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銳武器
字數:2514 加入書籤
秦風的心情還沒有平靜,各地恭賀大捷的電報卻雪片一樣地飛過來,委員長和薛嶽的電話都直接打進了指揮部,秦風直接吩咐接電話的葉麗麗,就說自己視察工事去了,管他是誰,沒時間接。他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麽快速地改造部隊,從這個事件中明顯可以看出,單單在基層指派一個軍事主官,力量還是太單薄,在處理突發事件中還不能掌控全局,巷戰是非常講究機動性和靈活性的,戰鬥一旦打響,如果不能讓每個士兵都領會其中的精髓,接下來的戰鬥會打得殘酷而艱難。
隨著參會人員的到齊,秦風再次重申部隊的紀律和服從的重要性,要將這次本不該發生的慘痛教訓,深入到每個士兵的心中。
隨即針對巷戰應該注意的事項和部署,對各指揮官進行惡補。巷戰對於國軍的優勢是地形上的優勢,必須盡快動員還沒有撤離的群眾,馬上撤離,如果得不到迅速的脫離,很可能為敵人所用,在某些區域造成優勢共享,甚至會成為脅迫對象,反而沒有優勢可言。
將南昌城劃為三個區域,給敵人留出向北的三分之一的城市,中間的三分之一就是戰場和騷擾地區,整個戰鬥就圍繞著這一片區域來打,後麵的三分之一是堅守區,也是傷員和物資安置的大後方,同時最主要的,守住了這三分之一的地區就守住了浙贛鐵路,也保證了後勤物資可以源源不斷地運進來。
戰鬥一旦打響,除了總部留下一個團的預備隊,所有人員全部參戰,並且各部不受建製的局限,在這種環境裏,不適合大規模的戰爭,要以班排為單位,或者直接分為若幹戰鬥小組,保證靈活機動,充分地利用狙擊手對敵人不斷地進行騷擾、打擊,防守的兵力層層加強,以減少對方優勢火力下的不必要傷亡。不讓敵人於你之間出現空隙,如果有,就果斷發起進攻。和敵人糾纏在一起,隻有這樣,才能讓敵人飛機、大炮的優勢蕩然無存,除非他們敢實施無差別轟炸。
經過一番口說筆畫,秦風也不能確定他們全聽懂了自己的意思,至少總體的認識上,應該會起到一個改觀。為加強基層的凝聚力,也快速地讓士兵適應這場戰爭,秦風將特戰隊和突擊營,全部打散分配到各排,特戰隊員的訓練科目裏,就有巷戰這一項,又有過襲擊上海的實戰經驗,如果日軍能給出個一兩日的時間,秦風相信,特戰隊員會讓整個部隊的戰鬥力,至少會上升一個層次。同時特戰隊的上百具火箭筒,也可以保證每個區域都有壓製性的火力,隨著麗水基地趕製的武器彈藥運來,特戰隊和突擊營的士兵,還可以帶出一批徒弟出來,一旦武器運到,隨時就可以進入戰鬥,吵吵鬧鬧的一大幫子人走了之後,秦風才覺得無比的疲憊,將頭靠在椅子背上,久久不願意挪窩,像他這種體能是不存在身體上的吃力,隻是萬千重擔都壓在他的身上,讓他也覺得有些透不過氣來。
葉麗麗輕輕地走到他的後麵,乖巧地按揉著他的太陽穴,她突然就對這個男人有了新的一層認識,也開始明白,為什麽他一路過來都戰無不勝,因為他永遠保持著一顆清醒的頭腦,就算在取得了如此非凡的戰績之後,他看到的不是戰果、不是榮譽,反而是戰鬥中一些細小的過失,並且雷厲風行地,從根本上來彌補這些過失而這些,看似簡單,卻幾乎是絕大多數人很難企及的高度。
南昌城外,日軍第九師團指揮部。中川廣也在盛怒,不過他怒得比秦風更徹底,眉毛眼睛都有點走偏,臉上那條“蜈蚣”通紅,仿佛就在臉上遊走一般。
當初牛皮哄哄叫囂著,要讓國軍渣都不剩的戰車團團團團長少將,這會兒正低垂著腦袋,像死了親人樣地默哀,臉上還印著三條隆起的指印,看來這一巴掌的力量可不小。
兩個戰車聯隊,一百一十輛戰車,開回來的,加上自己的指揮戰車,還剩下九輛半,因為有一輛被火箭筒生生將炮塔切掉了。還好他沒有太靠近前沿,加上也撤退得快,不然被那幾斤重的穿甲彈擊中,連挨巴掌的資格都沒有了。可惱的是,中川廣居然怪罪於他沒有將戰車梯次分布,反而擺成一條線,給國軍提供了逐一擊破的有利條件,又沒有派出尖兵探路,莽撞地開進了敵人的伏擊圈,才至此大敗。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明知敵人沒有重炮,誰還不想一撮而就,一舉拿下南昌。尖兵探路?如此大規模的進攻,這麽近的距離,你派個什麽樣的尖兵,能夠保證他還能活著回來?
在他看來招此大敗的根本原因,是情報部門的責任,居然連秦風製造了這麽一個大殺器都渾然不知,致使皇軍有此橫禍。
步兵聯隊長井上太郎倒還好,隻是臉色白了一點,也沒有什麽紅印子,畢竟他隻是跟著坦克行動的,責任上相對少一些,但他還真被那幾百條衝鋒槍所掃射出來的強大火力嚇到了,一排排的皇軍像韭菜一樣地被割倒,攻擊距離居然達到恐怖的三百米,直接就讓皇軍的死傷人數達到了一千多。還好他們的人數並不多,如果再增加一倍,向皇軍發起衝鋒的話,他幾乎可以肯定,能活著回來的皇軍絕對不會到一成。
盛怒歸盛怒,接下來的這個爛攤子還是得收拾,除了向上級緊急請求戰術指導,中川廣又找來幾個軍工專家,根據士兵的描敘,畫出了火箭筒和AK-47兩款武器的基本外形。
軍工專家根據士兵們對武器殺傷力的描敘,又檢查了受損的坦克,很快就明白了火箭筒是怎麽回事,整個就是一個濃縮版的火箭炮而已,但對於AK-47這款新槍卻解釋得比較籠統,大致說是從捷克式輕機槍上找到的靈感,隻是輕機槍的輕便型。