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秩序
字數:5228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兩界穿梭門 !
此刻,金陵市機場。
十數輛工程車正在機場打的跑道上穿梭耕耘,修補著這戰時被炸的支離破碎的飛機跑道。修補工作由新大明招標。天元基地的最大建築商金屬殼商會承建,第二兵團負責確保施工場地的安全。
這座戰前民用機場已經被新大明征用,作為新大明的首座軍用機場,劃歸由距離較近的七號營地管理。此刻機場的停機坪內,正靜靜地躺著一架扁平梭型狀戰鬥機,形似海燕,名為極光-20。
此刻朱天正站在停機坪前,在方偉的帶領下參觀這架由七號避難所研製的新武器。
“極光-20,固.定.翼戰鬥機,可通過垂直起降和跑道兩種模式起飛。機腹可掛載2發近距離對空導彈。以及4發中遠距離對空或對地導彈,機頭安裝有10mm機炮。按照您的要求,火力上絕對可靠!”方偉拍了拍機頭,衝著朱天咧嘴笑道。
包括獵虎ii、運直-50在內。整個新大明的尖端軍工產品,基本出自方偉帶領的技術團隊之手。
讚許地點了點頭,朱天望著這力量感十足的戰鬥機。
“隱蔽性和速度呢?”
隱蔽性和速度是戰鬥機的生命,裝甲厚度在高空沒有很大的意義,無論是再怎麽先進的戰鬥機,都很難扛下兩發導彈的直擊。
“飛機外殼塗有雷達信號衰減塗層。在大多數雷達上顯示麵積隻相當於一隻麻雀。飛機底部的雷達信號偵測係統,能反向追蹤到地麵雷達基站的坐標。至於速度,最高巡航速度可達4.5馬赫。”方偉嘴角勾起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對於這個數字,朱天也是非常滿意。
4.5馬赫的最高航速,已經超過了現世那邊米格25高空高速截擊機創下的3.2馬赫的記錄,已經逼近大氣層內戰鬥機所能達到的航速極限了。
當然,在接近作戰的情況下,自然是不能使用最高航速進行作戰。否則別說是4.5馬赫,就算是2馬赫的航速,飛機隨便拐個彎的加速度都把駕駛員弄暈過去。
另外,根據方偉的介紹,這台“極光-20”戰鬥機能在無加油機支援的情況下,作戰半徑可達3100公裏,已經遠超美軍f22創下的2177公裏的記錄。一方麵是因為飛機使用的新型鈦合金材料使得飛機重量相比21世紀的戰鬥機輕很多,另一方麵則是因為飛機使用的引擎與合成燃料都優於21世紀的水平。
“從發動機到火控係統,都是前東亞合作政府的軍工技術。從飛機的起落架到空空導彈,都是由3d打印技術製造。”
“工業化生產的可行性有多少?”朱天問道。
3d打印成本較高,會浪費很多材料和能源。3d打印生產一架戰鬥機的成本,大概是工業生產線生產一架戰鬥機的三倍以上。雖然新大明財大氣粗,但若是什麽尖端武器都依靠3d打印技術的話,這個錢燒的朱天還是有些心疼的。
“很難,發動機的耐熱材料,以天元基地的工業水平很難做到。”方偉搖頭道。
朱天思索了片刻,說道。
“將部分工藝簡單零件的生產資料交給天元基地的軍工廠,盡可能的將這些零件外包給他們生產
。這樣一來,成本應該比3d打印低得多。而且還能縮短生產周期,你覺得可行嗎?”
方偉捏著下巴苦思冥想了起來。
“工藝簡單的零件嗎?嚴格來說,沒有任何一個部件的生產工藝簡單……”
朱天搖了搖頭,微笑著說道。
“我說的工藝簡單,並不是指按照我們所知的生產工藝進行生產的難易度。而是技術上的可行性。不要小看廢土人民的創造力,隻要我們開價合適,技術上可以實現,他們沒準能開發出比我們更節省成本的生產工藝。”
對於朱天的說法,方偉顯然不是很信服。畢竟他來自避難所,在戰前也屬於精英階層。他實在不相信那些打扮與“乞丐”無異的幸存者們,有能力解決戰鬥機零件的生產問題。
但是礙於地位差距,他沒有將對於廢土幸存者的不屑表現出來。
見方偉不說話,朱天大概還是猜到了他在想些什麽。但他隻是笑了笑,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說。
方偉這人很傲氣,但這傲氣不是無緣無故的狂妄,而是源於他對技術的嚴謹。
“科學和技術是兩回事,前者決定後者的發展空間,後者決定前者的實用價值。能在殘酷的末世生存到今天,已經證明了幸存者的創造力。”
“但您不能指望一群難民勝任技術員的工作……好吧,如果您堅持的話。我想想……螺絲釘,機翼,座艙蓋,彈射座椅,操作界麵外殼之類的東西。大概百分之六十的基礎零件技術難度不是很大。”放棄似地歎了口氣,方偉說道。
“很好。”朱天點點頭,很滿意地拍了拍這位技術員的肩膀:“這些零件你詳細地列份表格出來交給高媛,其餘的零件依舊由3d打印機生產。”
“明白。”方偉微微頷首道。
他們隻負責研發,以及打造第一架樣機,提供圖紙與生產細節。至於生產的具體事項,會由大明幸存者基地的軍工廠負責,無需他們這些科學家過多操心。
“關於下一個科研項目,”朱天頓了頓。看著方偉認真地說道:“我希望你們研發一艘能夠長時間滯空,具備裝甲防護能力以及基礎火力的飛艇。”
“飛艇?裝甲防護能力?”方偉愣了愣,微微皺眉道:“難道還用鋼鐵打造嗎?”
“技術上很難實現嗎?”見方偉為難的神色,朱天問道。
“不,技術上並非很難實現,隻是……飛艇這種武器我還真從來沒聽說過。”方偉無奈地道。
他說的從未聽說過,自然隻得是戰前。別說是戰前,飛艇這種機動性差、目標大的空中單位,早在二戰初期就被淘汰了。雖然以22世紀的技術,製造一艘鋼鐵製的飛艇並沒有很大的難度,但這樣的武器性價比能有多高,方偉深表懷疑。
所以他委婉地表示,這種武器他從來都沒聽說過,希望朱天改變主意。
“無妨,現在沒有,那就用以前的技術從頭到尾造一架就好。”然而朱天並沒有改變自己的主意。
“可是打造這麽一座空中堡壘,需要的鋼鐵、鈦合金、銅、鋁都將是個天文數字。從性價比來看,這東西真的有意義嗎?”方
偉質疑道。
“當然有意義。”朱天笑著說道。
說著,他看向了機場外的天空。
那裏是一片晴朗,但在更遠的地方,依舊是陰雲密布。
順著朱天的視線望去,方偉並沒有領會朱天意思的他問道。
“是什麽?”
“將我們的意誌,我們的秩序,我們的理念,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不加以約束的科技是危險的,其危險程度甚至更甚於喪屍與異種。在這個被放射塵包圍的星球上,朱天有理由相信,畸形的種子不可能隻在金陵市萌著。
變種人,食人族,掠奪者,喪屍,異種,不受約束的人工智能……
歸根結底,這些怪物都是科技過度膨脹,文明畸形生長的產物。
它們應該被矯正。
凡新大明鐵靴踏過之處,一切異端都將被清除!
這則宣傳標語,被印在了天元基地的大門上,供所有出入天元基地的商旅遊民所瞻仰。
大規模異種清剿作戰之後,天元基地已經成為了蘇杭省,乃至整個泛亞華夏區的幸存者們所向往的地方。商人和流浪者將新大明的傳說與旗幟帶往了更遠的方向,那個強大而穩定的勢力,正在嚐試著世界聯合政府都未能達成的偉業!
恢複秩序。
“……他們做不到,倒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那個能力,隻是因為他們缺乏承擔責任和麵對現實的勇氣。換位思考一下,你是更願意麵對一個被炸的滿目瘡痍的世界,還是願意抵達一個新世界重新開始?其實兩者沒差,隻是後者更容易讓人接受。”坐在天元基地議會大廈的元帥辦公室內,朱天對著煙灰缸點了點指縫間的煙頭,向坐在對麵沙上的趙天強高談闊論道。
“很新穎的觀點。”趙天強聳了聳肩,端起桌前的茶杯品了口,砸吧了下嘴,感慨道:“好茶。說起來,元帥先生請我來這裏,隻是為了開個茶會嗎?”
“當然不是,”朱天笑了笑,向後靠在了椅子上:“你是議會的議長。我希望通過你,向議會傳遞一個信號。”
“什麽信號?”趙天強放下了茶杯,稍稍正坐道。
“金陵市局勢已經趨於穩定,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新大明不會考慮對外用兵。現在正是天元基地展的大好時機。”
“也就是說,來自新大明方麵的軍工訂單會減少咯?”對於朱天的話,趙天強的反應並不怎麽熱情。畢竟他現在已經從軍火生意中徹底抽身,早在半年前就把虧損的軍工廠處理給了朱天!
“當然,但我要說的不是這個。”朱天頓了頓:“我希望你們憑借在新大明統治區外行商時建立的影響力,收集散落在金陵市以外的戰前技術文件,科研設備,高精度儀器。我們會對你們回收的東西,開出合理的收購價格。”
對於廢土上絕大多數的中小型幸存者組織,那些技術和設備都是無價值的!畢竟就算讓一個隻有幾十人規模的村落得到了電磁炮的設計圖紙,沒有3d打印設備或生產工具的他們,也很難造一台電磁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