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第 938 章

字數:16142   加入書籤

A+A-


    侯夫人見蕭二太太和蕭遙兩兩相望,  隻當兩人是吃驚這名畫的價格,倒也不覺得可笑,畢竟她初初知道時,  也是這般吃驚的——那些大師的畫賣這個價格,倒天經地義,一個剛出名的畫師,竟也賣這價格,  怎麽不叫人吃驚?

    侯夫人等了一陣,估摸著蕭遙兩人吃驚勁兒過了,便柔聲道“弟妹,  你先把畫準備好,我回去拿銀票。”

    蕭二太太回神,  連忙叫住侯夫人“大嫂,這畫我們買的價格並不是很貴,  且本就是為了送你的,  你不必拿銀子。”說完起身走到一旁,  將蕭遙方才拿過來的畫遞給侯夫人。

    侯夫人接過畫,卻並沒有立刻細看,而是看向蕭二太太“弟妹,  你這份心意嫂子承了,但這銀子卻不能不給的。你別與我推辭,這畢竟不是公中的,  叫你出錢畢竟不好。你手上若有閑錢,便留著多幫三姑娘置辦些嫁妝。”

    蕭二太太搖頭“這不成……”

    蕭遙看著兩人你來我往地推讓,忽然明白,  為何上輩子原主流落煙花之地一事爆發,  侯府幾個未婚男女被退婚,  為何侯府的男人們要鋌而走險了。

    本質上,他們都是愛護家人保護家人的好人,他們皆竭力希望自己的家人過得好。

    當下她加入進來,一起勸侯夫人。

    侯夫人一打二,不敵蕭二太太和蕭遙母女,隻得拿了畫退去。

    然而第二日,她還是悄悄地來,不由分說地塞了五千兩給蕭二太太,並表示“你的心意嫂子知道,隻是不能全叫你破費的,這畫,我們一人出一半,以後有什麽事,隻管來找嫂子。”

    蕭遙從二太太那裏知道此事,再一次在心中感歎侯府的和睦,自己也更堅定了守護侯府的決心。

    蕭二太太將銀票收好,看向蕭遙“阿遙,你那裏不是還有兩幅畫麽?娘想仔細看一看,那畫是什麽樣子的,為什麽竟能賣出如此高價。”

    蕭遙笑著說道“娘且等著,我這便去拿來。”

    蕭二太太搖了搖頭“不必你去,娘與你走一趟,去你院子看便是。”

    到了蕭遙的院子,蕭二太太認真地看蕭遙畫的兩幅畫。

    當仔細端詳了莊子上一個佃戶的畫良久,蕭二太太緩緩地開口“這幅畫的主人看上去,顯得貧困潦倒,可是他的雙眼卻格外堅定。這是個不會被命運打倒,一直與命運抗爭的人。”說完有些迷茫地看向蕭遙,

    “這些畫能賣出高價,除了逼真,便是因為人物表露出來的感情麽?”

    蕭遙卻顧不上回答,她腦海裏,一直回蕩著蕭二太太的話。

    “這是個不會被命運打倒,一直與命運抗爭的人。”

    這話如同黃鍾大呂,重重地敲在蕭遙的心頭上。

    與命運抗爭的人!

    曾幾何時,她也該是個與命運抗爭的人。

    可是,回到侯府後,她一直以不想影響侯府聲譽為由,被動地接受一切,從來沒有做過什麽。

    也就是說,她基本是個吃閑飯、混吃等死的,從來沒有表現過任何主動性。

    這樣的她與死去的人又有什麽不同?

    意識到這個問題,蕭遙又想到,她因為害怕損害侯府名聲而減少作畫,並不再畫喜歡的春|宮|圖,完全壓抑住了自己的本性,這雖然可以美其名曰不自私,不為侯府惹事,可這樣的她,還是她麽?

    若她不再是她,她這人生還有什麽意義?

    不惹事拯救侯府麽?

    可是不惹事,當真能拯救侯府嗎?

    從夏之恒出現起,一切都顯得那般不尋常,她不惹事,當真就能讓侯府無恙?

    往深裏想,夏之恒怎麽知道她在青|樓?

    他是偶然知道,亦或是,時候到了,知道她身在何處之人,特地讓他去一趟春風樓,將她帶回京的?

    若是後者,這是否能說明,原主被拐賣,最終流落煙花之地,都是一場苦心策劃多年的陰謀?

    十一年前便開始的陰謀,針對的是整個建安侯府,靠著她不惹事不拋頭露麵,真的可以破解麽?

    這明顯不能。

    蕭二太太自言自語良久,見蕭遙若有所思,一直不曾說話,便伸手在蕭遙麵前擺了擺“阿遙,你在想什麽?”

    蕭遙回神,看向蕭二太太,眼神前所未有的堅定與認真,說道“我想通了一些事。娘,謝謝你。”

    蕭二太太一臉不解“謝我什麽?”

    蕭遙不想多解釋,便站起身,挽著蕭二太太的手臂,笑道“娘,我們一起看畫罷。”

    送走蕭二太太之後,蕭遙開始搜索自己的記憶,並決定為印象深刻之人作畫。

    在郾城遇見的,從郾城一路回京路上所見的,那些鐫刻在她腦海中的人,從這一天開始,將慢慢地在她的筆下活下來。

    蕭遙又開始了埋頭作畫的日子,她如癡似醉地畫人物畫,當畫出滿意之作後,便親自裝裱,將成品收起來放好。

    除了做這些,蕭遙還開始不著痕跡地打聽蕭二姑娘如今在做什麽,為此時不時去跟蕭二老爺說話,旁敲側擊地問有關侯府未來走向之事。

    通過打聽,蕭遙知道蕭二姑娘時長上街挑衣服做首飾,暗中則結交來京參加科舉的舉子。

    蕭二老爺和侯爺,由於府上沒什麽事,並未如上輩子那般,踏出那一步。

    蕭遙通過府上幾個有決策權之人的行為推測出,蕭二姑娘雖然機警,但是並未查到什麽有用的信息,目前隻是糾正上輩子走錯的路。

    敵在暗我在明,還是太危險了。

    蕭遙開始琢磨著打聽消息,並第一時間便想起在春風樓聽老鴇提起過的不知樓。

    不知樓,並非什麽都不知道,而是無所不知之意。

    據說,那是個賣情報的地方,官家,權貴醃臢,不知樓皆知道,但因出賣這些,會得罪最頂尖的利益集團,故他們從不販賣這些,隻會賣簡略信息,不提供任何證據。

    除了賣消息,不知樓也經營拍賣稀罕物這門生意。

    隻要拍賣之物夠稀罕,賣主索要任何報酬皆可,由不知樓居中承辦,一旦賣主滿意,完成交易,賣主須給不知樓一千兩作為報酬,亦或是,將所得消息賣與不知樓。

    這不知樓很是神秘,但為了客源故,卻在各處皆有據點。

    蕭遙不知道蕭二姑娘是否從不知樓買過消息,但如今一無所知,她卻是要試一試的。

    想到這裏,她翻出自己最為滿意的一幅畫,然後在一張紙條上寫上拍賣價,便開始做準備工作。

    次日,蕭遙讓千秀打掩護,自己一人喬裝成男子,帶著畫以及紙條悄悄出了建安侯府,直奔京城煙花之地。

    蕭遙並不知道不知樓在何處有據點,但卻聽說過一般距離煙花之地不遠。

    故她到了煙花之地鄰近後,轉身進入煙花之地旁邊的巷子中。

    蕭遙走的巷子,名喚杏花巷。

    她如同普通的行人一般,往杏花巷深處行去。

    杏花巷中人並不多,隻偶爾有幾個人路過。

    蕭遙走得慢,一邊走一邊打量四周。

    經過一株高大的杏花樹時,蕭遙目光一亮。

    杏花樹旁,掛著一列大大的竹筒,上頭寫著“天知地知我皆知”幾個字。

    蕭遙快速打量了一眼那些竹筒,見有的嚴絲合縫,有的卻隔著一條縫,猜到這應該便是買消息或是拍賣之地了,便打量四周,見四下裏無人,忙上前打開隔著縫的竹筒,將手上的畫以及紙條放了進去。

    放好畫以及紙條後,她馬上合上竹筒,將支撐竹筒留下縫隙的竹簽□□。

    竹簽剛拔下,竹筒便徹底合上了,與其他竹筒一般,嚴絲合縫。

    蕭遙拿了竹簽快步離開,回到主街道後,才緩步慢行,細細觀察在京中討生活的芸芸眾生。

    在街上走了一圈,蕭遙正要回去,忽見不遠處的人俱是往一個方向跑去,一邊跑還一邊喊著什麽,心中不由得有幾分好奇,見身後亦有人跟著跑,忙拉住一個大娘,問道“大娘,發生什麽事了?這是要跑去哪裏?”

    大娘一臉亢奮,激動地道“前麵有個婦人,在擊鼓鳴冤,要告禦狀呢!”她興衝衝地說完,便撇下蕭遙,飛快地向前方跑起來。

    蕭遙聽到是告禦狀,也來了興趣,便也跟著人群往前走。

    擊鼓鳴冤的高台前方,圍滿了看熱鬧的老百姓。

    蕭遙見人多,原打算站在外圍看,可正巧她前麵有一個胖子正往前擠,生生擠出一條道來,忙也緊跟上去。

    她走到最裏頭,一抬頭,便見著了一個滿臉冤屈的女子,這女子衣衫襤褸麵容憔悴,一雙眼卻格外亮,眼睛裏是不屈,是視死如歸。

    此時,那女子雙手緊緊地握著鼓槌,站起身,用力敲向那麵大鼓。

    明明看起來顯得異常羸弱的身軀,可是在敲響大鼓時,卻充滿了力道。

    咚咚咚——

    沉悶的鼓聲響起,卻直直擊進很多人心中。

    蕭遙怔怔地看著擊鼓的婦人,心裏頭萬千思緒在奔湧,有悲憫,有佩服,更有前所未有的激情,那激情讓她的血液沸騰起來。

    當蕭遙回神時,那擊鼓的婦人已不在了,四周圍觀的群眾,也走得七七八八了。

    一個大娘看向蕭遙,嘴上叫道“小郎君怎地還不走?那婦人被帶進宮門了,據說要滾釘子的,可惜我們看不到了。”

    蕭遙衝大娘點頭示意,便轉回建安侯府,仍然攀牆悄悄回去。

    回到住的小院,蕭遙看到了臉色有些焦急的千秀,便問“怎麽?有人來尋我麽?”

    千秀一麵讓蕭遙進來,一邊關上門,低聲道“晌午時二姑娘來了,說有要事找姑娘,我說姑娘歇午微醒,二姑娘便說遲些再來。姑娘,幸好你回來了,不然二姑娘再來,我便找不著借口了。”

    蕭遙一邊由千秀服侍自己換衫,一邊問“可知二姐姐找我有什麽事?”

    千秀搖搖頭“二姑娘並沒有說什麽,隻是臉色顯得有些驚惶,亦有些凝重。我讓千杏去送二姑娘,千杏回來說,二姑娘在花園子遇上了大姑娘,勸大姑娘過兩日別赴徐大姑娘的約。”

    蕭遙聽了這些話,馬上想到,蕭二姑娘應該是出事了,故來勸告她,也勸大姑娘莫要外出。

    隻是到底是不是,還得等二姑娘來找她,才能確定。

    蕭遙想到這裏,心情更沉重了。

    如果蕭二姑娘當真出事了,那麽,她原先的猜測,很可能是真的——有人從十一年前便布局,要坑害建安侯府!

    而且,不是普通的坑害,而是要讓建安侯府灰飛煙滅。

    蕭遙換好衣裳,又重新梳妝,坐著看了一會子書,蕭二姑娘便來了。

    蕭遙命人上茶,又跟蕭二姑娘問了安,這才在蕭二姑娘跟前坐下。

    蕭二姑娘的臉色帶著陰霾,人也顯得有些心不在焉,在問過蕭遙日常起居之後,便提起來意“三妹妹,你最近這些日子莫要外出,不管是誰約你。”

    蕭遙臉上露出詫異之色,問道“可是發生了什麽事?”

    蕭二姑娘今日受驚,此間並未恢複,又想著蕭遙便是知道什麽,也幫不上忙,反而有可能被夏之恒這樣的人套話,再加上此事事關自己的閨譽,少一個人知道她便安全一分,當下道

    “你記住我的話便罷,旁的就莫要多問了,多問對你並不好。”說完便站起身告辭。

    千秀目送她急匆匆離開的背影,很是不滿,低聲道“二姑娘這也忒霸道了,憑什麽要求姑娘不出門,卻又不肯告知原因?便是她聰明,姐妹之間,也不必如此。”

    蕭遙看著蕭二姑娘離開的背影,眉頭深深地皺了起來。

    蕭二姑娘如今的穿戴,皆與清晨去給蕭老太太請安時不同,顯然是換過衣衫的,再加上表情她表情驚惶,又心不在焉,可見她原先的推測屬實——蕭二姑娘今天不僅出過門,還遇上了什麽讓她驚惶之事,被嚇著了。

    蕭遙看向千秀“千秀,你若無事,便多與二姐姐身邊的丫鬟說說話。”

    千秀笑道“奴婢省得的。”

    當晚,蕭遙吃了飯,在院中消食時,千秀跟幾個小丫鬟說了幾句話,便看向蕭遙。

    蕭遙同千秀一起回到房中,看向千秀“可是打聽到什麽消息了?”

    千秀點頭,低聲道“隻打聽到片言隻語,都是小丫鬟說出來的。說是什麽人認錯人,幸虧二姑娘走得快。”

    蕭遙聽了這話,飛快地思考起來。

    若是女子認錯了蕭二姑娘,那蕭二姑娘根本用不著受驚,並且第一時間離開,故認錯蕭二姑娘的,極有可能是男子,還是喝醉了酒或者花名在外的狂徒這一類人。

    隻有這樣,蕭二姑娘才會第一時間退走,並在回來之後,想到若她出事會帶來什麽後果,進而猜到有人故意算計她,才十分驚惶,並不顧自己受驚的身體,第一時間來通知她,也勸阻大姑娘。

    蕭遙覺得自己猜得沒錯,可她並沒有半點高興,因為這就證實了,幕後之人,一直在針對建安侯府,從不打算住手。

    看來,要盡快去不知樓一趟才行。

    打發了千秀,心中又做了計劃,蕭遙便進入裏間,關上門,開始認真作畫。

    今日那敲登聞鼓那婦人,給了她太多的震撼,她迫不及待地要作畫了。

    子時過了,千秀再三來催,蕭遙才揉著眼睛放下畫筆,打量已然畫完她卻覺得還有不足的畫。

    雖然有心再完善,可蕭遙實在撐不住了,便打著哈欠去睡覺。

    次日一早,蕭遙去給長輩請了安,回來吃了朝食,便關門完善昨兒畫的那幅《敲登聞鼓》。

    差不多到中午,蕭遙放下筆,如癡似醉地打量這幅畫,越是打量,越是滿意。

    打量了許久,千秀來催吃飯,蕭遙才放下畫,走到外間吃飯。

    吃完飯,蕭遙想著自己需要去不知樓一趟,便叮囑了千秀幾句,再次悄悄離開侯府,直奔杏花巷。

    她需要知道不知樓何日開拍賣會。

    來到杏花巷,看到昨日所有緊閉的竹筒都被打開了,上頭換了一根竹簽。

    蕭遙打量了竹筒片刻,將昨天那根竹簽拿出來,插進去,這才將新竹簽□□。

    竹簽上有一行小字,是時間與地點。

    蕭遙見時間竟是次日晌午,頓時大喜過望。

    她正急著要從不知樓知道一些秘辛,不知樓竟就在第二日競拍,真是可喜可賀。

    第二日,蕭遙生怕蕭二姑娘或是其他人來找自己,便去找蕭二太太,說自己想出門去學更好的裝裱技術,讓蕭二太太對府裏隱瞞一二。

    蕭二太太笑道“這不難,娘借口說帶你去買簪子便是了。”

    蕭遙道“二姐姐昨兒過來與我說,讓我最近都莫要外出。我昨兒才答應她的,今兒便與你外出,二姐姐若知道,怕是以為我故意跟她鬥氣呢。”

    蕭二太太希望蕭遙跟府上姐妹和睦相處,聽了這話,便點點頭“這倒是個問題。”說完臉上露出擔憂之色,“可你一個人出去,娘不放心啊。”

    蕭遙道“這有什麽,我保準安全回來便是。若非怕二姐姐知道,我便帶千秀一同去了。”

    蕭二太太蹙著眉想了片刻,道“我帶你出門罷,就說你外祖母想你想得厲害,我才帶著你回去。你二姐姐知道,想必也不好說什麽,畢竟是你的一片孝心。”

    她說完,不讓蕭遙拒絕,馬上便命人套馬套車。

    半個時辰後,蕭遙出現在東城區的一個院子跟前,叩響了門。

    她此時男裝打扮,臉用一塊白布蒙住,頭上戴了一頂帽子,帽子四周垂下幕簾,遮住了她的雙眼。

    門打開,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婦含笑問道“敢問貴客可是有事?”

    蕭遙將竹簽遞了過去。

    老婦低頭打量片刻,含笑將竹簽還給蕭遙,說道“貴客請跟我來——”從頭到尾,對蕭遙的怪異打扮沒有半點好奇。

    蕭遙跟著老婦往院中行去,一邊走一邊暗暗戒備。

    所幸一路上並未發生什麽,那老婦也沒有什麽出格的舉動。

    來到甲丁號房間,老婦推開門,低聲道“貴客請進。”

    蕭遙進去,見是一個普通的廂房,裏頭有桌有椅,桌上有一壺茶,顯然是供人歇息的。

    她在房中等了約莫一刻鍾,又來了四十來歲的男子,男子進來躬了躬身,道“鄙姓王,乃這裏的管事。請貴客跟我走。”

    蕭遙仍然滿心戒備地跟著王管事走。

    這次,王管事將她帶到甲丁甲號房前。

    走到門口,王管事低聲道“請貴客進去等候,貴客的畫是第一個被拍品,一旦有人競拍,某將引其來此回答貴客的問題。”

    蕭遙點了點頭,邁步進入房中。

    進房後,她打量四周,見房中有一桌一椅,桌子上放著一壺茶並筆墨紙硯,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蕭遙在桌邊坐下,認真等待起來。

    這次,還是等了許久,外頭才響起三個人的腳步聲。

    蕭遙抬頭看去,見當先一人是先前引她進來的王管事,後麵是兩個捧著竹簍的小童。

    王管事在屏風前站定,沉聲對蕭遙道“貴客,所有競拍者皆將競拍內容寫下,請貴客過目,選出滿意的競拍人完成此次交易。請貴客謹記,若貴客選不出來,將由我們不知樓代替貴客選出,請貴客慎重。”

    蕭遙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王管事見狀,示意兩個小童將竹簍放下,便帶著小童離開了。

    蕭遙站起身看了看,見兩個竹簍內的紙條皆未滿,還空出很多,當下將其中一個竹簍的紙條倒入另一個,這才拿起竹簍中的一張折好的宣紙,低頭打開,看上麵的文字。

    她這次將畫拿到不知樓拍賣,要求不用金銀珠寶競拍,而是用鮮為人知的秘辛來競拍。

    不論是誰,隻要寫出出讓她滿意的秘辛,這幅畫便屬於他。

    若她一直找不到滿意的,便由不知樓裁決,選出其中一個秘辛提供者,定為成功競拍者,將畫帶走。

    這第一個張宣紙,會寫下什麽秘辛呢?

    蕭遙看完紙上的字,差點沒忍住翻了個白眼。

    “翠月樓的名妓馬九娘喜觀|音|坐|蓮姿勢。”

    這算哪門子的秘辛?

    隻怕任何一個與馬九娘在一起過的男子,都知道此事。

    蕭遙將宣紙重新疊好,放在空了的那個竹簍裏,隨後打開其他紙條。

    “禮部尚書許尚書懼內!”

    蕭遙的嘴角抽了抽,這些人寫的多是風月之事,著實無趣。

    “柳侍郎有斷袖之癖!”

    “永寧公主月前生病乃因駙馬袒護小妾。”

    “江尚書不喜沐浴,最長曾達一個月不曾沐浴!”

    “永記包子鋪的掌櫃有兩個外室!”

    ……

    蕭遙一個接一個地翻看,秘辛了解到不少,可沒有一件是她想知道的。

    不過,這些事,聊勝於無了,她全都將之記下來。

    “夏侍郎二子夏之恒癡戀安寧公主。”

    蕭遙終於看到一條自己想知道之人的消息,忙再三細看,確保記下,這才看下一個。

    “太子身體羸弱,三個月行房一次!”

    “四皇子有心儀的女子,正極力說服皇上與建安候府退婚,迎娶心儀之女子。”

    蕭遙挑眉。

    四皇子正是蕭大姑娘的未婚夫,大概兩個月後便完婚了,若當真有了心儀的女子,對大姑娘來說,絕對是個打擊。

    蕭遙甚至開始懷疑,上輩子四皇子跟建安侯府退婚,會不會也有這個原因。

    不過,這畢竟隻是秘辛,當不得真的,需要求證。

    蕭遙又往下看。

    不得不說,這競拍的質量有點差,剩下的,與原先的一般,多數是風月之事——不是達官貴人的風|流|韻|事,便是商販地主的風|流|韻|事。

    蕭遙看得犯困,但還是打了哈欠之後,繼續看下去。

    眼見竹簍裏的紙條越來越少,蕭遙知道,今日或許收獲不大。

    不過,她早知如此,並沒有太過失望。

    或許是時候去找蕭二姑娘,跟她開誠布公談一談,再交流一些信息了。

    蕭遙一邊想,一邊繼續打開剩下的紙條。

    “今上迷信,曾請一善大師算國運!”

    “五皇子與四皇子表麵是好兄弟,實際上多次坑害四皇子。”

    “婉淑妃不喜建安侯府,曾在皇上麵前貶低建安侯府幾位姑娘。”

    “柳尚書曾因建安侯當初輕慢於進京趕考的他而懷恨在心,二十年始終不忘。”

    蕭遙坐直了身體,將後兩張紙條一道放在跟前,一邊細看一邊揣測。

    這兩張紙條,看起來都挺像那麽回事。

    會不會,就是其中一個原因呢?

    或者是兩個原因相加?

    婉淑妃不喜建安侯府幾位姑娘,所以她有動機算計原主,讓拐子將原主拐走,之後揭發原主曾淪落風塵,給建安侯府所有女子致命一擊。

    柳尚書對建安侯懷恨在心,一直伺機報複。

    兩人合作起來,婉淑妃對建安侯府的未婚女子出手,柳尚書則借著這個機會搞垮建安侯府!

    蕭遙越想越有可能,她盯著兩張紙條看了又看,最終放到一邊,拿起最後一個紙條打開。

    “太子寵妾害怕太子對建安侯府二姑娘有意,一直阻止太子與建安侯府二姑娘見麵。”

    蕭遙看完這最後一個紙條,又覺得,這或許也是原因。

    不過,這些都隻是競拍者提及的一些秘辛,也就是他們知道的或是聽回來甚至是胡亂編造的機密及之事,真假還需要考證。

    也就是說,要確定幕後之人搞垮建安侯府的原因,得先確定這些秘辛的真實性,再進行篩選合理的理由。

    蕭遙將紙條重新折起來收好,又翻了翻,將夏之恒癡戀安寧公主那張紙條翻出來,當做是滿意的競拍秘辛,這才站起來,敲了敲桌上的一麵小鼓。

    王管事很快進來“請問貴客選好了麽?”

    蕭遙先將一千兩銀票遞過去,接著又將剛才選出來的紙條遞過去。

    紙條外,寫著編號的,王管事隻需將紙條拿出去,依照編號找人便是。

    王管事捏著銀票以及紙條,低聲問道“貴客是支付一千兩銀票的傭金麽?”

    蕭遙點了點頭。

    王管事聽畢,點點頭,低頭看了看銀票,又看了看蕭遙身旁那竹簍裏的紙條,道“顧客若願意,我們不知樓願用一個消息跟貴客交換桌上這些秘辛。”

    蕭遙搖了搖頭,壓低了聲音道“不必了。”

    王管事臉上露出惋惜之意,說道“貴客何時改變主意,隨時可以來不知樓找小可。現在,交易已結束,貴客可離開了。”

    蕭遙再次點了點頭,拿出身上帶著的一匹布打開,將所有紙條倒進去,隨後將布圍起來,確保圍得嚴嚴實實,她便抱著布包快步離開。

    她離開不知樓,感覺身後有人尾隨,便連忙按照來之前想好的撤退計劃,拐進巷子中,又兜兜轉轉穿過幾條小巷,每離開一條小巷,她身上的衣衫以及打扮便變一次。

    到得最後,她成了個駝背老嫗,弓著背前行。

    回到跟蕭二太太約定的地方,蕭遙快速衝守在馬車前的千秀打了個手勢,便雙手一撐上了馬車。

    千秀吃驚地跟著上馬車,見蕭遙開始拆掉臉上的偽裝,這才驚道“姑娘,你怎麽打扮成這個樣子的?”

    馬車內的蕭二太太也是目瞪口呆,她見蕭遙弄掉臉上的偽裝,露出原本的麵容,才道“這是做什麽去了?可有事沒有?吃虧沒有?”

    蕭遙示意回府,這才道“我沒事,有人似乎認出了我,所以我趕緊辦成這個樣子跑出來。”

    蕭二太太一聽,忙讓馬車加快速度回去,嘴上則接連問出幾個關心蕭遙的問題,最後還上手檢查蕭遙身上是否有傷。

    蕭遙讓她仔細檢查,又一再表示自己沒事,這才哄得蕭二太太雨過天晴。

    一行人回到侯府,感覺府中氣氛很凝重。

    蕭遙扶蕭二太太下車,示意千秀拿她帶回來的包袱。

    蕭二太太牽著蕭遙的手往裏走,走幾步,便發現府上下人亂糟糟的,一個個臉上還帶著慌張,便叫住一個管事模樣的婆子,問道“府上發生了何事?怎麽一個個都神思不屬,慌裏慌張的?”

    那婆子忙彎腰行禮,帶著哭腔說道“大姑娘去徐尚書府上,不慎落水了,叫王侍郎家的大公子救了上來。如今府上人都偷偷說,四皇子要跟大姑娘退婚的。大姑娘醒來,哭得死去活來,夫人也病倒了。”

    蕭二太太聽到這裏,大吃一驚,失聲道“當真?”回過神來又道,“此事事關重大,又涉及府中主子,你若信口胡謅,仔細你的皮。”

    “老婆子如何敢胡說?”那婆子忙道“的確是真的。”

    蕭遙第一時間便想起方才看到的與四皇子有關的秘辛——四皇子有心儀之人,想與建安侯府退親,迎娶心儀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