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大午朝,小昏侯上朝了!

字數:4625   加入書籤

A+A-




    午時。

    金陵城,家家戶戶,各門閥府邸,終於醒來。

    睡了一個上午,睡飽了的大臣們終於有精神了,吃完午飯,更是各個精氣神十足。

    謝主相的腰養好了。

    王肅副相的氣虛也補足了。

    平王李榮的槍傷也恢複過來。

    各個府邸內外,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宮裏派了太監,到金陵城的各勳貴、官宦府邸傳話,凡在金陵城的侯爵以上和二千石以上官員,入宮參加午朝。

    像昏侯府這樣,原本從不用上朝的,這次也要派人去。

    老昏侯楚庸對上朝沒興趣,派人去了一趟平王府,讓小昏侯代他上朝。

    此外,還有皇帝單獨欽點的人員,也需要上朝。

    ...

    楚天秀一大早就骨碌起來,幽怨的望了一眼主屋的方向,然後便在書房奮筆疾書,激情四射的開始寫《石頭記》的後半部。

    對於金陵城裏那些沉迷《石頭記》的癡男怨女,生活腐朽,毫無節製的人,他是十分不屑的。

    做人就要像他一樣勤奮。

    哪怕貴為小侯爺,哪怕衣食無憂,依然雞鳴起床,奮筆疾書。

    為了豐富大楚百姓們的夜間精神生活,而奉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做人要有理想!

    而他穿越兩千年而來,成為了大紈絝小昏侯,但他的理想不是紈絝。他人生最高理想,就是殷勤的為大楚百姓的幸福生活,添磚加瓦。

    別人不理解他沒關係,誤解他是大紈絝也沒關係。

    自己心裏清楚就好。

    “姑爺,宮裏說侯爵以上,要參加今日的午朝。昏侯府派人來,說讓你去參加午朝。”

    到了正午的時候,祖兒睡醒了才過來,幫楚天秀換一身侯爵袞服。

    “昏侯老爹自己怎麽不去?”

    “他說朝堂上太吵,指不定就對罵起來,他嘴巴沒你厲害。還是你去!”

    “老爹倒是有些自知之明,罵人是辛苦活,很費體力的!”

    楚天秀自嘲著,在祖兒的幫助下,換了一身侯爵袞服。

    吃了午飯。

    他便乘坐平王府的馬車,前往金陵皇宮。

    皇宮大門外,早已經車水馬龍。

    眾侯爵和官宦們陸陸續續抵達皇宮,三五成群往宮裏金鑾殿方向而去。

    “小昏侯!”

    太子項天歌正來到皇宮外,東張西望,見到楚天秀下了馬車,不由興奮招手。

    自打他親手主辦《大楚邸報》以來,他太子的聲望那是扶搖直上。

    東宮的官員們都讚許他是未來明君風範,許多官員都私下裏巴結他,希望能讓自己上《大楚邸報》。

    原本在大楚朝堂上毫無存在感的少年太子,儼然有幾分炙手可熱。

    而這份蓋世奇功,都是小昏侯腦子一動想出來。

    太子項天歌得了甜頭,但也對小昏侯也變得熱情起來。

    “太子,你也上朝?”

    楚天秀奇怪。

    “我都十四歲了,上朝不足為奇。我父皇讓我來長長見識,什麽叫大朝爭!”

    太子低聲興奮道。

    “大朝爭?”

    “對啊,朝廷官員派係的大爭!在朝堂上根深蒂固的門閥勳貴派,和遍布大楚朝野內外的儒派,今日要爭一個高下!”

    太子項天歌添油加醋,解說了一番。

    在大楚中央朝堂上,大部分官員都是金陵十大門閥和勳貴,把持著晉升的渠道。

    儒派的官員,在朝堂上並不得勢,隻占據了禦史台。

    但是,儒派在大楚的民間,可絲毫不能小覷。

    自大楚皇朝立國六七十載以來,天下承平已久,遍布大楚百郡、千縣的大小地主、大富戶們,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了眾多的私塾。

    不是富戶和地主家的子弟,根本讀不起私塾。

    這些私塾的先生們都是清一色的儒生,教出來的弟子當然幾乎全是儒生。

    可以說,大楚的讀書人,幾乎有九成以上是儒生。

    以山東孔氏世家為首,天下儒生是一家,外出遊學,追隨大儒,彼此遙相呼應。

    光是金陵城內,就聚集了來自大楚各地的數以千計的儒生,背井離鄉來到帝都,擠破頭想要進入朝堂。

    中央的官員離朝外出,前往各個郡縣,治理地方,也需要本地豪門、鄉紳的支持,否則在地方上是難以立足的。

    可以說,儒派在朝廷勢力弱,但在野的勢力異常的龐大。

    甚至連金陵門閥勳貴士子們,在私塾大部分學的都是儒學,間雜其它學問。隻是他們出身於門閥勳貴,以家族門閥利益為重而已。

    儒派的崛起,那是大楚的中低層富庶家庭急劇增多,讀書人急劇增多。儒派和門閥勳貴派的爭鬥,絕非以卵擊石這麽簡單。

    門閥勳貴靠著“歲舉製”,牢牢掌握著舉薦入仕的大權,占了每年殿試一百餘個名額裏的絕大部分名額,排擠普通儒生步入朝廷。

    這讓天下數萬計的儒生們充滿了怨氣,對歲舉製日益不滿,一門心思要改製。

    禦史大夫孔寒友,便是在朝堂上,為儒生們搖旗呐喊的領袖。

    “嘖嘖,他們鬥起來,可有好戲看了!小昏侯,你屬於哪一派啊?我看你罵人,你嘴巴最毒,比看他們罵人過癮。”

    太子項天歌滿臉的興奮,他還年少,未來的儲君,對誰勝誰敗沒什麽想法,是無所謂的,也就圖個熱鬧。

    “我?前朝‘餘孽’小昏侯啊,非門閥勳貴派、非儒派,他們兩邊都不屑與我為伍,我也就看熱鬧就好!”

    楚天秀撇了撇嘴。

    太子項天歌一愣,拍了拍腦袋,“哎呀,忘了你這先楚的熊氏後裔了,不是打江山的功勳!太祖把你家封了昏侯...那可別怨我,是你老祖宗太沒用。”

    “...”

    楚天秀無語。

    他有什麽好怨的。

    老劉家的一個好好的帝位,被你老祖宗項羽的“鴻門宴”給坑了,那才叫冤呢。雖然為了彌補,封了一個漢王,但現在不也跟昏侯府一樣倒黴。

    “別得瑟了,你們項家皇族也就西楚霸王最厲害,其他人一般般。時候不早,趕緊走吧!”

    楚天秀說著,和太子項天歌,跟著眾朝臣們進入皇宮內。

    這大朝爭,兩派指桑罵槐,隻要別罵他就行,跟他關係不大。

    當然,誰要是願意出一個好價錢。

    他小昏侯也不介意提供一些炮火支援,隻要價錢好,別說罵人了,讓他罵自己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