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搶風口

字數:3776   加入書籤

A+A-


    晚上包凡打電話約俱樂部,拿出一份資料,沈鋒接過一看,好奇道:“idc?”

    “現在最火的風口,沒有之一!”包凡給沈鋒倒滿紅酒,笑道:“隨隨便便一個指標值上億,有錢都沒處投。”

    沈鋒點點頭,認可道:“這個碗飯可不是誰都能捧起來的啊!”

    “國企和大型民企才有能力布局,門檻的確不是一般的高,絕對是牌照一開,黃金就來。”

    包凡摸著大光頭,調侃道:“但指標的價值在一些上市數據中心專業服務商眼裏看來,這反倒是最不重要的,畢竟整個行業具備數據中心資質的有1000多家,這些根本不是問題。”

    沈鋒放下報告,似笑非笑道:“華興想入局?”

    “哎,沒辦法啊,開始隻是小玩家追逐的風口,但現在連黑石、高瓴這樣的大pe也進場之後,數據中心的熱度變得質感。”

    “上個月萬國數據完成5億美元的新融資,高瓴資本一家就出手4億美元,最終獲得萬國數據3.8%的股份。”

    <101nove.com服務商世紀互聯也獲得黑石集團1.5億美元的投資。緊接著這個月遠洋資本發行國內首單idc新型基礎設施a101nove.com服務收費收益權……”

    “項目儲架規模最少32億!”

    沈鋒點點頭,不光如此中信產業基金正式與萬國數據成立一個合資公司,一個大型項目燒了26億。

    不得不說現在這個風口熱的很!

    “萬國數據、數據港、世紀互聯股價半年內接近翻倍……”

    “創業公司如秦淮數據,也準備趁熱打鐵,赴美上市……”

    “全球第一大的數據中心上市公司eqix目前市值超660億美金,第二大的d0億美金……”

    包凡把紅酒一飲而盡,感歎道:“眼下idc已成為除寫字樓和物流地產外投資機構下半年最青睞的物業類型。”

    沈鋒抿口酒,這兩天葉飛那邊也跟自己聊這個問題,去年國內idc業務市場規模超1500 億,今年輕輕鬆鬆破三千億,同比增長000億或許還隻是保守估計,隨著5g大麵積推廣,雲服務需求增長,基礎設施公募reits開閘,中央首次把idc列入新基建……

    這個爆火的風口,也迎來一批批圍獵者。最先一批湧進來的是嗅覺敏銳的掮客,他們大多數有著數據中心的專業從業背景,借助對行業的了解倒賣指標,居間融資。

    比掮客投入力度更大的還有2類機構:一類是項目玩家,一類是專業不動產pe。

    所謂項目玩家,指的是那種政府關係好,能拿到批文,找一個通用的idc研究院,幾個設計人員就能搞出一個idc。

    當然能吃這碗飯的寥寥無幾,別以為蓋起來拉幾個客戶就行了。沒有考慮成本匹配、對客戶的適應度、靈活性、長期的投資回報等問題,熬不過幾個月就是死。

    現在這一波供應起來以後,客戶隨時能跑,做到最後壓力很大,一堆遺留問題。項目玩家漸次退場後,大pe成為數據中心投資主力。

    按照葉飛的話說,數據中心妥妥的重資產行業,資金門檻高,有足夠資金支持的企業才有能力去布局。

    僅從投資門檻來看,品質較高的數據中心建設成本大約為30000-40000元/kw,折合成單個標準機櫃的建設成本約為15萬元。

    換句話說單個數據中心的投資門檻基本都是幾十億!

    更何況資金並非數據中心投資最大的門檻,數據中心的運營離不開電力和網絡的保證,政府與基礎電信運營商的支持也至關重要。<101nove.com深似海!

    <101nove.com研究團隊,基本一個小時聊下來就知道這個資產能不能投了。”

    <101nove.com需要專業長期的積累,需要有係統性的idc投資運營能力,包括成本核算、現金流核算、估值能力、運營能力、客戶等能力。”

    “這個行業的複雜還呈現在人力結構上,一個極度複合的行業hr招人既需要懂設備、網絡、軟件、也需要懂邊緣計算、懂5g、芯片的,甚至還要懂水電安裝的……”

    “一組5000個機櫃的整體資金要8.5億,參股的機構單筆出2億,能出這麽大筆資金的隻有大機構,所以……”

    沈鋒放下酒杯,認真道:“估值涉及到很多方麵,區位、能評、電力、土地賣不賣、有沒有客戶、地是新地還是老地、一層還是多層、有無電梯、承重多少……”

    “地段、能評、電力、客戶!”

    “這些路子你們通嗎?”

    <101nove.com的整體擁有成本由直接成本、電力成本、財務成本、運營管理成本、空置成本等組成,其中電力成本占比超過了一半。<101nove.com都是用批下來的電來估值的。

    “京城這方麵的關係沒問題,畢竟深耕多年。”包凡自信道:“一個idc項目的價值上限,取決於其配給的電力容量,這是由政府審批所限製的。”

    <101nove.com項目的供給上限取決於這個區域的電力設施配套,這是由電網規劃所限製的。”

    “至於地段,熱處理中心、數據處理中心會放在一線城市,要求交通便利。冷處理存儲中心都扔在相對偏遠的地區,能源水電發達。”

    沈鋒見包凡有關係就行,一批早年去內蒙古建數據中心的項目公司,直接踩了坑。七八年前政府運營商一窩蜂去內蒙古建設數據中心,現在剩下的沒幾個。

    因為沒客戶,距離太遠,網絡也不合適,很多配套要素都沒有。隻有極少數熬下來的數據中心,接了冷數據存儲的業務,才回了一口氣。

    交通問題也是一大隱藏的門檻,甚至會左右未來客戶的類型。外地的數據中心很難服務好總部集中在北上的金融大客戶。

    因為一旦發生問題,金融機構的工程師是要趕往現場處理的,即便交通再便利,物理距離沒辦法縮短,金融機構等不了那麽長時間。

    作為數據中心的超級大客戶,金融機構是主力,雲計算公司也是大客戶,它們不約而同都對一線城市的需求更旺盛。在供給端,雲服務商希望自己的服務器離用戶最近,使得一線城市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投資人的心態是,隻有在一線城市有idc,基本上就不愁賣。加上一線城市idc往往有穩定的現金流,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投資一線城市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想到這裏,沈鋒露出微笑道:“收益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