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1 章

字數:17513   加入書籤

A+A-


    這沒什麽不好說的,  所以蕭遙回道“歲歲平安。”

    眾人聽了,  又是十分訝異。

    國公主的願望,  不是天下百姓安居樂業麽?

    不過轉念想到皇室人都不長命,且多數體弱多病,眾人很快又理解了。

    這時枕心不解地道“公主,  怎麽不是遊遍天下?”

    蕭遙微微笑“那些我抬腳走便可實現,何須許願?倒是平安,最是讓人難以自控。”

    房止善點頭“是嗬,平安的確是最難控製的。”說完看向燈下笑靨如花的少女,說道,  “祝公主得償所願。”

    蕭遙仿佛看到房止善眸帶著憐憫,但是細看時又沒有,因隻有燈光,她以為自己或許看錯了,不過即便沒有看錯,  世人憐憫蕭氏皇室體弱多病,  也正常,  就不曾多想。

    這時袁征走到蕭遙身邊,  道“公主,放完花燈,不若到街上走走?”

    蕭遙點頭,  看向房止善行人,道“我到街上走走,諸位自便。”

    房止善笑道“我們亦無事,  不若道暢遊?”

    蕭遙隻是打算在街上隨便轉轉,多幾個人少幾個人沒什麽影響,當下點點頭。

    安公子跟上,若有所思地看向袁征。

    這小太監的目光總是忍不住跟著公主,想掩飾也掩飾不住,不像是忠心的小太監,倒像有逾越的心思。

    可是個無根的太監,存這樣的心思又有何用?

    且也太大逆不道了。

    藍時遷想了想,到底還是帶著席幻景抬腳跟了去。

    公主見了他們也沒說什麽,他們先離去,倒像是他們心有意見似的。

    街上人已經很少,小攤販等大多數也回去了,隻剩下兩家。

    蕭遙走到僅剩的個賣花燈的老丈跟前,挨個欣賞花燈,卻不打算猜謎。

    她旁的都能學,就是不會猜謎。

    安公子自告奮勇猜了個,並將花燈送給蕭遙。

    蕭遙滿麵笑容地結果,對安公子道“謝謝。”

    安公子看著燈下笑靨如花的少女,心跳忽然漏跳了幾拍,俊臉上熱,搖搖頭有些不自然地道“不、不客氣。”

    隻是因為隻花燈,公主居然就如此快樂,想必,她平時很少有機會出來玩罷。

    枕心看了看,偷偷扯了扯袁征的衣袖,低聲問“是不是很般配?”

    袁征馬上搖頭。

    安公子修習了武功,聽到枕心對袁征的低語,整個人熱得差點燒起來了,手腳也不知該如何放才好。

    袁征目光冷然地看了袁征眼,上前步取下個花燈,開始猜謎。

    枕心吃驚“袁征你這小子也會猜燈謎?你不是與我般,才跟公主學習三百千麽?”

    袁征的身體頓時僵。

    安公子感覺到袁征對自己的敵意,再想到他總跟隨著公主的目光,心裏不快,就笑道“既想猜,便猜猜亦無妨。若猜不出,大家起斟酌,倒也不難。”

    派大家公子的做派,顯得風度翩翩。

    袁征拿了燈謎,看了看,隨口道“酒肉朋友,打字,應該是‘餃子’的‘餃’字罷。”

    蕭遙看了眼燈謎,便看向賣燈的老丈。

    賣燈的老丈笑道“公子猜得不錯。”

    蕭遙頓時對袁征另眼相看,笑道“不錯啊,我便猜不出來。”

    袁征的嘴角控製不住地往上翹“公主自有擅長的領域。”

    安公子見這太監居然猜了,還得了公主如此誇讚,心裏很是不痛快。

    蕭遙到街上溜達的時間有限,沒打算直猜燈謎,很快繼續逛。

    逛了會兒,看到街角有對老夫妻在賣熱氣騰騰的牛肉麵,當下便走了過去,說道“我請大家吃麵罷,雖簡陋了些,但隻這家未打烊,沒得挑了。”

    不想吃,味道十分寡淡,牛肉有腥味,也就能飽腹,若有些追求,根本吃不下。

    蕭遙在軍吃過苦,到能吃得下,餘者幾乎食不下咽,可見蕭遙正在吃,又不好點都不吃,隻得拿筷子根根地挑著麵條慢慢吃。

    房止善見蕭遙是真吃,不由得有些訝異“公主未曾用膳便出來麽?”

    不然,這等麵食,如何吃得下?

    蕭遙搖搖頭“不,用過晚膳了。這麵雖不好吃,但既已叫了,倒不好浪費,天下還有許多吃不起碗麵之人呢。”

    旁邊那對老夫妻聽到蕭遙說麵不好吃,滿麵羞愧。

    房止善聽了怔,苦笑道“公主說得是。”隨即用筷子夾麵條放入口,認真吃起來。

    其餘人聽了這話,也不好不吃,於是都低下頭認真吃起來。

    蕭遙吃完了,對那老丈夫婦說道“你這牛肉還有腥味,使用前先用水焯焯,來可去腥味,二來燉時更濃香。此外香料用水煮之前,最好先炒炒,讓香味出來。”

    老丈夫婦聽了,忙點頭。

    房止善行人卻十分吃驚,安公子忍不住問“公主也善下廚麽?”

    蕭遙怔,搖搖頭說道“不懂,隻是在北邊時聽做牛肉麵的老丈提起過。”

    她也不知自己是如何懂得的,隻是吃著牛肉麵,腦海裏自然就浮現出哪裏哪裏不好,需要改進。

    但太複雜了,她不好說,於是據說最簡單的。

    袁征去付賬時,老丈夫婦不肯收,說就當是公主教他們的束脩。

    蕭遙失笑,讓老丈夫婦收下,這才領著人離開。

    剛走出幾步遠,忽然眼前閃,眼前出現大群黑衣人。

    袁征馬上上前步擋在蕭遙跟前,叫道“保護公主!”

    蕭遙身後,馬上出現隊護衛,並快速上前,與衝過來的黑衣人打成團。

    蕭遙拿出匕首,嚴陣以待。

    房止善、安公子與藍時遷等人帶來的護衛留下部分保護主人,也迎了上去。

    然而黑衣人越來越多,有些凶悍的,越過了護衛,衝向蕭遙等人。

    蕭遙被袁征、紅雀與枕心團團圍在間,根本不需要動手。

    安公子與房止善見有人衝過來,忙也飛身抵抗,將殺過來的黑衣人全都打了回去。

    這時支利箭嗖的聲,破風而來,直奔尚在空的房止善。

    安公子與藍時遷此時正與黑衣人鬥作團,救之不及。

    房二姑娘失聲叫道“大哥小心——”

    席幻景本來認真看藍時遷的,聽了這話,忙看向房止善,看到那支箭,也跟著失聲叫了起來。

    蕭遙在席幻景的叫聲,下子躍起,手的匕首對著那支箭擋,直接將那支箭擋住了。

    房止善落地,看向蕭遙,麵上帶著感激之色“謝過公主救命之恩。”

    蕭遙擺擺手說道“不算什麽救命之恩,你在前頭為我擋敵,我自該在後頭保護你的後背。”

    房止善聽了,腦海裏忽然閃過三當家給自己的來信,對蕭遙那種傾慕,以及那句“她是值得我性命相托的女子。”時之間,竟忘了說話。

    眾人廝殺陣,京兆尹係終於聞訊趕來,協助護衛們將黑衣人製服,又清理地上的黑衣人屍體。

    蕭遙命京兆尹好生查查到底是何人所派,便辭別房止善等人,領著自己的人回宮。

    第二日蕭遙沒能出宮,因為皇帝知道她遇刺之後,很是擔心,拘著不許她出去。

    又過了幾天,她才能帶齊護衛,出宮辦事。

    經過詳細的打聽與了解,蕭遙讓流民營的人幫忙燒瓷器,每日有工錢,包三餐。

    因請了師父,流民營內燒出來的瓷器質量都很不錯,已經初步放到市場上賣了,不過在京城銷量並不怎麽好,因為比不上老字號。

    但是這難不倒蕭遙,她托來到京城的三當家與往東南西北邊疆的行商將瓷器捎上,帶到遠離原之地售賣。

    由於成本不高,所以她賣出的價格也不高,行商們低價買進高價倒賣,賺得不少,所以都很樂意來她這裏買,離去之後,甚至還提前下了訂單。

    此時蕭遙再去,隻是循例看看,並不想做什麽——這裏她指了個信任的太監管理,因此自己是不管事的。

    隻是這次剛去到,就被信任的太監拉到旁,然後獻寶似的獻上個巴掌大的透明杯子。

    她有點吃驚,接過杯子仔細打量,見透明度相當高,看起來頗為剔透,當即驚問“這是你們製作出來的?”

    太監忠誠馬上點頭,指著旁邊位舉止局促的老工匠說道

    “正是。是這裏的老工匠劉芳製作出來的,他二十年前發現沙子經過煆燒會變透明,且能放入模板製作各種器具,隻是裏頭很是斑駁,並不好看。之後直研究,頗有進展。加入我們流民營之後,各材料都充足,他便暗地裏試驗,竟燒出了這等透明的杯子!”

    蕭遙不住地點頭,含笑道“真好看。”然後看向老工匠,“製作這個,可費工夫麽?若不算費工夫,倒可以分個小作坊製作這個,屆時當作稀罕物賣。”

    這般透明的,隻有水晶,可是水晶做杯子,委實貴重了些,故許多人家並不用。

    老工匠劉芳激動地點頭“不算費工夫,算下來,用料並不比瓷器貴。”

    蕭遙聽了喜道“那好,便讓忠誠給你個小作坊,你好生製作罷。”說著將杯子翻來覆去地看了又看,腦海裏像是閃過了什麽,忽然道,

    “這燒出來的玻璃,壓平了,試著在麵加錫箔並塗水銀,看看能造出什麽來罷。”

    忠誠喜道“玻璃聽著倒是好聽,謝公主賜名。”

    蕭遙有些恍惚,但這種情況不是第次,她很快就拋到了腦後。

    劉芳拘謹地說道“現正好灼燒好的沙子,我這便去試試。”

    他並不覺得這麽搞能製作出什麽,但既然是公主要求,那他自然得聽的。

    蕭遙來了興趣,笑道“既如此,便起去罷。”

    因沒有獨立的作坊,所以老工匠劉芳是在製作瓷器那作坊搭建了好些奇形怪狀的工具來製作玻璃的,蕭遙去了,作坊的其他流民正在拉坯上釉。

    蕭遙勉勵幾句,便看劉芳將用沙子及其他些東西燒出來的液體壓平,然後等待冷卻。

    等待冷卻需要的時間較長,蕭遙等了會兒,便去看拉坯的流民。

    看了會兒,她腦海閃過幕幕記憶,便上前,在個離崗工人的位置坐下,開始拉坯。

    眾流民以為公主是想玩,都有些好笑。

    金枝玉葉怕是沒見過這些夥計,看著好玩便玩了,也不怕弄髒了手。

    笑著笑著,就見公主嫻熟地拉坯,很快拉出個大碗來,隻是那碗有些深,並不是眾人慣常見的那種。

    蕭遙看著手的碗,搖了搖頭。

    這裏沒有建盞的材料,根本製作不出建盞來。

    個多時辰後,被壓成薄片的玻璃成型了。

    老工匠劉芳開始將亮閃閃的錫箔塗在玻璃麵上,然後將有毒的水銀塗了上去。

    很快,他便臉驚訝。

    因為水銀與錫箔慢慢變成銀白色的層東西,並漸漸幹了。

    老工匠看不出這是要做什麽,伸手探了探,感覺不燙了,便拿起來,恭敬地遞給蕭遙“公主,好了。”

    袁征伸手接過那玻璃,再遞給蕭遙。

    蕭遙將玻璃鏡拿起來,對著自己的臉蛋照。

    她在玻璃鏡,看到自己清晰的臉。

    遠比銅鏡清楚逼真!

    蕭遙拿著鏡子看了又看,笑著遞給身旁的袁征,道“你也看看罷。”

    袁征拿過來,看到鏡子裏清晰的自己,怔了下,驚訝道“竟比銅鏡照得更清楚!”

    老工匠劉芳聽了,有點好奇,在鏡子終於輪到他手上時,他更吃驚了“這、這……”

    原以為是公主心血來潮瞎弄,沒想到,竟能造出麵鏡子來!

    而且,這鏡子可比普通的銅鏡清晰多了。

    太監忠誠激動地看向蕭遙“公主,此鏡子必定能讓滿京城之人趨之若鶩,我們若製作了賣,隻怕買高價亦有人肯買!”

    蕭遙含笑點頭“既如此,便也開個作坊罷。不過,劉師傅想想有沒有改進的法子,至於作坊的工匠,屆時我再帶人來。”

    而且製作鏡子的方法不宜為人所知,所以得換個地方安置。

    回去之後,蕭遙馬上讓袁征出宮買批人,拿了死契,就送到自己秘密練兵之所,準備成立製作玻璃的作坊。

    此時的練兵之所,人數已經增加到五百多人了!

    個個單兵作戰能力都很強,小隊配合也很不錯,但是放到戰場上會如何,還不好說,但是他們以前便在戰場上廝殺過,料想不會差的。

    春風吹起來時,所有書生矚目的會試開始了。

    蕭遙特地去狀元樓預祝這些才子們旗開得勝,金榜題名,並且親自斟了酒敬大家。

    自來英雄難過美人關,對才子來說,美人更是值得讚頌的存在,此時,看到公主來祝酒,個個都大為感動,恨不得為這位美人公主肝腦塗地。

    會試結束後,很快放榜,蕭遙看了下,第名,果然是杜公子,而第二名,則是出身寒微的鄭公子!

    之前幫她安置流民那些才子,都在前五十名內,可以說是全員好成績了。

    很快殿試結束,杜公子被禦筆點為狀元,論才華,鄭公子該是榜眼的,隻是第三名年紀大了,相貌也不甚好,做不得探花郎,便讓鄭公子做了探花!

    之後狀元榜眼探花打馬遊街,說不出的熱鬧。

    之後,便是瓊林宴了。

    新科進士們個個意氣風發,於瓊林宴展示自己的采。

    蕭遙也列席其,與熟悉的進士們交談喝酒。

    喝了幾杯,她覺得酒氣上湧,有些熱了,便起身到禦花園吹風。

    袁征見了,忙跟了上去。

    蕭遙在石頭上坐了了會兒,便聽到身後傳來腳步聲。

    她回頭,看到新科莊園杜公子,便笑道“杜公子亦是來吹風的麽?”

    杜公子搖搖頭,臉上帶上了幾分羞赧,上前行了禮,說道“實不相瞞,臣是特地來尋公主的。”

    蕭遙有點驚訝,問道“可是有事?”

    杜公子躊躇片刻道“公主讀詩,最喜哪篇?”

    蕭遙更不解他這是什麽意思,當下道“都喜歡的。”

    杜公子的臉漲紅了,道“臣最喜那篇《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蕭遙怔住了。

    杜公子這是與她求愛麽?

    杜公子見蕭遙不說話,便道“臣逾越了,這便退去。”

    瓊林宴必,京城出現了種照得人纖毫畢現的鏡子!

    這種鏡子,給女子隨身攜帶的,比手掌心還小的,也賣五兩銀子!

    再大些的梳妝鏡,與平常銅鏡差不多大小,竟賣到10兩了!

    再大的,有二十兩的,最大那種,能照到人的半身,竟賣出百兩的高價!

    然而即使如此昂貴,這些鏡子還是滿京城的達官貴人趨之若鶩!

    隻要家裏不困難的人家,都會置辦上幾麵半身鏡,放在主子們房,當然,特地給客人們整理儀容之地,也會放塊。

    行商們都看到了商機,因此瘋狂購買這種鏡子,不管大小,隻要有貨都卯足了勁兒買——各地有的是達官貴人,想必也會像京城人般,對這種鏡子趨之若鶩的。

    隻是賣這鏡子的,隻有家鋪子,供貨量並不多。

    京城有高官得知這鏡子賣得好,且全賣高價,不免動了心思,想要收為己有。

    哪知派人去威脅番,玻璃鋪東家雖然態度軟和好說話,但卻堅決不肯將鋪子賣出,更不肯將製作方法賣出。

    百花都開了,開得絢爛無比。

    蕭遙的心情也如同這些綻放的春花,因為她終於不缺錢了。

    那些玻璃杯如她所料,賣得不錯,整套的更是高檔,但是卻不如鏡子賣得好。

    鏡子可以說賣瘋了,她又讓人買了批人,但是製作出來的玻璃還是供不應求。

    麵半身鏡,製作所需費用,加起來不超過兩百錢,但卻賣百兩,可以說是暴利的暴利。

    對於這種虛高的價格,蕭遙並不覺得有何不妥。

    能買得起這種鏡子的,都是達官貴人富商巨賈,從這些人手拿錢,特別有成就感。

    有錢了,蕭遙繼續擴大自己的特種兵隊伍,並製作質量更好的衣服與武器給他們。

    當然,老工匠劉芳也啟迪了她,所以她特地拿出筆錢,讓人到民間的工匠處查看,旦有什麽特別的發明,定要將工匠家請回來。

    雖然這種從民間找工匠的行為暫時還未有效果,但是蕭遙並不急。

    這天蕭遙出門賞花,因天氣和暖,便帶上了小皇子。

    哪知姐弟倆賞花回來,得知皇帝竟然病倒了。

    蕭遙大為焦急,她知道老皇帝差不多是今年內駕崩的,已經叮囑太醫好好看著了,卻不想還是病倒了。

    連衣服也不曾換,蕭遙便急匆匆地去看皇帝了。

    看到皇帝,她心很是難過,也很吃驚。

    因為早上看著還好的皇帝,此時臉色蠟黃,眼下片青黑,精神萎靡,似是再也撐不下去了。

    蕭遙心痛,上前步握住皇帝的手“父皇,你哪裏不舒服?”

    皇帝笑了笑,聲音虛弱地道“還是老毛病,不礙事的。”

    蕭遙並不放心,可是也不想多問阻止皇帝休息,便拿過宮女手盛藥的碗,喂給皇帝吃。

    皇帝吃完了,命人出去,隻留下蕭遙,說道“父皇的身體早幾年便很不好了,隻是吃了些虎狼之藥才撐到現今,眼下怕是撐不下去了……”

    蕭遙的喉嚨下子哽咽起來“父皇……”

    皇帝拍拍她的手,聲音還是如既往的溫和“父皇知道你擔心父皇的身體,你吩咐太醫的話,父皇都知道。可我們蕭家人的身體不好,這是無可奈何的,萬幸,你與父皇不般。”

    蕭遙的眼眶紅了,看皇帝的視線也變得模糊了起來。

    皇帝喘了口氣,又說道“你很好,很好。但還是少了批秘密打聽消息的探子,父皇手裏正好有批,便傳給你了。”

    說完伸手從枕頭下將枚黑漆漆的令牌遞給蕭遙“這是指揮皇家探子的牌子。隻是皇家勢弱,也不知還有多少人肯效忠我們蕭家,你小心些篩選。”

    蕭遙捏著令牌,身手擦去眼淚,道“父皇……”

    她不知道該說什麽。

    皇帝說道“遙遙,那時你執意從藍府回到宮來,或許,這是你的命數。父皇對不住你,可也隻能對不住你了。”

    蕭遙透過淚眼看向皇帝,隱約猜到皇帝的意思。

    皇帝伸出顫抖的手,擦去她臉上滑落的淚珠,輕聲說道“你弟弟還小,皇位給他,他怕是守不住的,且他身體孱弱,便是長大了亦不知有沒有孩子……朕不能愧對列祖列宗,所以隻能將重任托付給你了。”

    這話說得更明白了,蕭遙有些六神無主起來,說道“父皇,我不知能否擔起重任。”

    皇帝慈祥地說道“遙遙,你可以的。你是我們蕭國第位護國大將軍,做得很好,所以你做我們蕭國第位女皇,也定能做好的。”

    他說完見蕭遙不說話,就握住她的手說道,

    “遙遙,你必須擔得起。你弟弟,你那些母妃,還有太後,都指望著你過日子。若我們蕭家不在了,她們必將受苦的。而且,朕觀你對天下百姓有仁心,所以,你很適合。”

    蕭遙迎著皇帝的目光,最終點了點頭“我定會努力做好的。”

    皇帝這才滿意地點點頭,又給了她份名單,告訴她哪些人是絕對重心可靠的,那些相對可靠,但還需觀察,哪些不可靠,是哪個派別的釘子,述說畢,他累得直喘氣,便揮揮手,讓蕭遙去軍營確保大軍仍控製在她手。

    蕭遙看著虛弱的皇帝,點點頭,萬分不舍地離開。

    雖然舍不得離開病弱的皇帝,但是她知道,確定兵權再自己手才是最重要的。

    皇帝看出她擔心,說道“放心,朕還能撐些日子。”

    蕭遙去了趟軍營,與眾將切磋番,又與眾士兵起操練,甚至還起用了晚飯,喝了些酒,才回到宮來。

    回宮,她便去看皇帝,見皇帝無聲無息地躺在龍床上,心驚,嚇得不行,忙輕輕身手去探了探皇帝的鼻息,感受到有呼吸,這才鬆了口氣。

    坐了陣,蕭遙盡管不放心,但還是起身離開,臨走前叮囑大太監與宮女好好照顧皇帝。

    第二日早朝時,蕭遙看到的皇帝,還是那個身體不怎麽好,但是看著還健康的皇帝。

    她馬上想到“虎狼之藥”,心裏難受極了,生怕被人老成精的百官看到,忙低下頭。

    早朝畢,蕭遙去了自己秘密練兵之所,挑些麵容普通的出來,之後,又點了幾個小隊出來,讓分別到東、西、南三個駐守的兵營潛伏,密切關注切動靜,若有動靜,馬上傳訊回來。

    吩咐下去了,她帶著兩個小隊以及那些麵容普通的士兵進京,讓他們分散找地方住下來。

    回宮後,蕭遙去找皇帝,說想放些自己的人進宮,省得有什麽變故她不知道。

    皇帝也知道,在各派的滲透下,皇宮好似個篩子似的,因此很快點頭同意。

    這甚至不用與百官商量,當天下午,蕭遙帶回來的兩個小隊,就被打散分到宮各處的護衛崗位上了。

    處理好兩個小隊,蕭遙讓那些麵容普通的兵丁到各酒肆妓|館潛伏下來,關注各官員的動靜。

    至於皇帝的那些探子,蕭遙直沒有理會。

    半個月後,皇帝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蕭遙去見皇帝交給自己的探子。

    她沒敢光明正大地去見,而是暗召集了皇帝寫明絕對可靠的個,叫汪南風的,問他探子營的形勢以及派別。

    汪南風看到蕭遙十分吃驚,但轉念想到,皇帝信任公主,派公主來看看也無可厚非,便壓下心的驚訝,將探子營的事道來。

    蕭遙聽畢,說道“據我打探到消息,探子營已有人叛變。如今,我想教給你個任務,便是找出那些叛變之人,你能做到麽?”

    汪南風眸閃過抹激動,但麵上卻遲疑道“可我與其他各司的司長乃平級,怕是不好處理。”

    蕭遙道“可若是處理好了,你與他們,便不再是平級。”

    汪南風眸的激動更加明顯了。

    蕭遙滿意的點點頭,又抿了口茶,便離開了。

    下午,汪南風忙完了差事,與同僚到慣常去的小酒館喝酒。

    喝多了,他起身如廁,如廁畢,走在走廊裏,腳步飄搖地推開扇門走了進去。

    進入房,汪南風臉上的醉意掃而光,銳利的目光看清房人後,快速說道“今日,公主來到探子營,雲她得到消息,探子營有人叛變,讓我嚴查。”

    坐在房的老者聽了,皺了皺眉頭“除了這些,可還說了別的?怎地是公主去探子營?難不成……”

    汪南風搖頭“公主隻說了這些。”

    老者道“我會稟明公子的,你且去罷。”

    汪南風點點頭,很快推開門出去,重新變回那個醉醺醺的樣子。

    與他來喝酒的同僚正好出來如廁,見他從旁邊包廂出來,不由得好奇“你怎地去了那裏。”

    汪南風滿麵醉意,醉醺醺地道“醉了,走錯了,挨了頓笑話。”

    同僚聽,也沒懷疑,笑著說道“你呀你,幸好人家隻是笑話,若遇上性子烈的,打頓也不奇怪。”

    汪南風嗬嗬笑了笑,便轉身回了包廂內。

    蕭遙在宮,拿著傳回來的紙條,靜靜地出神。

    果然,汪南風也是不可信的。

    隻是他口的公子,到底是誰呢?

    與汪南風見麵的,是刑部侍郎,刑部侍郎素來誰也不親近,看起來是立派的。

    如今看來,刑部侍郎屬於那名神秘的“公子”派的。

    能被人叫做公子的,想必還年輕。

    年紀輕輕,卻能將刑部侍郎甘當傳聲筒,想必乃出身世家大族之輩——沒根沒基的,刑部侍郎才不會將之放在眼內。

    難不成,是江南蘇州府那位張公子?

    張家多年無人出仕,張公子突然出仕,本就奇怪。

    而且,張公子雖然出仕,但直默默無聞——這與他的名聲來說,是極不相符的。

    除了張公子,房止善也很奇怪。

    個了狀元卻不願做官跑去遊山玩水之人,突然回來出仕,怎麽看怎麽奇怪,當然,也不否認他迫於家族壓力不得不回來。

    除了這兩人,其他貴公子麽……

    蕭遙在心裏過了遍那些人的資料與履曆,覺得機會均等,沒哪個突出的。

    或許,安公子算是突出的個,因為安公子的姑母是宮的安貴妃,若要做什麽,有個貴妃內應,倒也是合適的。

    蕭遙揉了揉額角,打斷了自己的思維。

    安貴妃素來待她極好,她卻這般猜忌於她,太不厚道了。

    晚上蕭遙去禦書房見皇帝,偷偷跟他學帝王之術,學完了,她問起安國公府是否可靠,當然,也表明自己不是故意懷疑安貴妃,隻是將情況都分析遍。

    皇帝擺擺手“皇帝素來是孤家寡人,須保持理智看待身邊的所有人,所以,你這麽做沒有錯,反而是對的。”頓了頓,才道,

    “至於安國公府,朕也看不出什麽,倒是安貴妃,不是有異心之人。不過不管如何,你注意些總是好的。懷疑並不可怕,隻要你在未確定這些人是壞人之前,繼續待他們好便夠了。”

    蕭遙還是覺得不得勁。

    懷疑感情深厚的人,但在懷疑,如既往對她們好,直到有證據證明她們值得懷疑,才翻臉,這太為難人了,蕭遙自認做不到。

    不過,她知道,不管如何,她總是要做到的。

    想到這裏,她歎了口氣,更深刻理解為什麽皇帝要叫做“孤家寡人”了。

    在皇帝心目,什麽感情什麽恩情,都比不上這天下,比不上天下的老百姓。

    為了治理好自己的國家,穩固自己的政權,其他切都可以辜負。

    進入夏季,黃河沿岸下了暴雨,河水泛濫,沿岸的村莊都受災嚴重。

    皇帝大筆揮,命令蕭遙帶領支軍隊押送物資南下救災。

    蕭遙知道了,站出來表示今歲新出仕的貴公子不少,有些未經科考,難免難以服眾,不如此番跟著她南下賑災,也算是給他們個表現的機會。

    皇帝很爽快地同意了。

    百官也無意見,畢竟新屆榜上有名者,對部分貴公子是頗有微辭的。  2k小說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