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高層的變動

字數:4235   加入書籤

A+A-




    首長低頭仔細看著手裏的文件,眉頭時皺時緩,表情陰晴不定,耿長風就站在一旁不吱聲。

    首長越往下看,心中越震撼。

    隻要不是傻子,就知道這份文件的重要性,特別是把智能機器人使用在養老體係中的建議,更是點睛之筆。

    值此一個建議,就改變了整個養老體係的格局。

    都知道目前我國有2.2億的獨生子女和4.4億的獨生子女父母,到未來父母退休之後,得到的退休金都是這些年輕人交付社保的錢。

    但是2.2億的獨生子女如何能交出4.4億的獨生子女父母的退休金,所以這就需要國家長期彌補,雖說本就是國家應該彌補的,但是有沒有想過未來幾十年之後如果國家都無力承擔這一部分之後,該如何?最終不都是分攤到個人身上了嗎!遭罪的還是我們。

    這就是個竭澤而漁的道理。

    有人曾經計算過,未來幾十年後在一線大城市養老,存款養老需要3630萬,當然這是按照30年6%的物價誌通貨膨脹率計算的。

    要是按照數據來計算,這並不是誇張,而是事實。

    恐怕就是我們窮盡一生也賺不到這些錢吧!

    有人會說,我手裏有房子,到時候不行就把房子賣了養老。

    這樣想的人就隻能嗬嗬了,人口的銳減,剩下的房子多了去了,除非你的房子是金屋銀屋,要不還未必值錢。

    甚至租都未必租的出去。

    這就是人口少造成的,為什麽美帝國別墅那麽多,還有私家草坪園林等等,不就是人均占地大造成的。

    所以說,其中一個養老問題能夠影射出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國家。

    不過,現在首長堅信,從今天開始這一切都會發生改變,以後所有人再也不怕養老的問題,因為機器人養老院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突然,首長站了起來,目光中的那一抹震驚還沒有褪去。

    “首長,有什麽吩咐?”耿長風急忙上前小聲問道。

    “把相關的人都叫來,我們有大事需要商討了。”首長聲音低沉。

    ......

    十分鍾後,二十多人被召集在了一起,這種高效率也是十分少見的。

    看到按順序做好的人,首長拿出事先複印好的文件,分發給眾人。

    “你們自己看吧!”

    首長不想多說,看過文件之後就都懂了。

    眾人看到首長臉上的鄭重之色,不由的都嚴肅了起來,頓時安靜的場麵響起了翻書的嘩嘩聲。

    首長卻坐在主位上卻沉吟起來,他自然看到了機器人養老院的好處,也明白機器人養老院完全能夠結束社會養老製度的不合理因素。

    但首長的目光卻看得更遠。

    事情的發展發生都是存在連帶關係的,也可以說是一種因果關係,有很多因素製約著養老問題,其中人口基數就是一個大問題。

    首長想的不是怎麽去製約人口數量,他想的則是增加,沒錯,就是增加,養老問題解決之後,增加人口基數完全無壓力。

    特別是各大沙漠綠化初見成效,有許多的可利用土地等著人們去開墾,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口。

    未來隨著沙漠的進一步減少,可利用土地會更多,土地容量問題無需擔心,而且人口的增加能夠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發展,現在對於華國來說正處在經濟的上升期。

    “首長,這份計劃我覺得行。”

    在首長沉思的時候,國物院李院長發表了個人意見。

    首長點點頭,凡是看過這份文件的人都會同意,但其中涉及到的事情並不是一時半會能說的清楚的,畢竟改變的規則太多。

    “先不說這個,我決定取消‘紀生委’!”

    首長的話大大出人意料。

    ‘紀生委’的職責便是計劃生育。

    這一取消,部門的變動不會小,眾人都在急速思考,首長這一作為的目的是什麽。

    很多沒有看完文件的人都抬起了頭。

    “這...恐怕不妥吧!”

    “就是啊!畢竟是多年來一直實行的計劃。”

    “三思後行啊!”

    首長已經料到會有人出來反對,隻見首長擺擺手,說道:“等到沙漠綠化完成之後,我覺得能夠增加3億人口的容量。”

    再次語出驚人。

    本來就有13的人口,再加3億,豈不是16億,這數量誰都不敢想象。

    一時間,眾人啞口無言,沙漠綠化之後提供的可利用土地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也確實能夠增加不少人口且無壓力。

    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口多將意味著資源多,所以總體來說,人口的增加能帶來的好處太多。

    “我們今天談的不是好處,我們來談談壞處,按我這麽說會發生什麽壞處。”首長則是走起了逆向推理的邏輯。

    “這...”又把大家夥難住了。

    其實也不怪眾人為難,這一年華國發展的步子邁的太大了,許多人都還沒適應過來,思路上更不用說,還是以前的發展思路。

    非高瞻遠矚之人很難應對當下的情況。

    “人口多,不好管理?”

    “內陸經濟很難發展,不好經營?”

    “發展周期太長,短期見效難?”

    顯然這些都是什麽重要的原因,現在國內不需要進口什麽商品,沿海一線城市並不像當初那麽火爆,現在大部分的內陸城市已經漸漸崛起。

    最具有說服性的例子就是長安,以前長安已經淪為末等城市,可如今你再看看,完全已經具備了一線城市的水準,每天長安都發生著曆史性的巨變。

    已然成為了內陸的中轉站。

    所以發展內陸城市大有可為。

    等到未來世界局勢緩解了之後,在發展沿海城市也不遲。

    “既然跳不出問題,那就這麽辦了。”出奇的首長說話這麽幹淨利落,這是以往沒有的情況,以往都需要征求各方的意見,甚至會商討很久很久的。

    而這次似乎一點猶豫的時間都沒給,直接做了決定。

    對首長來說,時間就是一切,越早的實行這個計劃,將會越早的得到好處,所以刻不容緩。

    “那各位就開始著手實施吧!”

    隨後一行人便針對細節開始商談起來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