄧誌“鄧誌有沒有發什麽有意思的文章?其實我聽說很多下級醫院,也會發一些很特別的文章。”
“你們現在都在晉升的關鍵時期,應該也要發文章吧?”
鄧誌當即搖了搖頭。
苦笑道“閔教授,您就別挖苦我們了,我現在都還在為升職稱的省級期刊發愁。更別提國家核心期刊和si了,我們要能夠在si上掛個名,那就不用這麽愁咯。”
說到這,鄧誌看了看陸成和剛回到科室的林遠,略有些羨慕道“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有些遺憾以前沒有讀研究生。”
“現在根本就沒有什麽頭緒。”
最近科室裏,出了不少的文章,而且還都是不小的文章,鄧誌其實很想掛個名,但是這種話太不要臉,不好意思開口,畢竟他們什麽都沒做。
憑什麽?
陳果兒看到閔教授看向她,主動憨憨一笑,說
“閔教授,我也沒發,還正在寫。”
“還在寫,那也是好事啊。”
問完一圈,閔教授才來到了重點“林遠,你了?這段時間,你特意寫的那篇文章,寫得怎麽樣了?”
自從前兩天的會議之後,閔教授還自己做了一個自省,他發現,如今的湘大,其實是真的已經略有些落寞了,已經追不上其他頂級的醫院了。
沒有特別能夠拿得出手的,
那種除此之外,就獨一份的。
除了陸成的那個縫合。
但是,縫合在骨科,畢竟算不上重頭戲。
放在燒傷整形外科還行。
“師父,文章的初稿已經完成了。”
“小成直接給了圖和數據,寫起來比較快,準備這兩天就給您和尤哥看一看,幫我把一把關。”卓遠略有些興奮地道。
原來,不用處理數據,直接拿數據寫文章,是這麽爽的事情。
半個多月,一篇文章,就徹頭徹尾地搞了出來,
再改個半個月到一個月,往外麵一投。
一個月內,應該可以送外審了吧?
三個月可能就能夠見刊,si的編輯,可比國內的雜誌審稿速度要快得多的多。
國內的核心期刊,從投稿到見刊時間,至少間隔一年!
“那就好好改,把文章也發給雀光哥、陳丁還有小成他們都看一看,大家一起改一改。”閔教授主動說道。
這篇文章的觀點,是陸成在科室大查房的討論上,提出來的,當然會把陳丁和朱雀光的名字加上去,否則也說不過去,雖然四作五作對他們的用處也不大。
接著,就來到了重頭戲,閔教授問林尤道“我們的尤哥,一直沒說話,就拿你當重頭戲吧?你今年搞得怎麽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