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眾人都說曹操傻

字數:8606   加入書籤

A+A-


    洛陽西邊有一座小型的城池,名叫弘農。

    就在李傕郭汜被曹操斬殺後。

    大量的西涼逃兵匯聚在了這裏。

    而張濟,發現自己終於熬出頭了。

    熬死了董卓,熬死了李傕郭汜後,他成為了西涼軍中資格最老的將領。

    張濟所在的議事廳內,聚集了許多各部的將領,這些人原本都是李傕郭汜的部眾。

    而在後堂。

    張濟正在和侄子張繡、軍師賈詡開一個小會。

    正說話時,一個美婦人,帶著幾個丫鬟來進茶。

    這個美婦人真是絕美,尤其是成熟的風韻,讓人不可擋。

    鄒氏,也是三國曆史上排名前十的大美人。

    女神。

    張濟的妻子,張繡的嬸嬸。

    雖然嫁給了老頭子張濟,但本身現在也隻不過是三十歲而已。

    曆史上,曹操為了得到她,不顧張繡有可能造反。最終,在賈詡的設計下,典韋戰死,長子曹昂戰死。

    可以說,曹操為了這個女人,損失慘重。

    打仗還帶著家眷,這事情夠奇怪的。

    原本張濟肯定是不會帶的,但賈詡提議大家都帶著,所以就帶來了。

    鄒氏嫁給張濟的時候,張繡也就是五六歲的娃,完全是鄒氏一手拉扯大的他。

    他對鄒氏母親一般尊敬。

    張繡和賈詡起身行禮。

    鄒氏走了後,張濟說道“侄兒,軍師,如今李傕和郭汜都死了,吾打算重整兵馬,返回長安……。”

    “不可。”賈詡淡淡道。

    張濟的神情就不好了,回想一下,但凡自己想要做什麽,他的這個軍師就隻是兩個字等著他,不可。

    “軍師,你這次又是為什麽不可?”張濟不滿道。

    賈詡其實根本看不起張濟叔侄二人,為了讓這兩個人活命,真是費勁了心血,因而日見蒼老。

    說道“主公,李傕郭汜的死,會讓西都長安地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馬騰、韓遂、張魯這些人,還有擁戴皇帝後的曹操、袁紹,無不對這裏垂涎三尺。”

    “長安兵家必爭之地,而李傕二人留下的部眾,是真的歸順您嗎?”

    “他們如今匯聚在這裏,完全是因為暫時的不知所措……。”

    “若想逍遙過日子,還要另謀出路。”

    張濟被這一盆盆涼水澆了後,發現自己真是想少了,還是這位軍師考慮的多。

    他忙問道“既如此凶險,我們去什麽地方才能安穩?”

    賈詡見到張濟的念頭改變了,鬆了口氣。雖然張濟叔侄皆是無能之輩,但貴在聽話。

    隻要聽話,就能好好活著。

    道“隨著孫堅回到江東,宛洛一代空虛。如今袁術和劉表交戰,對那裏鞭長莫及。主公不妨提兵進駐宛城,再和劉表結好,可保晚年無憂。”

    張濟和侄子張繡對視一眼。

    當初,張繡說西涼軍中,能夠出謀劃策的隻有賈詡了。

    張濟身邊不能沒有一個出主意的。

    而想要賈詡效忠,就要控製住他的家眷。

    張濟做了,現在看來,這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他歲數大了,就想找個安靜的地方,自己說了算當然更好。

    於是同意了賈詡的這個規劃。

    …………

    另一方麵。

    曹操領兵回洛陽。

    路上,曹軍士兵個個喜悅,得勝後禁令少了許多,喜悅交流的聲音喧天。

    而他們的主公臉色陰沉。

    曹操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說話了。

    他是贏了,但他心裏一點也不痛快。

    反而壓抑。

    很明顯,這是袁紹的計策。

    一方麵削弱了他的兵力,一方麵讓皇帝看到了他強橫的一麵。

    小皇帝肯定不會冒著再次被控製的風險跟著一個強勢的諸侯離開吧?

    雖然曹操斬殺了李傕和郭汜兩個國賊,來日必定名震天下,威名和聲望到達一個新的高度。

    但也無法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聲威相比。

    曹操也是後來才想通的這些。

    可如今怎麽辦?

    覆水難收。

    隻能盡可能的降低後續影響到的一切。

    荀彧在旁邊騎著馬,低聲道“主公,一會到了皇宮,袁紹肯定會盡可能的讚揚您,而您,一定不要接受,反而要把功勞盡可能的推給袁紹一些。”

    他也是很艱難的說完了這番話。

    便發現曹操明顯身體一震。

    荀彧知道曹操此刻是很艱難的,大獲全勝,還要承受這樣的壓力,細數幾千年曆史,還是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情。

    “文若,你我和袁紹相識多年,他何時開始變的這麽陰險的?”

    曹操終於說話了,卻是這麽一句。

    皇宮裏。

    漢獻帝和袁紹說著話。

    忽然袁紹的耳朵動了動,激動道“陛下,曹將軍凱旋了,您看,全城都在歡呼著他的名字。”

    果然,洛陽百姓的呐喊,傳到了這裏。

    洛陽城就是被李傕郭汜燒的,洛陽百姓此刻的激動心情可想而知。

    曹操就是他們的天,就是他們的地,就是他們的英雄。

    就差喊曹操萬歲了。

    袁紹看漢獻帝吃了蒼蠅一樣的神情,內心一笑。這個皇帝到底未經世事,不懂得掩蓋情緒。

    過了一會。

    熱鬧的聲音在大殿外響起。

    袁紹起身道“臣也去迎一迎。”

    他出去後,就看到了眾星捧月般的曹操。

    走下幾個台階,便招呼起來,“孟德,恭喜孟德大獲全勝,西涼十萬大軍,都不是孟德你的對手啊。”

    袁紹見到曹操隻是敷衍百官,沒有理會自己,眉頭一皺,走下去迎接,還拱手一禮,“孟德,為兄慚愧,為兄敗了。”

    王允為首的百官不吭聲了,都在等待曹操冷嘲熱諷袁紹。

    曹操整理了一下衣服,鄭重的鞠躬一禮,道“兄長,您雖然敗了,但並非真的敗。若不是您真刀真槍消耗了李傕的力量,那裏有小弟我的勝利?說起來,我應該感謝您才對。”

    王允他們大跌眼鏡。

    立刻說曹操此言差矣,紛紛誇讚。

    而曹操,人生還是第一次,眾人真誠的讚美,卻是那麽的刺耳。

    袁紹歎氣,正色道“賢弟,為兄敗了就是敗了,不需要找什麽借口……。”

    他在等待著被曹操嘲諷。

    等待著被貶低。

    等待著被羞辱。

    把他說成垃圾一樣最好,他還會因此感謝曹操。

    曹操我就不,我……我還要誇讚你。

    “兄長,您才是首功!”曹操正色道。

    王允等人聞言,一個個氣炸了肺,恨不得打開曹操的腦殼子,看看裏麵裝的都是什麽漿糊。

    孟德他這是怎麽了?被勝利衝昏頭腦了嗎?

    怎能不趁機打壓袁紹?

    難道笑裏藏刀?

    但察言觀色,曹操是很真誠的。

    王允眉頭一皺,看起來,當初的那個追風少年已經墮落了。

    曹操想哭,看王允等人的神情,一定在罵他是天下最大的大傻吧?

    畢竟人人都知道他和袁紹是一生的對手,難得有這種貶低挖苦對方的機會,竟然不這麽做,還去讚美對手。

    這不是傻是什麽?

    曹操看向高處,此刻,小皇帝一定在上麵豎著耳朵偷聽吧。

    如今任何對他的讚美,都是一把把鋒利的小刀,不斷刮他的肉。

    是怎樣的無奈,才能在所有人的讚美中卻這麽的痛苦?

    而袁紹聽到反推功給自己,就知道曹操醒過味了。

    但為時已晚。

    打擊一個清醒過來依舊無法還手的敵人。

    還有什麽能比這更讓人喜悅的呢?

    因此袁紹仿佛炎炎夏日裏一口氣喝下去一瓶冰鎮啤酒,從來沒有這麽舒爽過。

    瘋狂的誇讚曹操,而隻有曹操一個人知道是在不斷的鞭撻他。

    這種暗中的感覺,真是太奇妙了。

    袁紹誇讚曹操,曹操努力的推辭一切功勞,並且反說袁紹的功勞最大。

    而百官個個罵曹操傻,這種爭奪皇帝的關鍵時刻,還往外推,不是傻是什麽?

    但也因此,以王允為首的百官反而越偏袒曹操。

    就這樣,眾人‘熱熱鬧鬧’進了大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漢獻帝淡淡道。

    王允未免曹操繼續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立刻道“陛下,曹將軍斬殺國賊,擊潰叛軍,有大功於社稷。臣提議加封曹操為大將軍,以彰殊榮!”

    臥槽!

    曹操內心驚呼一聲,差點跪了。

    當然不是因為能夠當大將軍而激動,而是害怕。

    隻要他成為大將軍,皇帝就根本不會跟他走了。

    看似是把他捧上了天堂,其實打入了十八層地獄。

    “臣附議。”太傅馬日磾第一個站了出來。

    “臣等附議。”王允一脈的百官全部站了出來。

    大將軍。

    位列三公之上。

    漢獻帝不置可否,反而去問袁紹“司空大人以為如何?”

    袁紹走了出來,好像很勉強的才說道“也隻有這樣的賞賜,才能夠襯托曹將軍今日之大功。”

    曹操聞言,臉色雖然沒變,但心裏已經咆哮起來。

    落井下石!

    卑鄙無恥!

    按理說這麽多人擁護當大將軍這種天下第一的官位,是個人都應該高興才對。

    但曹操現在卻恨不得殺了這裏所有的人,他立刻撲出來磕頭,人生第一次磕響頭,以便傳達自己是多麽的忠心,緩解小皇帝心中的壓力,道

    “臣不敢妄加尊位,臣所做這一切,都是分內的事情。臣曆代先祖效忠漢室,臣也一樣……。”

    袁紹心裏冷笑,小老弟,現在夾著尾巴做人,不是太晚了點嗎?

    漢獻帝心中不喜,但曹操畢竟立下了大功,不得不賞賜,道“愛卿真是社稷之重臣,朕便加封你為驃騎將軍,以彰顯殊榮。”

    雖然這驃騎將軍是軍內第二的位置,但曹操多少鬆了口氣。

    ……

    散朝後。

    荀攸在沒人的地方,樂嗬嗬的回家。

    今天所發生的無疑是一場‘大戲’。

    算是開眼了。

    突然發現以前還是小看了袁紹。

    以前隻是認為袁紹是一個還不錯的諸侯,寬厚有餘,狡詐不足,並非梟雄。

    這種脾氣很難在亂世生存到最後。

    反而要如漢高祖劉邦那樣,該寬厚的比誰都寬厚,不要臉時無人能擋,臉皮厚時可敵日月。

    但現在發現,袁紹竟然這麽奸詐,簡直就是奸雄。

    臉皮也厚了,多不要臉的事情也能做出來,落井下石更是溜得一批。

    “這應該出自大公子手筆吧?”荀攸有一種感覺,又嗬嗬笑了。

    “賢侄。”

    熟悉的聲音傳來。

    荀攸轉身望去,他的叔叔荀彧出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