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思路已定,實幹先行
字數:3707 加入書籤
“這四個地市,我大體了解一些,也聽了大家的發言,我談三點意見。”
“如果四個地市當中任何一個地市爭取成功,這恐怕是山海省的第一座核電站,這讓我想起了粵東的荔枝灣核電站,這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鵬城作為粵東經濟的龍頭,自從荔枝灣核電站建起來後,就從沒有為電力短缺而發愁,就是以後鵬城不斷擴容,企業不斷增強,隻要這個基礎在,鵬城就不用擔心,粵東呢現在正在陽江建設第二座核電站。”
“就經濟發展來看,山海與粵東有相似的地方,秦灣與鵬城也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一個省的工業龍頭,要發揮好龍頭的帶動作用,基礎設施就要先行,電不可或缺,秦灣要通過發達的交通基礎設施形成產業鏈、分工鏈,保證生產要素在周邊幾個地市甚至全省和臨近幾省內自由流動,形成一個統一的共同市場,秦灣作為這個龐大經濟區域的出海口,必然會獲得類似萊茵河口的鹿特丹那樣的經濟地位,那樣的話,電,更是一個重要的命題。”
大家都聽得很認真,來自改革開放前沿的幹部視野很廣也很寬,雖然駱旻沒有明說支持秦灣,但他的意思明顯得不能再明顯。
林蔭看看仍一如既往鎮定如昨的羅宏民與廖湘汀,心裏的疑問不由越來越大,難道,他們事先就知道駱書記會支持秦灣?
“第二點意見,就是葉政委說的幹部問題。我有幸拜訪過荔枝灣核電站的主要發起人王維國同誌,當年的粵東,也是非常缺電,豐水期缺電三分之一,枯水期缺電一半。王維國同誌立下了軍令狀,說了一句很著名的話,‘我願意辭去省委書記職務,專幹核電站。’”
駱旻的聲音很平靜,幾乎不帶感情色彩,“1994年2月6日,荔枝灣核電站一號機組竣工投產,創業十五載的轟轟烈烈的建設工程終告完成。期間的辛苦不為外人知,大家知道1986年4月荔枝灣核電站危機,就是王維國同誌力挽狂瀾,成功接待香江立法局核電考察團……”
“核電站的建設技術複雜,參建人員多,建設工期長,投資量大,資金密集,必須得有合適的人來擔當,有過硬的幹部隊伍來推進。”
“大家都知道,四月份,四個地市都發生了群眾的惶恐與焦慮,通過前麵對問題的處理,也檢驗了我們幹部的能力與水平,秦灣開發區,走在了最前麵,處理是還不是自家群眾,是臨近縣市交城的群眾!”
他說到這裏看看發改委主任周長纓,周長纓也點點頭。
“第三點,秦灣開發區的工委書記廖湘汀同誌現在就在黨校參加廳級幹部春季培訓班,他不在家,管委主任患病就醫的情況下,開發區的幹部仍然處理得很好,這就是水平,這就是能力!……在省委黨校的座談中,廖湘汀同誌提出,要充分利用核電的契機,凝聚人才,引進不同的人才,再就是用好政策,這兩點給我印象很深,……中央或是省裏給了政策就要用好,政策就是效益,可是看看我們各地市,能把中央的政策真正用好的恐怕不多……”
“廳級學員班的學員在考察報告中,大多也提到了支持秦灣開發區建設核電站,這些幹部大多主政一方,他們的意見很一致,希望省委聽取。”
駱旻的話不多,但條理清楚。
林蔭明白了,除了秦灣與鵬城的相似之處外,前麵開發區的工作確實突出,尤其在處理突發事件上,周長纓就不隻一次在各種場合中表揚。
前不久省委黨校學員到開發區,看來開發區是把壞事變成了好事,通過學員們考察和座談成功爭取了省委副書記駱旻的支持!
他看看一臉鄭重的常務副省長韓作工,好了,一個常務副省長,一個省委副書記,這一局平局!
下麵就要看省長李國華的表態了。
李國華笑道,“昌威與秦灣,大家支持哪一個也很明顯了,這樣,”他看看手表,又請示性地看看省委書記徐文賢,“讓兩市的市委書記說說各自的想法。”
他這樣一說,雲海和榮陽已經被排除在外了,兩市的主要領導雖然失望,但也無濟於事。
徐文賢輕輕點點頭,卻不說話。
昌威樂安市的市委書記輕咳一聲,“我們在一定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舉全力六十八萬人民群眾的力量,……常抓不懈,攻堅克難……”
李國華眉頭一皺,這顯然是臨時起意的話,他毫不客氣地打斷了發言,“我不要官話套話,要實的。”
樂安市委書記一下卡殼了,當著這麽多省領導的麵兒,很尷尬,昌威市委書記範盛文也很尷尬,看著樂安市委書記有些結巴,直在心裏歎氣,這樣說還不如不說。
“秦灣開發區。”李國華點名道。
廖湘汀輕輕一摸服務員拿過來的話筒,“秦灣開發區先表一下決心,一句話,如果我們代表省裏出征,一定會成功把核電站爭取回來。”
這句話有些大了,也有些虛無飄渺,許多領導開始喝水咳嗽。
“思路已定,實幹先行。匯報的第一點,我們已經開始桃花島三個村莊的搬遷……匯報的第二點,開發區桃花島五通一平工作已經開始……匯報的第三點,我們已經派幹部到粵東的陽江,吃住在陽江核電站的工地上,凡是陽江核電站工地的失誤和經驗我們都可以學過來,這樣,將來可以少走許多彎路……匯報的第四點,今天上午,桃花島三個村居民的回遷房小區正式動工建設,預計年底前搬進新居……”
整個會場一片寂靜,剛才咳嗽和喝水的領導都不由自主停止了動作,但當廖湘灑匯報完後,整個會場又是一片嘩然,昌威市委書記範盛文臉色鐵灰,而秦灣市委書記羅宏民依然如臨淵峙嶽,穩如泰山。
廖湘汀麵色雖然平靜,但內心卻很感慨,如果不出所料,開發區四條幹貨和盤端出,那就沒有昌威的什麽事了。
桃花島三個村莊的搬遷,這塊硬骨頭,放在其它地市可能引發諸多矛盾,有可能一年半載都啃不下來,可是開發區已經走在前麵;一人吃住在異鄉的核電工地上,要忍受多少寂寞與艱苦,很不容易,沒有幹部願意這樣付出,可是開發區的幹部就自願去了,據嶽文匯報,是無怨無悔地去了;回遷房工期緊,任務重,質量要求高,也沒有開發商願意幹,還是嶽文成功說動袁國輝……
前麵幾個月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今天這幾分鍾發言,為了今天一舉奪標勝出!
林蔭手中的筆已經忘記在本子上記錄,她感覺自己的心不住地跳,她茫然地看看羅宏民,這位省委常委隻是微笑應對著其它省委常委的小聲詢問。
周長纓也很驚訝,他的目光卻在省裏兩位主要領導身上,看他們如何表態。
省長李國華很不平靜,省委書記徐文賢也很不平靜,他看著廖湘汀,一字一句地問道,“省裏還沒有確定,你們就動工了?”
平靜的聲音有巨大的威壓,讓整個會場瞬間冷卻下來。
範盛文和昌威市長坐不住了,毫無章法地插言道,“你們這不是先斬後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