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帝王權術

字數:4792   加入書籤

A+A-




    我隻想要個好名聲,你們卻想讓我全家去陪葉向高!

    望著眼前這些苦苦勸說自己的同僚們,星真想問問,葉家人的腦袋才剛從各府的梁上取下不久。

    腥味仍繞梁未散,好了傷疤忘了疼也不帶這麽快的!

    沒說的,不想步前首輔後塵的趙老爺子,自然連連推辭,可他推辭的越是厲害,東林黨人就越是覺得,他們吹捧的還不夠。

    吏科都給事中魏廣微趕緊上前,勸道:

    “眼下,朝廷內外正有不少人正向為左都禦史一職投機取巧,取悅權閹。趙公掌吏部多年,大家都很信服,就該由您來做!”

    聞言,星趕緊擺手,推辭的話還沒說出口,又有人附和魏廣微,說道:

    “此言有理!”

    “您是由我等大臣推舉,陛下也說了,要從現任京官中選出一人,朝廷內外,自是非趙公莫屬!”

    眾人紛紛勸言,見星似乎仍要推辭,便讓他連推辭的話都說不出口,各種馬屁隨之而來。

    “趙公盡可放心,若這回陛下不肯,我們也不會坐以待斃!”近日回京述職的河南道禦史袁化中也道:

    “到了那時,我等會一同與陛下抗爭!”

    魏廣微起身,誠懇地望向一臉為難的星,作揖拜道:

    “趙老先生——”

    “您也知道,眼下魏閹權傾朝野、群醜獻媚,此事不僅關係何黨何派署都察院印,更關乎天下間黎民蒼生。”

    “趙老先生萬萬不可再避嫌、推辭了啊!”

    聽了這些話,推辭的話到了嘴邊,卻又被星生生咽了回去,仿佛有一隻無形的大手,掐住了他命運的咽喉。

    魏廣微已經把話說到這個地步上來了,要是再推辭,或許就是名節不保啊…

    想到這裏,星遂不再多說什麽,算是默許。

    元年十二月初九,朝議推舉星為左都禦史的奏疏送到朱由校眼前。

    按照常規,這樣一個大臣們聯合署名的推舉奏疏,皇帝幾乎是無權拒絕的,應該先送到內閣票擬,再由宮中批紅。

    這一來一去,沒有三五日的時間也下不來。

    東林黨人都知道,星是黨內的元勳之一,閹黨對他恨之入骨,這份奏疏呈至禦前以後,不出意外,在魏忠賢的攛掇下,皇帝仍會駁回。

    他們也沒閑著,在近幾日奔走相告,都做好了再次上疏,抗爭到底的決心。

    可結果很快下來了,這次朱由校沒有駁回,而是非常痛快的批準了。

    吏部尚書星署都察院印,兼任左都禦史的消息傳開,一下子在朝廷內外刮起了龍卷風。

    星本來就不是很想做這個左都禦史,所以在此事上看得很開,根本沒有主動去爭取。

    按他的想法,皇帝幾乎是不可能同意的,自己倒還不如順坡下驢,勉循眾請,先收割一波名望。

    然後再因魏閹從中作梗被迫“做不成”,簡直是一石二鳥。

    可消息從宮裏傳出來,一下就把星和東林黨人全給整懵了,都是一頭霧水,反倒不知如何是好。

    皇帝這回答應的這麽果斷,是不是有蹊蹺?

    接收到任命的星,手中拿著聖旨,坐在正廳,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皇帝如此果斷,魏閹也並沒有從中阻撓,甚至連個麵都沒露,葫蘆裏賣的究竟是什麽藥。

    “莫非…是魏閹的陰謀?”

    不過不管怎麽樣,繼楊漣、高攀龍之後,這位以氣節高尚著稱的東林元勳,終究還是以天下為已任,開始兼理都察院了。

    左都禦史一職,東林黨為何如此看重?

    朱元璋設立都察院時曾說:“都察院糾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應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

    當然,為天子耳目,那不過是朱元璋的一廂情願。

    自洪武朝以後,都察院引領黨爭,漸以抨擊、議論朝政為榮,淪為專門與曆代皇帝作對的有司。

    什麽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察院都要插上一腳,可謂煩不勝煩,萬曆皇帝就是被坑怕了,幹脆連後宮都不出了。

    這段時間,朱由校在盯著星的一舉一動。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都察院這把火很快就燒了起來。

    星到任後,即開始懲治貪官汙吏,倒還別說,在這事上他幹的真不錯。

    凡大臣奸邪,百官猥瑣貪婪、冒犯官紀者,就算是東林黨自己的人,星也照劾不誤。

    朱由校也不知道他是故意擺了一手,還是真要大義滅“親”。

    反正歸根結底,星彈劾的人,朱由校都會讓許顯純去暗查一番,查明屬實,直接交給廠衛去辦就行了。

    東林黨想讓刑部、大理寺去辦?那根本不可能。

    一個多月下來,星在朝中的名望高出不少,朱由校的荷包也鼓了不少。

    有人開始幸災樂禍,說是星兼掌吏部、都察院,其處事之果斷,執法之公正,措施之嚴格,就是東林黨人都免不了例外。

    這話聽在當初推舉星的東林黨人魏廣微等人耳中,顯得頗為刺耳。

    這天,朱由校在暖閣看著星剛呈上來的兩份奏疏,當即笑出了聲。

    這第一份,名為《糾劾貪汙官員疏》。

    這份奏疏一經呈上,滿朝都鬧開了鍋,原因就在這位趙老爺子似乎被東林黨人捧得太高了。

    高到什麽地步,高到他都快忘了自己就是東林黨元勳。

    在奏疏裏,雖然列明了大批閹黨的官員,卻也有不少東林黨利用輿論提上來的自己人。

    閹黨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兵部尚書崔呈秀,有意思的是,當初捆綁大義,推舉星的東林名士魏廣微也名列在內。

    朱由校合上這份奏疏,輕笑一聲。

    人在江湖走,難免往上飄。

    星好事是做不少,不得不說,這老爺子在整頓吏治上的確是個人才。

    這裏邊彈劾的二十幾名官員,的確多多少少都有貪汙之事,如果在太平盛世,沒說的,該查查,該辦辦!

    可現在是什麽時候,大明還有二十幾年就要亡了!

    朱由校是皇帝,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不會隻看貪汙和受賄,魏忠賢提拔起來的人,雖然都有小毛病,但大部分都是有真能耐的。

    比如山海關兵備副使閻鳴泰,被星以閹黨之名彈劾。

    奏疏中稱閻鳴泰與魏忠賢互通有無,書信來往,以貪汙所得金銀賄賂,才得以被召做官。

    這些事都是真的,朱由校也早就知道,可這又能如何?

    據許顯純所奏,閻鳴泰為山海關兵備副使以後,整頓軍紀,安定地方,使山海關守軍有了一戰之力,大有一番作為。

    如果沒有和魏忠賢互通有無,閻鳴泰現在還在老家種地,以東林黨那一套,一輩子也不會得到施展拳腳的機會。

    還有兵部尚書崔呈秀,雖然也是閹黨,手裏經常不幹淨,但用他掌管兵部,卻是對朱由校這個皇帝再好不過的結果。

    起碼來說,崔呈秀主理兵部,不會和前任張鶴鳴一樣,什麽都不懂,就胡亂指揮。

    起碼他能擺正自己位置,在關鍵時刻不添亂。

    有些人是皇帝必要要用的,有些人是皇帝必須要借閹黨之手提拔起來的。

    這些道理,星不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