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金陵府尹

字數:4733   加入書籤

A+A-




    夜裏,下了一夜的綿綿春雨。

    次日一早,天色放晴,確是難得的好天氣。

    金陵十大門閥的青年士子,眾紈絝子弟沈萬寶、項天歌等人,還有諸多王侯府邸和公主交好的一些千金小姐們乘坐馬車出城。

    甚至,還有一位四五十歲的金陵高官,府尹王栩大人,代表朝廷前來。

    一行數百人,來到金陵城外石子崗,為駙馬謝安然和項淩公主送行。

    這金陵府尹王栩,當今禦史大夫王肅大人之長子。

    帝都天子腳下的府尹,也算是朝廷高官了,王栩擔任府尹多年,跟金陵眾紈絝們更是老熟人了。

    紈絝們在金陵城裏招惹了是非,被人上告,都是先告到金陵府尹處王栩,令王栩極為頭痛。

    像小昏侯、謝安然、沈萬寶、項天歌這金陵四大紈絝,惹了事,到處折騰,他根本沒轍。

    這些紈絝的後台太過棘手,小昏侯這世襲侯爵無法無天,謝安然乃是公主駙馬爺丞相嫡長孫,沈萬寶是沈太後外戚,項天歌當今太子爺。

    他這府尹除了幹瞪眼,左右為難,又能怎麽辦?

    好在,終於有一位金陵第二紈絝謝安然,晉升丹陽郡守,遠離皇城而去。

    王栩此刻心中是愉悅無比。

    最近,小昏侯忙著皇帝派給他的朝廷事務,先當了丹陽縣令,又領了一份“科舉主考官”的差事,也沒工夫在金陵城到處折騰。

    沈萬寶忙著造紙掙銀子。

    謝安然又被派出去當郡守,鎮守一方,鎮壓當地的地頭蛇,也能體會他那些複雜的感受了。

    太子項天歌在東宮讀書,很少出門。

    金陵城的風氣,終於有一些好轉的跡象了。

    讓王栩這金陵府尹頗為欣慰。

    ...

    最近春雨多,金陵城內居民眾多。

    春季雨多,小街小巷被雨水衝刷,排汙的溝渠明顯有些不夠用,以致汙水橫流,連主街都能看到泥濘的汙水。

    李虞和楚天秀,還有祖兒和狄兒,在馬車內。

    楚天秀在馬車內看到窗外這一幕,心頭不由有些擔憂。

    穿越古代的現代人,最怕的是傷病,還有瘟疫。因為沒太多藥可以醫治,基本全靠自己扛。

    楚天秀穿越來到大楚皇朝,天不怕地不怕,也沒將誰放在眼裏,就怕這東西忽然冒出來。

    畢竟人好對付,總是有弱點的。可是這病,不管你是什麽人。

    主城,平王府的衛生條件還好。

    但是平民區,小街小巷就明顯的不行,髒亂橫行。

    人口越密集的城池,越要搞好衛生。否則不知哪裏起了瘟疫,就要倒大黴。

    金陵府尹對此是要負責的。

    楚天秀驅車趕上金陵府尹的座駕,朝王栩道:“府尹大人,咱們金陵城有多少人口?”

    “小侯爺,城內在籍的有五六十萬,城外數十餘裏內市鎮散居有三四十萬,也算金陵人。總數大概近百萬吧!丞相府曾經估算過,我們大楚的人口,估計有七千萬之巨。”

    王栩頗為自豪說道。

    金陵城乃是大楚皇朝第一巨城,也是唯一破百萬人口的巨城。

    整個大楚皇朝的人口,粗略已經超過了七千萬以上,甚至還在增長。

    尤其是江南一帶,人口增長的最快。

    “這麽多...?”

    楚天秀聞言,大吃一驚。

    據他所知,西漢和東漢曆史最高峰也就五到六千萬人口,再也漲不上去。

    人口數量上限,跟土地數量上限,是直接掛鉤的。

    大楚才立朝七十餘年,怎麽會這麽快超過西漢巔峰的人口?

    楚天秀仔細一尋思,應該是跟定都金陵城,有巨大的關係。

    西漢和東漢,一直沒有對江南進行大開發。人口大多集中於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帶,江南地廣人少。

    直到東漢末年,孫權割據東吳,開始開發長江以南。但因為忙著大戰,力有不逮,開發並不夠。

    而漢之後,西晉末年,北方遭到五胡亂華,大批中原士族逃難到江南,這才慢慢完成了江南大開發。

    不過,大楚的曆史,跟西漢的曆史有些不一樣。

    大楚太祖皇帝,西楚霸王項羽完成爭霸大業,平定天下之後,覺得率八千江東子弟起兵的楚地是他的起家福地。

    眾王侯、老臣都希望定都於長安,或者是洛陽。

    但項羽腦子一拍,獨斷專行,決定將帝都定於他的出身的江南,選址金陵城。

    並且征調了天下十大門閥、十萬貫以上家產的大豪門,攜帶大量人口,遷徙到金陵城。

    中原的大批士族人口,被強行提前遷徙往廣袤而荒蕪的江南一帶。

    砍伐森林,燒林為田,新建城鎮。

    原先的中原地帶空出了大量的土地,也令百姓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而曆經七十年之久數四五代人的持續開發,經常征調農民前往江南開荒,獲得新的耕地。

    再加上這期間大多數時候天下太平,以金陵城為核心,不斷向南,江南東吳一帶得到了大開發,大量農民已經往嶺南、閩越一帶開墾過去。

    應該就是因為這個奇葩的決定,大楚皇朝得了兩個巨大的好處——極大的緩解了中原的人口和耕地的壓力,並且獲得了江南大量的田地和人口。

    雖然大楚皇帝和官員們並不比西漢出色多少,但得益於太祖項羽這個決定,提前對江南進行大開發。

    大楚皇朝如今人口高達七千萬,國力已經明顯高出曆史上西漢不少。

    而這金陵城,也成為天下第一巨城,聚集了龐大的百萬人口。隨著人口密集,遠超過了當初金陵城的設計。

    這聚集的人多,在大疫麵前,可未必是好事。

    大楚防疫最危險的地方,恐怕莫過於金陵城。

    “王大人,這春雨多瘟,金陵城裏排汙要改善一下啊!深挖排汙,安排專人處理髒汙。衛生不好,很容易出現春瘟。”

    楚天秀滿臉的擔憂道。

    王栩有些驚詫小昏侯的思路太跳脫,剛剛還聊金陵人口,忽然又變成排汙和瘟疫了。

    而且,小昏侯這位金陵大紈絝,怎麽會關心防瘟疫的事情?

    莫非是怕死?!

    還別說,王栩真猜對了。

    這大楚上下,能輕易威脅到小昏侯性命的,恐怕除了神不知鬼不覺的瘟疫,真就沒別的了。

    哪怕是領兵數萬割據一方的各地諸侯王,也傷不了小昏侯半根寒毛。

    楚天秀能不擔心麽。

    王栩疑惑道:“這,春瘟無痕無跡,如何能防得住?...況且,治瘟疫這是太醫令宋邑的事情。挖溝排汙,這需要朝廷撥款,耗費甚大,怕是很難撥下錢來。”

    宋邑,宮廷禦醫首領,官居太醫令。也就是淳於純老神醫的大弟子。

    每年大楚各郡縣防疫的事情,都是宋邑帶著太醫們去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