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死局

字數:686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唐朝小卒 !
    興慶宮。
    “高力士,傳郭禮覲見。朕有話要問。”
    李隆基儀表堂堂,自小就很有主見。七歲那年,一次在朝堂舉行祭祀儀式,當時的左金吾大將軍武懿宗大聲訓斥侍從護衛,李隆基馬上怒目而視,喝道:這裏是我李家的朝堂,與爾何幹?!竟敢如此訓斥我家騎士護衛!李隆基隨之揚長而去。武則天知道後,不僅沒有責怪反而更加寵愛他。
    二十五歲之時,中宗李顯病重駕崩,立幼童李重茂為帝,韋後專權意圖成為第二個武則天。朝中陰盛陽衰,以韋後、上官婉兒、安樂公主為集團把持著朝中大權。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密謀策劃,欲先發製人。李隆基背著父親李旦引兵進入內宮,守衛內宮的武士紛紛倒戈響應,韋後逃入飛騎營反被斬首,安樂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兒等人也陸續被殺,並於全城搜捕韋氏集團人員。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擁護父親李旦登上皇位。
    二十八歲之時,眼見太平公主驕橫跋扈為所欲為,意圖淩駕於潮廷之上。李隆基先下手為強一舉鏟除太平公主身邊的黨羽,先殺左、右羽林大將軍常元楷、李慈,又擒獲了太平公主的親信散騎常侍賈膺福及中書舍人李猷,接著殺了宰相岑羲、蕭至忠,尚書右仆射竇懷貞亂中自盡而死,太平公主被賜死。睿宗自認才能不足以為天下百姓謀福祉,因此下詔退位。李隆基登基之後掌握天下大權,建元開元,十年來大唐休養生息,百姓安居樂業。開元盛世漸顯崢嶸。
    每一次決斷之後李隆基從不猶豫,唯有這一次遲疑了。其實整件事情的起因是郭禮非禮公主,萬安請求賜婚之時,李隆基勃然大怒。冷靜下來之後再想整件事情撲朔迷離。憑著萬安的性子,絕不可能被人非禮還要請求賜婚。郭禮無故非禮公主,事後不狡辯爽快認罪。這一切種種不可思議之中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隱秘。
    李隆基自認雖然比不上太宗,至少可以算得上明君。拜姚崇為相,勵精圖治,大唐歲賦逐年增加,若不是今年出現蝗災,李隆基甚至想過封禪泰山。朝堂之中諸位大臣數次請求封禪泰山,李隆基自認德行不足時候未到。李隆基自認比不了秦始皇的豐功偉業,亦比不了漢武帝開疆擴土展示大漢雄威。李隆基崇尚道法自然,認為封禪包含著一層更為深潛的意識,溝通天人之際,協調天、地、神、人之間的關係,使之達到精神意誌與外在行為的和諧統一。盡管張說屢次請求封禪泰山,李隆基仍然沒有答應。
    這幾日朝中大臣的心思看的明白。王晙求情的原因是看重郭禮的帶兵才華?恐怕還是還當日在長亭外郭禮送別之情。張說來到宮裏明裏說討論音律,鬼知道暗裏打的什麽主意。神仙張果突然現身,源於萬安的紅鸞星動,引起仙人進宮。
    李隆基想著想著突然頭疼,與其胡亂猜想,還不如把郭禮叫來問個清楚。如果真如張果所說,郭禮是大唐棟梁之臣,錯殺可就鑄成大錯。大唐才俊雖多,又有幾個人能如郭禮這般做出聖賢文章?
    “罪臣郭禮叩見吾皇萬歲萬萬歲。”郭禮見到李隆基,恍如隔世。本以為再也見不到這位大唐開元盛世的創造者,沒想到高力士傳口諭皇上親見。
    “朕問你,當日在永寧宮裏,你是否非禮萬安?”李隆基厲聲道。
    “回稟皇上,罪臣從未有意輕薄公主。”郭禮依舊跪在地上,挺直胸膛。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
    李隆基臉色稍緩。
    “為何卿要承認非禮萬安,卿不怕死嗎?卿想讓朕做一個昏君嗎?”李隆基越想越氣,沒有的事情幹嘛要攬在自己身上,害的朕差點錯殺大臣。
    “回稟皇上,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對臣而言,皇上是君,公主同樣是君,既然公主蓄意誣陷臣非禮罪行,臣亦隻能承認。”
    原來如此。
    愚忠!
    讀書讀的秀逗了,聖賢雖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亦要看君是不是明君。明君賢臣才能傳為佳話,李隆基埋怨了半天才想起,這樣豈不是在說自己?朕是明君,豈能被這些愚忠的臣子所誤?
    “卿和萬安又是怎麽回事?
    “罪臣仰慕萬安公主久亦,如仰望高山之雪蓮,如欣賞嬋娟之嫦娥,既然公主一意認為臣非禮,臣隻能認罪。臣雖然未付之行為,心裏亦有所思。當日審訊之後,公主探監。臣鬥膽表露心跡,打動了公主。”
    李隆基一聽,好啊,什麽叫心裏亦有所思,朕看來就是蓄意圖謀不軌。一個有家室的男人,見異思遷,居然說的這麽有理?
    “起來說話吧。”直到此刻,念在郭禮為了公主不惜以身赴死,李隆基才有心放郭禮一馬。
    “朕知卿並未未禮公主,卿又何嚐沒有犯下欺君之罪!朕命卿為選婚使,卿監守自盜,竟然想做萬安的駙馬。郭禮,卿可知罪?!”李隆基嗬斥道。
    郭禮急忙跪倒在地:“臣罪該萬死。”嘴上這麽說,其實不以為然。前世的電視劇看多了,這些橋段場麵多的都煩,無非就是恩威並施收攏人心。關了三天,嚇唬嚇唬再給點甜頭也就打發了,還能換來臣子死心塌地效忠。隻是這次李隆基要給的甜頭好像很誘惑人。
    郭禮想到以後能和公主日日想見,擁有碧瑤、公主享受齊人之福,內心綻放如花,在天牢中受的苦,值了。
    “起來吧!朕聖旨已下,卿必須死。”
    李隆基雖然這樣對郭禮說,想的卻是另外的事情。眼下郭禮的確成了個問題,輕易放了說不過去,堵不住市井街坊悠悠眾口,皇上一言九鼎,豈能如此朝令夕改。殺吧,不論郭禮是否成為大唐的棟梁之臣,明顯一宗冤假錯案。將來真相傳開,就算百姓不說什麽,史官記上一筆,朕這個昏君的帽子是摘不掉了。
    李隆基將高力士叫到身前,吩咐了幾句,讓高力士帶著郭禮返回天牢。
    郭禮必須要殺!不殺郭禮不足以樹立皇家威嚴。
    第二日黃昏時分,郭府前堂會客大廳。
    碧瑤坐在中間的位置,兩邊分別是王守盟和孟浩然,下方坐著李光弼和仆骨懷恩,再下麵是衛尉寺的署正周鵬和主簿第五穀。兩邊站著六個郭禮昔日的軍中袍澤。
    “今日碧瑤把大家召集在這裏有事相商。夫君蒙受不白之冤,明日將在東市斬首。還請各位想想辦法,能夠救相公一命,實在不行留個全屍也行。”
    在座諸位均無語。
    碧瑤提出來的兩條事情,都是天大的事情。救人無計可施,全屍更是妄想。啥叫聖旨?上麵明明白白寫的就要執行,這就是聖旨。敢抗旨?一個人赴死已經是皇上格外開恩,搞不好株連九族。
    在座諸位不是怕死,而是關係重大。就在大家都無法麵對的時候,苟管家忽然進來稟報:“小姐,公主駕到。”
    萬安公主這個時候來做什麽?
    就在碧瑤還在猜想的時候,一道身影出現在門口。萬安公主竟然前來郭府。
    “見過公主。”
    萬安無暇理會眾人行禮,“碧瑤,想不想救郭大人出來?”
    這不是問的廢話,碧瑤想救夫君都快想瘋了。
    “在座諸位都是郭禮的兄弟,萬安在此問一句,願不願意救郭大人出來?”
    “我等願意。”
    誰不願意?誰都願意,缺少主事的人啊。
    “明日跟隨本公主前去法場,攔下行刑。事後一切罪責,萬安一人承擔。”
    碧瑤心中的大救星終於來了!
    “李都尉,命你帶領人馬負責刑場周圍安全,如果有人擅闖法場一律格殺勿論。”
    “仆骨校尉,本公主命你帶領涼山團負責攔下法場,保護郭大人安全。”
    “孟浩然,明日本公主離開刑場去麵見父皇之時,你負責現場指揮調動。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先動手,一定要保護郭大人的安危。”
    “王別駕,你負責照顧刑場幾位大人,一定要保護好幾位大人的人身安全,實在不行派人打昏,萬不可下重手。”
    幾道命令發出,眾人士氣高漲。這哪裏是去救人,分明是反客為主。什麽叫有人擅闖法場,什麽叫照顧刑場幾位大人。
    碧瑤衝著公主拜倒在地。“謝萬安公主大恩。”
    “碧瑤趕快請起,這一切都是本公主引起,就讓本公主結束吧。”
    “明日巳時出發,巳時三刻東市匯合。”
    ……
    東市。
    長安城內西市、東市因位置而命名。城中北邊貴人多,東邊富人多,東市位於長安城東北方向,商鋪林立盡皆高檔商品。聽說大理寺卿非禮公主惹怒聖上,皇帝下旨斬首示眾。東市有多少年沒有殺人了?自開元建元起,處決罪犯一般都在西市或者皇城之前,何時輪到東市?百姓蜂擁而至,都想親眼目睹盛況。有人傳言被皇上賜死之人,吃其肉可以治百病,飲其血可以治傷寒。雖是市井謠言,看客之中不乏想要實踐一下傳言究竟是否屬實?
    離午時還有三刻。
    一輛馬車載著一輛囚車,車上一人隻露出一顆腦袋。手足全被鐐銬纏繞,防止罪犯逃脫。按照慣例囚犯遊街示眾,從天牢出來沿著朱雀大街、光福坊、宣平坊抵達東市。如果是一些罪大惡極的殺人犯,沿途百姓會準備好雞蛋、石塊照顧犯人。今天這位囚犯因旨獲罪,顯然不在此列。
    “小蛋子,你拿著雞蛋做什麽?”
    “楊玉環,今天有死囚從這裏經過,我娘說的,給死囚犯丟幾個雞蛋,以後就能做官。”
    “不許丟,今天這個囚犯是個好官,我奶奶說郭大人是好人。”
    “郭大人?當官了怎麽還要被殺頭?”
    “我也不知道。”
    |“嚇死寶寶了,當官要被殺頭,我娘還讓我去當官?”
    正巧囚車經過,小蛋子一想做官了要被殺頭,手中的雞蛋猶豫著沒有丟出去。
    囚車帶到臨時撘成的刑場,打開囚籠,郭禮帶著鐐銬從囚籠中走出。碧瑤早就等在此地,看到相公撲了上來。
    “委屈碧瑤了,如果來生還能遇見,一定再續前緣。”郭禮發現碧瑤瘦了,顯然這幾天吃了不少苦。
    碧瑤流著淚道:“夫君,碧瑤不讓你死。”或許因為公主早有預謀,碧瑤此刻不似昨日那般心灰意冷。
    郭禮納悶,昨日李隆基分明想饒了他,怎麽今日還要處斬?
    碧瑤被刑場守衛的士卒拉開,押著郭禮走到斷頭台上。插上告示木牌,身旁站著劊子手,手持一把虎頭大刀。碧瑤看到士卒給夫君插上告示牌,還是忍不住淚流滿麵。
    主監斬官是李彥允,左金吾衛將軍裴伷先和陳嘉崇為副監斬官。三位監斬官中數陳嘉崇心情最好。
    “兩位大人,一會去府中小酌幾杯?”
    “丞相大人相邀,下官怎敢不從呢?”
    “本將有要事在身,恕不奉陪。”
    李光弼帶著人在刑場周圍,隱然將整個刑場包圍。仆骨懷恩和鍾建生幾人在斷頭台周圍看著,萬一有什麽異動先把大人救下來再說。時辰未到,一切等公主號令。這次郭禮入獄,大家對這位萬安公主沒有絲毫的好感,昨日公主現身定下計劃營救大人。這些人對萬安的敵意消失了更多了一些敬重。
    誰敢在刑場救人?
    午時三刻。
    “這位郭大人膽大包天冒犯公主引來殺身之禍,聽說這位大人的文章做得極好,兒啊,以後記住皇家的天,百姓為地。切不可做出忤逆的行徑。”一位圍觀的老婦人把郭禮當做反向教材教育兒子。
    “萬安公主怎麽沒有露麵?”
    “一會注意搶,等人頭落地,誰搶到是誰的。不管傳言是不是真的,先搶到手再說。”聽信了傳言的百姓還真不少,虎視眈眈看著斷頭台。
    ……
    “公主,穿這身是不是有點太惹眼?”
    “本公主自有打算。”
    “公主,我們去刑場做什麽?郭禮又不是殷俊小生,長得那麽醜不是他的錯,出來嚇人就不對了,早該殺了。”如意道。
    “住口”,公主嗬斥道。。
    如意心裏委屈,往常這麽說公主還很高興,沒想到今日忽然轉了性子。如意自打跟了公主,還從來沒有嗬斥過。如意心裏越發的憎惡郭禮,巴不得郭禮早死早投胎。
    “吉祥,隨本公主去刑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