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

字數:3767   加入書籤

A+A-


    從去年開始,沈南在相繼完成市委書記、市長的更替後,蓄勢待發。秦灣市政府主要領導履新之後,也呈現出萬象更新的景象。兩座城市並驅爭先,以“雙核心”帶動全省其他城市協同發展。

    這種類似“雙頭鷹”的城市群戰略規劃,是省委書記徐文賢就任後確定的,沈南與秦灣兩大都市圈,各自被寄予厚望。

    “……而要增強秦灣對相鄰城市的輻射帶動力,基礎設施要先行,要以高速公路為主骨架,完善城市群內部交通網絡……電力,在當前大環境下,尤為重要,如果核電站建在秦灣,可以充分保障沿海四個地市的電力供應,……”

    羅宏民這句話隻是點到為止,其實在座的領導們也很明白,如果核電站建在昌威,則隻能保障昌威與沈南的電力供應,對省會城市圈的其他地市構不成影響。

    並且,羅宏民的發言中隱含了一下步打通沿海城市圈之間交通動脈的想法,這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秦灣的輻射帶動作用,讓其它三市搭上秦灣飛速發展的列車,這也難怪年廷江和齊魯遼會喜形於色。

    省委書記徐文賢忍不住打斷了下一個要發言的省政法委書記,“宏民的想法,很好,雙核帶動戰略,就是要充分發揮沈南與秦灣的輻射帶動作用,在鞏固秦灣經濟核心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省會,我,期望沈南快速崛起,與秦灣形成南北犄角之勢,帶領周邊城市發展……,好,”他抬頭看看手表,“休息十分鍾。”

    他站了起來,朝羅宏民一招手,羅宏民也站了起來,在座的其他領導則有的喝茶,有的議論,常務副省長韓作工與沈南市委書記也在小聲交談,很快,隨著徐文賢重新歸位,會議重新開始。

    省委政法委書記的發言也不長,篇幅雖短,但支持秦灣開發區的意思很明白,會場上的風向稍稍開始轉換。

    沈南市委書記的發言則更直接,他的發言在眾人意料之中,那就是無條件支持昌威。

    他發言完畢後,還有五位常委沒有發言,分別是省委書記徐文賢,省長李國華,省委副書記駱旻、省紀委書記和常務副省長韓作工。

    韓作工分管省發改委,李國華省長對他也頗為倚重,眾所周知,他的發言的分量很重,但他卻以一種意料不到的方式開場了。

    “今天省兩會在與人大代表座談的時候,有位代表說,家裏裝了分時開關,我就不明白了,什麽叫分時開關?”他看看會場,發現大家也都好奇地看著他,“我就問啊,這是一種控製用電時間的小器件,在當前山海省實行分時電價的情況下,這種能自動控製一些家用電器在午夜以後才啟動的裝置,可以為居民省下不少電費,當然,用這種裝置也可以減輕高峰期電網負擔,……這活到老還得學到老啊!”

    他這一聲自嘲,讓剛才有些沉悶的會場立時發出會心的笑聲,徐文賢也笑起來。

    “大家笑歸笑,可是我知道,從去年開始的電荒、煤荒、油荒……能源的持續緊張讓人喘不過氣來,我不知道這場電荒還要持續多久,但從目前來看,遙遙無期!”

    “同時,電煤的緊張局麵使我們省電力企業感受到了壓力。按照我們省的經濟發展規劃,到2010年,電力供應需要達到5000萬千瓦才能不會出現電力短缺,但目前我們省隻有3000萬千瓦的供電能力。因運輸等各種因素又逐漸困難,電力供應缺口越來越大。”

    “大家也知道,我們這裏沒有水力資源,發展水電的條件不存在。風電倒是可以發展,作為新能源,風力發電“靠天吃飯”,其間歇性和波動性給電網運行調峰帶來巨大挑戰……我們基本上是火電,而山海又是一個煤炭資源較貧乏的省份……”

    “並且,我們省的電廠主要分布在南部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而整個山海省的負荷中心卻是在東部沿海一線,電力分布與負荷分布、電網結構不相適應……”

    林蔭有些愣,這不是在為秦灣說話嗎?可是韓作工下麵的話馬上打消了她的疑慮。

    “如果在昌威建起核電站,即可有效緩解省會沈南的電力緊張局麵,又可兼顧秦灣,我傾向於在昌威建核電站。”

    他說的這樣直接,又是林蔭沒有想到的,但這番話的語氣,卻好象是在給這場爭論定調。

    她看看廖湘汀,廖湘汀卻在本子上認真地記著,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我與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核設施研究設計院的陳院長,國際原子能機構原副總幹事江兆中都交流過,省內六個地址,到底選哪一個好,他們在比較了四個地市六個候選地址後,也同意我的觀點。”

    說句不中聽的,這就象拉大旗作虎皮了,拉權威來印證自己的觀點。

    “還有一點,是我必須要說明的,也多次給文賢書記和國華省長匯報過,那就是我們山海省的節能減排任務非常重,沈南的國有企業多,大型國企多,船大不好掉頭,如果核電建在昌威,就可以減輕壓力,騰出手來關閉一些小發電廠,完成今年乃至明年的節能減排的任務……在節能減排上,國家對各省市、自治區都明確下達了減排指標,我們是立下軍令狀的……”

    韓作工說到這裏,稍微停頓,朝李國華看看,李國華默默地點點頭。

    韓作工繼續說道,“我也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總要有取舍,沿海靠海,沿海多山,完全可以發展風電,這一點秦灣、雲海都占優勢,我們要風電,火電,核電一齊發展,在解決電荒上走在前麵,山海省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用倒逼機製來改善電力結構……”

    這番話,站在全省的角度上,既照顧當前,又著眼長遠,說得徐文賢與李國華不住點頭。

    韓作工是分管電力與發改委的省領導,而省紀委書記的發言則簡單了許多,他的觀點也是傾向於昌威,“山海省選址的過程中,許多廢棄的地方也比粵東、之江等地選中的地方條件還要好,我建議把昌威作為第一梯隊,秦灣、雲海和榮陽作為第二梯隊,剩下幾個地市作為第三梯隊,將來,我們不隻要有一個核電站,這樣也能兼顧長遠……”

    這番話說得也很在理,徐文賢在本子上也記了下來。

    林蔭不禁暗暗搖頭,從當前這個形勢看,李國華好象也是支持昌威的,那麽除非徐文賢力排眾議,否則,秦灣,真的大勢已去。

    廖湘汀抬起頭來,卻笑著跟坐在旁邊一個領導悄悄說了幾句,那位領導眼中也滿是惋惜。

    但,就象韓作工說的那樣,手心手背都是肉,總得有取舍!

    ………………………………

    ………………………………

    人世中,看似最偶然的事件中,其實都浸透了宿命的味道。

    一些冥冥中阻止你的,正是為了今天和明天乃至以後的漫長歲月,讓真正屬於你的,最終屬於你。

    有時候,你以為的歸宿,其實隻是過渡;你以為的過渡,其實就是歸宿。

    嶽文站在五月的沈南街口,在這座充滿了俄式風情和哥特式建築的城市裏,並沒有等多久,一輛警車就緩緩地滑到他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