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亡國恨(一)
字數:6016 加入書籤
公元五百八十九年三月,陳朝禎明三年,隋朝開皇九年。
經過三個多月的鏖戰後,隋朝大軍基本完全滅陳。
於是,奉隋帝楊堅之命,平陳統帥晉王楊廣班師,留王韶鎮守建康,委以後事。三月,己巳,陳叔寶與其王公百司發建康,詣長安,大小在路,五百裏累累不絕。
而當楊廣押送這這一大群大陳皇室重臣入隋時,雖然阿姮此時由於那日在顯寧陵淋了大雨仍高燒不退、仍昏迷未醒,楊廣卻仍然踐行著和阿姮勸降冼夫人而保全他們大陳皇室的諾言,沒有屠戮大陳皇室百姓,而是以他大隋晉王、平陳統帥的身份盡力保護阿姮所最在意的大陳江山百姓和皇室親族。
所有大陳皇室上到太後柳敬言、皇帝陳叔寶,再到王爺、公主、妃嬪、皇子、皇女全部悉數被隋軍俘虜北上,而在這被俘北上的大陳皇室隊伍中唯獨不見鎮國長寧公主陳姮和皇後沈婺華的影子。原來陳朝家國滅亡後,自幼有佛緣且素來崇佛的皇後沈婺華看破紅塵,於是就在毗陵的天淨寺出家為尼,法號觀音,從此皈依佛門、了斷紅塵、再不理世事。
而不見蹤影的阿姮,自然是被楊廣嚴密地保護了起來。自從阿姮和蕭世廉的大婚之夜阿姮被楊廣擄走之後,再沒有任何大陳皇室或子民見過阿姮的任何一點影子,眾人皆以為是他們的鎮國長寧公主阿姮在這隋朝滅國戰爭中神秘消失、不知所蹤了,但其實,楊廣是特意私密地把阿姮保護起來的,現在正命自己的心腹愛將獨孤盛和阿姮的侍女璿璣私下保護著阿姮、以不同於隋軍大軍的隱秘線路而把阿姮秘密地送回楊廣的晉王府。
楊廣如此秘密地保護阿姮,自然是大有深意。一來,阿姮身為陳朝的鎮國長寧公主實際執掌陳朝國政多年,是極其敏感危險的政治人物,若以真實的陳朝鎮國長寧公主的身份入隋一定會引發萬眾矚目、成為眾矢之的,使得北隋眾臣人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二來,阿姮不僅是陳朝的嫡長公主,更是如此才華出眾、傾國傾城,更是難免亡國公主淪為帝王或朝臣姬妾的悲慘命運。基於這兩重原因,楊廣絕不能使阿姮以真實的陳朝鎮國長寧公主陳姮的身份進入隋朝,否則等著她的要不就是被殺要不就是被淩辱的命運——而愛阿姮勝過自己生命的楊廣絕不允許阿姮遭此橫禍。楊廣如此深愛阿姮、離不開她,並且此時也隻有他能有如此能力保護住阿姮,故而雖然此時楊廣尚未完全想好讓阿姮以什麽身份留在他身邊、他明知道阿姮醒來後會恨他入骨,但他為了阿姮的最好著想還是必須隱匿阿姮的身份並且親自把阿姮帶著身邊、護在身邊才能安心放心。
故而,現在世人皆以為叱吒風雲、大名鼎鼎、名震江南、光豔動天下的大陳鎮國長寧公主陳姮在大婚之夜的亡國戰爭中神秘失蹤、不知所蹤,卻不知阿姮已經被楊廣隱秘地保護在自己身邊了。
此時,楊廣保護下來的阿姮是他此生的心上至愛不錯。可此時的楊廣卻不知,他此時保護下阿姮,亦是為二十九年後他們大隋的亡國埋下了種子。
情極緣卻,難為宿命。因果輪回,幻滅如空。
如此,待大陳皇室到達了長安之後,隋帝楊堅命權分長安士民宅以俟之,內外修整,遣使迎勞;陳人至者如歸。
夏,四月,辛亥,隋帝幸驪山,親勞旋師,盛讚愛子晉王楊廣的平陳大功。
乙巳,諸軍凱入,獻俘於太廟,陳叔寶及諸王侯將相並乘輿服禦、天文圖籍等以次行列,仍以鐵騎圍之,從晉王楊廣、秦王楊俊入,列於廟廷。拜廣為太尉,賜輅車、乘馬、袞冕之服、玄圭、白璧。丙午,隋帝楊堅坐廣陽門觀,引陳叔寶於前,及太子、諸王二十八人,司空司馬消難以下至尚書郎凡二百餘人,帝使納言宣詔勞之;次使內史令宣詔,責以君臣不能相輔,乃至滅亡。陳叔寶及其群臣並愧懼伏地,屏息不能對,既而宥之。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既然陳朝已經滅亡,他們這些陳朝舊臣就再無資格驕傲,不得不向敵軍俯首稱臣。
庚戌,隋帝楊堅禦廣陽門宴將士,自門外夾道列布帛之積,達於南郭。班賜各有差,凡用三百餘萬段、故陳之境內,給複十年,餘州免其年租賦。此舉大安江南,對飽受戰禍災難的陳朝百姓是莫大的安慰。
在而今隋軍大滅陳朝的伐陳戰爭取得全麵勝利後,辛酉,隋帝楊堅進封楊素爵位為越國公,以其子楊玄感為儀同三司,玄獎為清河郡公;賜物萬段,粟萬石。命賀若弼登禦坐,賜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國,進爵宋國公。仍各加賜金寶及陳叔寶妹為妾。
可平陳戰爭後,隋臣內部爭功亦是不休。賀若弼、韓擒虎競相爭功於隋帝楊堅麵前。賀若弼向隋帝楊堅稟告道:“臣在蔣山死戰,破其銳卒,擒其驍將,震揚威武,遂平陳國;韓擒虎略不交陳,豈臣之比!”而韓擒虎卻爭執道:“本奉明旨,令臣與賀若弼同時合勢以取偽都,賀若弼乃敢先期,逢賊遂戰,致令將士傷死甚多。臣以輕騎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蠻奴,執陳叔寶,據其府庫,傾其巢穴。而他賀若弼卻至夕方扣北掖門,臣啟關而納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與臣相比!”
看到賀若弼韓擒虎如此爭執,隋帝楊堅則調解道:“二將俱為上勳。”於是進擒虎位上柱國,賜物八千段。有司彈劾韓擒虎放縱士卒,淫汙陳宮;坐此不加爵邑。加高熲上柱國,進爵齊公,賜物九千段。帝勞之曰:“公伐陳後,人言公反,朕已斬之。君臣道合,非青蠅所能間也。”
在此平陳之後,隋帝楊堅從容命高熲與賀若弼論平陳事,高熲答道:“賀若弼先獻十策,後於蔣山苦戰破賊。臣文吏耳,焉敢與大將論功!”
聽聞高熲此負氣之語,隋帝楊堅大笑,嘉獎其有讓。
隋帝楊堅之伐陳也,使高熲問方略於上儀同三司李德林,以授晉王楊廣。到如今平陳大定,至是,隋帝楊堅賞其功,授柱國,封郡公,賞物三千段。已宣敕訖,有人對高熲說:“今歸功於李德林,諸將必當憤惋,且後世觀公有若虛行。”於是高熲入內向楊堅進言,才勸楊堅停止了此行為。
於是,隋帝楊堅以秦王楊俊為揚州總管四十四州諸軍事,鎮廣陵。晉王楊廣還並州。
而回到北朝的晉王楊廣,依然沒有忘記自己心中的真正平陳大業與對阿姮的愛護誓言,於是親手處死了禍亂陳朝、在陳朝與阿姮作對多年的五佞,並把奸人都官尚書孔範、散騎常侍王瑳、王儀、禦史中丞沈瓘流放邊疆。表麵上,楊廣的理由當然是處理此惡人小人以謝吳、越之人;但實際上,楊廣此行為亦是有為阿姮打抱不平和抱負的深深考量。
而入隋之後的亡國之君陳叔寶知道自己此生注定為階下囚的命運,於是隻能更裝作昏庸無害來苟且偷生了。
陳叔寶入隋之後,隋帝楊堅給賜陳叔寶甚厚,數得引見,班同三品;每預宴,恐致傷心,為不奏吳音。後監守者奏言:“叔寶雲,‘既無秩位,每預朝集,願得一官號。’”
聽到此語的楊堅冷笑道:“這亡國之君陳叔寶果然是全無心肝啊!”
監者又言:“叔寶常醉,罕有醒時。”
聞言,楊堅問道:“飲酒幾何?”
對曰:“與其子弟日飲一石。”
楊堅大驚,使節其酒。但又想,他這個亡國之君整日醉生夢死沉迷於醉酒總好過他生複國與留戀故國之誌。於是便任陳叔寶放縱:“任其性;不爾,何以過日!”
在把陳叔寶沉迷在醉酒中以麻痹陳叔寶之後,楊堅正思考著如何處理陳朝的亡國皇室,是否應該像他對原來的周朝皇室宇文氏那樣趕盡殺絕。而就在此時,楊廣為了至愛阿姮挺身而出,向父皇楊堅進言說陳室不足為慮、流放他們反而更向陳朝舊民彰顯我大隋之德、更能安撫江南百姓。於是楊堅聽從了愛子楊廣的建議,以“陳氏子弟既多,恐其在京城為非”為理由,乃將這些大陳皇室王爺分置邊州,給田業使為生,歲時賜衣服以安全之,優待甚厚。
但楊廣此真愛壯舉,對於仍躺在晉王府發燒昏迷的阿姮而言卻是一無所知。
而對於原來的陳朝舊臣,楊堅亦是聽愛子楊廣之建議,以安撫為主。於是,楊堅詔以陳尚書令江總為上開府儀同三司,仆射袁憲、驃騎蕭摩訶、領軍任忠皆為開府儀同三司,吏部尚書吳興姚察為秘書丞。上嘉袁憲雅操,下詔,以為江表稱首,授昌州刺史。聞陳散騎常侍袁元友數直言於陳叔寶,擢拜主爵侍郎。
而這麽多入隋的陳臣之中,忠義殉國的安左將軍魯廣達最為感人。今年正月,隋將賀若弼揮師渡江攻占鍾山,魯廣達率軍在白土崗布陣,與隋軍針鋒相對。魯廣達手執兵器向前,往來拚殺,殺傷甚眾,隋軍後退。當隋軍擊敗其他諸將,乘勝進入宮城時,魯廣達仍率餘兵,頑強抵抗。但畢竟寡不敵眾,建康終於陷落。當日暮時,魯廣達眼看大勢已去,於是丟兵解甲,麵向宮城跪拜痛哭,對部下說:“我身不能救國,負罪深矣!“士卒們也都感動得涕淚俱下。但當魯廣達依例入隋不久,思國成疾,拒絕醫治,憂憤而死。原陳尚書令江總伏柩慟哭,題其棺曰:“黃泉雖抱恨,白日自流名;悲君感義死,不作負恩生。“
忠肝義膽,感天動地!
而此分封之後,隋帝楊堅對群臣說:“平陳之初,我悔不殺任蠻奴。受人榮祿,兼當重寄,不能橫屍徇國,乃雲無所用力,與弘演納肝何其遠也!”
而此外,楊堅亦接見了陳朝一員智慧勇將周羅睺,慰諭之,許以富貴。麵對隋帝楊堅的嘉獎,周羅睺垂泣對曰:“臣荷陳氏厚遇,本朝淪亡,無節可紀。得免於死,陛下之賜也,何富貴之敢望!”
但賀若弼卻對周羅睺說:“聞公郢、漢捉兵,即知揚州可得。王師利涉,果如所量。”
周羅睺對答說:“若得與公周旋,勝負未可知也。”頃之,拜上儀同三司。先是,陳將羊翔來降,伐陳之役,使為向導,位至上開府儀同三司,班在周羅睺上。韓擒虎於朝堂戲之曰:“不知機變,乃立在羊翔之下,能無愧乎!”
但麵對韓擒虎如此調侃,周羅睺卻對答說:“昔在江南,久承令問,謂公天下節士;今日所言,殊非所望。”
聽到周羅睺如此反諷,韓擒虎則麵有愧色。
當楊堅責備陳朝君臣時,陳叔寶之十二弟、厚顏無恥地叛國的晉熙王陳叔文獨欣然有得色。既而複上表自陳:“昔在巴州,已先送款,乞知此情,望異常例!”
麵對晉熙王陳叔文如此上表,隋帝楊堅雖然嫌惡其不忠,但因大隋欲懷柔江表,乃授陳叔文開府儀同三司,拜宜州刺史。
而在這隋陳交戰之中,韋鼎亦是一有趣人物。初,陳散騎常侍韋鼎聘於周,遇到隋帝楊堅而異之,和楊堅說:“公當貴,貴則天下一家,歲一周天,老夫當委質於公。”及至德之初,韋鼎為大府卿,盡賣田宅,大匠卿毛彪問其故,而韋鼎則回答說:“江東王氣,盡於此矣!吾與爾當葬長安。”及陳平,隋帝楊堅召韋鼎為上儀同三司。
壬戌,隋帝楊堅昭告天下:“今率土大同,含生遂性;太平之法,方可流行。凡我臣民,澡身浴德,家家自修,人人克念。兵可立威,不可不戢,刑可助化,不可專行。禁衛九重之餘,鎮守四方之外,戎旅軍器,皆宜停罷。世路既夷,群方無事,武力之子,俱可學經;民間甲仗,悉皆除毀。頒告天下,鹹悉此意。”
此平陳之後,賀若弼撰其所畫策上之,謂為《禦授平陳七策》。楊堅卻十分自醒:“公欲發揚我名,我不求名;公宜自載家傳。”
賀若弼位望隆重,兄弟並封郡公,為刺史、列將,家之珍玩,不可勝計,婢妾曳羅綺者數百,時人榮之。其後突厥來朝,楊堅問突厥使節道:“汝聞江南有陳國天子乎?”突厥使節對曰:“聞之。”於是楊堅命左右引突厥詣韓擒虎前曰:“此是執得陳國天子者。”於是韓擒虎厲色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一時之間傳為佳話美談。
至此,在陳朝滅國平定和所有隋朝封賞落定之後,自楊堅九年之前建立隋朝起就謀劃的平陳大業終於完全完成,陳朝完全滅亡、隋朝完全一統南北江山。
------題外話------
隋朝晉王楊廣領兵平陳完全勝利後,得勝班師回朝,和一眾平陳大將皆得隋帝楊堅嘉獎封賞。陳朝滅亡後,世人皆以為曾經的鎮國長寧公主陳姮在陳朝亡國戰爭中下落不明、不知所蹤,卻殊不知她被楊廣秘密保護了起來。亡國當長恨,悠悠情不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