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不服不行

字數:7967   加入書籤

A+A-


    還別看廚師長老周如此沮喪,自暴自棄。
    其實作為餐廳的現任管理者,麵對如此冷清的餐廳,郭氏集團的代理人吳運傑才是最鬱悶,最難過的那個人。
    最近這多半年來,自從日本股市和房市齊崩,日本經濟層麵的對於高端餐飲業的衝擊顯而易見。
    隨著日本企業招待的大單逐漸消失,年輕人也不再將餐飲作為鋪排關係和討好異性的主要手段,接待預算因此大幅縮減。
    因此壇宮飯莊營業額上的節節敗退便已經成了難以逆轉的大勢。
    吳運傑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尤其是最近兩個月,餐廳的營業情況簡直是懸崖式墜落,他就是心裏上火,夜不成寐。
    當然,他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得想一些辦法。
    比如嚐試推陳出新,用粵菜魯菜融合的新菜品,來討好年輕顧客。
    或者推崇藥膳理念對迷信滋補的日本中老年客人投其所好。
    再比如嚐試過舉辦一些優惠活動,搞搞有獎促銷,變相降價什麽的。
    可問題是在日本人的錢包現在嚴重縮水,債務負擔激增,日本政府又推出了消費稅的情形下,隻憑曆史悠久的牌匾,或者一種新奇飲食的噱頭,已經很難讓客人心甘情願的花錢了。
    他所采取的種種舉措,所起到的效果真的不大。
    這一點,隻要看看他辦公室裏那些沒拆封,一直在吃灰的“清宮禦膳宮庭菜”和“宮廷藥膳”的宣傳冊就知道了。
    半年前他找人印刷了五千份,放在餐廳裏任由客人拿取,希望能夠提升營業額。
    可到現在還有四千多份無人問津,營業額則不增反降。
    毫無疑問,這些錢都注定是白花了,同時也讓他失去了員工們的信任。
    這還不算,要知道時間進入11月馬上這一年就要結束了,即將迎來盤總賬的時候。
    可直到現在,吳運傑也沒想到什麽可以扭轉局麵的新辦法。
    有點黔驢技窮的他怎麽能不鬱悶?
    那心裏的壓力不是一般大。
    他很清楚,忘年會之類慶祝活動雲集的年底恐怕是他改變不良經營狀況的最後機會了。
    如果到了聖誕,新年,他還是不能讓餐廳紅火起來,那隔年他根本沒辦法跟集團交代,也沒辦法跟壇宮飯莊的其他股東交代。
    不用想,他也知道,到時候自己肯定被人譏諷和遭遇指責,並且也要承擔全部的責任。
    搞不好會被降職了,甚至徹底被開除,帶著永遠難以洗脫的恥辱離開郭氏集團。
    哎,明明他是那麽努力,想把餐廳經營好的,可結果卻成了這個樣子,真是事與願違……
    正在吳運傑愁眉不展的時候,餐廳的門忽然打開了,走進來一對年輕情侶。
    看樣子像是頭一次光臨的客人。
    這多少算是個好兆頭,吳運傑不由精神一振。
    隻是那對情侶對於門口展示的菜單似乎不甚滿意。
    他們翻看菜單的時候不但皺起了眉,而且很快就對負責領位的服務員開始抱怨。
    “一份麻婆豆腐要兩千円?”
    男生指著菜單,臉上浮現出不解的怒色,“我在其他的中華料理店吃這道菜,才四百到五百円。你們這裏的價格是認真的嗎?”
    服務員連忙堆笑,做出解釋,“客人,我們這家店可是電視台幾次推薦過,久負盛名高級餐廳哦,本店所售賣的大多數菜品不但都是過去華夏皇室所享用的。我們的廚師也都是真正來自華夏的名廚呢。至於您對菜單上的標注費用感覺有點昂貴,那是因為我們的價格已經包括了百分之十的服務費和百分之四的消費稅的。我們絕不會像一般的小店,故意把菜單的價格搞得很劃算,結賬時再給您加上……”
    可即使如此,那個男生也沒被他的說辭完全打動。
    “說的這麽多,可麻婆豆腐不還是麻婆豆腐?難道你們的貴一些,說是華夏皇室享用過的,菜肴味道還會有什麽不一樣的嘛?看菜單上的照片,菜肴的樣子明明和其他店沒有任何不同的。你們可不要騙我?”
    這個時候,吳運傑走上前來,忍不住插口了,“這位客人,您可能有所不知,我們店的菜品味道是相當正宗的,絕非自我標榜‘本格中華’,在自吹自擂。當然和那些街頭的‘日式中華料理’餐廳是不一樣的。就比如這個菜單上的麻婆豆腐,我們既可以根據日本人的口味烹飪,也可以按照正宗四川口味來烹飪,雖然都是同一道菜,可味道是完全不一樣哦。如果您能夠吃一點辣,又想試一試絕對正宗的四川味道的話,我是很推薦您嚐一嚐的。因為機會難得我,不是所有日本人,都能向您一樣,找到我們這家店,我敢說,別的店,絕對沒有這個能力和水平。”
    男生對於吳運傑的出現有些意外。“你是誰?”
    “我是這家餐廳的經理。如果你們願意品嚐的話,作為對客人頭一次光臨的答謝,我還可以做主給你們免掉服務費,為你們打九折。要不要來嚐試一下呢?”
    或許是吳運傑餐廳經理的身份起了作用,或許也是他分外殷勤,答應給予優惠的原因。
    反正吳運傑的話確實有點讓男生意動。
    眼瞅著小情侶湊在一起嘀咕上了。
    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出於對正宗麻婆豆腐的向往,他們大概率會成為壇宮飯莊的兩位新客。
    然而就在這關鍵的時候,偏偏趕上店裏用餐完畢的一些客人走了出來。
    帶頭走出來的是一個經常來的熟客。
    本來呢,他們一行人被服務員送了出來,離開也就離開了。
    可經過門口,這位客人卻看到吳運傑。
    這一下好,這個客人竟然主動找到吳運傑來吐槽。
    毫不客氣的對今天的飯菜做出了批評,頗有些激動地表達自己的不滿。
    結果正是這一番話,登時就改變了那對情侶的心意。
    “我說經理先生,你們的餐廳到底是怎麽搞的?怎麽現在好些菜色都沒有以前的水準了。搞得跟那些大街小巷上的中華料理店沒什麽區別?就像今天的麻婆豆腐和回鍋肉,我一再要求正宗味道,可你們的廚師居然告訴我缺少烹飪正宗味道的調料,最後給我送來的還是和外麵一樣。那我來這裏還有什麽意義?你們不能這樣對待我,難道昂貴的菜就好好做,廉價的菜就這麽敷衍?要是再這樣的話,以後我就不來了……”
    好嘛,這麽一來,吳運傑剛才的話哪裏還有可信性啊?
    那女生登時拉了拉男生的衣袖,倆人一對眼神,立馬就轉身走了。
    很顯然,這兩個小情侶已經認為吳運傑不值得信任了,把他當成忽悠人的騙子了。
    此時哪怕吳運傑跪下求他們,他們也不會在壇宮用餐了。
    至於吳運傑,對於這樣破壞性結果,簡直欲哭無淚。
    可他既沒辦法責怪這個熟客壞他的生意,反過來還得為餐廳沒做到位,給人家道歉和解釋。
    畢竟是餐廳不占理,而且要是再搞丟了這位客人,損失就更大了。
    就這樣,吳運傑好不容易沒讓自己破防。
    他好話說盡,也總算是安撫了對方的情緒,點頭哈腰送走了這位客人。
    可問題是,即便他過了這一關,但接下來還有對他的考驗。
    畢竟人背起運來,什麽倒黴事都可能發生。
    吳運傑就怎麽也沒想到,此時居然又有個服務員來告知,“吳經理,大阪分店打電話來,說他們那裏很多老客人的意見很大,都要求恢複正宗中餐的口味。但是他們那邊許多調味料都缺少,現在不知道該怎麽辦好,想要跟您通話。”
    突如其來的一悶棍啊,傷害力不大,可侮辱性極強。
    打得吳運傑威嚴掃地,在員工麵前丟了大臉。
    難以言表的挫敗感和羞恥感,讓他什麽心氣都沒了。
    接下來他一句話沒說,完全是陰沉著臉把自己關進了辦公室,去接聽大阪來的電話去了。
    而這通電話唯一的目的,其實就是告訴吳運傑,他想兼顧客人口味的想法徹底失敗了。
    目前看,無論京都還是大阪,兩家店的情況都不怎麽樣。
    這麽幹,既沒能為餐廳增加新來的客人,也得罪了過去的老顧客。
    毫無疑問,是一次吃力不討好的盲目調整。
    就連吳運傑自己也沒法在事實麵前否認這一點。
    可話又說回來了,吳運傑其實也很有點委屈呢。
    倒不是為別的,關鍵是他之所以這麽辦也是無奈。
    由於日本昂貴的人力成本和物價上漲的問題,這一切讓飯莊老菜譜中那些耗時耗料的製作方法變得成本高昂且難以複製。
    在當下如此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吳運傑不能不去擔心,如果他繼續延續過去的運營方式,那麽餐廳成本居高不下,同樣會虧損的。
    反而去做日式的改良中餐是最劃算的。
    因為相對來說,日本中餐比較粗糙,簡單易做,溫熱管飽,隻要勾個芡就足夠讓日本人喜歡。
    說白了,吳運傑不過想要去用這種辦法簡化菜品的複雜度而已,他有什麽錯呢?
    在沒有其他人的辦公室裏,吳運傑掛斷電話後,終於忍不住暴露出內心的脆弱。
    他一把扯掉領帶,幾乎是癱倒在了座位上,開始唉聲歎氣,怨憤生活對自己不公。
    他覺得現實中就沒有一個人能理解他的苦衷的。
    餐廳裏這些職工,無論是日本人還是大陸人,顯然都把他當成蠢貨了。
    而自己這麽煞費苦心,還真是可悲,可笑,又可憐。
    是的,原本他還嫌棄大陸的那兩方股東渾身都是官僚習氣,格調又低劣不堪,恐怕會對日本的兩家餐廳經營方麵造成不利的影響。
    為此他跟總部要到權力,幾乎對於所有大陸方的人事任命請求都是謹慎批準的,把很多明顯是關係戶的人拒之門外。
    結果沒想到,他這麽替餐廳著想,可真正搞死餐廳的不是那些能吃不能幹的蛀蟲,反而是日本經濟的變臉。
    他都沒等到餐廳內部發生什麽混亂,就已經在日本經濟崩盤的大勢麵前扛不住了。
    這叫什麽事兒啊,像日本這樣強大發達的國家,經濟居然像紙糊的一樣脆弱……
    結果就在這個他自怨自艾的時候,又一個巧合發生了。
    吳運傑忽然注意自己辦公桌上放置著今天的一份報紙。
    而一眼可見的生活版上麵竟然有一則短訊類的新聞,正好是介紹東京餐飲業現狀的。
    標題是——《經濟寒冬中的東京餐飲:法餐和食堅挺中餐館逆勢翻台》。
    這麽重要的消息,這麽醒目的題目,不但正好是自己行業的相關信息,又是自己求而不得的事業成果。
    不用說,他登時就產生了閱讀的欲望。
    而報紙上的具體內容是這樣的——“【東京訊】1990年冬,由於日本經濟景氣持續低迷,東京餐飲業普遍麵臨客流下滑、業績萎縮的困境。據東京都飲食業協會最新統計,11月全市餐廳營業額同比下降 8.3%,提供高端餐飲服務的部分餐廳店鋪已出現閉店潮。然而,高端餐飲市場仍存亮點,多家知名餐廳逆勢維持熱度。”
    “其中,位於銀座的百年法餐廳「拉羅什」憑借經典菜式與私密服務,本月預訂量較上月持平;新宿區兩家米其林推薦和食店「鮨つぼ八」和「龍吟」晚間時段上座率仍保持在 85%以上。
    “最為值得關注的是,銀座還有一家以華夏宮廷料理為特色的中餐廳「金玉滿堂」近期生意火爆,因晚間客流激增已將每日閉店時間從 24點延長至淩晨2點,周末時段更出現通宵營業,一日翻台九次的極端現象,成為經濟寒冬中罕見的「排隊名店」。”
    不得不說,看完這則消息,吳運傑的腦袋那是“嗡嗡”的,他整個人都懵了。
    這不僅是因為別人的餐廳比他經營的好。
    更不僅是因為一家中餐廳,居然在東京銀座的餐飲業拔得頭籌。
    更因為那家中餐廳門口的圖片和名字,他有印象。
    金玉滿堂?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不是那個壇宮飯莊原先的經營者獨立出去的那家店嘛?
    是啊,確實沒錯啊,他去年還偷偷去東京裝成客人體驗過一次的。
    那個人叫什麽來著?
    啊,對了,他叫寧衛民!
    明明自己和他的年齡也查不了幾歲的,怎麽彼此的差距會這麽大呢?
    一天翻九次台,淩晨兩點才閉店,不要開玩笑,這真的不是記者在誇大其詞嘛。
    他究竟怎麽做到的?
    難到隻憑一些壟斷性的高級食材?
    不,不會的,經營餐廳可沒有那麽容易,尤其是高端餐廳……
    心裏全是解釋不通的問題,吳運傑隻覺得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都動搖了。
    他的心情此時重得像塊石頭,既不想承認自己被別人給比下去了,卻又無法否認自己不如別人的現實。
    他坐在椅子上至少沉默了五分鍾,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要打電話訂票,盡可能的早點出發去東京。
    他要親眼去看看這家“金玉滿堂”的經營狀況。
    如果報道屬實,那他無論如何也要搞清楚對方的經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