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

字數:5993   加入書籤

A+A-


    夜幕降臨,月朗星稀,天上那輪明月散發著皎潔的光華,灑在大地上,如同銀輝一般。微風輕拂,帶來一絲涼意,卻也吹不散大宋皇宮內的沉重氛圍。
    大宋皇宮依舊燈火輝煌,但與往昔的繁華熱鬧不同,如今的宮廷內彌漫著一片愁容。
    宮內的皇後、皇子、公主們的心中都沉甸甸的,他們不僅擔心皇帝趙匡胤的身體每況愈下,更擔憂吳國的大軍壓境,隨時可能打破汴京的安寧。
    趙光義坐車入宮,來到了皇帝的寢宮外,在進入萬歲殿之前,他在外麵看到了王繼恩,微微點頭示意。
    王繼恩也點點頭,說了一句:“殿下請進,晚宴已經準備好了,酒水……也備好了。”
    趙光義知道這是暗號,因為入宮之前,他已經派人給王繼恩送去藥酒了,就是今晚要使用的酒水。
    為了以防萬一,趙光義提前服用了解藥,而且隻要飲用不多,問題不大。
    他現在身強力壯,沒有傷病在身,又提前服用解藥,哪怕陪著趙匡胤飲酒,他也不會出事。
    之所以不用可轉動的千機壺,很容易被皇帝趙匡胤發現,畢竟這些都是人家玩剩下的,自己隻能以身犯險。
    趙光義推門而入,此時的趙匡胤正依靠在床榻上,看著前線情報,吳軍攻下了應天府之後,正在整軍,很快就會進攻開封府了,形勢危急。
    他內心有一種回天無力之感,麵對凶猛的吳軍,勢如破竹,趙匡胤自己感到濃烈的危機,難道大宋江山就要這樣丟棄了嗎?
    這時候,趙光義進來請安,對著趙匡胤躬身施禮。
    “二弟,免禮了。”趙匡胤目光看向自己兄弟,神色平淡,眼神甚至有些打量審視的味道。
    “皇兄身體恢複的如何?”趙光義直起身子後,立即一副關心兄長身體的神情。
    “略有好轉!”趙匡胤簡單回答一句,其實他傷病不但沒有好轉,還加重了一些,主要是他無法安心修養,
    趙光義看到趙匡胤的身體,以及嘔心瀝血,憂國憂民的樣子,心中還是有些疼惜的,畢竟這是他多年仰仗、崇拜的大哥!
    如果不是趙匡胤的軍中威望,帶兵打仗的勇猛和能力,不可能在陳橋兵變中成為新君,那趙家也就沒有這皇族資格。
    可以說,趙光義自始至終,都是很欽佩、尊重這位皇兄的,不到萬不得已,他沒有想過舉兵造反,奪大哥的皇位,至少過去沒有。按他以前奪嫡想法,他隻想憑自己樹立的聲望,和對朝野更廣闊深遠的影響,迫使皇兄在兒子和兄弟立儲一事上,慎重考慮,會傾向於他。
    但現在一切都變了,就因為大皇子被行刺事件,成為了一個導火索!
    趙光義此刻都在納悶,到底是誰派人行刺了大皇子,吳國?遼國?西北門閥?趙普施的苦肉計?這些都有可能,唯獨不是他!
    因為趙光義從沒想過用這種刺殺侄子的手段上位,他不屑,也不敢!
    “今晚喚你入宮,是想跟你一起用個晚膳,你我兄弟,已經很久沒有一起用膳了。”
    趙匡胤說完,就要下床,這時候,有宮女上前攙扶,趙匡胤勉強站定,然後對著宮女道:“朕可以,不用扶了。”
    宮女點頭退到一旁伺候著。
    趙匡胤是有自己的尊嚴,不想讓兄弟看出他的虛弱,病入膏肓。
    所以,趙匡胤提起精神,以習武人的內息撐住傷病身體,走到了殿內中間擺放的酒桌旁。
    “二弟,過來坐!”
    趙匡胤率先坐下,招呼趙光義入座,並吩咐宮女準備開席。
    很快,幾個宮女和太監端著菜肴,端上桌來。
    王繼恩也走了進來,身後的太監托盤內,擺放著一個青白瓷酒瓶,裏麵放著就是晉王提供的藥酒。
    菜肴擺放好後,王繼恩負責倒酒。
    “聖上,這是禦膳房和太醫一起調配的藥酒,可以活血化瘀,對聖上的身體有調節恢複作用。”
    王繼恩說的並非全是謊話,禦膳房和太醫們的確調配過藥膳、藥酒,隻不過,不是這瓶而已。
    趙匡胤聞言也沒有多想,畢竟這是他的主場,隻是瞥了一下酒瓶,然後微微點頭,接過了酒杯。
    趙光義也從王繼恩手裏接過了酒杯,隻是若無其事看了王繼恩一眼,王繼恩麵無表情,無喜無悲,隻是趁著趙匡胤咳嗽的時候,視線沒有在這邊,他朝著晉王微微點頭示意了一下,趙光義便心中有數了。
    由於趙匡胤打算跟兄弟聊點私事,於是讓王繼恩帶著太監、宮女都暫且退下,在殿外靜候聽宣。
    王繼恩遵命一聲,帶著閑雜人等離開,整個萬歲殿內,就剩下趙氏兄弟二人了。
    “來,吃酒!”
    趙匡胤舉杯,邀趙光義飲酒。
    趙光義特意穿了大袖口的深色圓領刺繡長袍,飲酒時候,很容易遮擋一下,雖然服用過解藥,但是他藏奸耍滑不喝下,那最好躲一躲,長袖口可以遮擋,他偷偷撒掉酒水。
    “啊,大哥請酒。”趙光義勉強舉杯,向趙匡胤略一示意,仰頭飲下,實則偷偷把酒水潑在身下,由於他的長袍眼色和複雜的刺繡,哪怕潑灑了酒水,也不會顯眼。
    喝了兩杯之後,趙匡胤說起了吳軍的入侵。
    “應天府已經失守,吳軍四十萬人馬,已經逼近開封府了,不出十日,他們的大軍就會打到汴京來,北麵有遼軍虎視眈眈,隨時能夠偷襲京城,可謂腹背受敵,現在各路勤王之師行動緩慢,所剩二十禁軍,不知能阻擋多少時候,若不能擊潰吳軍,大宋便危矣!”
    說到國事,趙匡胤心情不痛快,忍不住自酌自飲,又多喝了幾杯。
    趙光義默默看著,如果換做平時,他肯定會勸酒,畢竟皇兄身體抱恙,不宜多飲酒,但這個時候,趙光義心中不斷希望皇兄多喝一些,他自己能不喝則不喝。
    盡管兄弟還是兄弟,但感情卻比往昔冷淡幾分。酒宴上的菜肴都是趙光義最愛吃的,被趙匡胤親自點的菜,其實也想緩和目前的朝廷局勢和兄弟關係,但趙光義吃在口中卻味同嚼蠟,坐立不安,全沒了滋味。
    這種冷淡不是表現在麵上神態,而是存在於他們內心,於是就像隔著一道冰層,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易那麽融解了。
    “目前,朕也沒有很好的退敵之策了,二弟,你也要多擔一些事,一切以抗敵為主,等擊退了吳軍,保住了大宋江山,我們趙氏的子孫才有機會享受著榮譽和地位。”
    趙匡胤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叮囑兄弟,別先考慮皇位儲君的事,先迎戰吳軍才是最重要的。
    趙光義的眼神有些閃爍,雖然聽到了話意,但刻意地規避著他的目光。
    趙匡胤見他神色躲避,目光一凝,直接問道:“二弟,你是怎麽了,心神不寧的?”
    趙光義垂首道:“沒什麽,可能是……許久未曾與大哥同席飲酒了,今日麵對麵坐在這兒,竟有些不自在。不過,皇兄剛才所言,光義都記下了,也能理解!”
    趙匡胤聽趙光義這樣說,心中也放心了不少,再次共飲一杯後,悵然說道:“二弟,你跟為兄一起南征北戰,也立過不少汗馬功勞。又治理開封多年,才能顯著。可是儲君之事,事關大宋上百年基業,自古以來,少有兄終弟及的案例,多少父傳子,嫡庶有別,長幼排序,而不是選賢。
    “這原因在於父傳子輩、嫡庶長幼,都是上天注定的,而不是後天幹預,這樣可以避免黨政,奪嫡內鬥,有人一出生就是帝王之家,成為嫡長子、皇長子,那是天命,是他的大福報、大福德,如此按固定的規律傳位,才能保證沒有更多的爭鬥!唐太宗即便是奪了權,但他在選儲君上還是遵守舊例,這是保證皇位傳承最有效的辦法!”
    趙匡胤說完,為趙光義斟了一杯酒,也為自己斟滿一杯,捧杯說道:“二弟,今日大哥說了肺腑之言,坦誠已見,希望你能明白為兄的一番苦心,這是為了我們趙氏江山,而不是一己私欲!大皇子行刺案件,為兄不想追查下去了,那件事到此為止,但眼下危急關頭,希望你能為大宋江山考慮,我們一起同心戮力,共抗外敵,保佑我們的趙氏子孫可以一直守住這份江山。”
    趙光義聽完,有些沉默了,這是大哥再跟他攤牌了。
    果然,這是一個鴻門宴,若不接受,趙光義覺得自己能否走出這皇宮,下一步是否被軟禁起來?
    趙光義雙手在桌下緊握,看來謀士們分析準確,這皇位,每過一天,就離著自己越遠,因為隨著趙德昭長大成人,皇兄就已經不想把皇位傳給他了。
    趙匡胤因為身體傷病和吳軍入侵的原因,不想再拖下去,早一點壓住趙光義,避免內鬥,這樣一起同心戮力,才能保住大宋江山。
    “二弟若明白為兄一番苦心,接受這個選擇,二弟就請滿飲此杯,以後我們還是好兄弟,保你子嗣跟普通皇子、公主同等待遇。”
    趙匡胤想以榮華富貴、皇子公主待遇的許諾,勸趙光義放下奪嫡的想法,反正子孫享受差不多,隻不過皇位,就按曆史約定俗成的規矩,傳給嫡長子或皇長子。
    趙光義略一遲疑,但想著自己計劃在開展,沒必要當麵撕破臉,便緩緩伸出雙手,捧起杯來。
    趙匡胤目中露出欣慰之色,端著酒杯,向他一舉杯,說道:“好兄弟,幹!”說罷仰麵喝了下去。
    表麵上二人已經冰釋前嫌,趙光義沒有頂撞兄長,心中的怨氣也沒有直接發出來,而是不斷勸酒、敬酒,趙匡胤則覺得自己再一次“杯酒釋兵權”,心中高興,以為把皇位繼承人的問題順利解決了,難免喝了不少藥酒。
    這一壺酒,可以說七三分,趙匡胤喝了七成,趙光義隻倒了三成,而真正喝下肚子去的,不足一成。
    此時,趙匡胤已經有些醉酒了,腦袋有些發脹和疼痛,從座位站起身的時候,身子搖晃,就要跌倒一般。
    趙光義眼神一動,立即起身,去攙扶著趙匡胤。
    “皇兄,你醉了,早點休息。”
    “朕、沒醉,朕欣慰……”趙匡胤說著醉話,已經喝斷片了
    就在兩個人攙扶的時候,趙匡胤腰間的玉斧配飾掉落在地,發出了清脆響聲。
    這個玉斧落地的響聲,引起了門外太監、宮女、侍衛的注意,不自然看向萬歲殿,隻見窗欞上,映出了兄弟二人攙扶走動的燭影。
    片刻後,趙光義把趙匡胤攙到了床榻上休息,他也不知道這些“藥酒”喝下去,今晚的兄長能否再醒來,他真的很想拿起枕頭給悶一下,但又有些膽怯,擔心畫蛇添足,所以,等了須臾,便離開了萬歲殿。
    開門出了殿門後,趙光義說聖上喝醉了,已經入睡了,你們收拾一下殘羹冷炙,但不要驚動聖上睡眠,王繼恩吩咐宮女去照辦。
    “本王先出宮回府了,王大人,這裏交給你照看了。”
    趙光義一語雙關,說完便離開了皇宮,萬事俱備,就看這一夜的天命如何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