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事成
字數:3430 加入書籤
原本他以為太子隻是為了拉攏自己許下的口頭承諾,看到這份奏章他才之後,朱慈烺已經把能想到的都考慮進去,確實是用心了。
王承恩現在雖然得聖寵,但是身後事並不代表他不擔心,義子再多也不過貪圖你的錢財權勢,等以後失去了權勢,年老體衰還不是任人宰割,親生兒子都未必靠得住,何況是義子。
王承恩認真的下拜“老奴謝殿下。太子所言極是,奴婢們為了老了有個依靠不得不每年給寺廟捐助大量錢財,要是有了養老之所,奴婢們也不必花那冤枉錢。半成一成都是應當。”
朱慈烺想拍拍他的肩膀,可是自己太小夠不到,隻好點點頭說道“公公不必多禮,汝等為我皇家奉獻一生,皇家自當為爾等頤養天年。”
王承恩把奏章奉還給朱慈烺“殿下可是要見陛下?老奴這就去為殿下通傳,殿下稍待。”
不一會,王承恩笑眯眯的回來“殿下,皇上召見。”
朱慈烺衝他點點頭,跨步進入乾清宮,崇禎見他進來也合上奏章“皇兒來有何事?”
朱慈烺笑嘻嘻的說“父皇,孩兒新得了一套好書,想獻給父皇,還想請父皇把這本書的作者賜給孩兒,孩兒想用他管理皇店的事物。”
崇禎笑著問道“哦?是什麽書?”
朱慈烺把書遞上去,崇禎先翻看了一下,接著眉頭一皺細細的讀了起來,這一讀就是半個時辰,直到一卷書看完去拿下一卷才猛然驚覺“皇兒站的累麽?父皇看書入迷竟然忘了你,快座到父皇這邊歇歇。”
朱慈烺笑嘻嘻的爬上禦座,崇禎抱起他做好,看了一眼書皺眉問道“這書皇兒都讀過了?”
朱慈烺點點頭“雖然有些地方不懂,不過孩兒都看完了。”
崇禎聽完立刻眉頭一鄒“此書是何人所獻,太子年幼怎麽讀這種書!黃應恩朱國招是怎麽辦事的,身為侍書官……”
朱慈烺沒想到崇禎關心的不是書籍的內容,反而問起書籍的來源,立刻頭上冷汗直流暗暗想著對策。
想了一下發現還是實話實說的好,連忙低頭解釋道“父皇不要怪他們,這書是孩兒自己要看的。”
崇禎好奇的問道“哦,皇兒怎麽會想看這種書?”
朱慈烺隻好解釋道“老師教我三代之治,學習曆代先賢,唐太宗曾有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故而皇兒想讀史記,偶爾聽說劉若愚效法司馬遷在寫史書,故而孩兒才拿來看看。”
崇禎聽朱慈烺能清楚的記住唐太宗說的這句話,立刻欣慰了不少,也忘記了追究的事情笑著說道“我兒能知道唐太宗此言非常不錯,那皇兒可知道唐太宗說的水能載舟亦能……”
說了一半崇禎尷尬的停了下來,要是說下去,豈不是打了自己的臉,自己現在不正是被覆舟的狀態。
朱慈烺一下子就想明白了這一點,連忙岔開話題說道“父皇,孩兒看書中所寫,這皇店在萬曆年間還有每年數萬兩的收入,現在竟然不足一萬兩,所以孩兒才想到用他來整頓皇店好為父皇分憂。”
崇禎一聽可以多掙錢立刻就來了興趣問道“王承恩,這劉若愚現在何處?可查清了麽?”
王承恩低頭說道“劉若愚在高攀龍等七人被誣致死一案中為李永貞手下書辦,該案係李永貞索取蘇杭製造李實空白印紙架詞虛構,李永貞被斬決,劉若愚被處斬監候。”
崇禎手敲著桌子,看了看酌中誌,又看了看朱慈烺沉吟半天說道“如此就許其戴罪立功,給太子處調用。”
王承恩抱拳低頭“是。”
崇禎又看了看朱慈烺“皇兒還有其它事情麽?”
朱慈烺點點頭“還有事,孩兒讀了酌中誌,有感與太監辛苦,因為身體不全,老了無人奉養,死後不能入祖墳,此等人為皇家盡心盡力一生,孩兒不忍看到他們老年淒慘如此,想跟父皇請一道旨意。”
朱慈烺把奏章遞給崇禎,指著自己寫的東西說道“孩兒聽聞很多太監為了老了能有個歸宿要麽給寺廟捐贈大筆錢財,要麽收養義子,孩兒覺得不如把這個錢拿出來專門用來給他們養老之用,宮中派人照顧豈不是更好。”
崇禎一邊翻看,一邊點頭“王承恩,太子說爾等老年無依無靠可是屬實?”
王承恩抽泣著跪下說道“皇上,太子殿下所說屬實。依照宮中舊例,我等年老體衰之後發一筆遣散錢命各歸鄉裏,但是我等伺候各位貴人伺候了一輩子,身無一技,歸鄉鄉民又不願接納我等身體不全之人。還有人或是年少時被賣無家可歸,或是家中遷走,大家隻能寄身寺廟等處待死。”
崇禎感歎道“此事朕為何不知?既如此你明日專門擇一皇莊就以太子之策妥善安置他們。”
王承恩磕頭道“老奴謝陛下恩典。”
崇禎又摸摸朱慈烺的頭問道“皇兒有次仁心,朕心甚慰,每日要記得去讀書,莫要被俗事耽誤了學業。”
朱慈烺點頭說道“是,孩兒一定好好讀書。”
出了乾清宮王承恩朝朱慈烺拜了一拜,朱慈烺走了兩步又回頭說道“王公公,孤聽聞,這太監的“寶貝”都被淨事房管事的太監私藏,等太監出宮為了贖回“寶貝”往往要賄賂大筆銀子,此等事豈可再有?”
王承恩愣了一下才眼睛一寒說道“太子殿下提醒的是,雜家一定不會讓這事在發生。”
回到太子宮,再看那幾個被關起來的管事,這些人的生死以後就不會有人管了吧。
現在有了賬冊朱慈烺製作了一張借貸記賬法的圖表,讓手下培養的太監把去年一年的賬目按照這個算一遍。
正好等他們熟悉新的記賬方法,挑幾個人去管理皇店的賬目,也看看這裏麵到底有多少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