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天賜良機

字數:4855   加入書籤

A+A-




    知道李東陽力薦他的時候,這個禦史也一同舉薦了他,馬文升對嚴成錦的印象不錯。

    見他許久不說話,馬文升疑惑:“賢侄,隻是去老夫府上吃酒席,何須考慮這般長時間啊?”

    嚴成錦陷入沉思。

    馬文升是明中期位高權重的大臣,曆經五朝,幾乎參與了明朝中期的所有重要大事記,整飭茶馬易市,整頓漕運,罷斥傳奉官。

    重要的是,他跟劉大夏不對付。

    雖沒有發起陣營鬥爭,但兩人老死不相往來。

    這是天賜良機啊!

    “不去,下官前腳舉薦過大人,後腳到大人府上吃酒席,恐會引來非議。”嚴成錦儼然拒絕。

    馬文升頷首點頭。

    嚴成錦坐上轎子前往李府,李府似乎有客,在府門外停著一頂豪華的轎子。

    “我想見恩師,誰在府上?”

    “父親在書房會客,還請嚴大人先等一等。”李清娥有些羞紅,走在前頭。

    一旁的胖丫鬟口無遮攔:“我還以為嚴大人是專程來看小姐呢。”

    “???”嚴成錦。

    李清娥有些驚措,很快又鎮定下來,輕聲道:“丫鬟平日與我以姐妹相稱,驕縱慣了,嚴大人不要往心裏去。”

    胖子都是有趣的人,至少嚴成錦遇到的都是……

    李清娥將嚴成錦亭榭中,溫聲細語:“對麵便是書房,家父若是送客,這裏一眼便能看到,嚴大人不要心急。”

    真是貼心,嚴成錦正準備坐下,一旁的胖丫鬟又道:“嚴大人,小姐對你有意,你怎麽連這個也看不出來,虧還是老爺的門生。”

    李東陽還有看穿妹子心思的本事?

    這不怪我,是他沒傳給我的。

    李東陽的妻妾不少,悲哀的是,為他誕下的子嗣都夭折了,不知是不是天克。

    “金蓮,你不要胡言。”李清娥麵色羞紅。

    嚴成錦再傻也看得出來,道:“小姐厚愛,在下無以為報,唯有……”

    “嚴大人言重了,金蓮,你去端些點心來,還是……我去吧。”

    聽我把後半截說完啊……

    嚴成錦木然在原地。

    正在這時,李家的書房內。

    “賓之兄,我為禮部左侍,張升為禮部右侍,你說陛下會讓誰補升正卿?”焦芳期待地問。

    消息雖然沒有流傳出來,但內閣參與舉薦,極有可能已經知道了陛下的心意。

    吏部尚書任命後,焦芳就不淡定了。

    這是在試探啊,李東陽如何聽不出來,風輕雲淡:“不要妄圖揣測陛下的心意。”

    “賓之兄,你我同出一科,才厚著臉皮來詢問,求賓之兄,幫愚弟這個忙。”李東陽一句話就把馬文升送上去了。

    一句話,當然也能把他送上去。

    焦芳撥開下擺,毫不猶豫跪了下來。

    李東陽大驚失色:“孟陽兄還是快回去吧,免得引來禦史彈劾!”

    “哪個禦史知道我在你府上,賓之兄不願相助,我也不強求,告辭!”焦芳隱忍著怒意,大步離去。

    李東陽歎息一聲,管事卻來稟告:“老爺,嚴大人來了。”

    嚴成錦走進書房,看李東陽臉色跟被人掏空了似的,“老師覺得,兵部劉大人如何?”

    彈劾劉大夏,如果是李東陽將他舉薦上去的,就要說服李東陽,免得平添阻力。

    “時雍兄為官清直,你問這個幹什麽?”

    “學生要彈劾劉大人。”

    李東陽有點懵,雖說此子膽小怕事,但他發現了一個可怕的規律,此子彈劾的人,全都倒黴了。

    “成錦啊,你……可否把疏奏給我看看?”

    嚴成錦意外地發現,李東陽竟喊他成錦,這是要跟他套近乎,然後py?

    “疏奏沒在身上,也不能給大人看。”

    嚴成錦查遍了典籍,也找不到一絲劉大夏的把柄。

    劉大夏是明朝中期的能臣,以治水出名,在朝廷各地治理水患,而得到陛下的賞識。

    朝廷和坊間一片讚譽。

    和李東陽、曾鑒、焦芳等人是同科畢業的同年。

    傳聞劉大夏祖上,是追隨嶽飛的將領,嶽飛被殺後,辭官在家。

    嚴成錦忽然發現,和李東陽同期畢業的人都很優秀。

    後世對劉大夏評價最多的,卻不是他治水的功績,而是他燒毀了鄭和下西洋的宗卷。

    有人猜測,劉大夏也參與了海上貿易,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才將宗卷藏起來。

    慎重起見,嚴成錦決定先去一趟曾府。

    “劉大人未中舉之前,為人如何?”

    曾鑒滔滔不絕說了半天,從劉大夏任兵部侍郎,一直說到了他們中舉時的青蔥歲月。

    “劉大人喜歡吃什麽?”

    “賢侄,世伯與劉大人同年不錯,可世伯不是他爹啊……”

    從天順八年至今,他知道的全都告訴嚴成錦了,這臭小子還想問祖宗十八代。

    嚴成錦頷首點頭:“多謝曾大人,在下告辭。”

    從曾鑒府回來,卻沒有得到一點有用的信息,看來隻能從劉大夏燒毀宗卷下手了。

    清晨,弘治皇帝正要宣布兵部尚書的任命,可是看到嚴成錦的彈劾疏奏,卻遲疑了。

    “嚴成錦彈劾劉大廈?”

    此子異常慎重,怕得罪人,沒有十二成把握絕不彈劾。

    這次竟彈劾劉大廈?

    劉健心中一震,劉大廈有弘治三君子,楚地三傑等眾多榮譽稱號在身,那個慎重的禦史竟彈劾他?

    李東陽緊緊抿著嘴唇,成錦這次要踢到鐵板了。

    “劉大夏私藏三寶太監下西洋的宗案,有斂財之嫌?此二者有何關係?”

    牟斌道:“這幾日,嚴成錦在打聽劉大夏的事,會不會是發現了什麽……”

    禦史有糾察之責,上一封彈劾疏奏,無可厚非。

    可彈劾劉公,此舉非同凡響!

    成錦賢侄向來慎重,,劉大夏與戶部侍郎還有姻親,還出手彈劾,真是奇怪。

    “嚴成錦難道不知,劉公是朝中清直的能臣,深得陛下信任?”牟斌心中暗想。

    弘治皇帝有些怒了,又有些擔心,若一向清直的劉卿家,忽然變得不清直了,朕該如何應對?

    “宣嚴成錦來見朕!”

    片刻之後,嚴成錦來到了暖閣。

    “你剛升右僉都禦史,怎麽就彈劾兵部劉公,膽子大了?劉公在朝中素有清譽,朕知道,禦史糾察百官之責,你彈劾劉公是怎麽回事,不怕得罪人了?”弘治皇帝故作嚴厲。

    不僅不會得罪劉大夏,沒準,劉大夏還要感激臣呢。

    “臣身為禦史,當然不怕!”嚴成錦麵不改色。

    朕怎麽瞧著你是有十成的把握?弘治皇帝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