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第 988 章
字數:11572 加入書籤
錢尚書氣得須發皆張, 死死地瞪著安國公和承恩公“爾等這是鏟除異己!並無罪名,卻直接拿下老夫,老夫不服!若先帝尚在, 絕不會讓爾等禍亂朝政!”
被這麽兩個不放在眼內的人弄到如今這地步, 他又是憤怒又是憋屈。
安國公正色道“若先帝知道你越過皇上, 企圖把控朝政,必不會容你!”
蕭遙不想和錢尚書多費口舌,便道“杜康明,你還等什麽?先將錢尚書帶下去!”
杜康明忙上前, 對錢尚書說道“錢尚書,請罷。”
錢尚書卻不肯走, 他知道, 一旦被帶走, 就別想出來了,當下看向蕭遙“太後娘娘,春闈之事是安國公一手策劃, 他如此老謀深算,你難道不擔心他架空你,從此扶植皇上,掌控朝堂麽?”
走投無路, 他隻能寄希望於離間蕭遙和安國公的關係了。
皇上是安國公的親外孫, 和太後可沒有血緣關係, 隻是名義上的母子, 若安國公要撇開蕭遙扶植小皇帝坐大, 太後是無可奈何的。
希望太後聽得懂自己的話, 為了和安國公抗衡而留下自己。
蕭遙淡淡地說道“錢尚書言重了, 哀家相信安國公。”說完看了杜康明一眼。
杜康明知道再拖下去, 太後怕是要生氣了,當即親自上手押住錢尚書往外走。
錢尚書被押著走,心中更是驚恐,他高呼道“蒼天無眼啊,竟讓壞人掌控朝政,好人被汙蔑殘害。先帝啊,你托付錯了人啊!”
錢尚書以及錢黨的好些高層都被下了大牢,錢黨的其他勢力在經曆了最初的慌亂之後,開始琢磨著營救錢尚書。
不久前的懶政給了他們莫大的信心,他們相信,一旦他們和原先那樣再拖一拖,那麽六部便會停擺,屆時安國公和承恩公要人做事,就得接受他們的條件,放錢尚書出來。
這些官員馬上行動了起來,對分派到手上的政務采取了“拖”字訣,一直拖。
除了這些膽大包天又過度自信的,還有一批看出頹勢的錢黨,乖乖處理政務,半點不敢拖延和作怪。
拖字派和對此十分不滿,暗中將辦事派約出來臭罵一通,讓他們改變主意,不要自誤。
辦事派不敢,反過來勸拖字派“連錢大人都被拿下,我們位卑職低的,又如何是對手?莫如先好好辦事,等將來有機會再出手。如今安國公、承恩公他們盛怒出手,正愁找不到機會立威,你們率先冒頭,豈不是主動送上門?”
拖字派冷笑“安國公?不過一派武夫而已,他能做什麽?至於承恩公,沒半點辦事,根本不足為懼。再有,當初我們聯合起來不辦事,安國公和承恩公不是束手無策麽?這次,他們同樣沒辦法。”
辦事派覺得拖字派太自信了,再次苦勸。
拖字派卻因此覺得,辦事派膽小如鼠,又容易變節,跟他們不是一路人,當下痛罵辦事派一頓,拂袖而去。
拖字派為了讓辦事派承認他們才是正確的,也為了讓安國公感受到壓力放了錢尚書,回去之後加倍拖辦事速度,甚至直接不做。
偌大個朝廷,果然差不多停擺了。
拖字派對此十分滿意,悄悄買通了獄卒進去看錢尚書,將這喜人的成果告訴錢尚書。
錢尚書接連蹲了幾日大牢,一個心腹屬下都等不到,心中不禁有些絕望,此時聽到拖字派帶來的“好消息”,眉頭頓時皺了起來,道“朝廷正要拿我等立威,你們如此行徑,說不得要被查辦。”
拖字派沒想到,錢尚書竟也不看好,一時有些不知怎麽辦才好,訥訥道“可以,已經拖延了數日了。”
改是可以改的,但一切若如錢尚書所料,說不得上頭已經記好名單,準備捉人了。
錢尚書擺了擺手說道“既已經做了,便繼續做下去罷,也好幫老夫查證一事。”他說到這裏,眸色驀地變得幽深起來。
在大牢裏蹲的這幾日,他一遍又一遍地回憶春闈的變故,又驚又怒地發現,春闈是一個一開始就針對錢黨的局。
最讓他驚心的是,這個局,從風格和行事方式來說,都不像安國公、承恩公和建安侯任何一個人。
既不是他們,便另有其人。
錢尚書在經過數日的懷疑與琢磨,傾向於此人正是一向不被所有權臣放在眼內的妙齡太後!
他不了解太後,但是當日對峙之時,他便發現,太後比平日更果斷,行事幹脆利落,再不是過去那樣,隻是個應聲蟲,比較像設計一切又雷厲風行的幕後人。
隻是,他沒有證據。
拖字派的人忙問“大人要證實何事?若我等當真被拿下,可還有回旋的餘地?”
他們是想將錢尚書撈出來,但是卻沒打算斷送自己。
錢尚書道“太後看起來不像表麵那麽簡單,科舉舞弊一事從開始到結束,都是一個完整的局。而設局之人,最有可能便是太後。”
拖字派的人吃了一驚“這不可能!太後不過是個無知婦人,她如何能設計那麽完美的局?”
錢尚書聽到這話恨得牙癢癢的“這局並不完美,漏洞還很多,是老夫小看了人!”誰能想到,一向如同應聲蟲一般的太後,居然如此有手段呢?
他們毫不設防,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安國公、承恩公身上,讓太後的計策,得以毫無阻礙地實現。
錢尚書光是想想,就有吐血的衝動。
他一個橫行官場的老政客,居然被一個妙齡女子玩弄於股掌之上,最終淪為階下囚!
拖字派的人還是不信,但是不好反駁錢尚書,便又問道“大人,若我等這次因為拖延政務而被拿下,該如何是好?”
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因為他們可不想就此成為階下囚,再也無法在官場上呼風喚雨。
錢尚書道“想必隻有一些人出手,另一些人嚇破了膽,沒敢跟著拖延罷?有了他們,再有北邊的張威,我們還有一線生機的,且等著罷。”
拖字派的人忙問“張威當真能有所建樹麽?”
錢尚書點頭“這是自然。北邊以小鎮為邊界戍守的行為,本身便不合理,最有可能被北戎衝垮。到時張威領兵出戰,拿下軍功,我們便又談判之力了。”
拖字派的人聽畢,放心地離開了。
回去之後,他並沒有跟人說錢尚書懷疑太後一事——他覺得錢尚書是在大牢裏待了幾日,有些心智失常才胡亂懷疑的,他絕不能說出來破壞錢尚書的一世英名。
雖然想停止大拖延術,但已經進行到一半,又有錢尚書讓繼續拖,便咬牙拖下去。
整個朝廷因為這些人的拖延,幾乎停擺。
安國公、承恩公和建安侯果然感覺到了為難,馬上進宮找蕭遙。
蕭遙冷冷地道“由著他們拖,再拖幾天,什麽牛鬼蛇神都出來了,便一網打盡,革職查辦。”
錢尚書暗中跟什麽人見麵,談了什麽,她一清二楚,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動,就是為了引出更多的人。
承恩公忙道“可一網打盡,朝中便無人了,偌大個朝堂找不著可以辦事之人,隻怕會更糟糕。”
許多事沒有辦好,老百姓便會怨蕭遙。
女兒這一生已經夠悲慘了,他不想再讓她被老百姓罵。
建安侯也附和,他覺得侄女的行事作風,太決絕了。
蕭遙說道“不會找不到人辦事的。大不了,先找些品性端正之人暫代,等有了人才再換。依哀家看來,辦事辦得不夠漂亮,也比不肯辦事強上許多倍。”
承恩公和建安侯一想也是,但擔心是自己不懂政事才覺得好,便一起看向安國公。
安國公一直沒有說話,隻是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聽了這話便說道“太後娘娘所言甚是。”
承恩公聽了便道“既如此,我們再等兩天便行事。”他想到那麽多政事堆積下來,許多老百姓定然多有不便,所以恨不得將時間再次縮短。
蕭遙點點頭。
這時安國公忽然跪下,對蕭遙道“太後娘娘,臣有個不情之請!”
承恩公和建安侯嚇了一跳,齊齊看向安國公“安國公這是何故?你快請起——”說到這裏,意識到自己說了沒用,也不該越俎代庖,忙看向蕭遙。
蕭遙連忙站起身去扶安國公“安國公無需多禮,有什麽直說便是。”心裏卻隱隱猜到,安國公要說什麽。
安國公卻不肯起來,道“臣說的話對太後多有冒犯,還是讓臣跪著說罷。到時若太後怪罪,也省了老臣重新跪下。”
承恩公和建安侯聽安國公說得嚴重,異口同聲問“要不我等先行回避?”
安國公馬上道“不必!正想承恩公和建安侯留下做個見證。”
蕭遙聽了,便退開一步,說道“既如此,安國公說罷。”
安國公抬起頭,看向蕭遙,感慨地說道“娘娘為人機敏聰慧,比許多男子有過之而無不及,老臣相信,娘娘會為大熙朝帶來繁榮。”
承恩公和建安侯聽到這話,又是高興又是自豪又是擔憂。
高興和自豪的,是蕭遙能得到承恩公這麽高的評價,擔憂的是,害怕這樣的高評價會成為壓力,壓得蕭遙喘不過氣來。
蕭遙臉上的神色卻沒有變,仍舊看著安國公。
安國公說完上麵那一番話,忽然聲音一沉,說道“臣無甚功勞,在此厚顏希望娘娘給臣一個承諾,”他頓了頓,直視蕭遙的雙眼,“那便是,這江山,是屬於皇上蕭京的。”
承恩公和建安侯聽了這話臉色大變,異口同聲說道“這江山自然是皇上的,安國公可是糊塗了?怎地說這話?”
安國公卻不理,仍舊看著蕭遙。
蕭遙也看向安國公,沉吟著沒有說話。
那日錢尚書被帶走前喊那樣一番話,她便知道,安國公肯定會心有懷疑,便是當時不多想,回去幾日,也足以想明白什麽而忌憚於她了。
很顯然,現在的安國公,便是想明白了。
他知道她有想法,也有謀略,更有行動力,而且行動很是果敢,所以開始擔心她肅清錢尚書一脈之後,大權在握,進而發動政變稱帝,將豬兒趕下台。
安國公見蕭遙不說話,一顆心直往下沉,卻沒有說話,仍舊直著脖子看著蕭遙,等待蕭遙的回答。
承恩公和建安侯原本以為,安國公是瘋了才懷疑蕭遙有那樣的野心,可是見蕭遙一直不說話,又想起在朝堂上和其他派係鬥時,很多時候都是蕭遙出主意的,便漸漸明白過來,同時跪下來
“臣知道,娘娘絕無此野心的,娘娘大可答應安國公,以免安國公胡思亂想。”
蕭遙聽到這話,不再和安國公對視,而是慢慢看向承恩公和建安侯。
這兩個人,一個是她的父親,一個是她的伯父,她以為,他們應該會支持她的,不為別的,隻為家族利益。
沒想到,他們在知道她的野心之後,第一時間便是勸她放棄,勸她答應成國公的請求。
她該答應他們嗎?
眼前三個,都是曾給予過她許多關懷和幫助的人。
安國公見蕭遙一直沉默,便沉聲叫道“娘娘?”
承恩公和建安侯聽了,忙也跟著叫“娘娘——”
見蕭遙仍舊不出聲,承恩公紅了眼眶,開始給蕭遙磕頭“娘娘,臣希望娘娘一生平安順遂……”
蕭遙低下頭,看著不住地磕頭的承恩公,上前扶起他,緩緩開口“我答應你們。”她看著三人,一字一頓地說道,“哀家發誓,皇位是蕭京的。若有違此誓,天打雷劈,永世不得超生。”
安國公、承恩公和建安侯三人同時露出喜意,激動地給蕭遙磕頭“謝娘娘。”
蕭遙擺擺手“不必客氣。”說完看向安國公,“安國公,哀家有話要與承恩公和安國公說,你且退下罷。”
安國公跪安之後,蕭遙看向承恩公和建安侯兩人“爹,你為何不願我稱帝?我稱帝之後,我們的家族,便是天下最為顯赫的。我們蕭家,再也不會隨便被人算計。”
承恩公忙又跪下,說道“娘娘,你畢竟是女子,又曾淪落過那等醃臢之地,如何能為天下之主?”
蕭遙聽了,抿了抿薄唇,沒有發表任何意見,轉而看向建安侯“大伯也是一樣的理由麽?”
建安侯先前便跟著承恩公跪下了,此時便跪著說道“娘娘,臣的想法,與承恩公一致。”頓了頓又勸蕭遙,“娘娘,為女子者,家庭和睦,未來有靠,便比什麽都好。娘娘雖前期命途多舛,但後半生卻比許多女子強,這比什麽都好。”
蕭遙反問“爹和大伯的意思,是我太過貪心了,是麽?”
承恩公和建安侯連連磕頭“臣不敢!”
蕭遙阻止了他們再磕頭,說道“天色不早了,哀家事情也多,便不留飯了。”
承恩公和建安侯便起身辭別蕭遙出宮。
建安侯沒有回府,而是跟了承恩公去承恩公府,兄弟倆極有默契地進入了書房。
坐在書房裏,建安侯臉上露出驚色“娘娘是何時有那等野心的?”
承恩公搖了搖頭“我亦不知。”頓了頓,歎氣道,“這想法,著實危險,也著實不該。”
建安侯點頭,嘴上說道“所幸娘娘已發誓不會取而代之。”
承恩公臉上露出欣慰之色,但是漸漸地,那欣慰之色變成了惆悵之色,“我總覺得,娘娘在我們跪求不得不答應時,臉上的神色很是悲哀。”
建安侯回憶起蕭遙當時的神色,歎氣道“娘娘一定會想開的。”
蕭遙的確滿心悲哀。
她想過,許多人會反對他,但是從沒想過,承恩公和建安侯也會。
而且,不是以她是亂臣賊子的理由反對,而是以她是女子,曾經淪落風塵的女子這個身份來反對。
這個世界的倫理綱常,強大又冷酷,並且牢不可摧。
所以女子不能稱帝,出身不潔的女子更不能稱帝。
縱使她有本事,有謀略,比許多男子都強,能讓天下百姓吃飽穿暖,能讓天下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可終究輸給了一個男子的身份。
何其悲哀,又何其可笑。
蕭遙不用想也知道,若男子處於她這個位置,或者出身以及經曆更不堪,世人會為他美化曰“英雄不問出處”。
心情受了影響,蕭遙便迫切需要發泄。
她命人將之前收集到的錢黨為王耀光等舉子提前做策論的廢稿以及證據放給大理寺,又派人去接江南譴責舞弊的一批學子進京,一點一點地,將王城一行人打落十八層地獄。
在獄中寄予厚望的錢尚書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還沒等來張威副將,王城等一眾因科舉舞弊而下了大牢的手下,便因為舞弊證據確鑿,影響惡劣而被抄家流放。
繼這個噩耗之後,錢尚書很快收到第二個噩耗——拖字派一再拖延政事,在其位而不謀其政,為國之祿蠹,被太後以雷霆手段拿下,革職查辦!
在獄中看到曾來給自己報信的人,錢尚書幾乎一口老血吐出來。
曾經來給錢尚書通消息的人老淚縱橫“大人,都怪小人不曾聽你的勸,從沒懷疑過太後娘娘啊。”
錢尚書將到嘴的血咽回去,問道“到底是怎麽回事,你細細道來。”
那人忙將這些日子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告訴錢尚書。
錢尚書聽完,已經可以肯定,一切就是蕭遙的謀算,死死咽回喉嚨那口血,再也壓製不住,噴湧而出。
他居然,被一個十多歲的弱女子給算計了!
等再想到,和他合作,先幹掉方丞相、王尚書的,興許也是蕭遙,錢尚書眼前一陣陣發黑,嘴角的血水流得更急。
給錢尚書通消息的人見錢尚書這副模樣,又驚又怕,忙問“大人,你怎麽了?是不是,我們再無翻身的機會了?”
錢尚書知道,的確沒有了翻身的機會。
就算北邊張威當真立下赫赫奇功,也來不及了。
以太後的行事手段以及心性,是絕對不會拖到北邊傳來好消息的,她一定會抓住機會,先幹掉被關在牢裏的錢黨,不給他任何反撲的機會。
錢尚書的估計沒錯,僅僅是兩天後,他便等來了處死自己的聖旨。
處死的理由很多——結黨營私,賣官鬻爵,並暗中令百官懶政,不處理政事,導致北邊凍死老百姓無數。
錢尚書很想反問一句,若北邊老百姓凍死無數,當政者是否也得承擔責任呢?
可是他終究沒有問,因為他明白,這隻是其中一個光明正大處死他的理由。
兩天後,錢尚書要被問斬。
犯人問斬前,按照慣例都會允許家裏人去送一程,讓他吃個飽飯的。
錢尚書的妻子提著吃的去大牢裏看錢尚書,她看著錢尚書狼吞虎咽的樣子,不住地抹眼淚“老爺,你不該和安國公他們鬥的,你鬥不過他們。”
錢尚書咽下嘴裏的食物,道“無知婦人。”頓了頓,歎息一般道,“若張威早些有消息傳來——”
錢尚書的妻子問“老爺說的可是北邊領軍的張威張副將?”
錢尚書聽了,目光一亮,看向妻子“你知道他的消息?”
錢尚書妻子的眼淚又流了下來“如今沒有人不知道張威的消息了。大軍鎮守邊疆,浴血奮戰打了打勝仗,張威卻裝病躲在後方,如今已經被革職查辦了。”
錢尚書厲聲道“不可能,不可能!無知婦人,休要騙老夫!”
錢尚書妻子大聲道“這是下了聖旨的,而且是風兒回來說與我知道的,還能有假?這些我都不懂,便是要騙你,也無從騙去。”
錢尚書握著筷子,瞬間沒了吃飯的胃口,他呆呆地搖頭“不可能,不可能的……”
他無法接受,自己所有的謀算,所有的前瞻性,全都不如一個深宮婦人!
尤其叫他痛苦的是,那個深宮婦人,今年才十八歲!
坐在囚車去行刑的路上,兩旁許多老百姓對著錢尚書指指點點,還有許多人扔小石頭和枝頭之類的東西。
錢尚書還沉浸在張威失利自己估算失敗的崩潰中,他不住地喃喃自語“假的,都是假的……”
這時路邊忽然有人高興地道“本朝這天子運氣絕佳啊,不僅拿下了那麽多蛀蟲,還在北邊打了打勝仗。寒冬臘月與北戎打,我朝還從未有如此大勝呢!”
“與其說是天子有氣運,不如說是太後指揮得當。據說這些政務,都是太後處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