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風雨同舟
字數:5250 加入書籤
“聖旨到。”
外麵威嚴的聲音。
坤寧宮裏亂成一團。
甄姬和蔡琰,領著眾女跪拜接旨。
德全打開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受命昊穹,居尊天下,念長秋之虛位,廊上宰之敷言。”
“甄宓生於鼎族,教自公宮, 慶流令淑,望藹高華,而稟柔賢仁厚。”
“授圖史以自覽,節環佩而有容,休戚與共十餘載,上承宗廟之重,內憑輔佐之勤,可立為皇後。”
眾女羨慕嫉妒恨的目光,看著最前麵的背影。就知道是這樣的一個結果,但此刻聽來依舊很是震撼。
母儀天下啊。
這是何等的榮光。
“皇後娘娘接旨吧,皇後娘娘?”
“不好了,皇後娘娘暈倒了。”
怎麽辦?
一看模樣就知道是激動的。
隨著女醫官到來。
用針紮吧,畢竟前麵還等著皇後上朝呢。
宮外。
百官都進去聽封了。
外麵還圍著一大群人,當然一般人是不能在宮門外圍觀的,都不是普通人。
基本全是袁譚的老丈人。
似甄逸、蔡邕、伏完、喬老、呂布等人,他們都沒有回府,都在等消息。
遙想當年,袁紹登基的時候他們也在這裏等,今天少了敵人,全是自己人,但也開始勾心鬥角。
“誰是皇後呢?”呂布不屑的目光看著一群老匹夫, 若不是女兒也在裏麵, 他早就走了。
蔡邕摸著胡子,看著甄逸道:“你別想了老家夥,人家生兒子的肯定是皇後。”
“哼。”甄逸苦悶。
這時候就看到小門打開,跑出來一群太監,個個熱火朝天的樣子。
嘩啦啦,一群老頭就圍了上去。
禁軍就當沒看到,畢竟都是國丈爺啊。
“誰是皇後?”
大家心裏都有譜,第一個傳檄天下的必定是冊立皇後的詔書,然後是太子。
太監們一看,當年有過經驗的,此刻會心一笑。許多太監都不用趕路了,需要傳詔書的都在這裏等著哩。
“恭喜甄國丈,您老的女兒冊立為了皇後。”
啊!!
甄逸那叫一個激動啊,“哈啊啊啊,老夫才是第一老丈人,你們都要靠邊站,還不快快拜見本國丈。”
蔡邕他們個個鬱悶, 其實說貂蟬當皇後也是為了氣甄逸, 畢竟按照袁譚的脾氣, 肯定是甄姬了。
畢竟甄姬在後宮付出了那麽多的心血, 犧牲了那麽多。
並且也隻有甄姬當皇後,這下麵的人,才個個沒意見,其他人都鎮不住場啊。
蔡邕摸著胡子問道:“誰是太子呢?”
這還用問,陛下現在就隻有一個兒子,那不用說了,必須是貂蟬的兒子秦蟬。
然而很出乎意料,袁譚並沒有冊封太子。
並不是因為秘書生的不是嫡長,而是袁譚在開國詔書上已經說了,以後隻有遺詔,不在常設太子之位。
在這裏的老家夥們都是鬥爭經驗豐富的,秒懂。
對視一眼,不立太子也好,避免被圍攻,也避免了許多天家內鬥,奪嫡之爭。
並且,當今皇帝還是青年,根本不用著急,先幹五十年再說。
皇宮內。
甄皇後來到了乾清宮。
穀腇
“皇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文武百官的跪拜在地,甄宓行走在這些威震天下的名臣良將中間,無比傲然。
走上龍台,當袁譚握住她的手,讓她同坐。
甄姬哭了。
袁譚也不忌諱,當著文武百官,擦幹她的眼淚。
四目相對,記憶劃過腦海。
多少年了,按照現代的說法,高中畢業那歲數,二個人就在一起了。同雨同舟十幾載,攜手走到了今天。
還有下麵的趙雲、郭嘉他們,風風雨雨一路走到了今天。
這一天,當初那個陽光男孩榮登九五。
這一天,當初那個清純女孩母儀天下。
而當年,是數不盡的嘲諷。
是誰在殿上凜然舉印,又是誰在殿下俯首稱臣?
當初誰能想到會是他們夫妻?
莊嚴古樸的號角聲,響徹天地。
隨後,便是大封文武。
德全打開詔書,中氣十足,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諸葛亮他們跪在下麵,改詞了,不是某某年,某某皇帝曰了。改得好,這比前朝的威武霸氣多了。
袁譚任命荀彧為太尉,賈詡為司徒,郭嘉為司空。
趙雲為大將軍,張遼為驃騎將軍,徐晃為車騎將軍,高順為衛將軍。
黃忠,馬超,魏延,顏良,文醜為五虎上將。
顏良文醜田豐沮授等人聽到後,鬆了口氣,內心無比感激皇恩浩蕩。
張郃、高覽、周泰、文聘為四征將軍
太史慈甘寧為水軍都督。
典韋許褚為龍虎將。
隨後逐一封賞。
袁譚忍不住哈哈笑道:“奉孝啊,這麽多年了,你這次不隻是司空祭酒了。”
郭嘉沒想到也有一天能當上三公。
郭嘉懵逼,自己是什麽資曆,為什麽要給司空當祭酒?
袁譚見他模樣,哈哈笑道:“你當時投奔曹操的話,那必須是司空祭酒了。”
郭嘉震驚了,納頭便拜,慌張道:“陛下,這話不能亂說,臣是忠誠的。”
“那是那是。”袁譚揮手道。
諸葛亮聽到自己就落了個九卿大司農,那叫一個鬱悶啊。
還以為會是丞相呢。
雖然他很確定袁譚一定不會設立丞相,就算設立了丞相也不會是他,但聽詔書的那一刻,真是渴望啊。
“就你還丞相啊,等我死了吧。”龐統扇著骨扇道。
諸葛亮輕搖羽扇,“我肯定比你活得時間長。”
軍師裏麵他們是最年輕的,能落一個九卿已經不容易了。
並且,他們作為核心的軍師,知道如今的朝廷製度隻是暫時的,因為袁譚在潛邸的時候,已經通過氣了,準備徹底整頓吏治。
尤其是朝廷中樞的吏治。
三公九卿會逐步被廢除。
改用九品中正製,又有六部尚書,設軍機處。
與此同時。
在後宮。
袁譚又有旨意到達這裏,當了皇帝,前麵大封文武,後麵大封後宮。
袁譚還改進了後宮等級製度,分,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幾個等級。
地板上麻溜溜的跪了一地大美人,各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