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遲來的補餉

字數:4295   加入書籤

A+A-


    明初劃分的軍屯土地,十中有九都已經被衛所軍將、文官及地方豪強瓜分,就連商人都甘願花費大量的銀子,給自家子弟掛個軍籍。

    這種掛軍籍的方式,使得他們家中子弟不用去衛所,便能享受到朝廷正兵的福利。

    再加上衛所武將瞞報,所以兵部永遠都不會知道大明朝數量龐大的衛所軍隊,到底有多少人。

    除此以外,地方將領早把衛所官軍當做自己的私人農奴,逼迫他們給朝中權貴打掃庭園、種地澆花。

    衛所官軍們該拿的月糧被不斷克扣,克扣多少完全要看衛所武將們的心情,即便如此,卻還要交納月錢,供上級揮霍。

    在這種情況下,衛所官兵根本無法維持正常生活,更別提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和日常操訓了,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由此而看,衛所軍隊在勇衛營的進攻下分崩離析,倒也實屬正常。

    由於明初以來衛所軍戶世襲的定製,衛所軍戶遭受這些非人般的壓迫,卻不能脫離軍籍,過著一眼看不到盡頭的生活。

    盡管朝廷一直都在減少軍屯田稅,但是衛所官兵逃亡的情況,仍在不斷加重,到現在,許多衛所的實際正兵數量,甚至不足兵冊上的兩成。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朱由校治下的大明鐵一般的事實!

    督辦司查到,在衛官軍,苦於出錢,其事不止朝廷所征收的軍屯田稅一端,各衛武將,編排的雜稅簡直五花八門。

    為供養家丁,各軍將也是想盡辦法,利用衛軍這樣的廉價勞動力。

    如內外官員修繕府第、庭院花果,衛所軍將們往往會派遣衛軍前去幫工,既交往人際,又能獲利。

    用的是朝廷衛軍,對其本人更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衛軍人丁眾多,因而外出幫工,其價遠低於市場征夫,而且還時常拿不到工錢。

    就算曆盡千辛萬苦拿到工錢,往往又會被衛所軍將以各種名目克扣,最後多是做無用功,成了揮之來去的私奴。

    可以說,這次朝廷在陝西的衛所新政,是建立在人心之上。

    朱由校其實早已考慮到衛所軍戶和官軍會因此大量脫離,但是既然世襲製度已經廢除,再提升官軍待遇,再靠人心招回便也不難。

    就算不廢除衛所世襲,強行留著這“百萬”的衛所大軍,實際上對朱由校來說,也隻是負擔,毫無用處。

    要求一幫連飯都吃不飽,沒有任何操訓的“農奴”去駐守城池,剿滅叛亂,這顯然不可能。

    大明朝從未有過這樣一個場麵

    無數身穿殘破衣服的衛所軍戶,擁擠在各督辦新政的有司衙門門前,喊著要退出衛所軍。

    朝廷能出台這樣的政策,在衛所軍戶和官兵們看來,簡直是太陽打西邊兒出來了。

    機會很可能隻有這一次,要是不趕緊退出,可就不趕趟了!

    衛所軍戶能有這樣熱烈的表現,這實在是太正常了。

    “慢慢來,一個一個來。”

    經曆司的一名文吏坐在司衙門前,看著眼前一直派到街上拐角處的軍戶們,暗自咽了口唾沫。

    他的心裏十分不情願來做這種苦差事,但是眼角一掃,瞟到站在經曆司門前的幾名東廠番子,便趕緊繼續做事。

    檔頭眼睛很賊,文吏隻這輕輕一眼,他便注意到了,於是邁著步子上前,拍了拍這文吏的肩膀。

    “怎麽,累了?”

    文吏畏廠衛如虎,對方又握有生殺予奪之權,根本不敢怠慢,即強顏歡笑道“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早上飯食吃足了,到現在也是體力充沛!”

    “如此便好!”檔頭滿意地冷哼一聲,轉頭衝軍戶們喊道“下一個,潯陽的李二牛?”

    喊完,他嘀咕一句。

    “這什麽怪名字…”

    周圍軍戶嘈雜的聲音太大,這一聲嘀咕甚至連近在咫尺的經曆司文吏也沒聽著。

    李二牛是個發須皆白的五旬老者,檔頭也差點兒驚掉了下巴。

    “您、您也是軍戶?”

    李二牛苦澀的點了點頭,說道“我婆娘十年前死了,我兒子兩年前在潯陽衛餓死了,全家隻剩我一個。”

    聽到這裏,檔頭大致明白了,聲音略微有些分開,向身旁的文吏道“等什麽呢?還不趕緊把他的名字劃掉?”

    文吏渾身打了個激靈,連忙劃掉了李二牛的名字,一旁的另一名文吏早就翻開文冊等著。

    “你家出夫潯陽衛十二年,積欠月糧二十石,鹽二十斤,豆六十升,草料三百斤。你是取物還是易換銀兩?”

    老人笑了笑,“我全家就剩我自己了,這麽多東西,回家怎麽拿得動?還是換銀子吧!”

    那文吏點了點頭,說道

    “嗯,加上十幾年累積的欠餉銀,共折銀十二兩,實發十二兩三錢,拿著吧,這三錢是朝廷贈你回家的路費。”

    老人將銀子接在手上,直到拿著的時候,還是滿臉的不敢相信。

    “這、這些真的都給我了?”

    “我真的能回家了?”

    “你們不會是騙我,然後再搶回去吧!”

    聽見這話,文吏搖了搖頭,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東廠檔頭心下有些發酸,上前安撫道

    “老先生,這些銀子是你們家應得的,是朝廷發晚了,這本來就是你的銀子,拿上回家吧…”

    老人緊緊揣著這些銀兩,在他看來,這些銀兩,已經不隻是自己全家十二年為朝廷當兵的所獲了。

    他李家,從明初到如今這天啟七年,兩百多年了,終於脫離了世代的衛所農奴身份,成為自由人。

    隻不過,他已經後繼無後了…

    李二牛走到街的拐角處,不禁跪在地上,抽咽著不讓自己發出聲音,而他身上的銀兩,很快遭到一些青皮的垂涎。

    幾名青皮圍過來,為首一人獰笑“老家夥,快把銀子交出來!”

    “這麽多銀子,你是無福消受了!還不如給大爺們,讓大爺們去快活快活!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嘛!”

    “嘿嘿嘿——”

    “你們要幹什麽,光天化日,莫非要當道搶錢嗎!”李二牛起身就要跑,卻被青皮們攔住。

    就在這時,一隊勇衛營親軍跑過來,包圍了這些青皮。

    青皮們頓時大喊“軍爺饒命,我們可什麽都沒做!”

    “是啊,難道隨口說說也犯法嗎?”

    為首的把總按住一個,沉聲道“帶走,敢反抗的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