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奇才出世天佑高氏

字數:4849   加入書籤

A+A-




    “在異國國都無一兵一卒亦無強援相助,要對付一個覬覦大位數十年的權臣家族,還要保護孱弱的王室不受權臣所害,這個人選麵臨的局勢遠比傅介子當年更加艱難,非大智大勇允文允武之輩不可為。

    殿下,我朝雖然人才濟濟,論起行軍打仗老夫和承範、楙功有些心得,若論治政理國,輔機、玄成、玄齡亦是國之幹城。

    可要論起長袖善舞扭轉外事乾坤,我朝尚無一人可與長孫公相提並論,老夫很好奇,何人能夠承擔如此重任孤身入平壤?”

    李靖發出了疑問,所有人認同地點了點頭,長孫無忌道:“不錯,朝廷這二十年來搜羅天下英雄盡入朝廷彀中,如果真有如此大才,陛下和我等當不會無從聽聞其名而一無所知!”

    李泰笑道:“哈哈……

    衛公、舅舅,咱們大唐當然有這樣的大才,此人文能安天下武能征服百國,外事韜略同樣不凡。

    如果此人出馬,小小的蓋蘇文還不手到擒來?”

    李世民一生愛才如命,一聽竟有如此雄才頓時奇道:“竟有此事,此人是誰快快道來,若是當真有這般大才朕何惜功名爵祿!”

    李泰定定地看著老李,正色道:“這個人……不就是父皇你了?”

    眾人……

    個不要臉的,馬屁要不要拍得這般赤裸裸又生硬無比。

    李世民愣道:“朕?”

    “不錯,父皇你打仗治國的本事咱們就不提了,單說這撥弄邦交事宜的能耐。

    數年之前薛延陀開始染指西域,對我大唐絲綢商路造成巨大威脅。

    如果坐視其部夷男可汗侵吞西域,絲路就會讓他蠶食阻斷,大唐西北財富將斷,而後隴右河中受到威脅,關中也會被套上枷鎖,大唐北方安全形勢會回到突厥強盛之時。

    若要出兵征討,薛延陀非比高昌彈丸小國,要在遠離關中萬裏之地討平夷男,薛延陀占據地主之利,非十萬大軍數年之功不能奏效。

    父皇您當年頂著一眾臣工盡皆反對的巨大壓力,力排眾議將牢牢控製的突厥降眾放歸漠南,為安居漠北的夷男可汗生造一個心腹之患,使之後院起火不能安心經營西域。

    其後為了引夷男主動南下進攻突厥,您又大造聲勢封禪泰山,率朝中重臣全部離開長安以寬夷男之心,而後暗中命英國公密提大軍潛伏漠南。

    如此諸般部署後誘得夷男以為時機成熟,終於放下顧慮舍棄漠北地利,率大軍南下定襄進攻突厥阿史那思摩,最終遭到英國公和突厥聯手一擊,一舉打垮夷男之子大度設,逼迫夷男求和退兵。

    此戰父皇運籌帷幄玩弄夷男於股掌之間,化勞師遠征為漠南定襄就近決戰。

    個中精彩,兒臣認為不下於當年外公戲弄突厥故事!”

    李泰娓娓道來,將去年大唐大敗薛延陀之戰的博弈簡要剖析,引得李世民目泛異彩老臉紅光大放。

    李勣歎道:“不錯,此戰老夫提兵與薛延陀戰而勝之,其間周折卻是驚心動魄。

    若無陛下周密籌謀而任由夷男施為,然後勞師萬裏遠征西域,老夫雖有把握言勝,然而將士的傷亡和國駑的消耗,將會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可笑老夫事前不明,還極力反對陛下放虎歸山,縱那阿史那思摩北歸定襄,大勝之後老夫方才知曉陛下良苦用心。”

    李道宗亦是麵有愧色道:“老夫何嚐不是鼠目寸光,當年老夫同樣反對陛下放歸突厥降眾……”

    李世民麵堂紅光更甚了,敞懷大笑道:“楙功、承範不必介懷,朕當年下這個決定同樣整宿整宿地睡不著覺。

    好在大事已成,咱們君臣總算沒有白忙活一場。”

    程咬金大笑道:“陛下決勝千裏,楙功打得漂亮,魏王殿下能夠揣摩透徹陛下的部署,將略之姿不俗,同樣可喜可賀。”

    眾人一頓互吹彩虹屁,資深冷水客魏征看不下了,老頭兜頭一瓢冷水潑下:“殿下,陛下若是親至平壤自然能夠破解蓋蘇文謀劃,不過陛下乃一國之君……”

    皇帝怎能去平壤堪亂穩定高句麗,死胖子你拍了半天馬屁不全是廢話?

    李泰當然聽明白了魏征的言外之意,這同樣是眾人的疑惑。

    他正色道:“魏公,讓父皇入平壤這當然是玩笑之語無稽之談。

    我將薛延陀一戰細細道來,不過是要說明一件事,在撥弄邦交事宜上,泰還是能看明白一些門道的。

    因為我要舉薦之人一如當年的傅介子、班定遠,其人如今默默無聞並無建樹,我若不能證明自己在外交一道的眼光,舉薦此人就成了盲人摸象,父皇和諸位叔伯必定不能同意我的意見。”

    這話倒是合情合理,眾人接受了他的解釋,魏征追問道:“以默默無聞之大才入平壤,的確可以降低蓋蘇文戒心進而出奇製勝。

    不過茲事體大,殿下欲以何人為使?”

    李泰看著長孫無忌道:“舅舅,我讓你找的人可有眉目了?”

    “你這混小子癩蛤蟆打嗬欠當真好大的口氣,昨日你讓我尋人今日便要消息,你當老夫有三頭六臂不成?”

    長孫無忌氣不打一處來,雖說咱是吏部尚書掌管天下官員簿冊,可要一日之間找到兩個默默無聞之輩,便是神仙也沒有這般無中生有的本事。

    李泰訕笑道:“這不是事出意外情況緊急嗎?”

    “成,左右都是你的道理,還好老夫昨日得了你的信立即安排人手索查。

    那個叫薛仁貴的,吏部沒有查到他的消息,幹吏已經前往河東查尋。

    那啥王玄策倒是有了準信,此人乃洛陽人士,目前為融州黃水縣令,其為政不過中人之姿。

    莫非這兩人其中之一便是你要舉薦之人?”

    李泰大喜道:“不錯,我要舉薦的便是那王玄策!”

    聽得長孫無忌道出吏部對王玄策的評績不過中等,李世民疑惑道:“此人當真有那麽大的本事?

    青雀你又從何知曉此人?”

    李泰將門客推薦的鬼話又說了一遍,李世民將信將疑,顯然並不看好王某某。

    李勣疑惑道:“陛下,先莫論此人是否真有本事,單說他在融州黃水為官,融州在嶺南道相隔長安何止千裏?

    就算咱們認定了此人,時間上也來不及征調他趕回長安!”

    還有這事兒?

    李泰險些暈倒,嶺南道便是後世廣東廣西一帶。

    這個時代要從嶺南道回到長安,算上信使傳人的時間,一來一回兩個月時間黃花菜都涼了,這還不算趕往平壤的時間。

    莫非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若要在平壤城辦成如此大事,除了這位一人獨騎空手套白狼,而後橫掃天竺揚威異域的仁兄,李泰實在想不到還有何人能夠勝任。

    看見李泰神色焦急,長孫無忌這回沒有捉弄他,捋著胡須笑道:“楙功、青雀勿憂!

    老夫說過此人乃是洛陽人士,其年前已經告假回家省親探望老母。

    今日乃是元宵,想必其仍在洛陽侍候老母,隻要快馬加急,應該能在三日功夫將此人搬來長安麵授機宜。”

    李泰大喜道:“好!果然是天助大唐不亡高氏!

    父皇,咱們這就火速差人將此人請來長安吧,兒臣現在心憂如焚呐!”

    ……

    泉陵來到漢王府側門,四下裏警惕地看了看四周,見並無可疑之人出沒,這才上前拉住門上銅環,輕重不一、時緩時急地叩響側門。

    如是者三,側門終於打開了一條門縫,漢王府一名門子打扮的漢子探頭探腦打量泉陵。

    漢子身形結實表情精明,看了泉陵幾息後壓著嗓子道:“客從何來?”

    泉陵同樣低聲道:“某乃平壤異客!”

    漢子將門縫推得寬了一些,伸出頭來四下探看,確認並無異狀,這才一把將泉陵扯進了漢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