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而今才道當時錯(三)

字數:22779   加入書籤

A+A-




    王世充即帝位稱帝建立“大鄭王朝”之後,則是十分囂張。王世充於闕下及玄武門等數處皆設榻,坐無常所,親受章表。或輕騎遊曆衢市,亦不清道,民但避路而已。王世充按轡徐行,虛偽語之曰:“昔時天子深居九重,在下事情無由聞徹。今世充非貪天位,但欲救恤時危,正如一州刺史,親覽庶務,當與士庶共評朝政,尚恐門有禁限,今於門外設坐聽朝,宜各盡情。”又令西朝堂納冤抑,東朝堂納直諫。於是獻策上書者日有數百,條疏既煩,省覽難遍,數日後,不複更出。
    竇建德聞王世充自立,乃絕之,始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下書稱詔,追諡隋煬帝楊廣為隋閔帝。江都兵變的當年,楊廣與蕭縈的第二子齊王楊暕被宇文化及亂黨所殺之後,楊暕的愛妾嵇含珠生下遣腹子楊暕的第三子、楊廣的孫子楊政道,竇建德此時便立年僅一歲的楊政道為鄖公、扶為傀儡,然猶依倚突厥,以壯其兵勢。
    自從當年與愛夫楊廣共同巡遊突厥、雁門之圍開始,阿姮就與義成公主楊楚妍結為好友;更因義成公主楊楚妍對於隋朝故國十分忠義,故而當初阿姮一向義成公主楊楚妍的突厥勢力救助共滅宇文化及時義成公主楊楚妍就一口答應了。但因突厥內部義成公主楊楚妍的第二任丈夫始畢可汗阿史那咄吉的驟然逝世和突厥內部政權更替的動亂,義成公主楊楚妍一直沒來得及回應阿姮這邊剿滅宇文化及的複仇聯盟。到而今始畢可汗阿史那咄吉的弟弟處羅可汗阿史那俟利弗設繼位、她繼嫁給她的第三任丈夫處羅可汗而繼續為突厥可賀敦之後,義成公主楊楚妍才騰出手來顧及隋朝的滅國內亂、趕忙把身在舊隋內亂中的阿姮、蕭縈、南陽公主楊璟一行迎到突厥。
    隋義成公主、突厥可賀楊楚妍遣使從竇建德處迎大隋蕭嬪阿姮、皇後蕭縈及南陽公主楊璟。竇建德依附於突厥自然不敢不從,於是竇建德遣千餘騎送阿姮、蕭縈、楊璟三人,又特意傳宇文化及首以獻阿姮與義成公主,以表對隋“忠心”。
    而當突厥可賀敦、義成公主楊楚妍將阿姮、蕭縈、楊璟三人迎到突厥之後,楊楚妍深深敬服感謝阿姮親手殺死所有江都兵變叛臣而為大隋覆滅報仇的忠義智慧,與阿姮交情更深。阿姮、楊楚妍姑嫂二人更是抱頭痛哭傾訴隋亡和楊廣遇弑的家國悲哀,楊楚妍更是恨恨發誓借助突厥力量終究要對所有反隋逆臣一一報複。
    在此時義成公主楊楚妍的身上,阿姮仿佛看見了當年北周的和親公主千金(大義)公主宇文女貞身上一樣的堅毅和血性,都是身為宗室和親女遠嫁漠北突厥為家國大業奉獻一生,都是不甘母國滅亡而誓要犧牲自己以紮根突厥報仇複國。
    當然,在阿姮、蕭縈和南陽公主楊璟被義成公主楊楚妍收留保護在突厥的期間,義成公主楊楚妍自然是為她的這兩位嫂嫂和一位侄女提供了突厥最高的待遇和最好的保障,讓她們雖然亡國喪家卻盡量在草原溫暖。
    而此時當阿姮蕭縈姐妹隋亡後流落漠北草原突厥時,經曆一生生死坎坷、愛恨糾纏、梁陳隋三朝盡亡之後,阿姮蕭縈姐妹二人終於打開心結而共同回歸到了二人年少相伴長大之時那最純真的姐妹情誼了。
    這一日,夏日的草原星月璀璨、夏花盛開,無邊無垠的美麗綠浪裏最是夏日草原最美的季節。在這夏日最美的草原裏,伴著撲麵而來的清涼夏風,輕輕一呼吸間皆是夏日草原最美的清新與芬芳。
    而這一日夏日草原靜朗美好的寧夏靜夜裏,阿姮正緊緊攥著她和楊廣一生的愛情信物瓊華珮而靜坐在突厥草原上靜望夏日星月璀璨的明朗草原夜空。而正在阿姮靜賞草原星月寧夏夜的此時,卻是蕭縈久違地並肩坐在了阿姮的身邊,和阿姮一起靜靜坐在突厥草原上凝望夏日星空。
    “你在看星月嗎?”當蕭縈在突厥草原上坐到阿姮身邊之後,她也靜靜抬頭望著這夏日草原寧夜的漫天繁星,眼沉星辰。
    “‘團團素月淨,翛翛夕景清。穀泉驚暗石,鬆風動夜聲。披衣出荊戶,躡履步山楹。欣睹明黨亮,喜見泰階平。觜參猶可識,牛女尚分明。更移鬥柄轉,夜久天河橫。徘徊不能寐,參差幾種情。’獨孤英,遙遙頓首恭上。”麵對蕭縈的發問,阿姮卻是情不自禁地回憶吟誦起了當年在江南初遇相識之時至愛楊廣送給她的星夜相思之詩和點滴美好往事,“這是廣郎曾經專門為我寄托相思寫的《月夜觀星詩》。我到現在還依然清楚記得,當時,三十九年前,我和廣郎自從揚州瓊花宴初遇以來不過才見了三麵,才不過剛剛相識不久,他以為我是西梁嘉寧公主蕭姮,我以為他是北周雁門郡公楊廣的心腹侍臣獨孤英。我們雖然相遇相識不久,可是,自從在揚州瓊花樹下相遇的那一刻起,我們就一眼墜入愛河不可自拔、一見誤終身。沒有什麽理由,也沒有什麽道理,我和廣郎就是揚州瓊花樹下初遇相見之後便初見永遠、一見相愛了。當時,父皇剛辦完五十大壽,他作為北周使臣馬上就要回北周長安了,我那日特意赴完和為冼太夫人準備的家宴之後依依不舍地去建康城外的十裏長亭送他,是那樣萬般留戀難舍。而同樣的,他對我也是這樣的依依不舍,他剛剛到驛站歇下之後便對著漫天星辰寫下了這一首《月夜觀星詩》快馬加鞭地寄送給我遙寄相思。‘觜參猶可識,牛女尚分明。更移鬥柄轉,夜久天河橫。徘徊不能寐,參差幾種情。’星辰還在,隻是,廣郎已經不在了……”
    麵對阿姮和楊廣的美好往事回憶,蕭縈望著漫天繁星卻是黯然神傷心痛,無限傷感卻又是浸透一世心傷的平淡:“阿姮,你能清楚地記得和楊廣相愛相處的點點滴滴,你能清楚地背下楊廣寫下的每一首詩。可是你知道嗎,我也能清楚地記得和楊廣相愛相處的點點滴滴,我也能清楚地背下楊廣寫下的每一首詩。這一世,我對楊廣的真愛不比你少分毫;隻不過,我對楊廣的一世癡情從未得到回應而已。我心如鬆柏,君情複何似?你清楚地記得這次楊廣給你寄的《月夜觀星詩》之相思之詩,我亦清楚記得的當時場景啊。我還清楚地記得,那個春日建康的星月之夜,你我姐妹二人並肩躺在柏梁殿側殿樂安殿的床榻上互相傾訴著自己心上人的小秘密,我還和你一起看了楊廣寫的這首《月夜觀星詩》。當時,我告訴你我的心上人是北周雁門郡公楊廣,你告訴我你的心上人是北朝公子獨孤英。”
    聽到蕭縈提起的她們姐妹二人那晚共臥床榻、互訴少女心事、共讀楊廣所寫的這首《月夜觀星詩》的美好往事,阿姮亦是陷入往事無邊回憶裏難辨喜憂、神思縹緲:“是啊,當時我們姐妹二人還彼此祝願日後彼此都能各自嫁得自己獨一無二的如意郎君,和自己相愛的唯一男子一生一世一雙人地恩愛白頭、相守一生。”
    回憶起當時少女時代她們姐妹二人的純真美好,蕭縈更是無盡憂傷、萬千感慨:“阿姮,所以你知道,這一世,我有多羨慕你嗎。從小,你就是姑母和姑父捧為至愛至寶的大陳嫡長公主,無憂無慮、坐擁萬千幸福寵愛,我得柳後姑母收養在大陳皇宮柏梁殿裏雖和你自幼相伴長大,柳後姑母待我固然很好,但我寄人籬下總是那樣羨慕的幸福自由;長大之後,你是楊廣一生一世唯一捧在心尖上的此生至愛,而我在他心裏卻從來什麽都不是。可是,我有多羨慕你,我曾經就有多恨你。在我嫁給楊廣之後,我漸漸發現他心裏隻有你而絲毫沒有我、便是和我生兒育女也不過是把我當作一個奪嫡工具。我曾經因此恨你入骨,一直到陳朝滅亡、你入隋之後,我才明白原來是我誤嫁給了楊廣、原來我才是你們之間愛情插足的第三者、原來我的楊廣和你的獨孤英竟然是同一個人。這一切插足雖然是我的錯,可是,我到底放不下對楊廣的一世真愛,我到底也無法安然接受我最深愛的丈夫一直深愛著我曾經最愛的妹妹。所以,我固然選擇了退出我們之間的糾纏而隻安守我的兒女安康,但我到底也無法和你回到年少當初的姐妹真情了。我曾經以為,我這一世也就這麽過去了,你和楊廣自得夫妻歡樂,我躲得遠遠的過我自己的孤獨日子就是。可誰知,這命運弄人。或許是我強行介入破壞你和楊廣一世愛情的報應吧,我蕭縈這一世就是如此淒慘,父母拋棄、丈夫不愛,我唯一能擁有和珍愛的兒女卻最終下場淒涼——昭兒和他的三個兒子、暕兒和他的兩個兒子全部身死,璟兒雖然還活著,可他的丈夫宇文士及背叛了大隋令她痛苦至極、無法原諒、生不如死。這一世,我蕭縈到底是空空如也、什麽都沒有剩下啊。”
    “阿縈姐姐,你還有我。”麵對蕭縈這回望一生的痛苦感慨,阿姮竟然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握住了蕭縈冰涼的雙手,如當時年少之時那樣緊緊地握住她阿縈姐姐的雙手、親昵地喊她“阿縈姐姐”。
    “阿姮,你叫我什麽?”幾十年來,蕭縈久違地聽到阿姮再一次如當時年少一般喊她“阿縈姐姐”,蕭縈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聲帶顫抖、不可置信地向阿姮確認。
    “阿縈姐姐。”麵對蕭縈的不可置信,阿姮綻放出了一個最美最好的溫暖笑容,緊緊握住蕭縈的雙手,亦是陷入往事紛繁而無盡感慨,“因為對廣郎的身份誤解,我曾經也那樣恨你啊。我也恨你入骨,恨你永遠奪了我是廣郎正妻嫡妻的身份,恨你承我父皇母後養育之恩卻反而不思回報地來搶我的至愛廣郎,我曾經也以為這一世對你不可原諒。可後來我發現你也並不是故意要算計我誤嫁給楊廣、你也是被安排誤嫁給楊廣。再而今,梁、陳、隋三朝盡亡,曆曆往事恍若隔世,一切如煙塵盡散、幻滅如空。梁朝不在了,陳朝不在了,隋朝不在了,父皇不在了,母後不在了,哥哥們都不在了,阿媃也不在了,昭兒不在了,暕兒不在了,廣郎……也不在了……曆曆往事恍若前生,世事紛繁幻滅如煙塵,而今一切故國故人故事都過去不在了,最終隻剩下你我姐妹二人了。經曆一世磨難,解開一世都是可憐人的誤會,我們姐妹二人如何又要再彼此為難呢?”
    “好,阿姮!”聽到阿姮的如此總結感慨,蕭縈亦是內心大動,感動感慨到忍不住就望著阿姮掉下眼淚來。
    蕭縈淚眼婆娑的感動之中,情不自禁就用手指刮了刮自己的臉頰、做了一個她們姐妹二人幼時年少互相開玩笑的暗號“羞羞皮”,淚中含笑:“阿姮,你還記得我們姐妹小時候做的這個羞羞皮嗎?”
    “當然記得。”時隔半生再次看到她們姐妹二人自幼的暗號“羞羞皮”,阿姮亦瞬間淚目,含淚含笑地也如幼年時候一般用手指刮了刮自己的臉皮做出“羞羞皮”的暗號對著姐姐蕭縈含淚大笑。
    “哈哈哈……”而今蕭縈已年過半百,看到妹妹阿姮也做出幼年時獨屬於她們姐妹二人的“羞羞皮”暗號,在這波姐妹情的回憶殺裏,蕭縈更是回憶回味於她們姐妹二人當初年幼相伴長大時最純粹真摯的姐妹之情、深情回憶起她們姐妹二人自幼相伴長大的那段最美好最無憂無慮的年少時光。
    在阿姮、蕭縈姐妹二人互相做完“羞羞皮”暗號而互相含淚對笑許久之後,蕭縈才漸漸收了眼淚,緊緊回握住阿姮的手真心真情地說道:“阿姮,這一生我們姐妹二人和楊廣的情愛糾纏,誰都沒錯、誰都沒對、無謂對錯,隻是命運弄人。誰叫,我們姐妹二人從來隻渴望一生一人,但此生唯一愛上的男子,卻是同一人楊廣呢。”
    “情極緣卻,難為宿命;因果輪回,幻滅如空啊……”麵對蕭縈這番命運弄人的感慨,阿姮則是仰望星空蒼穹,經曆一生的波瀾起伏之後,想到當初智顗大師看透她和楊廣一生的命運偈語大徹大悟、無盡感慨。
    聽到阿姮的感慨,蕭縈亦悵然仰望草原星空,眼沉星辰卻又似有無盡幽深波瀾,感慨假設起年少當初:“阿姮,你知道嗎,若我當初在沒嫁給楊廣之前知道他這一生都隻愛你一人而不愛我的話,我寧願當初答應叔明哥哥的求婚而不要嫁給他楊廣孤獨此生,也不要這般耽誤了你我三人一世了……”
    當初年少,在大陳建康台城皇宮之時,蕭縈因自幼被表姑母柳敬言皇後收養於柏梁殿而與大陳皇室的諸位皇子十分熟悉。當時陳宣帝陳頊與何淑儀何媆所生的皇六子、阿姮的六哥宜都王陳叔明十分喜歡蕭縈,從來都跟在她身後追求不舍,經常拜托小妹阿姮幫她追求蕭縈,甚至勇敢地向正式向蕭縈求婚、想求娶蕭縈為她的宜都王妃。但是,當時蕭縈一心隻愛北周雁門郡公、後來的隋朝晉王楊廣而眼裏再沒有任何人,也莫名自信楊廣一定會愛上自己而毅然決然地拒絕了大陳宜都王陳叔明的求婚而選擇嫁給了隋朝晉王楊廣。
    後來的後來,蕭縈被“如願”安排誤嫁給了楊廣,成為了大隋晉王妃、太子妃、皇後,與楊廣育有二子一女;而被蕭縈拒絕了求婚的宜都王陳叔明十分傷心失落,後來便娶了與蕭縈十分相似的鬱氏千金鬱馥馨為宜都王妃,也與鬱馥馨生育了五子五女而共度一生。錯過了彼此的蕭縈和陳叔明表麵上看來都是夫妻和美、子女雙全幸福一生,可是到生命的最後,隻有他們彼此明白彼此錯過一生的遺憾,縱使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聽到蕭縈的這番感慨,想到當年六哥陳叔明是何等愛蕭縈、蕭縈癡心錯付楊廣一世不得回報又是何等可憐,阿姮更是萬千唏噓感慨:“六哥當年那樣愛你,或許錯過一世,真的於他於你都是遺憾吧。阿縈姐姐,你發現了嗎,六哥娶的妻子鬱馥馨的容貌神態與你有七分相似啊。”
    “或許吧……”沉浸往事喜憂紛繁,蕭縈長吸一口氣,轉首與阿姮四目相對,認真虔誠地望著阿姮主動提出了讓阿姮死後以她“蕭皇後”的身份和楊廣合葬永遠的補償請求,“阿姮,我此生終究與楊廣無緣,我生前受困於他的皇後身份一世已經夠痛苦壓抑了,死後我再也不想受他皇後身份束縛了;並且,終究是我橫插在你和楊廣之間一世害了你們夫妻情緣一世。所以,無論是出於我自身意願考慮還是對你的補償,我決定主動放棄死後和楊廣合葬帝陵。日後我死後,便隻要悄悄下葬於建康城東的雪海梅林裏就可以;日後你死後,你以我蕭皇後的身份和楊廣合葬永遠、生死不離吧!生前,是我錯占了你的皇後之位;死後,我再也不想和楊廣糾纏不清、彼此嫌惡了。阿姮,從來你才是他楊廣心中唯一的發妻和皇後,你才是應該和他永遠合葬並尊的‘蕭皇後’!”
    “阿縈姐姐,你確定嗎?”聽到蕭縈這般主動提出放棄和楊廣的合葬而讓她以“蕭皇後”的身份和楊廣永遠合葬,阿姮心中又是錯愕又是感動。
    麵對阿姮的震驚,蕭縈緊緊握住了阿姮的手,誠懇至極:“阿姮,我確定放棄和楊廣的死後合葬、而讓你死後以我‘蕭皇後’的身份和楊廣合葬永遠了!我相信,日後你的義子、未來女婿李世民會成為大唐皇帝,李世民和瓊兒會能夠幫你達成和楊廣合葬永遠的心願的。讓你以‘蕭皇後’的身份死後和楊廣永遠合葬於揚州生生世世、永不分離,便是我蕭縈這一世對你們夫妻二人的虧欠補償了。”
    一世紛繁糾纏、隋亡之後,蕭縈終究看透了自己一生與楊廣的終究無緣,主動放棄與楊廣合葬,亦主動要求日後阿姮以她的蕭皇後身份與楊廣以後禮同穴埋葬、死後永伴,總算是和楊廣阿姮夫妻二人糾纏一世的兩清了。
    “好!阿縈姐姐……你永遠都是我最好的好姐姐……”而麵對蕭縈的這般誠懇懺悔和真誠情誼,阿姮再忍不住感動,如幼年時的親昵玩鬧一般一把撲入姐姐蕭縈的懷中放聲大哭,而蕭縈則如幼年姐妹情好之時那般緊緊把妹妹阿姮摟在懷裏。
    在經曆一世沉浮幻滅之後,蕭縈與阿姮姐妹二人終於達成了對彼此的真正和解而重歸於好,彼此成全、彼此放過,又重歸當時年幼的姐妹情深。
    此刻,夏日寧夜,突厥草原漫天繁星璀璨、滿地花草芳香,互相擁抱靜坐在突厥草原上的蕭縈阿姮姐妹二人那和解相擁的背影格外溫暖動人……
    而在突厥可賀敦、義成公主楊楚妍把阿姮、蕭縈、南陽公主楊璟從竇建德手上接來突厥居住之後不久,時局掌控稍微穩定的李淵聽聞阿姮在突厥之後,便派遣阿姮的兒女楊杲和楊瓊為特使而秘密把阿姮從突厥接回了長安。
    此番李淵之所以把阿姮接回長安,一來是因為他掌控的天下時局稍微安定、終於有時間顧得上阿姮,二來是因為他需要阿姮手上江南勢力的歸降,三來是他確實與阿姮分別已久對阿姮亦是甚為思念關切。故而在而今時局稍穩之後,李淵更顧及阿姮思念兒女之情,便特意派遣阿姮和楊廣的一雙兒女楊杲和楊瓊秘密來到突厥秘密接阿姮回長安。
    當楊杲與楊瓊受李淵派遣秘密來到突厥迎接阿姮之後,阿姮在經曆喪夫亡國之痛、兩年多未見兒女的分離之痛下抱著愛子楊杲和愛女楊瓊便是抱頭痛哭;而楊杲與楊瓊在兩年多未見母後阿姮、父皇楊廣又逝世之後更是抱著母親阿姮痛苦不止。於是在阿姮、楊杲、楊瓊母子三人共同經曆國破家亡之痛和分離之苦之後,母子三人在突厥重逢更是萬千悲喜交加。
    麵對李淵這番“請”阿姮回長安的邀請,阿姮看到李淵命唐將李靖帶著一大隊精兵“護送”著楊杲和楊瓊來“迎接”她回長安就知道,李淵美其名曰是“邀請”她回長安,實則是要讓李靖押送她和楊杲、楊瓊回到長安監控軟禁,根本不由得她選擇的機會。她此時還掌握著隋朝的傳國玉璽和江南嶺南勢力,李淵當然深深防備忌憚她、不可能由她借助突厥勢力複國的——無論這個國是陳還是隋。
    看到李靖所帶領的這隊精兵,義成公主楊楚妍和蕭縈也深知李淵這般用意,便也無法挽留阿姮,隻能和阿姮深情不舍地道別之後就由阿姮帶著一雙兒女楊杲和楊瓊被唐將李靖“護送”回長安了。
    阿姮深知此去長安隻怕此生再無機會見到姐姐蕭縈了,於是阿姮便萬般不舍地和姐姐蕭縈告別、讓她安心她一定記得她們死後各自的合葬分葬之諾。蕭縈亦是了然,隻能萬般不舍地和阿姮惜別之後就和妹妹阿姮永別了。
    阿姮與蕭縈的一世姐妹情,終究已經跨越了時空間隔而永存心底了。
    而這邊跋涉了許久之後,唐將李靖終於把阿姮、楊杲、楊瓊母子三人安全“護送”到長安,而李淵則把他們母子三人暫時安置到了長安大興宮。
    這大興宮原來是隋朝的宮城,唐承隋製,阿姮自然對著大興宮的一切一切無比熟悉、觸景生情。
    自阿姮被李淵“請”到長安之後,李淵一直忙於國政還沒有見過阿姮。而這一日當阿姮剛在寢殿內梳洗飲食完畢之後,李淵卻派人來邀請阿姮到太液池瓊瑤台旁一聚。李淵此邀,阿姮雖未知其義卻不能不去,故而,阿姮便依約來到了這太液池瓊瑤台之旁。
    其實在楊廣在位的大業十四年當中,因為阿姮生長於江南素畏寒冷、他們夫妻二人也覺得長安位置太偏而不足以為帝都安定天下,故而他們夫妻二人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東都洛陽和江都揚州,很少有時間待在西都長安、更少有時間經營西都長安的大興宮。而在楊廣阿姮夫妻二人待在西都長安為數不多的時間裏,楊廣當年便特意為阿姮在長安大興宮太液池旁仿瓊花造型建了一座瓊瑤台,雖長安地寒無法生長瓊花,卻能以讓阿姮身在長安亦能感受江南瓊花之美而不至於思鄉過度寂寞。
    在此時阿姮回到闊別已久的大興宮太液池旁的瓊瑤台之時,阿姮看到曾經至愛夫君楊廣為自己精心設計所建的瓊瑤台更是不禁瞬間淚目。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瓊華未央柳;瓊華依舊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而阿姮此時在瓊瑤台上望見遠處太液池旁愛女楊瓊和義子李世民這對少男少女相處的點點滴滴,更是淚如泉湧、無法抑製心中的萬千神思,一如望見自己年少時在江南和至愛楊廣相知相愛時那青春年少的如歌歲月。
    阿姮此刻站在瓊瑤台上遠遠望去,隻見不遠處李世民和楊瓊正並肩立於秋日的金黃銀杏樹下親密私語,宛如璧人、伉儷情深。此時李世民二十一歲,楊瓊十二歲,秋日點點碎金暖陽靜靜鋪灑在李世民和楊瓊這對少男少女青春俊俏的臉龐上煥發出無限生機和美好。雖然阿姮此時立於遠處聽不清李世民和楊瓊到底在說什麽,可是阿姮隻看到愛女楊瓊的麵上嬌嗔不定、宜喜宜嗔,時而扯著李世民的袖子任性撒嬌、時而秀美緊蹙輕輕捶打著李世民的胸口嬌嗔玩笑、時而美目圓睜不知在嬌縱什麽。可無論楊瓊如何或喜或嗔、或癡或嬌,李世民總是溫柔繾綣地深情凝視著活潑俏麗的少女楊瓊,極盡寵溺深愛。而此時一陣涼涼秋風吹過,吹落一陣璀璨金黃的銀杏金黃雨,片片扇形金黃銀杏葉飄飛散落楊瓊與李世民二人一身,而李世民卻絲毫不顧自己身上臉上落滿的銀杏葉,而是立即為身前的楊瓊溫柔拂去臉上、鬢角、身上的碎碎金黃銀杏葉,極盡溫柔繾綣。
    “看到瓊兒和世民這番相處,你想到你和阿廣的當年了?”正當阿姮佇立在瓊瑤台上望著遠處恩愛甜蜜的楊瓊、李世民小兩口甜蜜相處之時,卻是李淵突然出現在阿姮身後,以充滿磁性和威儀的聲音開口相問阿姮。
    聽到李淵久違的聲音,阿姮從沉浸在遠處的李世民楊瓊這對熱戀戀人的相處美好之中驀然驚醒,回眸望著久違不見的李淵。上一次阿姮與李淵相見還是前年四月的晉陽城中,那時大隋還未亡,楊廣還活著,阿姮還是大隋蕭嬪,李淵還是大隋唐國公、晉陽留守。可轉眼世事鬥轉星移、滄海桑田,此次再見,大隋已亡,楊廣已逝,阿姮再次成為亡國喪家的亂世浮萍,而李淵則成為建立大唐王朝的開國霸主、更有帝王威儀。
    雖然時隔兩年多再次相見恍若隔世,雖然李淵也算和隋朝有亡國之恨,但阿姮身為李淵的知己到底理解李淵的霸業野心、她到底在意至愛楊廣勝過在意大隋社稷,她到底感激這兩年以來是李淵在這隋亡亂世之中保全了她的一雙兒女。於是,見到李淵之後,阿姮首先便是向李淵下拜致謝:“李淵,謝謝你!無論如何,杲兒和瓊兒而今得以平安全依仗於你,我和廣郎欠你一條命。”
    李淵時隔兩年世事劇變未見阿姮,但見阿姮經曆亂世風霜經霜尤豔、遇雪更清,反而在原來的傾國美貌之上更煥發出了別樣的風韻和氣質,更令李淵感慨心動。
    “阿姮,起來吧。你我既為知己,便不是白叫的,我自然不會辜負你的信任。”麵對阿姮此番下拜,李淵則是一把扶起了阿姮,磊落明了自身義務,但也直截了當而不拐彎抹角地提出自己此番“請”阿姮而來的政治利益訴求,“阿廣已死,往事如煙散去便不提了。你們夫妻二人欠我一條命倒是不至於,隻要你現在把隋朝的傳國玉璽交給我、再把手上的江南勢力交給我,你我便兩清了,我自然也會善待瓊兒這個兒媳婦。”
    “瓊兒?”阿姮身為李淵的知己,自然早就料到了李淵在她身上的這般政治利益訴求,阿姮並不驚訝、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想商議談判而不想此刻攤牌。故而阿姮沒有立即直接回應李淵的利益交換,反而對李淵稱自己和楊廣的愛女楊瓊為“兒媳婦”而頗為震驚。
    李淵身為阿姮的知己也自然懂得阿姮對自己的利益訴求心中有數,故而也沒有強迫阿姮立即做出回應而是順著阿姮的疑問回答,望著遠處你儂我儂的李世民和楊瓊這對甜蜜兒女戀人深深而笑:“阿姮,你不會看不出來世民和瓊兒兩情相悅的樣子吧?當初世民出生之時,我和靈朧開玩笑說日後若你和阿廣有了女兒,剛好可以和我們家世民結為連理,瓊兒年少時也玩笑說要嫁給世民。可誰知這命運弄巧啊,而今瓊兒長大了,世民還真的愛上了她、她也還真的愛上了世民。看他們這小兩口的恩愛樣子,隻怕是誰都離不開誰啊。”
    望著遠處如此甜蜜恩愛的李世民和楊瓊,阿姮心中欣慰可卻也不無擔憂:“世民已娶了嫡妻長孫觀音多年、已和長孫觀音生兒育女,縱使大隋已亡、瓊兒不再是大隋華陽公主,以瓊兒的才華、性情、容貌、血統、出身和繼承自我和廣郎的萬貫家財,照樣處處貴比公主、遠勝一般高門大族的千金小姐。瓊兒是我和廣郎的心頭至寶、掌上明珠,如何能為人妾室接受如此待遇呢?”
    看到阿姮如此心疼愛女楊瓊,李淵旁觀者清不由得笑道:“阿姮,當初你正式嫁給阿廣為大隋蕭嬪之時,阿廣不是也已經娶了嫡妻蕭縈、和蕭縈生兒育女了嗎,你那樣愛楊廣,不是一樣甘之如飴嗎?你的母後柳皇後當年嫁給你父皇陳宣帝之時不是也明知道你父皇已經娶了原配發妻錢綰嗎?愛情這碗迷藥,中了之後可就再沒有什麽理智和道理可講了。情,本來就不講理。”
    李淵說道自己和自己母後的情愛經曆,阿姮到底也是長歎認可了李淵的如此說法;想到自己當初和楊廣至死不渝的真心相愛,阿姮雖心疼愛女楊瓊但也是無奈地認可了她和李世民的真愛了。
    可這番認同之後,阿姮還是不由得和李淵開始商議談判他們的利益交換。於是,阿姮回身望著李淵試探道:“李淵,你想要我手上的大隋傳國玉璽和江南勢力,會不會太多了?如果我不給呢?從大陳鎮國長寧公主到大隋蕭嬪,我陳姮掌權陳隋兩朝數十年,可沒有那麽輕易容易屈服交權。”
    “哈哈哈!”聽到阿姮的此番試探,李淵仰天大笑、不以為意,徐徐道出了他李淵自己的如意算盤,“阿姮,你我二人傾蓋如故、一見如知己,你最懂我,我也最懂你。你陳姮雖然自幼生長生活於皇室一世,可從來不是貪圖權勢富貴之人,惟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所愛相守。而今你的至愛夫君楊廣已逝,除了你和他的一雙兒女楊杲和楊瓊之外你再無可留戀了,你絕不會貪圖王權富貴。而今你勘破陳隋皆亡的湮滅,你自然再無意複陳或者複隋了。而至於天下安寧,以你的智慧謀略肯定看的明白,而今隋亡之後天下雖然仍然未定,但一定是我李淵的大唐最終一統天下、安定四方!你把你的江南百姓托付給我李淵,會是你最好的選擇。阿姮,隻要你交出你手上的江南兵權財權和大隋傳國玉璽,我一定保你和楊杲的安全,我向你保證我們李唐一定會善待楊瓊這位兒媳婦,我也向你保證江南百姓一定安寧!否則,不說別的,雖然你我為知己、楊杲也是我李淵的親侄子,然身為大唐帝王,皇權不容人性,我李淵也不可能平白無故容著前隋趙王楊杲的存在!阿姮,你要想保住你和楊廣的兒子的性命,總得拿出點誠意吧?”李淵其實是愛著阿姮的,隻不過,不像楊廣一生一世毫無保留地隻愛阿姮一人,李淵愛阿姮,但他更愛他自己和他的大唐江山。
    麵對李淵的這般籌謀打算,阿姮心下了然、已然謀定,但她卻沒有直接回應,而是又轉身望向遠處相擁靜賞秋日金黃銀杏的李世民楊瓊這對恩愛戀人眼底無盡回憶幽深和深情眷戀:“李淵,你方才問我看到瓊兒和世民這般相處是不是讓我想到了我和廣郎的當年。我說,是啊。看到而今瓊兒和世民這對少男少女這般青春年少的美好戀愛,直讓我想到當年江南春日瓊花微雨裏我和廣郎的相愛點滴。從世民對著瓊兒的寵溺裏、從瓊兒望著世民的眼睛裏,都能感受到他們彼此真正深濃的愛意。作為過來人,我自然是懂得的。罷了,從來瓊兒都是那樣癡情世民,就像我曾經那般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不愛廣郎。”
    此番感慨之後,阿姮微微頓了一頓,心下計較已定,於是便轉身與李淵四目相對、堅毅地說出自己以大隋傳國玉璽換愛女楊瓊如願嫁給心上至愛李世民的一半交易計劃:“李淵,雖然此時瓊兒仍在孝期,但我不講究這些虛禮,隻要瓊兒幸福,我和廣郎就好。縱使世民和瓊兒有滅國之仇,縱然世民已然娶妻生子,但是瓊兒就是愛世民,就像我當年就是愛廣郎,真正是愛恨兩難沒有辦法。當年我和廣郎相愛相識一年多之後早就永結同心、渴望著早日大婚喜結連理,隻不過被時局時事所限才拖了許多年、拖到廣郎登基為帝之後才真正和廣郎大婚相守。而今既然瓊兒和世民相愛至此,便不要拖下去夜長夢多了;既是有情人,便早日終成眷屬、早日成親吧。李淵,我可以把手上的大隋傳國玉璽交給你,換瓊兒在你李唐皇室的一世平安幸福。至於江南勢力,我會在安排好杲兒的去處之後再交給你,換杲兒在你李唐王朝的一世平安。”
    聽到阿姮這般終於答應了他想要的利益交換,李淵自然心滿意足,亦鄭重向阿姮起誓:“好!本來瓊兒就是我自幼看著長大的親侄女阿姮,我自然不會虧待她;而今,我李淵更以大唐天子之名起誓,待瓊兒從大隋皇室嫁到我大唐皇室之後,我李淵一定待瓊兒如自己的親女兒,保她在李唐王朝的平安幸福!”
    “好!”得到李淵的這番莊嚴許諾,阿姮也放心了,與李淵擊掌為盟,就這樣確定了隋唐皇室的利益交換和楊瓊與李世民的婚事。
    在今日這般協議交換之後,次日,阿姮就把而今留在她手上已再無用處、不可能真正複國的大隋傳國玉璽送到李淵處、以正式表示李淵李唐政權承自隋朝的合法性。而作為利益交換,李淵也依諾正式頒布詔書昭告天下,賜婚自己的二兒子秦王李世民和前隋華陽公主楊瓊,擇日隆重大婚。雖然李世民多年之前已娶嫡妻長孫觀音、楊瓊雖為前隋華陽公主卻無法為李世民的嫡妻秦王妃,但李淵特別親封侄女楊瓊為秦王府中僅次於秦王妃長孫觀音的秦王府良娣,賜與秦王妃長孫觀音共理府務的特權,一切俸祿待遇皆特殊禮遇,禮同嫡妻王妃。
    而在楊瓊即將下嫁給李世民的前一夜,阿姮特意先單獨在大興宮內召見了李世民。
    “拜見義母!孩兒在義母到達長安這許久之後才來拜見,是孩兒失禮了!”雖然李世民近來為李唐王朝南征北戰而許久未見阿姮,但到底阿姮是李世民的義母,李世民見到阿姮還是自然親近的。
    看到李世民如此恭敬,阿姮也是十分親厚地扶起了李世民:“無妨。世民,當年你出生之時,你母親難產,正好我與先帝去探望你父母,我正好救了你們難產的母子二人。當時你父母格外感激我,便讓我為你取名、收你為義子。轉眼間,你也是自己為父親的青年才俊、英武少年了。我與你父母都是知己好友,當年你出生之時我又剛好救了你們母子,便是難得的緣分。而今你即將迎娶我和先帝唯一的愛女,我們更是真正的一家人了。我與你母親情同姐妹,我又是你的義母、嶽母,你日後便直接喚我母親就好。”
    聽到阿姮如此親厚親昵,李世民也是十分高興、向阿姮坦誠真心:“是!母親!當年娘親臨終去世之前特意托您多多照料孩兒、孩兒當初出生之時的性命名字皆是母親所賜,孩兒與母親緣分如此特殊,孩兒對母親自然是感激不盡、猶如親母!日後我娶了瓊兒妹妹之後,自然會傾盡一生一世好好疼愛她、好好對她好!”
    阿姮麵對李世民的如此真誠,亦是十分欣慰:“好!世民,把瓊兒托付給你,我很放心。我看得出來,瓊兒是真正愛你的、你也是真正愛瓊兒的。瓊兒自幼生為大隋華陽公主,被我和先帝捧為心頭至寶、掌上明珠,有時難免嬌縱慣了、寵壞了。若瓊兒有什麽不好之處,還望你們夫妻二人多多包容磨合。未來一世且長,你們夫妻二人一定要好好地生活,你一定要好好地疼愛瓊兒、好好愛她!”
    麵對阿姮對心頭至愛楊瓊的囑托,李世民自然是真心應允:“母親放心!我此生真正隻愛瓊兒,她也是我的心頭至愛,我自然會一生一世愛她、疼她、護她、對她好!”
    “好!世民,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阿姮放心於李世民對愛女楊瓊的真心愛護,繼續對李世民殷殷囑托道:“世民,你對瓊兒的真愛之心我從來不疑,我和先帝也放心把我們唯一的寶貝愛女托付給你。隻是,我今日來,不僅是為了托付愛女,也是為了托付你們夫妻二人一生安寧和天下百姓安危。”
    “世民願聞母親教誨!”聽聞阿姮話中有話,李世民從來深深感佩義母阿姮曆經多朝政治風雲而不倒的手段智慧,故而對阿姮的指點洗耳恭聽。
    麵對李世民的虛心,阿姮娓娓道來、再對李世民進一步囑托愛女楊瓊的一生:“男女情愛或許隻是兩人之事,但是婚姻更結的是兩姓之好。這一點,在皇室之中更是如此。瓊兒是我和先帝的愛女,是曾經受盡寵愛的大隋華陽公主。可而今隋朝已亡,瓊兒的身份難免敏感尷尬。至於她對你的亡國仇恨,我會勸解她慢慢化開。隻是世民你,希望這未來一世,對於瓊兒,你都要信她、愛她、護她,千萬不要因為她前隋華陽公主的身份而傷她、疑她、害她,更不能縱著旁人借助瓊兒的前隋華陽公主身份挑破你們夫妻關係。想當年,你娶長孫晟之女長孫觀音還是我和先帝欽點的賜婚、我和先帝還是你和長孫觀音婚禮的主婚人。可而今,到底瓊兒是死心塌地地愛上你要嫁給你了,雖然你已娶發妻長孫觀音多年,已和長孫觀音生兒育女,我不能奢求你對瓊兒像先帝對我一般把她當作你心上的唯一人,至少,你要一生都把她視作最重要的人,好嗎?”
    麵對阿姮再次對她愛女楊瓊的殷切囑托,李世民自然是真誠回應許諾:“是!母親放心,孩兒答應母親,一定不會因瓊兒的前隋華陽公主身份而和瓊兒起任何嫌隙,孩兒也一定會一生把瓊兒視為心上最重要的至愛!”
    麵對李世民的真誠回應,阿姮滿意頷首,繼續道來,傾囊相授一生感悟:“好,這是其一。其二,世民,你要明白,你雖然隻是我的義子、女婿,但我從看著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把你當作我的親兒子一樣看待。故而,我今日便要把我這一世浮沉經驗傳授給你。而今隋末天下大亂,唐朝時局也尚未統一安定。但我相信憑借你們的智慧和實力,在不遠的未來,終有一日你們李唐王朝會一統天下。可是世民,這天下雖為王者統治,可終究決定王朝生死的因素中,百姓萬民不可忽視。切記切記,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聽到阿姮的這句至理名言,李世民深深敬服,似有感悟,不由得情不自禁地又念起了這一句、深深思考。
    而麵對李世民的如此聰慧感悟,阿姮甚是滿意,繼續和李世民傾心傳授一世經驗:“是。這是我經曆這由南北朝再到隋朝覆滅的一世亂世浮沉經驗的一生總結。你的叔叔、嶽父楊廣在江都兵變中身死國滅,曾經那樣繁榮富強的大隋二世而亡,終究是輸在了忽略民力、好大喜功之上,殷鑒不遠啊!要安定江山社稷,就一定不能忘記民本。武力征服固然是能安定一時,但一個偌大的國家想要真正長治久安,就一定要以民為本。《尚書·五子之歌》有雲‘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我當初為你取名世民,就是出自此民本之意。我相信,有朝一日,我的孩兒李世民一定會是安邦定世、兼濟萬民的蓋世英豪!”
    “是!母親所言真是至理名言,孩兒此生一定牢記母親這一世總結的‘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孩兒親眼看到叔叔、嶽父隋煬帝的大隋江山是如何滅亡的,孩兒切記不敢忘!”聽到阿姮的此番殷切囑托和真心相期盼,李世民深深感激,向阿姮拱手致謝了然、深深把阿姮傳授的民水君舟道理銘記於心一世。但,李世民到底還是對義母、嶽母阿姮存了一分試探猶疑:“孩兒也多謝母親厚望!隻是,母親,孩兒雖為嫡子也不過是父皇的次子,也隻是秦王而非太子。為親王一世,隻怕,為這天下萬民貢獻有限。”
    麵對李世民的此番謙虛試探,阿姮哈哈大笑,直接和李世民表態支持:“哈哈哈!我和先帝唯一的好女婿怎麽會一世隻是一個秦王呢?和母親我便不用謙虛矯飾了。你的隋帝嶽父當年也隻是晉王而非太子啊。一個好皇帝論的是他對天下的貢獻而不是他登基即位的方式!你日後若君臨九五而賢明造福萬民,又有何人敢非議?世民,母親不會看錯你的,你的才華偉略很像你的嶽父,隻要你以民為本、不好大喜功,母親相信你將來一定會是一個造福天下的好皇帝。如今你和瓊兒夫妻一體,你好了,瓊兒才能好。且以瓊兒的特殊身份,唯有你把她保護在唐宮之中才能保她一世安寧。所以,於情於理、於公於私,母親都會傾其所有、不遺餘力地把你推上帝位。但是作為交換,你一定要一生一世對瓊兒好,你一定要對得起天下萬民!”
    “是,多謝母親支持!世民一定銘記母親支持!一定不負母親和瓊兒、來日好好報答母親!”李世民此時雖然不知阿姮的真實身份是大陳鎮國長寧公主,但他深知阿姮在隋朝獨得隋煬帝楊廣盛寵多年而在朝野上下勢力非凡。在得到阿姮明確的支持之後,李世民更是十分安心,立即向阿姮拱手致謝、深深感謝阿姮對他奪嫡之路的深厚支持。
    “好!”麵對李世民的感激,阿姮深深頷首一笑,轉身便打算離開。
    “母親!”可當阿姮正準備轉身離開時,李世民卻突然叫住了阿姮。
    “怎麽了世民?”麵對李世民的疑問,阿姮徐徐回首,望著長身玉立、英俊挺拔的翩翩少年李世民和藹微笑。
    李世民猶疑一瞬,終於向義母、嶽母阿姮問出心中疑慮:“您……阿杲弟弟是您和煬帝的親兒子,是大隋趙王,您既然願意扶持我為帝,難道沒有想過扶他為帝嗎?”
    麵對此時尚且青年稚嫩的李世民,阿姮莞爾一笑、眼底幽深,徐徐緩緩間道盡一生閱曆浮沉:“世民啊,不是人人都能適合統治天下的;這皇帝之位,也並不是你想象中那樣風光容易的。比如隋文帝楊堅當年一統南北亂世建立大隋帝國,是何等風光威武、得意稱雄,可是最後他的大隋二世而亡、五子皆不得善終,何其令人唏噓!類似的帝王悲哀之事比比皆是。我此生曆經兩朝亂世離殤,且而今大隋已亡,我情願杲兒做個平凡之人安寧終老。所謂帝王悲哀,你日後會明白的。你不用擔心杲兒和你競爭帝位,我也不願杲兒承受帝位煎熬,你隻需要為你選擇的帝王之路不後悔就是了。”阿姮此生親眼見證父皇陳宣帝陳頊、哥哥陳後主陳叔寶、丈夫隋煬帝楊廣三位帝王的一世起伏興衰,她自然深知這光芒萬丈、人人向往的皇權至尊之位之下到底是何煎熬內裏。
    “是!母親慢走……”李世民此時雖然尚且年少,對阿姮所說之語似懂非懂,但他到底相信阿姮是真心愛護支持自己的,故而他也不好再多問,而隻是恭敬地目送阿姮遠去了。
    而在阿姮與義子、準女婿李世民分別之後,阿姮則到了愛女楊瓊的房中,為即將出嫁的愛女楊瓊傾訴交代為母的深愛心意。
    望著此時對著銅鏡又緊張又興奮的愛女楊瓊,阿姮慈愛一笑:“瓊兒,明日就是你和世民的大婚之日了,你準備好了嗎?”
    阿姮望著此時已長成娉婷少女、亭亭玉立的愛女楊瓊十分欣慰,她的絕世美貌像極了自己,她那一雙含情俊俏的秋水寒星之眼又是極其相似她的父親楊廣。
    楊瓊此時正在為明日和李世民的大婚緊張興奮,看到母親阿姮來了,楊瓊則是無比激動地一把撲入母親阿姮的懷裏任性撒嬌:“娘親!你終於來了,我又激動又害怕,有好多好多的話想和你說啊!”楊瓊自幼是阿姮與楊廣的膝下獨女、掌上明珠,受盡阿姮與楊廣的萬千寵愛嗬護,自然是極盡活潑嬌媚的。
    往昔在大隋之時,阿姮雖為蕭嬪卻尊如蕭後,故而在父皇楊廣的授意之下楊杲和楊瓊都直接喊他們的母親阿姮為“母後”。可而今隋朝滅亡之後,她不再是萬千榮寵的大隋華陽公主、她的母親阿姮也不再是大隋蕭嬪了,楊瓊也不好再喊阿姮為“母後”了。於是,而今楊瓊便喊阿姮為親昵的“娘親”了。
    看到自己和愛夫楊廣愛逾珍寶的愛女楊瓊即將出嫁,阿姮心中也是萬分不舍、依依傷情,更抱著懷中的愛女楊瓊摩挲不已:“我的心肝寶貝啊,你馬上都是要做新娘子的人了,怎麽還這麽活潑好動啊!”
    “娘親!”麵對阿姮的這番不舍,楊瓊也起了傷情,勾著阿姮的脖子就忍不住落下淚來,“娘親,你說若是父皇現在看到我出嫁是不是會很高興地說‘我的寶貝瓊兒終於嫁人了、我的寶貝女兒是這天下間最美麗的新娘子’啊……你說我嫁給了取代我們大隋的仇人李世民,父皇會不會很傷心,父皇會不會不認我這個女兒了啊……”
    麵對愛女楊瓊的此番感慨,阿姮瞬間淚目,卻盡力鎮靜地撫慰著愛女楊瓊柔聲開導安慰:“不會的瓊兒,你父皇會很高興你嫁給你的心上人的!你父皇臨終之前,特意囑托我轉告你和你哥哥,他很愛很愛你們……你父皇雖然已逝,但他很愛很愛你們,比這世界上任何人都愛你們,娘親也是!你父皇那麽愛你,隻要你幸福了,他的在天之靈就會安慰的、他就會很高興很幸福的。你不用管我和你父皇,你隻需要問你自己嫁給李世民是不是真的幸福快樂。”
    聽到母親阿姮的這番安慰,楊瓊眼底的淚水才漸漸止住。於是她撲閃著淚眼晶瑩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糾結望著母親阿姮十分難為糾結道:“真的嗎娘親?我真的好糾結好糾結……一方麵我真的很愛很愛世民哥哥,哪怕我知道他已經娶妻生子、哪怕他滅了父皇的大隋,可我真的做不到不愛他,可我真的今生非他不嫁;但另一方麵,我又覺得很對不起父皇和大隋,畢竟我受盡父皇的寵愛嗬護、受盡大隋天下之養,世民哥哥和李淵伯父又取代了我大隋,他們雖然不像逆賊宇文化及那般親手殺了父皇,可他們和我也算有滅國之仇啊!可是,世民哥哥又真的很愛我對我很好啊!去年李淵伯父雖然建立李唐王朝背叛大隋,但是世民哥哥一直陪伴在我身邊和我萬般解釋;去年當我知道父皇在江都宮被逆賊宇文化及弑殺、大隋真正覆滅時,我痛不欲生、傷心欲絕,在長安大雨中狂奔痛哭,是世民哥哥在長安大雨中追了我好久把我追回來、無比溫柔地安慰陪伴我許久才使我渡過失去父皇家國的亡國喪家劇痛。所以娘親,我真的好難啊,我不舍得不愛世民哥哥,但又做不到不恨他們李家取代父皇的大隋!我該怎麽辦啊娘親?我明天嫁給世民哥哥之後我真的會幸福一世嗎?”
    阿姮自己親曆過大陳為大隋所滅後她對至愛楊廣愛恨兩難的萬般糾結,她最明白這痛苦的愛恨兩難到底是何滋味。於是,阿姮溫柔撫慰著愛女楊瓊,認真地安慰愛女:“瓊兒,你別慌,娘親告訴你,李世民是真的愛你的,隻要你也是真的愛他的,你和他在一起一世一定會幸福的。”
    “真的嗎娘親?”麵對母親阿姮此番篤定的安慰,尚且為天真少女的楊瓊撲閃著晶瑩淚眼滿心喜悅卻又猶疑不解。
    麵對愛女楊瓊的此番困惑不解,阿姮明白必須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和與楊廣的真實愛情經曆告訴愛女楊瓊才能化開她和李世民之間的亡國仇恨心結來保她一世真正幸福了。於是,阿姮便把皓腕上佩戴一世的瓊玉鐲褪下來戴到愛女楊瓊的手上、同時向愛女楊瓊坦白自己的真實身份以鼓勵安慰愛女楊瓊:“來,瓊兒,在你出嫁前的一夜,娘親要把你外祖母傳給我的傳世珍寶瓊玉鐲傳給你。同時,娘親還有告訴你一個你不可以告訴別人的驚天秘密。知道了這個秘密之後,你就隻管安心相信你和李世民會幸福吧。”
    看到這個精致絕美的瓊玉鐲,縱然楊瓊自幼浸淫富貴、見慣萬千珍寶也不禁震撼感慨,沒想到有一天母親阿姮會舍得把她最美麗最珍貴的瓊玉鐲送給自己。同時,楊瓊還十分好奇母親阿姮的秘密:“哇!娘親,這個瓊玉鐲好美啊!你要告訴我什麽秘密啊?”
    看到愛女楊瓊如此喜歡這個瓊玉鐲,阿姮自然是十分滿意。阿姮深吸了一口氣鎮定一會兒之後,阿姮終於決定和愛女楊瓊坦白自己的真實身份了:“瓊兒,你從一出生時開始,就隻知道娘親名叫‘蕭姮’,是蘭陵蕭氏的千金小姐、蕭皇後的族妹、大隋蕭嬪。但其實,娘親不姓蕭,娘親姓陳,娘親的真實身份是大陳長寧公主陳姮。”
    第一次知道自己娘親的真實身份竟然是大陳長寧公主陳姮而非“蕭姮”,楊瓊自然是萬分震驚:“啊?娘親,原來你就是傳說中當年南陳末年大名鼎鼎的鎮國長寧公主啊!那當年父皇親自領兵滅了南陳,你和父皇不該是亡國仇人嗎?”
    麵對愛女楊瓊的疑問,阿姮終於和愛女楊瓊和盤托出她驚天的身份秘密實情,也是以自身親身經曆開導勸解愛女楊瓊對她心上人李世民的亡國心結:“是。當年陳朝末年,你外祖父大陳高宗宣皇帝去世之後,你舅舅陳後主整日隻和妖妃張麗華留戀後宮享樂、不理國政,娘親身為大陳鎮國長寧公主、身受你外祖父的囑托一人辛苦地扶持大陳國政多年。可是,終究是曆史大勢不可逆、大陳國運已盡、奸臣當道,縱使娘親拚盡全力保全大陳江山也終究獨木難支、娘親的大陳終究是亡在你祖父隋文帝楊堅的手上了。當年,你父皇年僅二十歲就親自率領五十一萬隋朝大軍南下滅了娘親的母國大陳。當時,我看著你父皇親自滅了我的大陳,我悲痛至極、恨你父皇入骨,視你父皇為滅國宿敵,和你如今看李世民一般。可縱使如此,縱使我這樣恨你父皇,縱使我明知道你父皇是滅我家國的仇人,可我還是做不到不愛他。終究,在你父皇的深愛和愛護下,我終究是被你父皇感動而重新真正愛上了他、放下仇恨而選擇和他繼續相愛相守一世,而我曾經的大陳江山也和他的大隋江山融為一體了。然後,就有了你哥哥和你了。在有了你哥哥和你之後,在我們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之下,我便更是恨不起你父皇了,一心隻想保我們一家安寧幸福。瓊兒你看,若我不說,你不是也看不出你娘親我曾經也是亡國公主、我曾經也恨你父皇入骨、你父皇也曾經是我的亡國仇人嗎?但隻要我放下了仇恨、真正麵對我和你父皇的真愛,我和你父皇不也很幸福美滿嗎?若不是這隋末亂世和江都兵變的死生分離,我和你父皇也能白頭到老、恩愛永遠啊。而今,我和你父皇縱使相愛卻也天人永隔,我隻希望你不要因為仇恨而放棄了和李世民的真愛而錯過他和你的真愛而遺憾終身。舊朝舊事已不可複,未來的美好生活才是真正的希望啊。而今大隋的江山已融入了大唐的江山,李世民也是真正愛你的,隻要你能好好地解開自己的心結、放下對李世民的無謂仇恨,你和他會幸福一世的,就像我和你父皇一般。讓過去過去,讓未來到來吧。”
    當楊瓊終於知道她的母親阿姮的真實身份實情和她與父親楊廣的糾纏虐戀之時,楊瓊終於頓悟、如醍醐灌頂一般開始慢慢解開心底對至愛李世民的心結:“原來娘親你曾經麵對父皇也和我現在麵對世民哥哥是一樣的痛苦為難啊……好,娘親,我相信你,你能放下和父皇的仇恨和父皇幸福終身、相愛到老,我也一定能放下和世民哥哥的仇恨然後和他幸福終身、相愛到老的!娘親你放心,我一定和世民哥哥好好地幸福生活一世,一定彌補你和父皇的愛情遺憾!”
    看到愛女楊瓊終於看開仇恨、打開心結而願意擁抱未來和李世民的全新幸福之後,阿姮終於放心展顏歡笑、撫摸著愛女楊瓊的如玉臉頰欣慰不已:“好!我的寶貝瓊兒!隻要你真正幸福快樂了,我和你父皇就好了。現在看到你和世民的年少愛情,就仿若看到我和父皇年少相戀的當年美好啊。瓊兒,你和世民是真正深愛彼此的。相信娘親的親身經曆,隻要你放下亡國恨心結,你和世民會幸福一生的!日後你和世民有了孩子之後,你便更不忍恨他了。”
    看到母親阿姮的這般用心囑托與牽掛、看到自己父皇母後的幸福恩愛榜樣,楊瓊自然是粲然一笑、允諾母親阿姮自己一定會放下仇恨而終究幸福的:“好!娘親,我相信你!我會學著慢慢放下仇恨和世民哥哥幸福一生的,你和父皇隻管放心!”
    看到愛女楊瓊的看開,阿姮終於放下心來和愛女楊瓊繼續解釋她傳給她的這意義非凡的絕世珍寶瓊玉鐲:“好!對了瓊兒,你明日豐厚出嫁的嫁妝娘親已經為你準備好,雖然陳隋已亡、你父皇已逝,但你到底是梁、陳、隋三朝一脈的尊貴公主,你一生一世的婚嫁大事自然不能簡陋了去,自然要不輸我們尊貴的皇家公主陣仗。而這其他嫁妝雖然豐厚,但這瓊玉鐲就是娘親給你的最為珍貴的嫁妝了。當年我的父皇母後陳宣帝和陳宣後親自把這瓊玉鐲送給我,這瓊玉鐲更是從我的曾外祖父梁武帝、外祖母梁朝長城公主、父皇陳宣帝、母後柳皇後這梁陳隋三朝皇室百年間傳下來的傳世皇家珍寶,娘親今生更是把這當作家國象征、和你父皇送我的愛情信物瓊華珮一起日日佩戴、終身不離。明日你即將大婚,娘親便把這個絕世珍寶瓊玉鐲傳給瓊兒你。我和你父皇相識相愛於揚州瓊花樹下、一世愛情皆以瓊花為信物,你更是我和你父皇的愛情結晶,你的名字‘瓊’亦是得名於我們的瓊花愛情,你永遠是我和你父皇最心愛的寶貝女兒!這瓊玉鐲陪伴你永遠,你要永遠以我們梁、陳、隋三朝極貴皇脈的高貴皇室血統為驕傲,而不要羞恥於自己是前朝公主。願梁、陳、隋三朝皇脈保你一世平安喜樂,這更是我和你父皇對你永遠最深的牽掛和深愛!”
    明白了這瓊玉鐲背後無比珍貴的血脈價值意義,楊瓊緊緊攥緊了霜雪皓腕之上的瓊玉鐲而對母親阿姮深深頷首許諾:“好,多謝娘親!瓊兒一定和娘親一樣一世日日佩戴著這個瓊玉鐲不離,視之為父皇母後你們你二人及所有梁陳隋三朝皇室先祖的家國深愛牽念!”
    看到愛女楊瓊終於解開和至愛李世民的亡國心結、終於安然接受她梁陳隋三朝皇脈尊貴血統的瓊玉鐲傳承,阿姮把即將出嫁的愛女楊瓊緊緊摟入懷中,萬分不舍地深深寄予為母的無限深情深愛:“好!我的寶貝女兒啊,我和你父皇都隻誠願你一世歡喜、安樂無憂!隻要你和李世民在一起一世快樂幸福,娘親我此生再別無所求了!”
    此刻,長安月空星辰璀璨、月朗風清。在這楊瓊即將下嫁李世民的前一夜,長安月下阿姮與楊瓊母女深情相依相偎的溫馨溫情畫麵更是無比美好,溫柔沉醉了一世時光……
    次日,前隋華陽公主楊瓊和大唐秦王李世民隆重大婚,由大唐帝王李淵和前隋皇妃蕭嬪阿姮二人親自主婚,盛大奢華的婚禮驚豔震驚了整個長安城,可謂是大唐開國以來最盛大隆重的喜事。除了二人的彼此真愛、心心相印之外,楊瓊和李世民的這樁婚姻結合可謂是隋唐兩朝皇室的正式結合,正式標誌著隋唐兩朝融合為一和李唐王朝的繼承自隋朝的政權合法性和正統性。故而這日楊瓊和李世民的大婚十分隆重,長安城中所有的曾經大隋重臣貴戚和而今大唐重臣貴戚、以及突厥的使臣全部隆重出席,宛若隋唐兩朝結合的盛大典禮。曾經的大隋王朝之時,華陽公主楊瓊身為隋煬帝楊廣和愛妻蕭嬪阿姮最鍾愛的獨女受盡萬千寵愛、寵冠天下,乃是隋煬帝楊廣最疼愛的寶貝幼女;而現在的大唐王朝,秦王李世民又是唐帝李淵最信賴倚重、最功績卓著、最有前途、最為心愛的皇子,故而楊瓊和李世民的這樁最受寵的大隋公主和最受寵的大唐王爺的盛世婚禮吸引了上至隋唐達官顯貴、下至長安普通百姓的廣泛關注,婚禮當日極其隆重,萬人空巷觀禮祝福。
    而身為楊瓊同父同母的親哥哥的楊杲、楊瓊的親舅舅的陳叔達和楊瓊的表舅的蕭瑀這些身在長安城中的阿姮楊瓊母女的至親自然盛大出席了楊瓊李世民的大婚婚禮。除此之外,仍身在突厥的蕭縈也特意遣使來恭賀楊瓊和李世民的大婚;素來與阿姮交好、情誼非凡的突厥可賀敦、大隋義成公主楊楚妍也特意派遣使臣送來賀禮和禮物恭賀楊瓊和李世民的大婚。
    而在李世民和楊瓊的此番盛大大婚之後,阿姮所預料的果然沒有錯,李世民和楊瓊真的是彼此真心深愛,一如當年她和楊廣的傾心相愛。雖然楊瓊不是李世民名義上的嫡妻發妻、不是李世民身邊唯一的女人,但李世民確實最獨寵楊瓊、最愛楊瓊,就像對阿姮許諾的一般把楊瓊視為他李世民此生最重要的、最愛的女人。
    就在這李世民楊瓊大婚後十個月,楊瓊很快生下了她和李世民的第一子李恪。而李世民對於他和楊瓊的長子李恪更是十分寵愛、愛逾諸子,後來在李恪長大後更是盛讚愛子李恪“英果類我”、封李恪為吳王。後來,楊瓊與李世民還生育了蜀王李愔、清河公主李敬、蘭陵公主李淑,共二子二女,幸福相守一生不移,宛若沒有經曆江都兵變死生分離的、阿姮楊廣絕世愛情的完美版結局延續。
    難為宿命,命運弄人,深愛一世卻終究生死永隔,而今才道當時錯。可再換另一世來生,再換另一版結局,還是不悔當初揚州瓊花樹下遇見那個清倩玉衣少女、翩翩青衣少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