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兩位大軍師的碰撞

字數:8073   加入書籤

A+A-


    作者:

    精彩小說網,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董承望著迫切的百官。

    苦笑。

    他當時何嚐不是如此。

    歎了口氣,“曹操沒有贏,反被袁譚殺的割須棄袍,據說胡子、衣服都脫了,這才逃過一劫。”

    “……。”百官。

    對於他們來說,最壞莫過於袁譚贏。

    竟然真是這種結局。

    這真是我見瞞人漢,如籃盛水走,一氣將歸家,籃裏何曾有?

    曹操去埋伏袁譚。

    自己個反而大敗。

    王允他們簡直受不了,真是夠笨的了。

    但從另一方麵講,也說明,曹操比袁譚容易鬥爭。

    袁譚真是太不好鬥爭了,簡直就是新生代的鬥戰之王。

    百官對此事無不畏懼,反而更加傾向於扶持曹操來勤王保駕,成為朝廷對抗外麵諸侯的打手。

    相信曹操經曆過失敗後,更加無法成為權臣。

    而若是無法抵抗袁家的話,必定新一任的權臣誕生了。

    其實,人群中的荀攸比任何人更加吃驚這件事情。

    他也本以為袁譚必敗無疑了,結局出乎意料。

    這位袁家大公子,絕不能以常理審之度之。

    雖然王允這些人開始全力支持曹操當擋箭牌,但如果在迎接陛下的事情上又出意外。

    此刻的荀攸萌生出許多想法。

    王允示意眾人稍安勿躁,正色道“曹操這麽做的真實目的大家心知肚明,襲擊勤王保駕的兵馬,傳出去後不好聽,這事情,還是不要告訴陛下為上。”

    皇帝劉協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漢獻帝。

    既然百官傾向於曹操,自然不能讓這個負麵消息影響到皇帝對曹操的印象。

    百官正色道“司徒大人所言甚是。”

    荀攸深知曹操的舉動就是要阻擋袁家進洛陽,成為獨享皇帝的人,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

    王允一方麵為曹操遮掩,一方麵也算計著曹操。

    明顯,袁紹比曹操好鬥爭,但袁家出了一個袁譚,形勢就完全不一樣了。

    荀攸眼見亂世來臨,希望能夠效仿先賢蕭何,張良,追隨一位明主,平定天下名垂青史。

    因此他也不吭聲,靜觀其變。

    他揉了揉不太好用的眼睛,歎息了一聲。

    “司徒大人,外麵有車騎將軍楊奉求見。”

    一名侍從在大帳外奏報道。

    王允聞之,示意百官安靜,這才對外說道“請車騎將軍進來吧。”

    楊奉進來的時候,王允率領百官迎接他,給與了極高的尊重。

    而楊奉,原本隻是一個黃巾賊,草寇而已。

    現在搖身一變,成為了可比三公的重臣,正是享受現在這個身份地位的時候。

    不過此刻卻是神情憂鬱,說道“司徒大人,不出一日就要徹底斷糧,你答應的糧草呢?再沒有糧食的話,我就控製不住軍隊了,隻能默許劫掠洛陽地區的百姓。”

    楊奉的白波黃巾軍雖然搖身一變成了官軍,但難改多年來的匪氣。

    沒有飯吃,肯定會重操舊業,燒殺搶掠。

    那麽洛陽地區就會生靈塗炭,成為沒有百姓的地方。

    沒有百姓,怎麽養育朝廷,怎麽養育軍隊。

    並且,對朝廷的聲望打擊極大。

    這些賊兵沒有糧食吃,是要吃人的。

    王允自然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離開洛陽,找一個有飯吃的地方,迫在眉睫。

    而李傕郭汜的追兵馬上就要到了,也是火燒眉毛。

    對於朝廷來說,真是多事之秋,稍有不慎,就要重蹈覆轍,成為別人的玩物。

    好在,王允他們剛才已經製定了較為詳細的計劃,心裏也有了一些底氣。

    因此王允安撫道“曹操和袁紹馬上就要來了,帶著很多糧食。”又道“車騎將軍,您才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一定要多堅持幾日……。”

    楊奉也有自己的想法。

    作為三萬黃巾餘黨白波軍的統帥,並沒有控製朝廷的野心,因為他知道自己根本不夠那個資格。

    他也不想被曹操這些諸侯吞並,隻想擁兵自重,褪去賊人的身份,享受榮華富貴。

    如今他已經是朝廷的車騎將軍,保衛洛陽城。

    王允深知楊奉不是諸侯,好控製。隻要給與榮華富貴,這批兵馬就能為朝廷所用。

    所以,楊奉和朝廷的利益是一直的,對彼此都很放心。

    楊奉當然不希望朝廷滅亡,因此還是會盡心去安撫軍隊。

    隨著楊奉離開,王允這裏的會議也告一段落。

    王允最後說道“大家回去準備一下,不出二天,曹操就會來到,我們一定要表明支持他的態度,給他信心和決心,也好一起對抗隨後到來的袁家父子。”

    ……

    半個時辰後。

    荀攸這位曆史上曹操的‘謀主’,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也是他原本在洛陽的家。

    隻不過現在已經成了廢墟,他就在原本堂屋的地方搭了一個小帳篷。

    朝廷淪落到這種地步,有時候他一笑。

    荀攸的這個小帳篷空間,也就是一張單人床的麵積,此刻一人盤膝坐在門口。

    荀攸不悅起來,“書童,這是你坐的地方嗎?越來越不懂的規矩了。”

    “老爺,叔爺來了。”

    荀攸不是達官顯貴,身邊隻帶著一個書童,聽到呼喚,立刻走了出來。

    並且話語也解釋,坐在那裏的可不是他。

    荀攸摸了摸眼睛,就很尷尬了,原來看錯人了,“嗬嗬嗬,原來是文若那小子來了?”

    書童知道荀彧隻是輩分大,年紀上荀攸反而年長五歲,但他的身份可不敢接這個話。

    荀攸也不多說,向裏麵走去。

    “侄兒,叔父已經等待多時了。你的眼神,依舊不好使啊。”

    盤膝坐在門口荀彧,帶著笑意招呼道。

    荀攸無語。

    雖然他是打著荀彧的屁股,一路帶大的,但古人講究輩分。

    尤其是成年以後。

    不得不彎腰行禮,“叔父在上,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荀彧也從裏麵走了出來,“侄兒無需多禮。”

    “小書童,把我帶來的東西,呈上來。”

    少頃。

    書童吞著口水,擺了一桌子酒菜。

    這麽豐盛的食物,已經數月沒有見過了,便是現在連皇帝都喊著要蜜水、肉粥喝。

    荀攸也不客氣,一陣狼吞虎咽。

    又唏噓不已,現在諸侯的人,反而日子過的特別滋潤。

    荀彧先是靜靜看著,見到吃的差不多了,才吸溜了一口酒,道“公達,你這眼睛,還是沒有治好嗎?”

    荀攸聞言歎了口氣,“便是醫聖張仲景也束手無策。”

    有一件事情他沒說。

    張仲景告訴他,若是找不到治療的辦法,這視力會越來越不好,直到最後什麽也看不到。

    告訴荀攸不要看書寫字了,這樣的話,病症應該不會繼續惡化。

    但荀攸是什麽人?

    他豈能不看書寫字。

    頓時感到,留給自己成名的時間不多了。

    荀彧見狀,也不再提這個憂心事,說道“公達,不日曹公就會抵達洛陽。”

    又道“你在朝廷之中,盡可能的為曹公多說一些好話。待曹公接駕成功,你便是有大功之人,曹公一定會不吝賞賜的。”

    荀攸沒有喝酒,喝了口水下了下飯,這才擦了擦嘴。

    因為過度吃喝引起的神情淡定下來,道“文若,關於這個問題,我考慮了很久,還是打算再看看。”

    再看看?

    荀彧明顯出乎意料,眉頭一皺,之前信上可不是這麽說的。

    雖然也沒有明言,但字裏行間是想要投在曹操帳下。

    現在態度怎麽改變了?

    荀彧深知,對於荀攸這樣的大謀士來說,肯定是遇到了重大的事情,才會改變態度。

    他便不打算拐彎抹角,打算坦言一番。

    一方麵是因為叔侄的血脈相連的這個關係。

    一方麵,他們都是明白人,說套話反而反感。

    “公達,你在信中可不是這麽表態的呀。你很是推崇曹公,還和我一起為曹公製定中原攻略……。”

    荀攸也直接道“叔父,我在信中的確不是這麽表態的,但也沒有就說投效曹公。如今小侄我打算再看看,我也明言,誰能夠在漩渦一般的洛陽奪取皇帝,我就追隨誰。”

    荀彧被頂了一口。

    這小子比他說的還直白爽。

    荀彧這次來,一方麵是曹操十分欣賞荀攸,想要盡快真正招募到自己帳下,因此特別囑咐荀彧先一步來洛陽,表達自己的禮賢下士。

    另一方麵,荀彧作為叔父和曹操帳下的前輩,完全是想提拔一下這個後輩,帶一個晉升的功績給荀攸。

    沒成想這邊還待價而沽了。

    是誰給他的底氣,如此回絕曹公的好意?

    你不立功,回頭怎麽去見曹公。

    難道他不認為曹公能夠得到皇帝?

    荀彧仔細端詳,發現荀攸並非以退為進。

    於是打算告訴荀攸一個驚人的消息,他肯定會改變回來的。

    荀彧想到這裏,從容起來,心想老侄子,別跟叔耍心機,你是耍不過叔的。

    淡淡道“侄兒,你是對袁家生出了什麽期望吧?你還是不要對袁家有什麽期望了。”

    “此話怎講?”荀攸也沒有掩飾。

    荀彧便感到自己想對的,袁家四世三公,的確是很吸引人的良木。

    “嗬嗬,不瞞你說,曹公已經去埋伏袁譚了,此戰袁譚必敗,也許現在已經死了吧。”

    荀彧這話說的很豪邁,很肯定。

    “……。”荀攸發現自己很想笑,很不淡定。

    荀彧看著荀攸,“侄兒,現在知道該怎樣作出選擇了吧?”

    荀攸深吸一口氣,“叔父大人,若是這麽來看,我就更加不應該選擇曹公了。”

    他話鋒一轉,“不過,我還是感到,也應該再給曹公一個機會,我再看看。同時,這也是給叔叔你一個麵子。”

    (⊙o⊙)!

    荀彧感到莫名其妙,袁譚必敗無疑了,這還用再看嗎?

    這位老侄子,你往日裏腦子比老叔還好使,怎麽說不好用就不好用了呢?

    “侄兒,咱們荀家,是成為天下一等的高門,還是因你出現變故,你可要想好了?”

    荀彧起身正色道,完全家族長輩的嚴肅神情。

    說到家族,荀攸也嚴肅起來,起身道“叔父大人,你還是趕緊回去吧,這樣你就知道我為什麽這麽選擇了。”

    荀彧眉頭緊皺,根本想不通這位侄兒在搞什麽貓膩。溫馨提示按回車[ntr]鍵返回書目,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帶著百貨大樓回三國無彈窗相關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