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業

字數:17888   加入書籤

A+A-




    公元六百零四年,隋朝仁壽四年,大隋帝都,長安。
    這一年,隨著隋帝楊堅身體狀況的迅速惡化,阿姮與楊廣二人隻覺得屬於他們二人的大業江山終於要來了!
    這年夏日,年已六十三歲的隋帝楊堅將避暑於仁壽宮,術士章仇太翼固諫,但隋帝楊堅不聽。
    章仇太翼說道:“是行恐鑾輿不返!”隋帝楊堅大怒,係之長安獄,期還而斬之。
    甲子,隋帝楊堅幸仁壽宮。
    乙醜,詔賞賜支度,事無巨細,並付皇太子楊廣。
    夏,四月,乙卯,隋帝楊堅不豫。
    六月,庚申,赦天下。
    秋,七月,甲辰,隋帝楊堅病危,臥與百僚辭訣,並握手歔欷,命太子楊廣赦章仇太翼。
    丁未,隋帝楊堅崩於大寶殿。諡號曰高祖文皇帝。
    對於隋朝的開國皇帝高祖文皇帝楊堅的一世功過,後世史學家司馬光有如下評論——高祖性嚴重,令行禁止,勤於政事。每旦聽朝,日昃忘倦。雖嗇於財,至於賞賜有功,即無所愛;將士戰沒,必加優賞,仍遣使者勞問其家。愛養百姓,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其自奉養,務為儉素,乘輿禦物,故弊者隨令補用;自非享宴,所食不過一肉;後宮皆服浣濯之衣。天下化之,開皇、仁壽之間,丈夫率衣絹布,不服綾綺,裝帶不過銅鐵骨角,無金玉之飾。故衣食滋殖,倉庫盈溢。受禪之初,民戶不滿四百萬,末年,逾八百九十萬,獨冀州已一百萬戶。然猜忌苛察,信受讒言,功臣故舊,無始終保全者;乃至子弟,皆如仇敵,此其所短也。
    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為“聖人可汗“;內政方麵,開創先進的選官製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國庫充盈,人口眾多,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
    千秋功罪,後人評說。
    乙卯,發喪,皇太子楊廣即皇帝位。
    隋文帝楊堅的一生到底走到了盡頭。從此,隋文帝楊堅的開皇、仁壽時代終結,隋朝第二代帝王楊廣的全新大業時代從此開啟!
    而在隋文帝楊堅剛剛逝世後,固然在百般忙亂之中,楊廣還是沒有忘了對阿姮的承諾,在父皇楊堅駕崩的當夜就下令釋放兩年前代阿姮入宮侍奉父皇楊堅的宣華夫人陳淑媃和容華夫人蔡瑤姬,使得陳淑媃在獻身隋文帝楊堅兩年後得以和丈夫蕭世略重聚。
    在隋文帝楊堅駕崩的這一晚,楊廣雖然悲傷父皇楊堅的離去,但同時也十分高興自己得以即皇帝位而真正開始與阿姮相愛相守的大業時代了!故而雖然此喪夜忙亂、楊廣無暇和阿姮私下相處,他還是給阿姮送來了同心結以示對阿姮的深深記掛和永結同心之愛。
    可誰知,楊廣送給阿姮這枚同心結時卻恰好被正在仁壽宮中、準備來探望哭哀剛剛駕崩的外祖父楊堅的宇文娥英給看到了。
    這宇文娥英乃是楊堅獨孤伽羅的長女、隋朝樂平公主楊麗華和北周宣帝宇文贇的膝下獨女,是原來的北周公主,身流北周皇室和隋朝皇室兩朝皇室血脈,出身高貴、性子狂傲,更因自己特殊的尊貴出身覺得這天下都是她的。自從兩年前她的母親樂平公主楊麗華從她的二舅太子楊廣的東宮赴宴回來、告訴她二舅楊廣最寵愛女人的竟然是“蕭姮”暨陳朝長寧公主陳姮這件事之後,她就深恨這個陳朝長寧公主陳姮,總是怨懟她憑什麽以陳朝亡國公主的身份安然奪得她太子舅舅楊廣的寵愛!而今她宇文娥英的外祖父楊堅駕崩了、她的二舅楊廣即將即位,宇文娥英覺著以皇帝舅舅楊廣對這陳姮的無比寵愛一定會立她為大隋皇後,她一想自己的父親是周宣帝、外祖父是隋文帝,明明她宇文娥英才是大隋王朝最尊貴的女人而陳姮這個陳朝亡國公主將淩駕到她頭上就氣憤得不得了。故而,當他現在看到皇帝舅舅楊廣給阿姮送同心結時,她就心生一計,買通了送同心結的侍女,讓她在放同心結的盒子裏放一杯無色無味的毒酒、讓她騙阿姮說這是陛下特意體貼賜給她的讓她喝下。
    這宇文娥英仗著自己身兼周隋兩朝皇室血統、高貴出身、有母親樂平公主楊麗華庇護,皇帝舅舅楊廣就算知道了她害死陳姮的真相也不敢拿她怎麽樣,於是她索性也就根本不收斂避諱了,直接讓把毒酒放進了侍女送給阿姮的同心結盒子裏。
    而這邊阿姮一麵正準備迎接被楊廣放出宮的愛妹陳淑媃,一麵正好接到了楊廣送來的裝有同心結的盒子。
    這邊陳淑媃剛帶著行李從殿內出來就看著阿姮提著楊廣送來的同心結之盒無比欣喜感動,於是陳淑媃一把就深深抱住了闊別了兩年的最愛的姐姐阿姮,姐妹情深、泣不成聲:“阿姐!我終於又見到你了!看到楊廣對你這麽好,我也不枉為了保全你和他的幸福委身楊堅兩年了!”
    “是阿姐對不起你讓你受委屈了!現在總算苦盡甘來了!你快出宮去吧,阿略此刻就在仁壽宮外等著你!日後我們姐妹二人相見的日子還多著呢啊!”聽聞陳淑媃動情此語,阿姮亦是一把深深回抱住陳淑媃,姐妹相對泣淚、盡訴衷情。
    聽到自己的夫君蕭世略正在宮門口癡情地等待著自己,陳淑媃也恨不得立刻飛奔到至愛丈夫蕭世略的身邊和他一訴分離之苦。
    可此刻,陳淑媃看到阿姮所提的盒子中除了同心結之外還有一杯酒,不禁好奇道:“阿姐,你不是素來不愛喝酒嗎,這楊廣怎麽給你還送了一杯酒?”
    阿姮聞言則幸福一笑:“許是楊廣怕我今夜寂寥害怕、給我一杯酒壯壯膽吧!畢竟今夜楊堅駕崩、楊廣忙著喪儀和即位沒有時間陪我,這一枚同心結和一杯溫酒也夠暖我一時了!”
    看著阿姮此刻如此沉浸於對楊廣的幸福之中,陳淑媃還是有些不放心,於是二話不說地拿起酒就替阿姮試了試毒:“阿姐,我來幫你……”
    誰知這毒酒毒性極猛,陳淑媃隻是喝了半杯就七竅出血、瞬時倒地而奄奄一息。
    看到陳淑媃飲了“楊廣送給自己的”酒而瞬間中毒倒地,阿姮大驚,大呼太醫卻被垂死虛弱的陳淑媃盡力拉住。
    陳淑媃用盡全身最後一絲力氣和阿姮此生說的最後幾句話:“阿姐……以前從來都是你保護我……這一輩子我勇敢地保護你一次……我……很開心……這宮中有人想要害你……以後我不在了無法保護你了……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告……告訴……阿……略……我……很……愛……愛……他……”
    語罷,陳淑媃當下為了保護阿姮誤飲下了毒酒而當下毒發身亡、在阿姮懷裏永遠離開了人世。
    “阿媃!阿媃!阿……媃……”抱著陳淑媃漸漸冰冷的屍體,阿姮無法置信卻更是痛不欲生,如同受傷的野獸一般被狠狠撕咬、完全崩潰,任她再悲淚千行、千呼萬喚、傷心欲絕都再換不回妹妹陳淑媃那溫柔一笑了。
    阿姮還記得,從小在陳朝宮廷裏,陳淑媃就是個害羞的小妹妹,每每總是羞怯怯地躲在自己身後不好意思見人,被她們十五姐永嘉公主陳淑妘欺負了也不敢還手、每次都是阿姮來護著她;阿姮還記得,從小到大陳淑媃都喜歡躲在自己身後糯聲又歡喜地喊“阿姐”;阿姮還記得,陳淑媃從小到大總是無數次和她幻想期許過她們陳姮、陳淑媃兩姐妹嫁給他們蕭世廉、蕭世略兩兄弟而幸福安寧相守一世的美好願望……可而今,陳淑媃甜美溫柔的音容笑貌宛在,可陳淑媃人已不在了!
    而阿姮無比傷痛悲悼最愛的妹妹陳淑媃罷,把她的屍體抬出宮去麵對苦苦等待已經分隔兩年的愛妻的蕭世略時,阿姮更是無法遮掩的傷心斷腸。
    此時蕭世略收到阿姮的消息已在仁壽宮外苦等許久。看到阿姮一人出來,蕭世略有些失望,但還是激動欣喜地問阿姮道:“阿姐!阿媃呢?我等她好久了,我等著接她回我們的家呢!阿媃答應我了,等這次她回來之後,我們就要孩子來組建我們自己的家庭啊!”
    可是麵對蕭世略的如此殷切期待,阿姮卻無法麵對,隻能含淚劇痛地推出了陳淑媃的屍體、絕望哀傷至極:“對不起阿略!阿媃是為了護我而死的!我一定會為她報仇的!你要恨就恨我吧、這一切都是阿媃為了我才造成的!她臨走之前讓我轉告你——說她很愛很愛你!”
    見到陳淑媃冷冰冰的屍體、聽阿姮這番話,蕭世略泣不成聲,抱著陳淑媃的屍體就絕望痛哭、肝腸寸斷!本來當晚蕭世略打算阿媃一出仁壽宮就可以永遠和愛妻陳淑媃相守相愛在一起,可沒想到最終卻等來的是阿媃的屍體!再最期盼與最深的等待中,蕭世略與至愛陳淑媃生死永隔、虐戀至深!
    而此時見到亡妻陳淑媃,蕭世略則起了殉情之心。在他守衛的陳朝滅亡後,大哥亡後,蕭世略幾乎生無可戀,唯有愛妻阿媃是他唯一的念想。
    而此刻阿媃死後,蕭世略再經受不住,伏倒在亡妻陳淑媃的身邊,最後絕望含淚向阿姮笑言了一句“命也!我們夫妻二人不怨你!嫂子,我大哥隻希望你幸福!”
    然後,蕭世略深情地望了愛妻陳淑媃的屍體一眼,無限留戀深情地笑著說了一句”阿媃,我來了!”便拔劍自刎、倒在阿媃的身體上殉情而亡。
    “不!”阿姮還未來得及反應的電光石瞥之間,蕭世略就拔劍殉情而亡,空留阿姮無限痛苦悲傷!
    可縱使阿姮再傷心無奈至極,也不得不麵對今晚陳淑媃蕭世略夫婦雙雙身亡的悲慘結局,強忍著痛將他們夫妻二人好生安葬了。
    她和蕭世廉、陳淑媃、蕭世略姐妹兄弟四人自幼相伴長大,最是親厚;當年在建康的莫愁圍場裏,她和蕭世廉、陳淑媃、蕭世略姐妹兄弟四人縱馬歡騰是何等青春幸福!可而今,蕭世廉不在了,陳淑媃不在了,蕭世略不在了,隻空餘阿姮一人了!哪怕是當年莫愁圍場裏來矯情使壞的十五姐永嘉公主陳淑妘也不在了!
    隨著今晚陳淑媃和蕭世略的雙雙去世,阿姮舊時的陳朝記憶又消磨去了重要一筆、她在這個世界上又再孤獨了一分!
    悲兮!悲兮!歎兮!
    可阿姮縱使再悲傷,她也不得不痛定思痛地追查到底是誰想要殺她而誤殺了她妹妹陳淑媃、害死了陳淑媃蕭世略夫婦!
    雖然那杯毒酒是放在楊廣送給自己的盒子裏,但阿姮絕不相信楊廣會想殺她。而因為宇文娥英毫不掩藏,阿姮很快就追查出了是宇文娥英想要害死自己而誤殺了妹妹陳淑媃!但因宇文娥英到底是周隋兩朝皇室血脈、北周公主,而今還有楊廣的長姐樂平公主楊麗華護著,阿姮隻怕是一時動不了她隻能徐圖後來、從長計議複仇大計了!
    從此,阿姮又寫下一片有宇文娥英名字的絲綢放入複仇的瓊花香囊裏,等待著為自己最愛的妹妹陳淑媃向宇文娥英複仇索命的那一天!
    對於陳淑媃和蕭世略夫婦二人的悲慘遭遇,楊廣也是十分同情、更是心疼阿姮所受的心傷,故而楊廣縱使在即位之初的百忙之中也特意來安慰阿姮。阿姮深深感動,卻也沒有告訴楊廣是他外甥女宇文娥英害死阿媃的事情讓剛即位的他為難。
    而在楊堅逝世之後,阿姮從腰間佩戴的瓊花香囊裏掏出了寫有楊堅名字的絲綢片,怡然含笑地便把這片絲綢片丟入火中化為灰燼祭奠她大陳江山、祭奠大義公主宇文女貞的在天之靈——楊堅,你一生毀我大陳家國,終於等到了你死的這一天!你在天上等著看吧,你的大隋在不久的未來也注定隨你而去!
    而在楊廣即位之初,阿姮這邊遭遇不順、痛失愛妹陳淑媃和妹夫蕭世略,而楊廣那邊知道了自己的五妹蘭陵公主楊阿五當初竟然參與設計讓自己誤娶蕭縈而錯過阿姮的陰謀裏更是大悲大怒。
    當時越國公楊素之弟、伊州刺史楊約來朝,楊廣遣楊約入長安,更換留守者,矯稱高祖之詔,賜故太子楊勇死,縊殺之;然後陳兵集眾,發高祖凶問。
    看到楊約把故太子楊勇處理得如此幹脆利落,楊廣甚是滿意,讚許楊約道:“令兄之弟,果堪大任。”追封楊勇為房陵王,不為置嗣。
    八月,丁卯,隋文帝楊堅梓宮至自仁壽宮。
    丙子,殯於大興前殿。
    而在處理完大部分隋文帝楊堅的喪事之後,剛即位的新帝楊廣對於在他即位過程中有所阻礙、傾向故太子楊勇的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毫不手軟地果斷處理了,將柳述、元岩並除名,且將柳述發配到龍川,元岩發配到南海。
    雖然這柳述是阿姮的親表哥、與阿姮兄妹之情甚篤,但因柳述不是楊廣陣營之人,縱使阿姮也無法保他、不能保他,故而隻能忍痛送表哥柳述流放萬裏了。
    而對於被自己安排嫁給表哥柳述、當初和蕭縈貼身心腹杜若合謀設計蕭縈誤嫁楊廣而害自己和楊廣錯過終身的蘭陵公主楊阿五,阿姮自然沒有放過。
    在楊廣下令把柳述除名流放之後,阿姮知道蘭陵公主楊阿五一定會來向她的二哥楊廣求情。而就在蘭陵公主楊阿五來求情之前,阿姮便告訴了楊廣當初他的五妹楊阿五和蕭縈貼身心腹杜若合謀設計蕭縈誤嫁給他而害自己和他錯過終身的可憎陰謀。
    楊廣得知自己當年和阿姮錯過終身、誤娶蕭縈竟然有五妹楊阿五和蕭縈心腹杜若的陰謀,心痛神傷又勃然大怒,當即下令賜死了杜若、令五妹蘭陵公主楊阿五和柳述離絕而改嫁,為他當年被她們設計錯過阿姮、誤娶蕭縈而報仇雪恨!
    而剛進來向二哥楊廣求情的楊阿五還沒開口說話,劈頭蓋臉就被二哥楊廣下令和所愛夫君柳述離婚改嫁,當下就起身悲怒、誓死不從還憤怒指責二哥楊廣:“皇兄,父皇新喪、母後也才去世兩年,你就如此殺死大哥、迫害小妹,你置手足親情於何地啊!”蘭陵公主楊阿五是隋文帝楊堅和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最小的孩子、最愛憐的幼女,自幼受盡父皇楊堅和母後獨孤伽羅的寵愛,最是嬌蠻任性的天之驕女,從來不知收斂恭敬為何物。
    但小妹楊阿五如此拒不認錯還如此無禮更是惹怒了楊廣,楊廣拍案而起就痛心憤恨地質問五妹為何當初要害他誤娶蕭縈、錯過阿姮:“五妹,你問朕置手足親情於何地?那你當初為何明知朕愛的是姮兒而不是蕭縈、你還故意和杜若那個賤婢一起合謀設計讓朕以為姮兒就是‘西梁嘉寧公主’而誤娶了蕭縈!你如此不忠不義、不孝不悌之舉,朕殺了你都不為過!朕就是還念著你是朕的小妹才沒有殺了你、才隻是讓你和柳述離婚改嫁而已!你還想要朕怎樣!”
    聽到二哥楊廣說出了他如此大怒的原因,楊阿五含淚跪回到地上,淚眼晶瑩之下是無比絕望眷戀卻又是無限感懷傷情,盡顯內心最柔軟最深的脆弱、依戀與堅強:“二哥,你當年有愛陳姮的權力,難道我就沒有愛蕭瑒的權力嗎?是,我當年是明知道你愛的陳姮其實是陳朝長寧公主而非西梁嘉寧公主,可是我為了能嫁給蕭瑒,我隻能和蕭縈做交易——我幫她嫁給你、她幫我嫁給她的六弟蕭瑒啊!可誰知天意弄人、因果報應,最後到底我也沒能嫁給蕭瑒而嫁給了柳述!對於我故意設計算計你和陳姮的愛情、害你錯過此生至愛陳姮這件事,我已經遭到報應、最終沒能和蕭瑒相守了,你又還要我怎樣呢?我錯失至愛蕭瑒,我能體會到二哥你錯失至愛的痛苦,我已經遭到報應了啊!本來當初我錯失至愛蕭瑒,心灰意冷、生無可戀,可卻是述郎這麽多年的真心相愛感動了我、讓我重燃了生的希望、讓我重新知道愛的感覺。我承認當初我故意設計讓你錯過陳姮而為我自己想嫁給蕭瑒的私心是不對,我承認我當初錯了。可是而今我也沒能如願嫁給蕭瑒,我也得到應有的報應了!二哥你為什麽就不能留給我和述郎一條活路呢?失去蕭瑒之後,這麽多年,是他對我的愛他支撐著我活下來;沒有他,我楊阿五活不了啊!二哥,我求你放過我和述郎、讓我隨他流放吧!隻要我能和述郎光明正大在一起,我寧願不當這個蘭陵公主了!你要我做什麽都可以,我隻求你不要把我和述郎分開!二哥,小妹求你了!看在父皇母後的情麵上,小妹此生隻求你這一次!”
    看到五妹楊阿五如此卑微可憐又深情大義地苦苦哀求,楊廣想到自己錯過明媒正娶阿姮的不可挽回之痛之錯更是勃然大怒、傷恨交加而絲毫沒有同情:“讓你和柳述光明正大地在一起?那如今你又如何讓朕和姮兒光明正大地在一起啊!你現在知道我楊廣是你二哥、你現在知道手足之情了?那當初你利用朕對阿姮身份的誤解來算計朕使朕誤娶蕭縈、為你自己嫁給蕭瑒謀利時你怎麽沒想到朕是你二哥呢!楊阿五,你可知因為你當初的私心陰謀,縱使而今朕已為大隋天子、心中再愛姮兒卻都無法光明正大地把她立為皇後而與朕千秋萬代地並肩共尊了!你九死又如何能彌補這當中損失!朕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你、不想看到你!不殺你已然是朕最大的恩德了!你滾!滾!”
    蘭陵公主楊阿五看到二哥楊廣如此深恨憤怒、傷怒至極,知道自己因當初算計二哥楊廣錯過阿姮而永遠不會得到二哥楊廣的原諒了。於是楊阿五從宮中回去後不複朝謁,再次上表請求與夫君柳述共同流放,更把楊廣惹得大怒。
    在痛失夫君的陰影和皇兄楊廣的暴怒施壓下,不久之後蘭陵公主楊阿五就憂憤而卒。臨終之時,上表請葬於柳氏。楊廣愈怒,竟不哭,葬送甚薄。
    蘭陵公主楊阿五被二哥楊廣報複致死也算是該了她當年故意陰謀設計害她二哥楊廣錯過至愛阿姮而誤娶蕭縈遺憾終身的彌天大錯了,也算是罪有應得、報應不爽了。
    其實蘭陵公主楊阿五這一生的悲情婚嫁也是悲劇。她本來是隋文帝夫婦楊堅、獨孤伽羅最疼愛的幼女,可卻陷入了婚姻的悲局。楊阿五最初心許蕭縈的六弟義安王蕭瑒,可最終卻被許嫁給阿姮的親表哥柳述。在蕭縈、阿姮關於楊廣的姐妹爭鬥中,楊阿五的一生婚姻卻不幸地成為蕭縈阿姮姐妹決裂後報複爭權的籌碼。她本該是無憂無慮而快樂一生的金枝玉葉,卻終難逃生在帝王家的愛恨悲哀。
    至此,當初或多或少、或有意或無意陰謀設計使楊廣誤娶蕭縈而錯過阿姮的元凶裏,隋文帝楊堅、梁明帝蕭巋、隋朝蘭陵公主楊阿五、杜若、陳朝永嘉公主陳淑妘、謝紫菀全部都已經得到各自的命定報應死去。
    可縱使當初害楊廣誤娶蕭縈、阿姮與楊廣錯過終身的元凶們都各自得到報應死去,可終究是挽不回楊廣錯過明媒正娶阿姮的機會了。縱使而今楊廣已經登基為帝,出於家庭、諾言和統治安定考慮,楊廣再渴望卻也再無法立阿姮為自己唯一的發妻皇後了。
    而新帝楊廣所遭遇的手足親情之殘不止於和他的五妹蘭陵公主楊阿五。就在他父皇楊堅駕崩後不久,楊廣的五弟漢王楊諒和蕭摩訶的起兵反叛也令他十分傷神不安。這楊廣即位之初,可謂百事紛忙。
    在隋文帝楊堅和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所生的五子五女中,二人最寵愛的幼女是第五女蘭陵公主楊阿五,而二人最寵愛的幼子則是第五子漢王楊諒。而此時,在隋文帝和獨孤皇後夫婦二人的五個兒子中,長子楊勇、三子楊俊已被楊廣殺死,四子楊秀也被楊廣幽禁,隻剩一個五子楊諒還在外為藩王。此時,漢王楊諒就是隋帝楊廣最有威脅的弟弟了。
    當初在隋文帝楊堅還在位之時,漢王楊諒有寵於隋文帝楊堅,被任命為並州總管,自山以東,至於滄海,南距黃河,五十二州皆隸焉;特許以便宜從事,不拘律令。楊諒自以所居天下精兵處,見原太子大哥楊勇以讒廢,居常怏怏;等到他四哥蜀王楊秀得罪時,他更不自安,陰蓄異圖。當時楊諒就和最寵愛他的父皇楊堅進言,以“突厥方強,宜修武備”為由,大發工役,繕治器械,招集亡命,左右私人殆將數萬。突厥曾經寇邊,隋文帝楊堅使楊諒禦之,為突厥所敗;其所領將帥坐除解者八十餘人,皆配防嶺表。楊諒以其宿舊,奏請留之,隋文帝聞言又氣又憂道:“爾為籓王,惟當敬依朝命,何得私論宿舊,廢國家憲法邪!嗟乎小子,爾一旦無我,或欲妄動,彼取爾如籠內雞雛耳,何用腹心為!”
    而此時在漢王楊諒的身旁,則聚集了王頍、蕭摩訶兩員叛將。
    王頍者,僧辯之子,倜儻好奇略,為楊諒谘議參軍。蕭摩訶,陳氏舊將。二人俱不得誌,每鬱鬱思亂,皆為楊諒所親善,讚成其陰謀。
    而陳朝大將蕭摩訶加入漢王楊諒的反叛陣營是大有原因的。自從蕭摩訶知道幼子蕭世略喪生後痛不欲生,在他此生唯有的兩個兒子蕭世廉、蕭世略都先後死於隋人之逼下再生無可戀。在蕭摩訶眼中,自己最寶貝的兩個兒子蕭世廉、蕭世略皆被楊廣逼死,故楊廣即位後蕭摩訶投奔漢王楊諒起兵反對楊廣稱帝。此時蕭摩訶已經七十三歲高齡了,曆經梁、陳、隋三朝的風燭殘年的他明知起兵反叛勝算不大,但他就是咽不下去二子皆間接被楊廣逼死的慘痛事實!世間最大的痛苦之一何不是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至哀悲痛呢?故而在此時陳朝滅亡、二子皆死之後蕭摩訶生無可戀,故明知飛蛾撲火也要冒死一搏為大陳和亡故的二子報仇雪恨!
    會熒惑守東井,儀曹鄴人傅奕曉星曆。楊諒問之曰:“是何祥也?”對曰:“天上東井,黃道所經,熒惑過之,乃其常理,若入地上井,則可怪耳。”楊諒不悅。
    等到現在隋文帝楊堅駕崩之時,楊廣派遣車騎將軍屈突通以隋文帝楊堅的璽書征之。
    曾經,隋文帝楊堅和他最疼愛的幼子楊諒有密約:“若璽書召汝,敕字傍別加一點,又與玉麟符合者,當就征。”而現在當楊諒打開文書發現“敕”字旁邊沒有一點、不符合自己和父皇楊堅當初的秘密約定,於是楊諒知道有變了。
    對此,楊諒詰問屈突通,屈突通占對不屈,乃遣歸長安。
    漢王楊諒想到,此次二哥楊廣召自己進京不過是為了鏟除他這個唯一對他帝位有威脅的弟弟。既然橫豎是一死,那還不如起兵造反保自己一命!
    至此,漢王楊諒就發兵造反了!
    總管司馬安定皇甫誕切諫,可楊諒不納。
    皇甫誕流涕曰:“竊料大王兵資非京師之敵;加以君臣位定,逆順勢殊,士馬雖精,難以取勝。一旦陷身叛逆,絓於刑書,雖欲為布衣,不可得也。”楊諒大怒,囚禁了皇甫誕。
    嵐州刺史喬鍾葵將赴楊諒,其司馬京兆陶模拒之曰:“漢王所圖不軌,公荷國厚恩,當竭誠效命,豈得身為厲階乎!”鍾葵失色曰:“司馬反邪!”臨之以兵,辭氣不撓,鍾葵義而釋之。軍吏曰:“若不斬模,無以壓眾心。”乃囚之。於是從楊諒反者總共十九州。
    在這起兵反叛當中,王頍和楊諒說道:“王所部將吏,家屬盡在關西,若用此等,則宜長驅深入,直據京都,所謂疾雷不及掩耳;若但欲割據舊齊之地,宜任東人。”楊諒不能決,乃兼用二策。
    於是楊諒唱言楊素反、將誅之,以“清君側”的借口起兵反叛。
    總管府兵曹聞喜裴文安說說服諒道:“井陘以西,在王掌握之內,山東士馬,亦為我有,宜悉發之;分遣羸兵屯守要害,仍命隨方略地,帥其精銳,直入蒲津。文安請為前鋒,王以大軍繼後,風行雷擊,頓於霸上。鹹陽以東,可指麾而定。京師震擾,兵不暇集,上下相疑,群情離駭;我陳兵號令,誰敢不從!旬日之間,事可定矣。”楊諒大悅,於是遣所署大將軍餘公理出太穀,趣河陽,大將軍綦良出滏口,趣黎陽,大將軍劉建出井陘,略燕、趙,柱國喬鍾葵出雁門,署文安為柱國,與柱國紇單貴、王聃等直指京師。
    麵對五弟漢王楊諒的起兵反叛,隋帝楊廣大怒,但卻鎮靜應對。
    隋帝楊廣以右武衛將軍洛陽丘和為蒲州刺史,鎮蒲津。
    楊諒簡精銳數百騎戴羃,詐稱楊諒宮人還長安,門司弗覺,徑入蒲州,城中豪傑亦有應之者;丘和覺其變,逾城,逃歸長安。蒲州長史勃海高義明、司馬北平榮毘皆為反者所執。裴文安等未至蒲津百餘裏,楊諒忽改圖,令紇單貴斷河橋,守蒲州,而召裴文安還。裴文安至,和楊諒說道:“兵機詭速,本欲出其不意。王既不行,裴文安又返,使彼計成,大事去矣。”楊諒不對。以王聃為蒲州刺史,裴文安為晉州刺史,薛粹為絳州刺史,梁菩薩為潞州刺史,韋道正為韓州刺史,張伯英為澤州刺史。代州總管天水李景發兵拒楊諒,楊諒遣其將劉暠襲李景;李景擊斬之。
    楊諒複遣喬鍾葵帥勁勇三萬攻之,李景戰士不過數千,加以城池不固,為喬鍾葵所攻,崩毀相繼。李景且戰且築,士卒皆殊死鬥;喬鍾葵屢敗。司馬馮孝慈、司法呂玉並驍勇善戰,儀同三司侯莫陳乂多謀畫,工拒守之術,李景知三人可用,推誠任之,己無所關預,唯在閤持重,時撫循而已。
    楊素將輕騎五千襲王聃、紇單貴於蒲州,夜,至河際,收商賈船,得數百艘,船內多置草,踐之無聲,遂銜枚而濟;遲明,擊之;紇單貴敗走,王聃懼,以城降。有詔征楊素還。初,楊素將行,計日破賊,皆如所量,於是以楊素為並州道行軍總管、河北道安撫大使,帥眾數萬以討楊諒。
    楊諒之初起兵也,其王妃豆盧娉婷之兄豆盧毓為漢王府主簿,苦諫,不從,私謂其弟豆盧懿道:“吾匹馬歸朝,自得免禍,此乃身計,非為國也。不若且偽從之,徐伺其使。”
    豆盧毓的兄長顯州刺史豆盧賢和隋帝楊廣進言道:“臣弟豆盧毓素懷誌節,必不從亂,但逼凶威,不能自遂。臣請從軍,與弟豆盧毓為表裏,楊諒不足圖也。”隋帝楊廣許之。於是豆盧賢密遣家人齎敕書至弟弟豆盧毓所在之所,與之計議。
    楊諒出城,將往介州,命令他的舅子豆盧毓與總管屬硃濤留守。豆盧毓和硃濤說道:“漢王構逆,敗不旋踵,吾屬豈可坐受夷滅,孤負國家邪!當與卿出兵拒之。”
    硃濤驚道:“王以大事相付,何得有是語!”因拂衣而去,豆盧毓追斬之。出皇甫誕於獄,與之協計,及開府儀同三司宿勤武等閉城拒楊諒。部分未定,有人告楊諒,楊諒襲擊之。
    豆盧毓見楊諒至,紿其眾曰:“此賊軍也!”
    楊諒攻城南門,稽胡守南城,不識楊諒,射之;矢下如雨;楊諒移攻西門,守兵識楊諒,即開門納之。豆盧毓、皇甫誕皆死。
    綦良攻慈州刺史上官政,不克,引兵攻行相州事薛胄,又不克,遂自滏口攻黎州,塞白馬津。餘公理自太行下河內,隋帝楊廣以自己的心腹右衛將軍史祥為行軍總管,軍於河陰。
    史祥和軍吏說道:“餘公理輕而無謀,恃眾而驕,不足破也。”餘公理屯河陽,史祥具舟南岸,餘公理聚兵當之。史祥簡精銳於下流潛濟,餘公理聞之,引兵拒之,戰於須水。餘公理未成列,史祥擊之,餘公理大敗。祥史東趣黎陽,綦良軍不戰而潰。
    隋帝楊廣將發幽州兵,疑幽州總管竇抗有貳心,問可使取竇抗者於楊素,楊素推薦前江州刺史勃海李子雄,授上大將軍,拜廣州刺史。又以左領軍將軍長孫晟為相州刺史,發山東兵,與李子雄共經略之。長孫晟以兒子長孫行布在楊諒所部的理由推辭,可隋帝楊廣卻道:“公體國之深,終不以兒害義,朕今相委,公其勿辭。”
    李子雄馳至幽州,止傳舍,召募得千餘人。竇抗來拜詣李子雄,李子雄伏甲擒之。
    李子雄遂發幽州兵步騎三萬,自井陘西擊楊諒。時劉建圍戍將京兆張祥於井陘,李子雄破建於抱犢山下,劉建遁去。李景被圍月餘,詔朔州刺史代人楊義臣救之。楊義臣帥馬步二萬,夜出西陘,喬鍾葵悉眾拒之。楊義臣自以兵少,悉取軍中牛驢,得數千頭,複令兵數百人,人持一鼓潛驅之,匿於澗穀間。晡後,楊義臣複與喬鍾葵戰,兵初合,命驅牛驢者疾進,一時鳴鼓,塵埃張天,喬鍾葵軍不知,以為伏兵發,因而奔潰;楊義臣縱擊,大破之。
    晉、絳、呂三州皆為楊諒城守,楊素各以二千人縻之而去。楊諒遣其將趙子開擁眾十餘萬,柵絕徑路,屯據高壁,布陳五十裏。楊素令諸將以兵臨之,自引奇兵潛入霍山,緣崖穀而進。楊素營於穀口,自坐營外,使軍司入營簡留三百人守營,軍士憚北兵之強,不欲出戰,多願守營,因爾致遲。楊素責所由,軍司具對,楊素即召所留三百人出營,悉斬之;更令簡留,人皆無願留者。楊素乃引軍馳進,出北軍之北,直指其營,鳴鼓縱火;北軍不知所為,自相蹂踐,殺傷數萬。楊諒所署介州刺史梁修羅屯介休,聞楊素至,棄城走。
    楊諒聞趙子開敗,大懼,自將眾且十萬,拒楊素於蒿澤。會大雨,楊諒欲引軍還,王頍諫曰:“楊素懸軍深入,士馬疲弊,王以銳卒自將擊之,其勢必克。今望敵而退,示人以怯,沮戰士之心,益西軍之氣,願王勿還。”然楊諒不從,退守清源。
    王頍和他的兒子說:“氣候殊不佳,兵必敗,汝可隨我。”
    楊素進擊漢王楊諒,大破之,擒蕭摩訶,當即斬殺叛將蕭摩訶於軍前。最終,一世曆盡南北紛爭的一代名將蕭摩訶被楊素所俘殺,終年七十三歲。
    楊諒退保晉陽,楊素進兵圍之,楊諒窮蹙,請降,餘黨悉平。
    至此楊諒起兵反叛全麵平定後,隋帝楊廣派遣楊素之弟楊約齎手詔犒勞楊素。
    王頍將奔突厥,至山中,徑路斷絕,知必不免,臨死前和他的兒子王澍說道:“吾之計數不減楊素,但坐言不見從,遂至於此,不能坐受擒獲,以成豎子名。吾死之後,汝慎勿過親故。”於是自殺,瘞之石窟中。其子數日不得食,遂過其故人,竟為所擒;並獲頍屍,梟於晉陽。
    待平定楊諒起兵叛亂之後,群臣奏漢王楊諒當死。但隋帝楊廣深恨之下不許楊諒死得那麽痛快容易,於是將五弟楊諒除名為民,絕其屬籍,幽禁至死,年僅三十歲。楊諒所部吏民坐諒死徙者二十餘萬家。
    而在平定了楊諒的起兵叛亂之後,剛剛即位不久的楊廣的大隋天下終於安定了。
    而在這一次平定漢王楊諒的叛亂中,阿姮無限哀悼感懷自己曾經的準公公、為大陳江山忠誠守護一世的大將蕭摩訶。大將蕭摩訶一生為守衛大陳江山南征北戰卻悲劇晚年,最是慈愛父親與鐵血忠臣的模範代表,卻最終難逃悲慘下場。雖然當初蕭摩訶跟隨漢王楊諒起兵之初阿姮就致信給蕭摩訶,以曾經準兒媳和鎮國公主的身份苦苦勸阻蕭摩訶不要送命,但當時蕭摩訶在喪失家國和痛失兩個愛子的巨大痛苦中已生無可戀勸阻不住。楊素俘虜蕭摩訶之時阿姮還未來得及得知搭救,誰知楊素就已當場擒殺了蕭摩訶!這令阿姮在深恨楊素滅她家國、殺死她未婚夫蕭世廉的原來仇恨上進一步恨痛楊素,為阿姮最後對楊素及其子孫最狠的複仇繼續鋪墊伏筆。
    這一日,暮色漸起,在大興宮的太液池畔裏靜看長安天邊絢爛晚霞的阿姮卻不禁和身旁隨侍的貼身心腹璿璣感歎起了隋文帝楊堅和文獻皇後獨孤伽羅的四子皆不得善終的無盡感慨:“當初,隋文帝楊堅和皇後獨孤伽羅甚相愛重,發誓無異生之子,曾經得意地和群臣說‘前世天子,溺於嬖幸,嫡庶分爭,遂有廢立,或至亡國;朕旁無姬侍,五子同母,可謂真兄弟也,豈有此憂邪!’。並且,這楊堅又自以為吸取了北周皇室諸王微弱的教訓,故而使他的各位兒子分據大鎮、專製方麵、權侔帝室。可誰知道啊,及其晚節,父子兄弟迭相猜忌,四子皆不以壽終,可人人是令人無限喟歎啊!”
    確實,阿姮感慨的沒有錯。隋文帝楊堅一生得意於他的十個子女皆和皇後獨孤伽羅一人所生,是亙古未有的皇帝無異生之子。可是,最後,加上在大業末年江都兵變裏身死國滅的隋煬帝楊廣,楊堅和獨孤伽羅的五個兒子無一善終,最是帝王權力扭曲之下的皇家悲哀,空留千古悠悠無限的曆史興亡感慨!
    隋文帝五子自相殘殺、皆不得善終體現的正是亙古不變的政治爭權的權力可怕,使父子不再是父子、夫妻不再是夫妻、兄弟不再是兄弟、姐妹不再是姐妹!此扭曲人性、病態相爭的皇家人倫權力在曆朝曆代皆是、在陳隋二朝亦是。對此,出身於陳朝皇室和隋朝皇室的阿姮和楊廣最是深有體會。故而,二人格外珍惜彼此真情,特別真愛地相守一世、矢誌不渝。不過,終究到底難為宿命!
    對於此隋文帝父子相殘的爭權悲劇,大史學家司馬光有如下評論:“昔辛伯諗周桓公曰:‘內寵並後,外寵貳政,嬖子配嫡,大都偶國,亂之本也。’人主誠能慎此四者,亂何自生哉!隋高祖徒知嫡庶之多爭,孤弱之易搖,曾不知勢鈞位逼,雖同產至親,不能無相傾奪。考諸辛伯之言,得其一而失其三乎!”
    冬,十月,己卯,葬文皇帝楊堅於太陵,廟號高祖,與文獻皇後同墳異穴。
    在楊廣正式即位、隋文帝楊堅正式下葬之後,楊廣與阿姮開始興建東都洛陽、疏通大運河而開始共同開創隻屬於他們二人的千古大業江山!
    這一年,章仇太翼和隋帝楊廣說道:“陛下木命,雍州為破木之衝,不可久居。又讖雲:‘修治洛陽還晉家。’”
    對此,隋帝楊廣深以為然,也不想在舊都長安逗留太久,更看中洛陽居於天下之中而通融南北、更好統治安定江南的重要地位。於是,十一月,乙未,隋帝楊廣幸東都洛陽,留長子晉王楊昭留守長安。
    楊素以功拜其子楊萬石、楊仁行、侄子玄挺為儀同三司,賚物五萬段,綺羅千匹,楊諒妓妾二十人。丙申,發丁男數十萬掘塹,自龍門東接長平、汲郡,抵臨清關,渡河至浚儀、襄城,達於上洛,以置關防。
    而在隋帝楊堅去世後不久,阿姮的大哥陳叔寶也在洛陽“病逝”了。原來,楊堅為防陳叔寶再作亂或被利用作亂,在死前授意自己的心腹死士在自己逝世下葬後毒死了陳叔寶。
    阿姮得知大哥陳叔寶的被毒去世後,深深痛心難過。雖然陳叔寶是個昏庸無能的君主、任自己多少次以死勸諫都仍舊昏懦地亡了大陳家國,是大陳的亡國罪人,但到底陳叔寶是阿姮唯一同父同母的同胞親哥哥,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親人了,他雖昏庸卻到底這麽多年也一直深愛著他這個妹妹……
    對於楊堅遺命毒死自己的胞兄陳叔寶,阿姮自然是深恨不已。但楊堅已死,阿姮隻能再把這一筆賬記到他隋朝的亡國之仇上了!
    壬子,陳後主陳叔寶卒;贈大將軍、長城縣公,諡曰煬,葬於洛陽邙山。從此,陳朝亡國後主陳叔寶隨著消亡的陳朝永遠離開了人世,任後人肆意評論,卻隻身一人去地下與他最愛的詩詞歌賦、美人風月相伴永遠、再不用做他不喜歡也不適合做的皇帝了。
    來世,他陳叔寶投胎到尋常富貴人家做個閑雲野鶴、溫文爾雅的翩翩公子,正好。
    癸醜,隋帝楊廣下詔於伊洛建東京,仍曰:“宮室之製,本以便生,今所營構,務從儉約。”
    楊廣的這番修建東都洛陽的睿智行為可謂深謀遠慮、極有遠見卓識。楊廣在今年平叛五弟漢王楊諒起兵造反的過程中,他深感“關河懸遠,兵不赴急”。於是,綜合出於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客觀考慮,再加上從洛陽更近與阿姮相守的江南的私心考慮,隋帝楊廣才下詔營建東都洛陽。該洛陽城規模巨大,由宮城、皇城、羅城組成,“前直伊闕,後據邙山,洛水貫穿其中”,實現了自然環境與城市建築的有機結合。洛陽城在宮殿布局上采取了重大改革,規範了後代宮室建築形製。隋帝楊廣的這番遷都洛陽,進一步推動了政治中心東移,便於治理北方,控製江南;漕運形成網絡,鞏固了中央集權的統治。此舉,反映了楊廣的遠見卓識和過人謀略、胸懷南北天下。
    在楊廣這剛即位之初,他出了興建東都洛陽之外,立即為了他的大業江山和他與阿姮的今生相守江南之諾而開始開鑿大運河。
    隋煬帝楊廣的名字,一直與大運河緊緊相連。從公元六百零四年仁壽四年到公元六百一十年大業六年,隋帝楊廣先後下令開挖了通濟渠、邗溝、永濟渠和江南河,用人工方式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錢塘江五大水係溝通連接起來。從此,大運河從北方的涿郡到南方的餘杭,蜿蜒五千多裏,形成了一個全國水運大動脈。這條隋朝大運河的修建,為封建社會的持續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大興工役、濫用民力,讓全國百姓深受其害,統治者也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而在楊廣剛剛即位之初,楊廣作詩《賜史祥詩》、《賜諸葛穎》,褒獎晉王府長史、楊廣阿姮的心腹史詳和諸葛穎這類的心腹骨鯁大臣,以表自身即位之初勵精圖治之誌。
    賜諸葛穎
    參翰長洲苑,侍講肅成門。名理窮研核,英華恣討論。
    實錄資平允,傳芳導後昆。
    賜史祥詩
    伯煚朝繼重,夏侯親遇深。貴耳唯聞古,賤目詎知今。
    早剽勁草質,久有背淮心。掃逆黎山外,振旅河之陰。
    功已書王府,留情太仆箴。
    而隋文帝楊堅在位晚年嚴刑峻法,是楊廣即位初期才減輕刑罰、輕徭薄賦、撥亂反正為天下百姓謀福利。
    總之,在即位之初,楊廣與阿姮的大業時代儼然是將大隋盛世推向巔峰的欣欣向榮之態。百廢待興,大業將成!
    對於在阿姮與楊廣共同謀劃之下開挖的大運河,此時站在無比遼闊的大隋疆域版圖之前,楊廣緊緊抱著阿姮激昂指點期許著他們二人未來無限輝煌的大業江山;而阿姮依偎在楊廣懷裏,望著此時政治中心在她對楊廣的牽引下漸漸南移的隋朝江山,意味深長地深深而笑,期許自己通過毀滅楊廣而毀滅隋朝江山的滅隋複仇大計有望。
    終於,在楊廣即位之初一切安定之後,大隋王朝第二代皇帝楊廣的全新大業時代嶄新開啟,阿姮楊廣二人的大業江山未來無限!
    屬於楊廣與阿姮的大業時代,終於,來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