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暫罷科舉
字數:4442 加入書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東廠檔頭魏希孟,於王恭廠災事中盡心盡力,茲冊封為忠茂候。
另,魏誌德、魏希孔、楊祚昌三人多年來為朝廷辦事,有大功,冊封為臨淮伯、昆山伯、安慶伯。
望卿等仍能盡心勠力,為國朝辦事!欽此。”
話音落地,不隻魏希孟震驚得無以複加,一時間愣住,說不出話來,就連魏忠賢都是滿臉的驚訝。
不過他反應較快,連忙叩首呼道
“老奴謝天家恩典!”
魏希孟聽到魏忠賢的話,這才有樣學樣,“臣魏希孟,受陛下大恩,必誓死以報皇恩!”
傳罷旨意,王承恩笑眯眯上前道
“見過廠公、忠茂候。”
魏忠賢接來聖旨,拎在手上,向後招了招手,從家仆的手中接來一塊銀錠,說道
“陛下宣旨時可還說了些什麽?”
王承恩能爬到如今這個位子來,自然也不是傻子,他明白魏忠賢問的是什麽,於是說道
“皇爺沒明說,但好像是要重用你們魏氏的意思。”
“好,知道了。”魏忠賢令家仆送王承恩出去,後者才出大堂不久,魏希孟便迫不及待道
“祖爺爺,陛下這回是什麽意思?”
“朝廷封爵,六年才有熊廷弼、朱燮元、張萬邦和毛帥四個侯爺,怎麽今日就封了我一個流爵?”
“還有三弟和族叔,也各封了流爵,實在是摸不清啊!”
所謂流爵,便是沒有世襲罔替一說,一爵隻一予人而已。
有明一代,即便是這樣的流爵,文武臣將想要受封,也都需要很高的要求,簡直是鳳毛麟角。
而在這天啟六年,竟一次性封了四個!
在朝廷做官,尤其是這位聖明天子的腳下,一個消息很難令人覺得是福還是禍。
所以魏希孟現在的心裏,實在沒有什麽高興之情。
魏誌德,那是魏忠賢的族叔,如今魏氏一門中最年老者,魏希孔,是和魏希孟一樣的族孫小輩。
至於楊祚昌,是魏氏一門在外的姻親,如今也是一地為官。
魏忠賢麵色沉重,顯然,他從方才那份簡短的冊封聖旨中讀到了天啟皇帝其它的意思。
他坐北朝南,沉聲道
“在這個節骨眼上,陛下給咱們魏氏一門如此恩賞,一定是有大事要做,要我們效死力啊。”
“隻是本督還沒想到,皇爺這次到底是想做什麽驚天地的大事,需要用封爵這種事開路…”
魏忠賢看得明白,讀得清楚。
皇帝此著,既是蔭封魏氏,加重事權,又是借機向群臣表態、示威,欲以自己魏氏為刀,劈山開路。
封爵乃諸多名門可遇而不可求的恩典,不會是白白給的。
魏忠賢拿起一盞茶,道“依本督對皇爺的了解,冊封聖旨一到,下一份聖旨怕是也就快了,皇爺的心思猜是猜不著的,等吧!”
想了想,他又吩咐道
“對了,囑咐族中受恩典的小輩,還有我那族叔,莫要太過欣喜張狂,壞了大事,當心本督要大義滅親。”
魏希孟連忙俯首道“祖爺爺放心,晚輩心裏有數,不過陛下冊封我為侯,隻怕另有重用。”
“王恭廠之事,晚輩現已查到該是與東林有關,但確切是誰,還不知曉,我剛命人在通州及京郊一帶搜尋證物,想來應該能有收獲。”
“接下來是我繼續辦理,還是交給三弟希孔去做?”
魏忠賢也著實考慮了一番,說道“王恭廠也是大事,臨時給了別人,反倒添亂,你且全力去查。”
“至於皇爺的旨意麽…,待旨意下來,我們再從長計議,希孔心思不如你縝密,交給他去辦,怕被東林繞進去,誤了事。”
魏希孟老實得跟個小孩子一樣,點頭說道
“謹遵祖爺爺吩咐。”
祖孫二人才說完,門外便進來一名小閹,隻是這小閹傳的不是旨意,而是密詔。
“密詔?什麽事陛下竟不能親自下旨?”魏希孟已經意識到了這件事的嚴重性,很可能超乎他的想象。
小閹緊張兮兮拿出一份密詔,交給了魏忠賢,待後者看完,親自拿回燒毀,才是安心離去。
“祖爺爺,陛下是什麽吩咐?”
看過密詔後的魏忠賢臉色變得極其難看,坐著緩了半晌,方才喃喃道“皇爺要對孔家動手,要我們做開路先鋒。”
“什麽!?”魏希孟瞪大了眼睛,比剛才受封時還大,“孔家延續至今,曆朝曆代,一屹立不倒,堪稱常青。”
“全國遍地都是他們的師生故舊,豈是能輕動的?”
魏忠賢點頭,“這事本督也知曉,可就皇爺這次的動作來看,怕是醞釀多日,這才準備動手。”
“勸是勸不回來的,隻能想想轍了!”
魏希孟癱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滯道“曲阜孔家,要是我們敢去登孔家的門,天下間的讀書人豈不將我們的祖墳都要給挖出來?”
“祖爺爺,萬一,我是說萬一,到時候陛下受不住壓力,卸磨殺驢了,我們怎麽辦?”
“我們就是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了。”
魏忠賢何曾沒有想過這種結局,畢竟他知道皇家的事太多,為皇家辦的髒活也太多,已經回不了頭了。
他歎口氣,道
“你不能有這種想法,我魏氏一門,深受陛下恩典,你年紀輕輕便已封爵,全賴於此。”
“陛下自有計較,我們隻管辦事。”
魏希孟這才放了心,忽然眼中一緊,道“那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派人日夜到孔府找茬!”
“方才祖爺爺也說了,他孔府門生故舊遍布天下,孔氏族人比我們魏氏一門要多出多少?”
“我還就不信,沒有幾個有把柄的,找到把柄,便能借機做大,掀起大案!”
魏忠賢點頭,笑道
“前些年東林科舉案,這次可以再提一提,我會授意工部尚書馮銓,向陛下上疏請求重審。”
當夜,朱由校整在乾清宮西暖閣批閱奏疏。
王朝輔侍立一旁,看見皇帝麵色微動,心知大事不好,果然,沒過多久朱由校便一把將這份奏疏擲於地上,顫抖著手指向前方,道
“馮銓說今年春試還有舞弊現象,八月秋闈暫停,給朕徹查此案,查不到,明年的科舉也不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